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杰  肖安岭  顾金凤  吴雨燕 《安徽医药》2020,41(10):1215-1217
目的 应用CT检查评估托珠单抗治疗重症、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3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重型21例、危重型3例)NC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2例仅行基础性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12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入托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与出院时CT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CT半定量评估为(11.00±1.91)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CT半定量评估为(4.08±2.15)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和出院时CT半定量评估差值为(6.92±2.43)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33±5.91)d,对照组为(17.50±5.99)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珠单抗对重型和危重型NCP患者的治疗有初步效果,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心脏损伤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2月-3月火神山医院收治的COVID-19感染患者62例,区分研究组(已确诊重型、危重型)和对照组(轻型、普通型),运用彩超仪器分别测量2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室壁运动、左心功能(EF值)、瓣膜反流、肺动脉压、心包积液等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初步分析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与非COVID-19肺炎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3月确诊的57例患者的胸部CT影像.记录并分析每位患者胸部CT图像中受累肺叶数量,病灶分布情况(胸膜下、中央区、胸膜下与中央区并存),病灶类型(纯磨玻璃结节、伴铺路石征磨玻璃结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石家庄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以2020年 1月21日—2月10日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21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 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肺部影像学特征。根据年龄分为2组:<45岁组(n=13),≥45岁组(n=8),比较2组上述指标的 差异。结果 21 例 COVID-19 患者中男 14 例,女 7 例;有 7 组家庭聚集性发病(共 19 例)。临床体征:发热 15 例 (71.4%),咳嗽 9 例(42.9%),无任何临床症状 5 例(23.8%)。实验室检查:T 淋巴细胞亚群 CD3+ 计数降低 8 例 (38.1%),CD4+计数降低12例(57.1%),CD8+计数降低6例(28.6%),白细胞计数降低2例(9.5%),中性粒细胞(N)计 数降低2例(9.5%),淋巴细胞(L)计数降低5例(23.8%),C反应蛋白(CPR)升高10例(47.6%)。年龄≥45岁组及<45 岁组患者CD3+计数、CD4+计数、CD8+计数、白细胞计数、N及L计数及其降低比例、CRP水平及CRP升高比例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1例患者中,3例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前首次影像学检查为胸部X线者11 例,胸部CT者10例,其中胸部X线检查假阴性6例(漏诊率54.5%),而胸部CT检查均呈阳性。结论 石家庄地区 COVID-19感染以家族聚集性为主,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较为明显,早期胸部X线检查极易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的CT表现对于明确诊断和评价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经安徽省或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核酸检测阳性确诊的NCP病人91例,分析所有病例的胸部CT表现.结果 NCP早期表现主要表现为单或双肺胸膜下(包括叶间胸膜)结节状及斑片状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流感病毒肺炎(IVP)病例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特征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日~2月22日六安市人民医院确诊的COVID-19患者62例纳入COVID-19组,选取排除COVID-19且确诊为IVP患者31例纳入IVP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生化指标、炎症指标,以及肺部CT影像学病灶的性状、分布、累及的肺段数量等资料的差异。结果 COVID-19组患者中咳痰比例11.29% (7例),低于IVP组38.71%(12例);COVID-19组患者β-2微球蛋白>3.0 pg/mL比例为48.39%(30例),高于IVP组25.81%(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VID-19组患者肺部CT影像病灶形态表现为磨玻璃影比例91.94%(57例),高于IVP组29.03%(9例),呈现片絮影比例1.61%(1例),低于IVP组74.19%(2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组病灶分布多位于肺野外侧带、胸膜下,高于IVP组[56.45%(35例)比 9.68%(3例)],病灶散在分布表现高于IVP组[40.32%(25例) 比 9.68%(3例)];病灶呈双侧肺野分布比例82.26%(51例),高于IVP组35.48% (1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VID-19组病灶累及肺段数目≥10个比例为32.26%(20例),高于IVP组3.2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P表现咳痰较COVID-19多;COVID-19患者β-2微球蛋白升高更多;肺部CT影像多表现斑片磨玻璃影,病灶多呈双肺散在分布,多位于肺野外侧带(胸膜下),累及肺段较多,而IVP多表现密度稍高的片絮影,病灶多沿细支气管纹理分布,累及肺段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并分析重庆市24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为临床诊疗COVID-19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至3月11日该院收治的248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重症组(轻微型/争通型)195例,重症组(重型/危重型)53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眉山市仁寿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3月14日共8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8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9~63岁,中位年龄为50岁,3例有武汉地区旅居史及确诊患者接触史,4例为两起家庭聚集性发病,潜伏期为 7~20d,中位数14d,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7例(87.5%)、头痛、乏力、腹泻各3例(37.5%),口干、头昏、食欲减退各2例(25%),鼻塞流涕、膝关节疼痛各1例(12.5%),气促1例(12.5%)。2例患者有基础疾病(分别为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实验室检查方面,8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正常,3例淋巴细胞数减少,2例降钙素原轻度升高,所有患者甘油三脂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胸部CT主要以单侧肺及双肺斑片状、磨玻璃影、间质性改变为主,累及双肺6例、累及单侧肺2例,以右肺为主。所有患者均以干扰素-α及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抗病毒治疗,5例继发细菌感染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到目前为止,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其中1例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持续阳性(33d/6次深部痰液呼吸道标本监测)。结论 本地区所有COVID-19患者均为普通型,大多具有明确流行病学史,以输入型为主,胸部影像大多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表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持续阳性的原因目前尚未明确,尚需对新冠病毒的致病特点进一步观察及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5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治疗及转归。结果 55例患者中,轻型1例,普通型51例,危重型3例。患者首发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2例患者入院时无明显症状。患者潜伏期(4.56±2.43) d,就诊时病程(4.55±1.56) d,住院时间(15.25±4.68) d。部分患者出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白蛋白降低,CRP、D-D、ALT、AST、SCr升高。85.45%患者胸部CT表现为单肺或双肺多发磨玻璃样病灶。针对COVID-19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为阿比多尔+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干扰素吸入,部分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好转,52例患者治愈出院,3例转至其他医院继续治疗。结论 COVID-19以普通型为主,规范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胸部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242例患者入院24 h内行胸部CT检查及RT-PCR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72 h内复查核酸1次,89例患者出院前接受新型冠状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观察胸部CT有无病变,并分别评价以核酸检测、核酸或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为诊断标准下的胸部CT诊断效能。结果 242例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63.2%)和咳嗽(44.6%)为主。188例患者胸部CT可见炎症表现,以双肺受累多见(88.8%),病变多位于肺野外带及胸膜下(83.5%),右肺和左肺下叶常见(68.1%和62.8%),可见磨玻璃影(86.2%)、混合密度影(88.8%)及实变影(52.1%),磨玻璃影伴铺路石征(44.1%)、晕征(37.8%)、网格征(35.1%),实变病灶常伴空气支气管征(41.5%),部分实变内见肺小血管增粗(13.3%)。纵隔淋巴结增大(30.3%)较常见,胸腔少量积液(8.5%)、胸膜增厚(12.2%)、心包积液(4.8%)少见。以核酸检测为诊断标准时,胸部CT诊断COVID-19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AUC分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后首次胸部CT随访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COVID-19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资料。A组45例,为普通型患者,出院后10~33(17.22±4.32) d首次复查胸部CT;B组23例,为重型患者,出院后16~34(18.87±6.86) d首次复查胸部CT。比较两组患者肺内残留病变分布、CT征象变化和双肺半定量视觉评分。结果两组肺内病变均以磨玻璃密度影为主,条索影次之。A组未见肺内明显病灶患者比例高于B组(35.56%vs.4.35%)(P<0.01),而累及2个及以上肺叶患者比例低于B组(44.44%vs.82.61%)(P<0.01)。A组患者左肺、右肺评分以及双肺总评分均低于B组(P<0.01)。结论COVID-19患者出院后肺内病灶吸收快;部分普通型患者肺内病灶完全吸收,仅少数患者遗留纤维性病灶。重型患者CT上残留的主要病变为磨玻璃密度影和条索影,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地区两家定点医院2020-01-24-2020-04-01收治的1014例60岁及以上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1014例患者中男493例,平均年龄(71.12±8.11)岁;其中普通型553例,重型337例,危重型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3月10日收治的76例COVID-19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76例患者中,男、女各占50.0%,平均年龄为(68±10)岁,普通型15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早期CT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温州地区26例COVID-19患者发病1~3 d内胸部CT影像表现。结果 COVID-19患者早期胸部CT影像表现为单发或双肺多发类圆形、斑片状、大片状较均匀磨玻璃密度影。其变化多于两肺下叶胸膜下区,可伴有血管增粗,在病灶内穿行,也可呈多发磨玻璃影伴实变影、小叶内间隔增厚,伴"铺路石征"和"空气支气管征"等,少数可见类胸腔积液样肺实变影。结论 COVID-19患者早期胸部CT图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扫描有助于COVID-19患者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快速评估病情 及预测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南阳市中心医院新冠肺炎患者的资料,根据其临床分型分为非重症组和重症组, 比较2组之间基本情况、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50例患者中男18例(36%),女32例(64%),平均 年龄(48.2±15.3)岁,非重症39例(78%),重症11例(22%),41例(82%)去过武汉或与武汉返程人员密切接触。发热 (98%)、乏力(66%)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29例(58%)出现淋巴细胞(LYM)计数下降,48例(96%)胸部CT表现为多 发小斑片影、间质改变或磨玻璃影。重症组入院时气喘发生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比值、血清降 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较高,而氧合指数(OI)、LYM比值低于非重症组(P<0.05 或P<0.01),WBC、NEU比值、PCT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LYM比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非重 症组相比,重症组住院期间所观察时间点的NEU比值较高、LYM比值较低(P<0.05)。重症组激素及丙种球蛋白的 使用率高,且接受了更多的呼吸机支持治疗(P<0.05或P<0.01)。49例(98%)治愈出院,1例危重型患者死亡,病死 率为2.0%,平均住院时间为13(11,16)d。结论 新冠肺炎患者普遍表现为发热、乏力,淋巴细胞降低,年龄、基础疾 病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而NEU比值、LYM比值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T检查的优化策略。方法疫情期间,发热门诊专用CT检查的受检者60例分为行低剂量胸部CT检查30例(试验组)和行常规胸部CT检查30例(对照组);对CT图像行主观和客观评价,比较两组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均≥3分,试验组图像评分与对照组相仿[(4.11±0.33)分vs.(4.30±0.31)分](P>0.05),2名诊断医师评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6)。两组气管分叉层面降主动脉的信噪比和对比信噪比相仿(P>0.05)。试验组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及全身有效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工作人员任务结束后居家隔离14 d,无一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结论对COVID-19患者胸部CT检查实施优化措施临床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