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椎管内麻醉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式,目前常用的椎管内穿刺方法是盲穿法,即根据患者的解剖定位决定穿刺间隙,并通过间接的证据或者主观的感觉来判断椎管内穿刺或置管是否到位。然而因个体解剖结构的变异或退化,以及主观感觉的不准确性,传统的椎管内穿刺常出现阻滞不全、失败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等。目前超声在外周神经阻滞方面应用广泛,因为相对于解剖定位以及神经刺激仪法,超声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不同镇痛方法用于髋部或股骨干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摆放体位时的镇痛效果。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8月,纳入髋部或股骨干骨折患者摆放体位和椎管内麻醉时实施镇痛的随机对照研究。由两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价,采用Stata 17.0和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纳入28篇文献,患者1 773例。累计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CRA)显示,降低摆放体位时VAS疼痛评分PENG阻滞(94.4%)效果最佳,其次是FIB联合IVA(83.8%)和FIB(71.1%);降低椎管内麻醉时VAS疼痛评分PENG阻滞(98.2%)效果最佳,其次是FIB(71.1%)和FNB(55.6%);缩短椎管内麻醉操作时间PENG阻滞(84.1%)效果最佳,其次是FNB(70.7%)和FIB(68.5%);升高体位摆放质量评分PENG阻滞(99.1%)效果最佳,其次是FIB(73.1%)和FNB(52.9%)。
结论 神经阻滞或神经阻滞联合IVA可降低髋部或股骨干骨折患者体位摆放和椎管内麻醉时VAS疼痛评分、缩短麻醉操作时间和升高体位摆放质量评分。PENG阻滞对髋部或股骨干骨折患者摆放体位和椎管内麻醉时实施镇痛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余露  盛良  杭东元  韩超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12):1217-1218
正肋间神经阻滞操作简便、效果明确,是乳腺肿块区段切除术中较理想的麻醉方式。罗哌卡因是一种高效酰胺类麻醉药,用于神经阻滞的麻醉和镇痛时心脏毒性低、安全范围大、阻滞时间长,但起效较慢~([1])。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有研究表明其在临床上混合局麻药用于椎管内麻醉或外周神经阻滞时,可以缩短局麻药起效时间,增强椎管内麻醉及外周神经阻滞效果~([2~4])。  相似文献   

4.
关于氯胺酮与椎管内阻滞的成败编委:我们在临床麻醉工作中遇到一个难题,即在椎管内麻醉或在神经阻滞麻醉下使用了一般剂量的哌异合剂或氟芬合剂后仍不能完成手术,需要再加用氯胺酮辅助后才能完成手术。对于这种患者的麻醉到底辅助氯胺酮的用量加到多少后才能说明原先的...  相似文献   

5.
背景:右美托咪定为高效、高选择性的a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催眠等作用。作为麻醉辅助药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目的:就右美托咪定在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的应用进展作简人介绍。内容:探讨右美托咪定在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中应用的效果及相关作用机制。趋向: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中,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对呼吸系统影响小,对术中遗忘有增强作用。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在其给药方式,剂量及作用机制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肋间神经阻滞在腹部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腹部手术多以硬膜外阻滞为首选。我们在急症危重伴休克、饱胃、有凝血机能障碍或患强直性脊术炎等不适合行椎管内麻醉的腹部手术患者应用肋间神经阻滞,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初步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老年患者由于心肺功能明显减退.在我国大多数的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常采用椎管内麻醉。但近年来临床上使用抗凝药增多和高龄患者合并症复杂化,周围神经阻滞被认为是有较强的优越性。笔者观察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股沟疝手术的麻醉效果,并与硬膜外阻滞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正>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是实施膝关节手术最常用的两种麻醉方式,然而两者都有弊端和局限性。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通过超声成像技术可以直接观察神经及周围结构,几乎"直视"下实施目标神经的精准阻滞并观察局麻药在神经周围的扩散情况,提高了神经阻滞的成功率,使得既往"盲探"和神经刺激器寻找目标神经成为了历史。膝关节周围神经支配复杂,单  相似文献   

9.
<正>锁骨骨折属常见多发病~([1])。锁骨骨折麻醉方法分为全身麻醉和上肢神经阻滞麻醉。B超引导下精确的神经阻滞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麻醉效果。全身麻醉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但对患者的生理影响较大,并发症较多。我们采用B超引导肌间沟神经阻滞法和肌间沟神经阻滞联合颈丛神经阻滞法,对60例锁骨骨折内固定病人进行麻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比较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与2019年同期非疫情期间创伤骨科手术患者麻醉方式选择的异同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3月1日(2020年COVID-19疫情期间)及2019年2月4日至2019月3月14日(2019年农历同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手术患者手术麻醉方式。两个时间段的患者又分别根据年龄将其分为≥65岁年龄组及<65岁年龄组。对比两个时期总体及各年龄段手术麻醉方式的异同及完成麻醉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结果2020年疫情期间共完成创伤骨科手术285例,与2019同期(784例)相比下降63.7%;≥65岁的老年骨折手术患者2020疫情期间占比29.5%(84/285),较2019年同期占比18.1%(142/784)明显增加。与2019年同期非气道管理麻醉的患者占比[38.3%(300/784)]相比,2020年疫情期间[56.5%(161/285)]显著增高,其中≥65岁年龄组患者分别为41.6%(59/142)和71.4%(60/84),两个时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疫情期间椎管内麻醉[36.5%(104/285)]、静脉/+外周神经阻滞麻醉[4.9%(14/285)]较2019年同期[25.5%(200/784)、0.3%(2/784)]均显著增高,2020年疫情期间喉罩/+外周神经阻滞麻醉[27.7%(79/285)]较2019年同期[48.9%(383/784)]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5岁年龄组患者中,2020年疫情期椎管内麻醉[48.8%(41/84)]、静脉/+外周神经阻滞麻醉[10.7%(9/84)]较2019年同期[29.6%(42/142)、0]显著增高,2020年疫情期间喉罩/+外周神经阻滞麻醉[21.4%(18/84)]较2019年同期的[47.9%(68/142)]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019年同期椎管内麻醉操作时间[(6.2±0.4)min]及插管/+阻滞操作时间[(7.4±0.4)min]相比,2020年疫情期间[(12.6±0.4)min、(13.2±0.3)min]均有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20年COVID-19疫情期间,麻醉方式以不影响呼吸道的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静脉麻醉等非气道管理为主,可能由于其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避免与COVID-19所致呼吸系统疾病相混淆;且麻醉时间较2019年同期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11.
外周神经阻滞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肢外周神经阻滞适用于髋关节以下的下肢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操作简便,麻醉效果确切,术后镇痛效果好.近年来,神经刺激仪定位技术的临床应用,提高了外周神经阻滞的准确性和阻滞效果.较之传统的椎管内麻醉,具有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对胃肠道功能无影响、无脊麻后头痛、术后恶心呕吐,不需术后禁食等优点.我院于2004年9月起,对54例单侧大隐静脉手术分别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外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方法,观察并比较其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胸科手术创伤大,应激反应强,术后疼痛剧烈,对患者的恢复不利.术后镇痛方法包括口服或肠道外给药、周围神经阻滞、椎管内阻滞或阿片类用药等[1].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技术操作简便,镇痛效果好[2];文献报道的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均在全麻开胸时实施.本研究观察全麻(GA)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GEA)下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9月~2004年4月自愿要求行单侧下肢阻滞的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15~76岁,采用德国贝朗公司StimuplexR HNS11神经刺激器行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并使用新型长效局麻药罗哌卡因.手术主要包括半月板切除、韧带重建、关节清理、滑膜切除等.结果:神经阻滞成功率高,麻醉效果佳;阻滞范围局限,对机体影响小,血液动力学状态稳定;术后镇痛好,恢复快.结论:膝关节镜手术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和效果良好的麻醉方法.更适合老年人和椎管内麻醉穿刺困难者.  相似文献   

14.
李艳  李家祥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2):1036-1037
在施行范围局限且短小的手术、因脊椎钙化和纤维化性退变使椎管穿刺操作难度增加的老年人以及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患者时,外周神经阻滞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我院自2005年9月起,对40例单侧下肢手术的患者采用外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的方法,观察比较其麻醉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随机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40例,分两组,每组20例。两组年龄、体重和性别相仿。所有患者无外周神经系统疾病。麻醉方法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开放静脉,常规监测BP、HR、ECG和SpO2。鼻导管给氧。穿刺前10min…  相似文献   

15.
正椎管内麻醉指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使该神经根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根据注入位置不同,分为蛛网膜下腔麻醉(脊麻/腰麻)、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骶管阻滞麻醉。椎管内应用芬太尼具有节段性镇痛,减少局麻药使用剂量,延长局麻药物作用时间的特点,是常用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方式。但椎管内应用芬太尼后瘙痒的发生率极高,为57%[~100%1,2],  相似文献   

16.
以往做阴囊内手术时,常采用脊髓麻醉而很少采用精索阻滞麻醉。本文作者三年中对数百例阴囊内手术患者运用此法,并与脊髓麻醉进行了比较认为这种麻醉方法的优点在于快速、高效、价廉、安全,可以作为阴囊内手术的首选麻醉法。作者对343例需作各种阴囊内手术病例采用了精索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17.
肩关节手术患者需要合理的区域阻滞镇痛,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应用。镇痛方法主要包括:肩峰下或关节腔内局部麻醉药物的浸润;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或不联合腋神经阻滞;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本文对3种常见镇痛方式的操作方法、优缺点和发展方向等进行文献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剂量骶神经阻滞麻醉在肛肠病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肛肠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骶管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剂量骶神经阻滞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利多卡因用量、麻醉时间明显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阻滞不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剂量骶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骶管麻醉,可使患者短时间内进入麻醉状态,且用药量少,术后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9.
肛肠病手术治疗常用的麻醉方式有3种: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局部麻醉适用于肛门皮肤表面的小手术、内窥镜手术和介入性检查的麻醉。椎管内麻醉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脊膜外腔阻滞和骶管阻滞,适应证广泛,用于3h以内的下腹部手术,所有肛肠病手术没有明显禁忌证者。椎管内麻醉可延迟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血栓栓塞发生率,降低高危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硬膜外阻滞还可用于术后镇痛。全身麻醉麻醉药物的用量可控、可逆,适用于对生命器官功能有较大干扰的手术或有创性检查;手术创伤大、范围广、时间长或同时进行多部位手术者;不合作或难以合作者进行手术或有创检查时。  相似文献   

20.
人工髋关节部位手术创伤大,麻醉方式一般有椎管内麻醉及全身麻醉两种,单纯椎管内麻醉常因患者髋部疼痛.尤其置患者侧卧位操作时,疼痛更加明显,所以往往直接选择全身麻醉,但全身麻醉并发症多。本文应用依托咪脂或异丙酚基础麻醉。在患者意识消失后,摆好侧卧位,再行腰一硬联合阻滞(CSEA),观察其麻醉效应及围术期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