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肺部炎症,病原为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壁.由口鼻分泌物经空气飞沫传播,侵入上呼吸道,并向气管-支气管和肺蔓延,其致病性在于产生过氧化物损害气道黏膜细胞.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和青年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病,秋冬季节发病较多.肺炎支原体传染主要发生在急性期咳嗽时的飞沫经呼吸道吸入感染.常伴发咽炎、耳鼓膜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2.
肺炎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占社区获得性肺炎总教的10%-20%,多见于儿童及30岁以下的青年.四季均可发病,秋冬季多见,可在家庭、军营、学校等积聚群体发生周期性小流行.患者及肺炎支原体携带者为主要传播源,通过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病程4~6周,一般病情较轻,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出现神经、血液、心血管系统等呼吸道外感染,病情较重,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3.
赵丽  关继奎  杨欢 《中外医疗》2011,30(29):79-79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pneu moniae)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主要由于吸入病人急性期咳嗽时的飞沫感染,密切接触可增加感染机会,家庭和学校等半封闭人群间容易流行。冬春季节多发,以儿童及青年感染常见,对肺炎支原体的免疫力随年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4.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包瑛  雷春莲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0):898-901
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损害及多种肺外并发症已被广泛关注 ,现就肺炎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 病原学及流行病学MP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 ,含 DNA和 RNA,没有细胞壁。MP感染流行周期为 4~ 7年 [1 ] ,流行时发病增加 3~5倍。 MP感染可在任何年龄发生 ,但其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学龄儿童和年轻人。尤其以 5~ 2 0岁更多见。MP通过飞沫以气溶胶微粒的形式传播 ,传染性较小。需要长时间密切接触才能发病。在家庭成员中易相互传…  相似文献   

5.
王璟 《中外健康文摘》2012,(33):169-170
肺炎支原体(M 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国内10%—3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由MP感染所致,国外报道为9.6%—66.7%.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0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希望以此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及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的研究。方法真对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肺炎的治疗,观察病情的状况。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这对呼吸道感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在几种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感染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几种呼吸道疾病患儿及正常对照组血清肺炎支原体(MP)抗体阳性率.结果:肺炎、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该病原感染率高于其他几种呼吸道疾病,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8.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支原体肺炎占小儿肺炎的20%左右,常年均可发生,主要经呼吸道传染,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各器官组织.由于Mp对于一般治疗肺炎的药物有耐药性,因此,及时检查出患儿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有助于诊断和治疗.本文对2007年9月~2008年12月3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Mp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且有上升趋势,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肺炎支原体既可以引起肺部炎症病变,还可以引起其他系统病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对笔者所在科收治的9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梅  梁文旺 《海南医学》2006,17(12):131-133
肺炎支原体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为人类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也是儿童社区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肺炎支原体肺炎同时也会引起各种肺外并发症,目前被认为是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是各国学者致力研究的重点之一.现就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前,随着病原学的变迁,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约有10%-3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MP引起,国外有文献报道为9.6%~66.7%,故肺炎支原体肺炎应在临床上引起重视。现将我院曾收治的一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报道如下。目的在于提高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避免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是由一种比细菌小,比病毒大的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肺炎,为学龄儿童常见的一种肺炎.近年来,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因此,临床护理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与康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周福如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4):163-163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既不同于细菌,也不同于病毒,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在无活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与人类、动植物的疾病有密切的关系。支原体的种类繁多,造成的危害非常广泛。目前证明对人体有致病作用的支原体有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等几种,但临床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肺炎支原体主要以飞沫传播,引起儿童、青少年呼吸道感染、咽炎、气管炎、肺炎等。近年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明显增多并有局部流行的趋势,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支原体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过去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1.病原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大小为200nm。无细胞壁,仅有由3层膜组成的细胞膜,常与细菌的L 型相混淆,两者的菌落相似,可在无细胞的培养基上生长与分裂繁殖,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年龄组肺炎支原体肺炎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开元  刘恩梅  付杰 《重庆医学》2004,33(7):1119-1119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逐年增加,肺炎支原体成为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本文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从2002年1月~2003年10月住院的59例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及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及儿科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1 035例。结果 1 035例呼吸道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感染22.41%,其中6~12岁的儿童、12~18岁的青少年及大于60岁的老年感染率分别为31.48%、27.39%和27.54%,经统计学分析,不同人群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冬季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29.64%,为全年最高。结论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人群性和季节性流行特点,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为易感人群,春、冬季为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呼吸道病原学的变迁,肺炎支原体在儿童呼吸系统感染中逐年上升,占小儿呼吸系统疾病30%[1],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无明显流行周期,四季均有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不仅引起呼吸系统损害,还可累计全身各脏器,现对我院2006年9月自2009年9月,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13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HP)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过去曾称为Eaton因子性肺炎、冷凝集素肺炎.  相似文献   

19.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为MP感染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过去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中,MP最为常见,它由口、鼻分泌物经空气传播,引起散发和小流行的呼吸道感染,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现在发现在成人中亦非少见.  相似文献   

20.
马志杰  刘磊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66-2266,2201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种之一,近年有增多的趋势.肺炎支原体不仅感染肺部,也可引起全身其它脏器的损害.1999年1月~2007年10月我科共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感染患者4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