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2例(24例临床诊断心绞痛,6例有陈旧性心梗史,其余12例无症状)行多层螺旋CT(MSCT)钙化积分检查,所有病例另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冠心病组的平均冠脉钙化总积分(TCS)为363±647,与无症状组的55.86±54有显著性差异(P<0.05);TCS=0的范围内均为造影正常血管组,在1~400和TCS>400范围内有血管造影正常组和病变组;以冠脉造影作为金标准,MSCT检测冠脉钙化的敏感性:100%,特异性:25%,准确性:78.6%,阳性预测值:76.9%,阴性预测值:100%。冠脉狭窄面积(φ)<50%组的狭窄血管平均钙化分数为67.4±127.7,与狭窄面积>75%组的62±155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MSCT对于冠脉钙化的检出有较为突出的价值,其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高,因此适合作为冠心病普查手段。2.钙化仅仅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的一个标志,而不是管腔严重狭窄的标志,故不能用来预测血管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诊断冠心病多依靠有创性检查,多层螺旋CT的发展使之成为无创性诊断冠心病影像学方法。本研究总结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经验,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4.
16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瑞 《临床医学》2004,24(3):54-5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方法:对16例可疑或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并进行三维重建,评价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各支的显示能力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率。结果: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近、中段及严重狭窄显示较好。结论:16层螺旋CT作为冠状动脉疾患的筛选及血管重建术的术前定位、术后复查手段可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要点。方法:选择122例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析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过程和结果。结果:共计72.7%(266/366支)的血管可用于诊断,心率在70次/min,且心律波动幅度小,图像质量显示较好,基本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心脏的搏动伪影、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相、血管内对比剂浓度是影响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随后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的诊断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漏诊率。比较多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斑块定量测量结果。结果 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95例。多层螺旋CT对疾病类型诊断正确率:心绞痛型为97.44%,心肌梗死型为97.62%,无症状心肌缺血型为92.86%。多层螺旋CT对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6.84%、86.67%、3.16%、13.33%。多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定量测量的管腔面积、斑块面积、血管横截面积、血管重塑指数、偏心指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显示心室壁的结构和形态,及时发现病变和评估心功能状态,可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CT冠状动脉成像(CTCA)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52例患者(临床疑诊为冠心病者49例,支架置入术后3例)进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后处理用Vessel View软件包对所有病人做了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MIP)、容积再现技术(VRT)重建及血管剖面技术分析;其中3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作比较。结果:83.3%的冠脉节段图像质量可以用于评价,可较准确地显示冠脉通畅情况及管壁病变。与SCA比,CTCA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1%和92.3%。结论:16层CTCA可显示较长节段的冠状动脉,较准确检測冠脉病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随着多层螺旋CT(muh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的问世,尤其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冠脉)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可逐渐替代传统的插管法冠脉造影以诊断冠脉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多层螺旋CT在心电门控监测下,对2例健康人、5例确诊为冠心的病人进行心脏平扫。再对冠状动脉钙化情况进行积分计算、分析,并结合临床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临床意义。结果 5例冠心病人的钙化积分分析结果与其临床发病危险性程度相符。钙化积分越高,2根或2根以上的冠状动脉钙化.钙化积分在积分与年龄、性别曲线图中大于或等于50%时,冠状动脉钙化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分析可以作为冠心高危人群普查并预测其发病可能性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背景:许多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目的: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准确性和局限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金标准对照观察的临床诊断实验,于2005—06/2006—03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完成。 对象:选择2005—06/2006—0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个月内先后行64层螺旋CT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诊断或可疑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8例。 方法: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目测直径法,对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或多层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进行定量评价。分别对28例患者的280个节段进行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以及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纳入的2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依节段计算多层螺旋CT的准确性,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6.5%,97.6%,86.8%和84-3%。若去除其中31个冠状动脉节段由于严重钙化而影响诊断的因素,则多层螺旋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分别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PSPH)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PSPH 患者行全腹部CT 平扫及增强扫描,进行血管重建,分析脾静脉闭塞后侧支循环血管开放及曲张情况.结果 38 例PSPH 均表现为脾静脉闭塞.胃冠状静脉(GCV)未受累及32例中,胃短静脉(GSV)25例、胃冠状静脉(GCV)30 例、胃网膜静脉(GEV)25 例、胃结肠干(GCT)20 例;GCV受累及6例中,均出现GCV、GSV、GEV曲张.结论 MSCTA 能清晰显示PSPH 中脾静脉狭窄阻塞及侧支循环情况.  相似文献   

12.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方法对232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回顾性心电门控、0.4~0.45s螺旋扫描、segment重建算法和静脉快速注射对比剂),在Vitrea工作站上采用VR、MIP、CPR、MP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冠状动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除18例冠状动脉显示不佳影响诊断外,其余病例均顺利完成检查。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显示良好,达到诊断要求。结论病人心率稳定,控制在50~90次/min之间,选择恰当的造影方法和扫描参数,64层螺旋CT可以作为冠心病的一种无创的、新的筛选手段,且早期诊断和发现病变,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患者的MSCT图像,进行成像质量评价。其中32例患者行冠脉造影,评价MSCT对冠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①MSCT对冠状动脉近段血管成像质量高,可评价的血管比例在90%以上,对冠状动脉远段血管成像质量相对差,可评价的血管比例在55%~75%,总的可评价的血管比例为83.6%。②MS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尤其对近段血管的准确率达90%以上;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有比较高的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结论MSCT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高,对狭窄的诊断能力强,是目前冠状动脉病变最理想的无创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及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SOMATOM16层螺旋CT对21例可疑或已诊断冠心病人进行扫描,获取相关数据,应用后处理工作站对其进行容积再现图像(VRT)、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平面重组(MPR)成像,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狭窄原因,再与该21例病人的CAG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6层螺旋CT判断冠状动脉轻度、中度及高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40.0%、55.0%、75.0%、88.2%、69.6%、72.7%、88.9%、90.0%、87.5%、78.3%、94.6%;未钙化斑块致冠脉中高度狭窄程度结果与CAG评价结果一致性为94.7%;而钙化斑块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价有一定局限性。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用于可疑冠心病筛查及冠心病的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且相对CAG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可靠价廉的检查方法,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64-SCTCA)与血脂水平变化对老年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中医院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90例接受64-SCTCA 检查、并于4周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老年冠心病疑诊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冠心病概率杜克模型,将受检者分为冠心病低风险组、中风险组和高风险组3组,每组各30例,以 CAG 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检测血脂变化,判断64-SCTCA 与血脂水平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结果64-SCTCA 诊断疑似冠心病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1.30%(42/46),90.24%(37/41),85.71%(42/49),90.24%(37/41)和87.78%(79/90)。而低风险组64-SCTCA 诊断老年冠心病的灵敏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均明显低于中、高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冠脉狭窄时,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SCTCA 对冠心病患者有较高的筛选价值,而血脂变化可有效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椎动脉成像中的初步应用。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12例患者的椎动脉进行增强扫描和三维重建,观察椎动脉的形态及其毗邻结构。结果椎动脉平直、无异常变化8例;一侧椎动脉迂曲、管腔变细2例;一侧椎动脉迂曲、狭窄2例。结论16层螺旋CT的血管造影(CTA)对椎动脉形态学的良好显示有利于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CTCA)对冠脉病变的价值。方法对随机抽取的289例健康体检时进行CTCA的病例作冠脉钙化(CAC)的定性分析,然后分别对CAC阴性者和CAC阳性者的冠脉狭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9名受检者中77例为CAC阳性,占26.64%;212例为CAC阴性,占73.36%。在CAC阳性者中检出冠脉狭窄57例,占74.03%;CAC阴性者中检出冠脉狭窄21例,占9.91%。结论在健康体检时行胸部CT检查发现CAC阳性者,均应做CTCA检查;对CAC阴性者,如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者或有胸闷史者,也应做CTCA检查,以明确有无非钙化斑块的存在,避免非钙化斑块的漏诊。  相似文献   

18.
心率波动对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中病人心率波动对冠脉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42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记录扫描过程中心率的波动范围,比较冠脉主要分支及其节段血管重建后的影像质量.结果 42例中心率波动0~10次/分的33例,10~25次/分者9例.心率波动在10次/分以上者,对冠脉显示影像质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心率波动在0~10次/分时,冠脉各支(段)影像质量好.扫描前稳定病人情绪应有助于缩小心率波动的范围,提高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于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收治的3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35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各分支钙化积分及总积分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左主干及总钙化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钙化程度比较:观察组重度钙化百分比最高(88.57%);对照组无钙化者百分比最高(77.14%);观察组无钙化、少量钙化患者百分比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钙化者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有助于明确冠心病患者钙化程度,临床诊断价值较高,适用于冠心病的筛查和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肾动脉血管成像(CTA)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肾动脉CTA,将原始图像传至工作站,对肾动脉进行三维血管重建。结果MCTA能清晰显示肾动脉主干及各级分支。46例中,23例正常肾动脉,13例肾动脉狭窄,其中2例两侧肾动脉狭窄,5例肾动脉钙化。2例。肾动脉瘤,8例副肾动脉。结论MCTA是肾动脉无创血管成像最好方法之一,对肾动脉病变显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