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日本血吸虫胶体染料试纸条试剂盒(DDIA)用于检测曼氏血吸虫病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日本血吸虫DDIA检测从埃及尼罗河地区曼氏血吸虫病流行区采集的曼氏血吸虫病人血清及当地健康人血清。结果34份曼氏血吸虫病人血清DDIA均呈阳性,14份当地健康者血清均为阴性。与用曼氏血吸虫IHA和ELISA法检测结果相同。结论日本血吸虫DDIA也可用于检测曼氏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2.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发现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藁杆双脐螺进入广东深圳地区,目前已在深圳定殖并扩散至东莞、惠州等地区。鉴于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病例在我国时有报道,我国已经面临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在中国大陆传播的风险。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曼氏血吸虫病在中国大陆的传播风险将逐渐增大。为防止曼氏血吸虫在我国形成完整生活史并造成疾病传播,提升对曼氏血吸虫病的认识、加强提前防控的意识以及尽早发现、报告、处置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病例或病原携带者尤为重要。国内多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防控专家就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监测与防控对策达成共识,旨在提升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关于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诊疗和防控意识与能力、降低甚至消除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在我国传播的风险,从根本上保障我国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3.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发现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藁杆双脐螺进入广东深圳地区,目前已在深圳定殖并扩散至东莞、惠州等地区。鉴于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病例在我国时有报道,我国已经面临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在中国大陆传播的风险。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曼氏血吸虫病在中国大陆的传播风险将逐渐增大。为防止曼氏血吸虫在我国形成完整生活史并造成疾病传播,提升对曼氏血吸虫病的认识、加强提前防控的意识以及尽早发现、报告、处置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病例或病原携带者尤为重要。国内多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防控专家就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监测与防控对策达成共识,旨在提升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关于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诊疗和防控意识与能力、降低甚至消除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在我国传播的风险,从根本上保障我国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4.
虽然群体调查没有表明血吸虫病患者(无论是曼氏血吸虫还是日本血吸虫)有更易患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风险,但已有报道认为肝脾型曼氏血吸虫病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相关。在埃及,曼氏血吸虫和病毒性肝炎是造成慢性肝病的最常见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乙型肝炎合并曼氏血吸虫病患者的肝损伤比单纯乙型肝炎的肝损伤要严重得多。然而缺乏关于慢性血吸虫病人感染急性病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日本血吸虫病与曼氏血吸虫病肝脏病理损害的超声诊断标准图像.方法慢性血吸虫病(慢血)167例和晚期血吸虫病(晚血)62例进行了B超检查,同时检查了健康人138名作正常对照.结果慢血167例中肝实质为Ⅰ级102例,可视为曼氏血吸虫病B图119例.晚血62例中肝实质为Ⅲ级42例,可视为曼氏血吸虫病中E、EC、F图的分别为7、29、6例.结论日本血吸虫病是以肝实质损害为主,图像特征为网状改变,而曼氏血吸虫病是以门脉周围纤维化改变为主,图像特征为环状、圆点、管状改变,伴门脉管壁增厚.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前染蛋白为指示,将制备型SDS—PAGE和电渗析技术相结合,分离、纯化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成虫31/32kD蛋白,用于ELISA中诊断血吸虫病。结果:纯化日本血吸虫成虫31/32kD蛋白(Psj31/32)与急、慢性日本血吸虫病和曼氏血吸虫病人血清反应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00%和98.4%;纯化曼氏血吸虫成虫31/32kD蛋白(Psm31/32)与上述病人血清反应的阳性率均为100%。与NHS和其它寄生虫病人血清反应的特异性较高。Psj31/32和Psm31/32检测同种血清,它们的OD值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但OD值与曼氏血吸虫病人粪便中虫卵数量(EPG)无相关关系。结果提示:两种纯化的31/32kD蛋白在血吸虫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具有共同抗原决定簇存在,不仅可用于诊断急、慢性日本血吸虫病,而且Psj31/32也可作为诊断曼氏血吸虫病的候选抗原,用于我国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正常人与曼氏血吸虫病人的粒细胞在补体存在时能在体外杀灭血吸虫童虫,该杀灭作用涉及激活补体和C_3受体。本文作者研究了曼氏血吸虫病人的单核细胞抑制粒细胞(G)对血吸虫童虫(sch)的细胞毒以及病人  相似文献   

8.
曼氏血吸虫病主要由于虫卵沉积于宿主肠道和肝门脉系统,虫卵抗原导致肉芽肿和纤维化而致病。有证据显示人类对曼氏血吸虫再感染的易感性和IgG4产生增加有显著联系。随着超声检查在曼氏血吸虫病中的应用,可以根据门静脉周纤维化(peri portalfibrosis)所致不同程度的门静脉周厚度来划分病人,以此来探究曼氏血吸虫病易感性相关的肝脾疾病的发展与体液免疫间的关系。收集曼氏血吸虫流行区340名参加者的医疗记录和定量粪便虫卵计数,对有疾病症状(腹痛腹泻)或触诊肝脾肿大者2 6 7人进行超声检查。患者接受治疗,一年后采集粪便作再感染统计。同时…  相似文献   

9.
通常用于血吸虫病诊断的两种免疫沉淀技术是免疫扩散和免疫电泳。最近又发展了免疫电渗法(immunoelectroosmophoresis)和电免疫扩散。本文作者对上述几种免疫沉淀技术进行了诊断血吸虫病的比较试验。作者用曼氏血吸虫成虫制备成虫抗原;用胰酶消化法从感染曼氏血吸虫的仓鼠肝脏分离虫卵制成虫卵抗原;用匀浆和冰冻干燥法从中间宿主扁卷螺制备螺蛳抗原。试验的100份血清来自坦桑尼亚血吸虫病流行区,其中包括23例曼氏血吸虫病;24  相似文献   

10.
Oliver-Gonz lez(1954)首先报道曼氏血吸虫卵孵育于37℃的曼氏血吸虫病人血清中,在虫卵周围形成球状或带状的沉淀物,他将这种血吸虫病特有的血清反应称为环卵沉淀试验(我们认为将环卵沉淀试验改为目前国内沿用的环卵沉淀反应较为确切,故以下均改用后者名称)。共试验34例曼氏血吸虫病患者,结果全部呈阳性反应;24例对照(15例正常人,9例其他寄生虫感染者)试验,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以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肝片吸虫和猪蛔虫的成虫以及曼氏血吸虫尾蚴作抗原进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以曼氏血吸虫新鲜尾蚴作尾蚴膜反应,以感染曼氏血吸虫的小鼠肝冰冻切片为抗原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以及用曼氏血吸虫成虫抗原进行琼脂双扩散试验,检查了取自利比里亚曼氏和埃及血吸虫病流行区某医院的埃及血吸虫病人血清。受检者按尿中有无埃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曼氏血吸虫病在塞内加尔Richard-Toll地区爆发流行。该地区中间宿主浦氏双脐螺(Biomphalaria pfeifferi)的感染增多,啮齿类动物中亦有该病的广泛传播。因此,有必要对该地区野生啮齿类动物在曼氏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13.
曼氏血吸虫病高发病地区有两种由免疫学介导的合并症即肝脾型(HSM)血吸虫病和结肠息肉。作者们对宿主遗传标帜和感染与抗原攻击所致临床应答之间的相关性作了研究。最近在感染曼氏血吸虫病的埃及患者中发现,同种白细胞抗原(HLA)和B_5抗原与HSM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这些患者的年龄和排卵量大致相似。迄今对各种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14.
许多热带病学和寄生虫学课本都认为急性曼氏血吸虫病是一种特殊病型,有它的特殊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容易。事实上很多报告认为急性曼氏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错综  相似文献   

15.
人体日本血吸虫感染的病理学不如曼氏血吸虫感染的那么明确。对日本血吸虫病的描述常假借曼氏血吸虫病的研究结果。急性毒血症性日本血吸虫病(片山热)在流行区出生的人中很少见,但常见于外来人口首次感染者。慢性重度感染的主要损害为肝脏的门脉周围纤维化伴脾肿大与门脉高压。在一些肝纤维化病例可见肺动脉炎与肺原性心脏病。如同曼氏血吸虫感染,在流行地区的人群中大多为无明显病理变化的轻型患者。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曼氏血吸虫病伴有肾损害和肝内芽肿的不同免疫病理,有些作者曾分别用抗成虫蛋白抗原(Pt)和抗成虫多糖抗原(Po)的两种羊抗血清进行研究。用Pt抗血清时在肾肝的沉积物中测到曼氏血吸虫抗原,用Po抗血清时在慢性血吸虫病人和实  相似文献   

17.
作者选择赞比亚东北部曼氏血吸虫病流行的8个村庄作为研究点,用调查方式于大规模药物治前,搜集有关血吸虫感染的发病资料,以Kato氏法对920人作粪便检查(其中包括217名5岁以下儿童)。结果发现有581人(68.3%)感染曼氏血吸虫病。调查资料表明腹泻、便血及血性腹泻等症状与血吸  相似文献   

18.
曼氏血吸虫感染能在体内诱发一种复杂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导致虫卵周围产生迟发型肉芽肿超敏反应。此反应是慢性血吸虫病发病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用体外肉芽肿形成模型研究由免疫复合物(IC)介导的对曼氏血吸虫卵抗原肉芽肿型超敏反应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经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处理过的曼氏血吸虫感染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与用正常人血清处理过的PBMCs相比较,前者能在体外抑制曼氏血吸虫可溶性抗原(SEA)周围肉芽肿形成,后者则无此抑制作用。进一步实验发现,从慢性血吸虫  相似文献   

19.
肝脾型曼氏血吸虫病病人的肾小球存在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实验感染曼氏血吸虫的动物也可以看到类似的变化,同时在病人和感染动物的血清和尿中发现了曼氏血吸虫循环抗体、抗原和循环免疫复合物。这提示肝脾型血吸虫病免疫复合物对肾小球的损伤作用。本文作者对115只小鼠感染曼氏血吸虫,  相似文献   

20.
曼氏血吸虫病是苏丹的常见病,部分病人有水样腹泻和不明原因的消瘦等状,鉴于上述情况,作者观察了急性单纯性无并发症的曼氏血吸虫病患者小肠活组织的病理表现。观察对象为17名急性曼氏血吸虫病患者,全部病例经大便沉淀孵化法检查血吸虫卵均阳性。对照组是13名苏丹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住院患者,他们的出院诊断是肠激惹综合症,临床及乙状结肠镜检查均无器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