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报道用 D-青霉胺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87例。全部病人经肝试验均提示有胆汁郁积,线粒体抗体阳性(滴度≥1:10),胆管造影肝外胆管正常。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及安慰剂组(32例)。青霉胺剂量在8~10周中从150mg/d 增至维持量600mg/d。全部病例每月注射1次 Vit A、D、K。如搔痒明显,必要时加用消胆胺。每3个月检查1次病情、血液学指标、肝试验及免疫球蛋白,可能时在第12和24个月,以后每隔2年进行1次肝活检及肝铜测定。  相似文献   

2.
我们曾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病人用秋水仙硷行双盲对照试验。57例肝活检证实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患者随机接受每日0.6mg秋水仙硷或等量的安慰剂。病人每隔3个月接受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和每年作一次肝活检。第4年时两组的AKP与ALT均值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胆红素和IgM值虽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AKP均值下降明显,从281至112IU/L(P<0.01)。同样,ALT值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虽然仍无完全有效的治疗,近年使用熊去氧胆酸和小剂量氨甲喋呤的无对照性试验结果显示其颇有前途。本文复习治疗PBC各种制剂的现状。青霉胺目前已有7项D-青霉胺治疗PBC的前瞻性对照试验。尽管初步报告提示青霉胺可改善肝功能和存活,但最后分析未能证明D-青霉胺治疗PBC有任何效果。D-青霉胺伴有严重副作用,在一些研究中高达30%,且引起数例死亡。硫唑嘌呤在2项前瞻性对照试验中,硫唑嘌呤剂量每日1~2 mg/kg,最初表明对PBC无疗效。5年  相似文献   

4.
D-青霉胺是一种尿铜排泄剂,治疗Wilson病有效,能阻止原胶原(tropocollagen)合成,并具有某种免疫抑制作用。本文对D-青霉胺和安慰剂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治疗反应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进行超声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在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各60例,分为原发组与病毒组,观察与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诊断特点。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腹腔琳巴结肿大、肝内细颗粒状回声以及胆管壁增强的发生率都大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而肝实质回声呈弥漫性结节状增生以及肝脏呈现缩小的征状的发生率小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超声诊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可作为临床上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治方法.方法 检测血清抗线粒体抗体及其M2亚型.抗线粒体抗体阳性者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共30例,根据临床症状及血液生化指标分为早、中、晚期.早期(7例)给予熊去氧胆酸250 mg,3次/d口服;中晚期(23例)给予熊去氧胆酸250 nag 3次/d口服,同时给予强的松40 mg/d,7 d后减至30 mg/d,以后每7 d减5 mg,直至10 mg/d时维持治疗.对中晚期黄疸不易消退的病例给予思美泰1 000 mg/d静滴.结果 29例(96.7%)抗线粒体抗体M2阳性.所有病例黄疸于治疗后4周都较治疗前明显消退,中晚期病例治疗后2周黄疸较治疗前消退.结论 抗线粒体抗体是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熊去氧胆酸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首选药物.对中晚期病例需辅以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思美泰利于黄疸消退.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病因尚不清楚.Fleming等发现患者肝内有铜沉积,使肝脏受损.Wands等认为免疫复合物与该病的病因可能有关,至少能促使病情发展.D-青霉胺常应用于治疗Wilson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减少免疫复合物而使病情改善,并能减轻胶原纤维的生成,从而减缓肝硬化的发展.1975至1979年期间,欧美诸国至少有7项应用D-青霉胺治疗PBC的对照性试验,达到减少免疫复合物和免疫球蛋白、清除肝内铜沉积的作用.近年发现该病有三型:1.无临床症状型,多数处于早期组织学病变阶段,寿命尚正常.2.肝硬化型,预后不佳.3.中间  相似文献   

8.
水飞蓟素(silymarin)具有保护实验动物免受肝毒性物质侵害的作用。为明确其对肝硬化的疗效,作者对17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材料和方法:170例肝硬化,70%经病理学证实。病例选择时已剔除肝衰竭、恶性肿瘤、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不能合作的病例。肝损害程度按Child-Turcotte标准分级,病因根据临床、生化、免疫和组织学标准确定。随机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水飞蓟素140 mg每日三次口服,或给予外形相同的安慰剂。平均治疗时间41个月(2~6年)。研究期间患者须戒酒,并不得使用皮质类固醇和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干燥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ü W  Sun G 《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1):747-749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干燥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20例原发性胆汁性硬化伴或不伴发干燥综合征病例的临床特点,血清学检查,肝脏病理,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临床以黄疸,皮肤瘙痒,肝大,脾大为主要表现,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为特征性抗体。合并口眼干燥表现的不少见,但不具备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典型表现。治疗上缴素和免疫抑制剂疗效不佳,熊去氧胆碱酸有一定的疗效。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的干燥综合征不同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目前主要的治疗仍是对症疗法,包括对瘙痒刺激、营养缺乏、骨病及干燥等症状的治疗。针对免疫病理机理、胆汁淤滞及纤维化形成,采用了硫唑嘌呤、青霉胺、强的松龙、苯丁酸氮芥、环孢菌素 A、秋水仙碱、熊去氧胆酸等药及放血浆疗法。对于肝硬化进展期病人,可考虑肝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11.
介绍杨震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经验。门诊跟师学习,收集汇总相关病例并总结治疗经验。杨震教授认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肝体先天受损肝阴不足,致使肝用疏泄失常有关,需从"肝体阴用阳"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愈肝方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PBC患者共66人,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愈肝方与UDCA治疗组及UDCA治疗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愈肝方与UDCA组的好转率优于UDCA组,且在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两项主要生化指标方面均较UDCA组有显著下降。结论:愈肝方联合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较单用UDCA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瘙痒是部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严重问题,其原因未明。作者为评价长期利福平治疗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瘙痒和胆汁淤积病人的安全性而进行本研究。病人和方法对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瘙痒的女性病人16例(平均年龄49.7±2.1岁)进行研究。在平均11.7±1.9(2~24)个月期间病人接受利福平10mg/kg/d,研究期间未用其他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32例给予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熊去氧胆酸胶囊(UDCA)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络化纤丸,疗程均为三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以及肝功能、肝纤维化、肝脾影像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疗效相比,治疗组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68.8%(P=0.024);治疗后血清ALT、AST、ALP、GGT水平相比,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减低(a P=0.082,*P=0.0008,#P=0.037);治疗后肝脾影像学变化,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a P=0.021);结论安络化纤丸与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可以改善患者临床不适、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及临床肝脏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吸烟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的关系。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资料,采用性别和年龄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至2014年期间在我院住院的109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和218名健康志愿者吸烟情况。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吸烟总量为(32393.8,134137.5)支,显著大于健康人组[(22356.3,104025.0)支,P0.01];病例组开始吸烟年龄、吸烟总时间分别为(19.5±2.7)岁和(24.3±8.1)年,平均每日吸烟为(5.0,15.0)支,健康人组开始吸烟年龄、吸烟总时间分别为(23.7±6.4)岁和(23.1±9.3)年,平均每日吸烟支数为(2.5,11.3)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吸烟史、吸烟暴露史、开始暴露吸烟年龄、暴露吸烟总时间、平均每日暴露吸烟支数、暴露吸烟总量、主动和被动吸烟总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可能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控制吸烟量可能是预防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以肝脏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疾病,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肝损伤是一组肝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病,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这两组疾病无论在临床表现以及基础免疫学的免疫异常变化都有相互联系。本文着重分析了弥漫性结缔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相关性,包括它们之间重叠存在的比例、临床症状、自身抗体的相关性,以及病理和免疫学的差异,目的就是希望提高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TD)肝损伤的认识,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7.
皮质类固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简称PBC)未曾给予适当的估价,一般认为没有价值,甚至认为禁忌,因其可加速骨质疏松。然而,PBC的血清学免疫特性和肝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提示应用全身或局部皮质类固醇治疗可能有益。由于作者等发现胆汁中强的松龙比其它皮质类固醇较高,因而连续对10例有症状的PBC患者研究了每天应用强的松龙30→10mg的作用。这些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2倍于正常,抗线粒体抗体≥1:80,血清IgM升高,肝外胆管造影正常,肝组织学显示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肝小叶间胆管数减少和/或破坏的胆管周围有肉芽肿。全部患者同时口服青霉胺250mg。另外,25例PBC与25名年龄和性别配对的正常对照者,在骨质疏松方面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优思弗)在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在继续行护肝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优思弗口服。用法用量:按体重每日10 mg/kg。体重60 kg,每日剂量2粒,早晚各1粒;体重80 kg,每日剂量3粒,早、中、晚各1粒;体重100 kg,每日剂量4粒,早、中各1粒,晚2粒。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片(国产)每日8~10 mg/kg,早晚进餐时分次给予。治疗均为26周。结果全部患者完成26周治疗。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中的ALT、GGT、TBil的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皮肤瘙痒及乏力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熊去氧胆酸片(国产)相比,优思弗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善肝功能各项酶学指标,治疗皮肤瘙痒及乏力的有效率高,可作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首选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将这60例患者随机地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单纯的西医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在进行西医治疗的的基础上再结合中医治疗法。对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临床体征、表现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观察组30例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取得了满意效果,患者的血糖恢复水平、临床体征、表现以及不良反应率等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形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有助于患者的血糖得到控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帮助患者改善临床体征、表现,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中效果极佳,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10):130-139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肝硬化肝内门-体静脉短路的螺旋CT表现;肝硬化腹水真菌感染18例的治疗及预防;超声介入无水乙醇量化治疗合并肝硬化的复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肝硬化合并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时腹壁下动、静脉的观测;肝硬化病人胆囊结石的腹腔镜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