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周鹏飞  廖少凤  仲华 《安徽医药》2019,40(10):1163-1166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的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T-SPOT.TB)联合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IL-35、IL-37]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9月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10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合性胸膜炎组)及6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组),对其外周血和胸腔积液行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并检测其IL-10、IL-35、IL-37水平,分析T-SPOT.TB联合IL-10、IL-35、IL-37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组外周血、胸腔积液T-SPOT.TB斑点数均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0.05),结核性胸膜炎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的T-SPOT.TB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4%、82%,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的24.19%、14.52%(P<0.05);结核性胸膜炎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IL-10、IL-35、IL-37水平均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胸腔积液T-SPOT.TB、IL-10、IL-35和IL-37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外周血对应结果,且胸腔积液诊断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均高于外周血对应结果(P<0.05);胸腔积液T-SPOT.TB、IL-10、IL-35、IL-37联合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4.00%、96.77%、97.92%、90.91%和95.06%,联合诊断结果均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 胸腔积液T-SPOT.TB联合胸腔积液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IL-35、IL-37)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准确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T-SPOT.TB试剂盒检测在快速诊断脊柱结核患者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4月~2016年9月入院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50例作为A组,同期入院治疗的非脊柱结核患者50例作为B组,同期入院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C组。3组患者分别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试验、PPD试验和抗结核抗体试验,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特异度以及敏感度。结果:A组T-SPOT.TB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特异度、敏感度均显著高于PPD和抗结核抗体检测(P<0.05);T-SPOT.TB检测方法的B组和C组阳性率均低于A组(P<0.05);B组3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特异度、敏感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OT.TB试剂盒诊断脊柱结核患者具有较高特异度和敏感度,在脊柱早期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诊断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癌胚抗原(CEA)、腺苷脱氨酶(ADA)联合LDH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9年3月在某院收治的119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确诊有70例患者为结核性胸膜炎组,49例患者为非结核性胸膜炎组,研究患者的胸腔积液癌胚抗原(CEA)、腺苷脱氨酶(ADA)以及LDH,LDH、胸腔积液CEA、ADA的单一检测以及三者试验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胸腔积液CEA水平明显低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P0.05),阴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97.14%vs 14.29%,P0.05);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胸腔积液ADA水平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P0.05),且阳性率也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64.29%vs 0%,P0.05);胸腔积液CEA、ADA与外周血LDH联合检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其他单一检测法(P0.05)。结论:胸腔积液CEA、ADA联和外周LDH特异度较高,能够明显提高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获取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36例)、肺外结核患者(肺外结核组,18例)和健康人(健康对照组,31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ESAT-6 和and CFP-10与PBMC共同培养,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培养液中γ-干扰素浓度。比较T-SPOT.TB与TST及相关指标TB-AB、ESR、ADA等的结果。结果 T-SPOT.TB在结核病中的敏感性是92.6%,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T-SPOT.TB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之间并没有差异性(P>0.05)。各组间TST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健康对照组中,T-SPOT.TB特异性(93.5%)高于TST(54.8%),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TB-AB,ESR,AD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对结核病诊断特异性高,优于TST试验,其联合TB-AB、ESR、ADA等对于结核病的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腺苷脱氨酶(ADA)对于结核性胸膜炎及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比较经胸部CT、支气管镜检查、肺穿刺活检、痰涂片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60例患者(A组)与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50例患者(B组)的胸腔积液ADA值及血清ADA值的差异.结果 A组胸腔积液ADA值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仅有9例(15.00%)胸腔积液ADA≥45U/L,B组中无1例患者ADA值≥45U/L.2组血清AD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血清ADA活性无法鉴别胸腔积液性质,检测胸腔积液中ADA活性可作为鉴别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腔积液的指标.但以ADA≥45U/L作为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标准,可使相当一部分患者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T-SPOT.TB检测结核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其作为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给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控制结核感染蔓延新法.方法 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的结核病患者289例,分别进行T-SPOT.TB及结核抗体IgM检测.结果 外周血检测T-SPOT.TB阳性263例,结核抗体IgM检测阳性243例,对照阳性率:T-SPOT.TB检测阳性率为91.0%(263/289),结核抗体IgM检测阳性为84.1%(243/289),经统计学处理P < 0.05,T-SPOT.TB检测优于结核抗体IgM检测.T-SPOT.TB优于结核抗体IgM检测,T-SPOT.TB检测诊断,可在保持高灵敏性,高特异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结论 对早期诊断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的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该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T-SPOT.TB快速检测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ADA、IFN-γ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220例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研究组,再选择87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ADA和IFN-γ的水平,探讨上述两项指标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ADA和IFN-γ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DA、IFN-γ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单独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ADA、IFN-γ联合检测敏感度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胸腔积液ADA、IFN-γ联合检测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联合检测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结核性胸膜炎按胸腔积液处理方法分为A组24例,B组9例,C组7例。A组抽吸胸腔积液,口服泼尼松治疗;B组自行吸收胸腔积液并口服泼尼松;C组自行吸收胸腔积液,未服用泼尼松,观察3组疗效。结果A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短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100.0%,均高于B组的88.9%和C组的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行胸腔积液抽液联合口服泼尼松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 T 细胞斑点试验( T?SPOT. TB)技术联合胸水腺苷脱氨酶( ADA)和痰液结核杆菌( TB?DNA)测定对结核性胸膜炎的定性诊断,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选取唐都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试验组,80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T?SPOT.TB检测,同时联合检查患者胸水ADA和痰液TB?DNA,比较T?SPOT.TB、ADA和TB?DNA检测与三者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结果8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T?SPOT.TB阳性率为84.88%(73/86),ADA阳性率为53.48%(46/86),痰液TB?DNA阳性率为31.40%(27/86),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3.02%(80/86)。结论 T?SPOT.TB检测联合ADA和痰液TB?DNA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对疑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快速、准确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D-二聚体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乳胶免疫法、酶联免疫斑点法、过氧化物酶法检测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38例(试验组)和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6例(对照组)中的血清D-二聚体、血清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计算三者单独以及联合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的 CT 诊断。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80例应用 B 型超声与 CT 分别进行检查,分析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2种方法检查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壁层胸膜炎、胸腔积液2种方法检查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型超声对肺内结核、叶间及心包积液、胸膜钙化诊断率低于 CT 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 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准确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的表达水平,并探讨FIB、D-D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9月我院就诊且经胸腔镜确诊的134例胸腔积液患者;采集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液,检测其血浆FIB、D-D表达水平,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计算和比较FIB、D-D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胸腔积液患者分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组、恶性胸腔积液组,比较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组、恶性胸腔积液组的血浆FIB、D-D表达水平及阳性率。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血浆FIB、D-D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相关性。结果 (1)134例胸腔积液患者中,经病理诊断后确诊86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4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FIB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7.91%、56.25%、70.15%,D-D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0.70%、41.67%、73.13%。(2)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组的血浆FIB、D-D表达水平均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 0.05),其FIB阳性率(77.91%)、D-D阳性率(90.70%)均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的43.75%、60.42%(P 0.05)。(3)经相关性分析,血浆FIB、D-D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均呈正相关。结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的血浆FIB、D-D表达水平普遍高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上可通过检测血浆FIB、D-D来鉴别区分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与恶性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EAST-6特异性T淋巴细胞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28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皮肤结核菌素实验结果,将其分为结核性胸膜炎组(16例)和肿瘤性胸膜炎组(12例),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测定法(Elispot)对两组患者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内早期分泌抗原靶蛋白6(EAST-6)进行检测,并分析EAST-6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检测发现,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的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内EAST-6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5%及81.25%,均明显高于肿瘤性胸膜炎组的8.33%及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中T淋巴细胞内EAST-6临床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4.61%和93.33%,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内EAST-6的临床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78.57%和92.86%,EAST-6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结论 EAST-6特异性T淋巴细胞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为临床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探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试验)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联合诊断肺结核的准确度,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痰涂片和痰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设为对照组;单一T-SPOT.TB试验结果,设为观察组A;单一PPD试验结果,设为观察组B;T-SPOT.TB试验联合PPD试验结果,设为观察组C,观察对比4组在诊断初治肺结核中的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 观察组A、观察组B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的准确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特异性、误诊率、阳性预测值与观察组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与观察组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准确度与观察组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试验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刘印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705-2705
目的:探讨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胸膜活检针对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膜活检术。结果:120例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膜活检术148次,确诊结核性胸膜炎33例,肺癌胸膜转移72例,其它15例,活检阳性率88%。结论:胸膜活检操作简单,对胸膜病变阳性率高,可获得病理诊断,并发症少,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有主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20-222
目的通过测定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浆中T-SPOT.TB检验结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同期进行T-SPOT.TB检验及PPD试验。结果活动性肺结核患者T-SPOT.TB阳性率为94.4%,高于PPD试验;并且T-SPOT.TB检验的阳性检测率高于PPD试验。结论 T-SPOT.TB检验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达到早期检测结核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uberculous infection of T cells spot test,T-SPOT.Tb)检测外周血与胸腔积液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VIP、CNKI、和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1月,纳入对外周血与胸腔积液进行T-SPOT.Tb检测的临床诊断性试验的研究.对所检索的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及进行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诊断性试验研究,合计1260例病人.研究结果显示:外周血和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的合并灵敏度为0.87和0.97,合并特异度为0.82和0.83,合并阳性似然比为4.8和5.5,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16和0.04,合并诊断价值比DOR分别为31和132.SROC曲线显示:AUC分别为0.90和0.98.结论 针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T-SPOT.Tb检测胸腔积液的价值优于检测外周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途径的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检测, 探讨其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 T-Spot-TB 试剂盒对 164 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和 102 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的斑点形成细胞数 (SFC), 采用诊断试验比较胸腔积液与外周血 ELISPOT 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胸腔积液与外周血 ELISPOT 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947 和 0.905; 胸腔积液 ELISPOT 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95.1%)高于外周血(89.0%); 特异度(90.2%)也高于外周血(88.2%)。结论 胸腔积液较外周血 ELISPOT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胸水腺苷脱氢酶(ADA)检测联合PPD皮试及内科胸腔镜检查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225例临床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并最终行内科胸腔镜检查、腔镜下胸膜活检,胸膜活检组织标本送检病理检查确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同时行PPD皮试、胸腔穿刺抽液,胸液送检ADA,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结果内科胸腔镜检查阳性率91.2%,明显高于胸水腺苷脱氢酶(ADA)联合PPD皮试阳性率5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内科胸腔镜检查明显优于胸水腺苷脱氢酶(ADA)检测联合PPD皮试。两种方法联合检出阳性率为97.2%。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是目前对结核性胸膜炎阳性率较高的方法;联合胸水腺苷脱氢酶(ADA)检测、PPD皮试、胖铸下胸膜活榆可以提高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胸腔积液患者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7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检查,分析胸腔积液的病因.结果:7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中,确诊75例,占98.7%,病理结果分别为:结核性胸膜炎43例(56.6%),恶性肿瘤31例(40.8%),炎症1例(1.3%),不明原因1例(1.3%).结论:佛山地区胸腔积液患者病因以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肿瘤胸膜转移为主,内科胸腔镜技术的介入,使胸膜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