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异甘草酸镁、还原型谷胱甘肽三联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双歧杆菌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内毒素(ET)水平、肠道菌群水平、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IL-6]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CD4+、自然杀伤细胞(NK)、CD3+]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TBIL、ALT、AST、DAO、ET、TNF-α、IL-10、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酵母样真菌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NK、CD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异甘草酸镁、还原型谷胱甘肽三联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可降低肝功能指标水平、DAO水平、ET水平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肠道菌群水平,效果优于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87-9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酒精性肝硬化(ALC)患者肝功能损伤及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内科门诊就诊的ALC患者74例,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每组各37例。两组患者予以戒酒、低盐饮食、护肝利尿及纠正低蛋白等基础治疗。中西医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和血府逐瘀汤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组予以单纯西药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两组连用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检测并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内毒素(ET)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和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并比较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肝功能ALT、AST和ET水平均较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中西医组下降幅度较西医组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DAO和PCT水平均较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中西医组下降幅度较西医组更明显(P0.05)。治疗8周期间西医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中西医组4例,症状均较轻,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血府逐瘀汤中西医结合治疗ALC能更有效促进肝功能恢复,减轻内毒素血症,加速肠黏膜修复,改善肠黏膜屏障,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陈景丹  朱坚胜  赵海红  刘均艳 《浙江医学》2010,32(12):1804-1805,1809
目的 观察急性肝功能衰竭(AHF)大鼠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HF组25只、健康对照组10只,采用硫代乙酰胺诱导的AHF大鼠模型,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AST及TB,并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PCT、内毒素(ET)、TNF-α及IL-6水平.结果 AHF组大鼠血清ALT、AST、TB和PCT、ET、TNF-α、IL-6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AHF组大鼠血清PCT与ET、TNF-α及IL-6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0.673、0.501、0.508,P<0.05或0.01.结论 AHF大鼠血清PCT水平显著升高,表明PCT在AHF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9,(3):397-40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8)、IL-10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系统分层抽签方式选取肝硬化腹水患者96例,其中48例合并腹水感染患者(合并感染组),48例为单纯肝硬化腹水患者(非感染组),另外选择48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三组受试者血清PCT、CRP、IL-8和IL-10水平,分析其与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相关性,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测定在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三组受试者血清PCT、CRP、IL-8、IL-10水平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非感染组血清PCT、CRP、IL-8、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合并感染组则明显高于非感染及对照组(P<0.05)。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者血清PCT、CRP、IL-8、IL-10与AST、ALT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PCT在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诊断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776,其次为CRP(0.723)、IL-10(0.685),IL-8(0.606)最差。PCT+CRP+IL-8+IL-10联合检测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的灵敏度(97.2%)及诊断符合率(92.3%)均显著高于四项指标单独检测和两两联合、PCT+CRP+IL-8、PCT+CRP+IL-10联合检测(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患者血清PCT、CRP、IL-8和IL-10均出现异常升高,其可辅助诊断患者感染与否及肝损伤程度,尤其是四项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同时可弥补单项指标测定诊断符合率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益生菌对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10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肝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清内毒素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嗜酸杆菌及梭菌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肠杆菌和肠球菌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ALT、AST及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L-10、TNF-α及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K、CD3及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患者肠道有益菌增加,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7,(4):537-538
目的:分析微生态制剂对于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病炎症程度、肠道功能以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微生态制剂治疗的49例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病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仅接受常规治疗的49例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为对照组,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肠道功能指标以及肝功能变化,同时观察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研究组血清WBC、TNF-α、IL-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L-10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研究组ET、DAO、D-乳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研究组AST、ALT和ALB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4)研究组临床总受益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能够降低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病患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促进肠道屏障功能和肝功能恢复,对于患者预后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比例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作为精神分裂症组,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梯度稀释法定量培养测定肠道乳酸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菌群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 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拟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乳酸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双歧杆菌/拟杆菌和乳酸杆菌/拟杆菌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精神分裂症组血清IL-2、IL-6、IL-10、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拟杆菌与血清IL-2、IL-6、IL-10、TNF-α呈正相关(均P<0.05),双歧杆菌与血清IL-2、IL-6、IL-10、TNF-α呈负相关(均P<0.0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和血清IL-2、IL-6、IL-10、TNF-α水平升高,肠道菌群失调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关系密切,两者可能共同参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应用于乙肝肝纤维化(LF)的效果,并分析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91例乙肝L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富马酸替诺福韦,观察组接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4周后肝功能[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LF生化指标[Ⅳ型胶原(Ⅳ-C)、测定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肠黏膜屏障功能[D-乳酸、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IL-22]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82.61%)(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血清AST、ALT、TBIL、Ⅳ-C、HA、PCⅢ、L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血清D-乳酸、内毒素、DAO、TNF...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五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2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B组在A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D-Lac)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B组内毒素、TNF-α、DAO、D-Lac水平均低于A组(均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88.10%)高于A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肠道功能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特点及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产检并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110例以及妊娠期糖耐量正常者110例;另取100例健康体检女性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快速细菌鉴定法和平板计数法定性和定量分析肠道重要菌群;Elisa法检测IL-6、TNF-α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CRP水平。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的菌落数明显高于妊娠期糖耐量正常组,乳杆菌、双歧杆菌的菌落数明显低于妊娠期糖耐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梭杆菌的菌落数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IL-6、TNF-α、CRP水平明显高于妊娠期糖耐量正常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CRP水平在妊娠期糖耐量正常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肠球菌与IL-6、TNF-α呈正相关;肠杆菌与IL-6、TNF-α、CRP呈正相关;乳杆菌、双歧杆菌和拟杆菌与IL-6、TNF-α呈负相关。结论:妊娠期女性肠道中益生菌数量减少,致病菌数量增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改变更明显;肠道菌群可能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且该作用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