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致食管、责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原因,从中找出预防的办法,减少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3年12月718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病例。结果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4.0%(29/718),狭窄程度:轻度(0.5-1.0cm)15例;中度(0.2-0.5cm)11例;重度(0.2cm以下)3例。结论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及改进吻合技术能有效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癌、贲门癌及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癌、贲门癌及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癌4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2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上段癌3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中段癌6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下段癌6例.行残胃全切+食管部分切除,空肠食管吻合术6例;食管胃部分切除,弓下食管胃吻合3例;食管次全切除结肠代食管12例.结果 术后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1例死于肺部感染,随访20例患者中,4例术后第3年死于心脑血管意外,存活的16例患者饮食基本正常.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癌、贲门癌及食管癌患者若全身情况许可,无远处转移均应争取手术治疗,消化道重建器官的选择应根据患者首次手术切除情况及术者熟练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吻合口胸膜腔外包埋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321例食管癌患者(胸膜腔外包埋组),均行食管胃胸内吻合,应用胸膜包埋吻合口,使吻合口置于胸腔外,与随机抽取321例同期进行食管胃胸内吻合传统方法包埋的食管癌患者(传统包埋组)进行比较。结果胸膜腔外包埋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2%(23/321),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3%(1/321);传统包埋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1.5%(37/321),吻合瘘发生率为2.2%(7/3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吻合口胸膜腔外包埋治疗食管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机械吻合器在食管-胃颈部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消化道吻合器颈部吻合手术改进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对126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胃颈部吻合器吻合术。关键步骤包括:胃、食管的游离;颈部吻合器的使用;吻合口的包套;胃和吻合口置于食管床。分析该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126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无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及乳糜胸发生。术后随访1~27个月,失访12例;死亡8例;吻合口轻度狭窄4例,占3.5%(4/114);有明显的反流症状12例,占10.5%(12/114),予以药物治疗效果佳。术后病理诊断,鳞癌124例,腺癌1例,小细胞癌1例。结论食管-胃消化道吻合器颈部吻合符合肿瘤彻底切除的原则,器械吻合操作较为简单,容易掌握,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吻合口的影响,增加了吻合的可靠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1995年1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14例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占同期各种食管癌手术的1.6%。男10例,女4例,年龄40-72岁。其中食管上段癌2例,食管中段癌11例,食管下段癌1例。其中主动脉弓上吻合术12例,弓下吻合1例,颈部吻合1例。  相似文献   

6.
吻合口疾是胃食管吻合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很高,国内文献报道发生率约5~10%[1]。我科自1985年6月~1996年12月,行胃、食管吻合术226例,其中食管癌221例,食管损伤5例,共发生吻合口疾11例,发生率为4.87%,现总结分析如下。l临床资料11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38~69岁,其中预部吻合口接5例,胸内吻合口疾6例。发生时间在术后3~28天之间。12主要临床表现:(1)术后5例持续发热在38.5℃以上,物理、药物降温效果差;例胸内疾均有胸腔积怨或胸引流量增多,有棕褐色胃液或食物残渣流出;恻4例胸闷、胸痛、呼吸困难;闭3例烦燥…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吻合口漏斗式包埋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37例食管癌患者均行食管-胃胸内吻合。吻合口行漏斗式包埋。结果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3.6%(5/137);无一例吻合口瘘。结论吻合口漏斗式包埋治疗食管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代食管在食管癌根治消化道重建中的作用。方法12例均采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癌切除,将残胃或连同脾脏、胰尾移于胸腔,行食管残胃吻合术。主动脉弓上吻合8例,弓下吻合4例:手工吻合2例,器械吻合10例。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和手术早期死亡。结论采用将残胃或连同脾脏和胰尾移入胸腔,行食管残胃吻合,可增加残胃上移高度,保证食管残胃的无张力吻合。此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根治消化道重建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近16年中施行食管、胃贲门部癌手术治疗414例,手术切除率为90.5%。术后并发吻合口瘘14例,占3.7%。其中男性11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1岁。食管癌Ⅱ期4例,Ⅲ期8例,Ⅳ期2例。吻合口瘘发生时间多为术后7~14d,颈部吻合口瘘4例,胸内吻合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食管胃植入式黏膜吻合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效果。方法 采用作者自行设计的食管胃植入式食管黏膜和胃黏膜吻合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共1236例。吻合后胃浆肌层、食管肌层、黏膜吻合线在三个不同平面。结果 食管癌842例。贲门癌394例;其中咽下胃吻合15例,食管胃颈部吻合193例,弓上吻合634例,弓下吻合394例。l例因难治性心肌缺血于术后24h死亡。2例呼吸衰竭死亡。本组无吻合口瘘、狭窄,无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结论 食管胃植入式黏膜吻合术是防止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赵冰超 《现代保健》2009,(27):32-32
目的探讨单纯右胸切口手术治疗弓后食管癌的手术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1例笔者所在医院单纯右胸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技巧、并发症防治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切率100%。术后病理报告鳞癌20例,小细胞癌1例。切缘均无癌残留。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无死亡病例,远期吻合口狭窄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右肺不张1例。结论单纯右胸切口适合弓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生活质量较高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食管胃黏膜瓣吻合口成形术在食管胃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食管胃黏膜瓣吻合口成形术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及行食管胃吻合重建消化道过程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2006年6月采用食管胃黏膜瓣吻合口成形术治疗的7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手术方法为:切除病变缝闭胃残端。于胃后壁,切开正三角形两侧边浆肌层,游离成“∨”形浆肌层瓣,纵行切开“∧”形游离食管前壁肌层,切开胃三角形底边黏膜,与食管黏膜做吻合后,将胃后壁“∨”形浆肌层瓣与食管“∧”形肌层瓣缝合。食管后壁全层与剩余胃黏膜层吻合。上提吻合口周围的胃壁,使浆肌层瓣突入食管腔内,包套重塑His角。术后随访并观察食管胃反流、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围手术期2例死亡,病死率为2.63%(2/76),其余74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至6年,有反酸症状者1例,占1.35%(1/74),行X线钡餐透视检查未发现钡剂明显反流;纤维内窥镜检查发现黏膜轻度改变。其余73例(98.65%)患者无症状,行X线钡餐透视和纤维内窥镜检查未见异常改变。结论食管胃黏膜瓣吻合口成形术具有明显的抗反流、防止吻合口狭窄作用,可以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PN支持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17例,食管癌12例,贲门癌5例,PN治疗后13例被治愈(766%),3例死亡(17.6%)。吻合口愈合时间最短7天,最长41天,50%PN组患者治疗后7~15天内瘘趋于愈合。50%水、电解质及负氮平衡在PN治疗后3~5天得到迅速纠正,平均氮平衡为2.3g/日(+1.5g~+3.0g),总蛋白有所提高,治疗前后白细胞比值有显差异(P<0.05)。PN支持可能提高吻合口瘘愈合率,可能为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手段(P<0.001)。  相似文献   

14.
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左胸切口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手术方法及淋巴结清扫效果。方法2005年6月至2009年3月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213例,采用左胸第6肋间切口,对纵隔左右两侧同时进行淋巴清扫,并切除左右两侧纵隔胸膜,腹野清扫1—5组,7—12a组,16al、19组淋巴结,颈野仅做食管系膜内淋巴结摘除。结果213例共检出淋巴结14197枚,平均(66.65±24.73)枚;淋巴结转移105例,转移率49.29%(105/213),转移淋巴结423枚,转移度2.97%(423/14197),术后病理检查食管标本上下切缘均无癌残留。手术时间2.92~4.67(3.37±0.42)h,术中术后输红细胞0—6^u(1.08±0.93)^u;术中术后输血浆0—1400(103.77±184.89)ml;住院时间14—39(17.64±4.12)d。无喉返神经损伤,无吻合口瘘。1例死于呼吸衰竭,死亡率0.04%(1/213)。结论经左胸第6肋间切1:3,扩大了标准三野清扫术中的胸野淋巴结清扫范围,缩小了颈野淋巴结清扫范围,上腹部和胃周围淋巴结清扫达到选择性队水平,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右胸膜顶食管胃吻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右侧开胸胸内胃食管胸膜顶吻合术式,与传统的左侧开胸胸内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式比较,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例,其中行右胸胸膜顶吻合术共109例,行左胸主动脉弓上吻合术103例。术后均进行24 h pH值监测和胃食管钡餐造影检查,比较2组病人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病人术后吻合口并发症(返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右胸胸膜顶吻合的病人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较经左胸弓上吻合的病人明显减少。结论食管中下段癌病人采用经右胸胸膜顶吻合术式较左胸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式更能减少术后吻合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合并中度和重度肺功能减退的高龄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45例中度以上肺功能减退的〉170岁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年龄70-83(75.5±5.2)岁,45例患者分别行经左胸切除肿瘤、胃-食管弓下吻合28例,经左胸切除肿瘤、胃-食管弓上吻合12例,经左胸切除肿瘤、胃一食管颈部吻合2例,经右胸、颈、腹部三切口切除肿瘤、胃.食管颈部吻合2例,探查手术I例。结果全组手术后共发生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8.9%,早期死亡1例,死亡率2.2%。结论在合理掌握适应证的高龄食管癌患者中,中度以上肺功能减退的患者,术前积极处理合并症,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以获得与其他高龄患者相似的近、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食管癌切除器械吻合的效果.方法 应用圆型吻合器对455例食管癌切除后进行机械吻合.其中胸上段癌55例(12.1%),胸中段癌265例(58.2%),胸下段癌135例(29.7%).结果 出现吻合口瘘12例,总的发生率为2.6%(12/455).胸内吻合口漏发生率2.3%(9/397),颈部吻合口漏为5.2%(3/58),病死3例,均为胸内吻合口漏,病死率为25.0%(3/12).结论 消化道圆型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器械吻合是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8.
自1973年12月至1984年12月收治食管贲门癌47例。探查2例,弓上吻合12例,弓下吻合33例,无发生吻合口瘘,预防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痿(以下简称瘘)的关键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体位、切口与手术野的显露问题:体位全部是右侧卧位。膈段食管癌及贲门癌切除行弓下吻合,患者侧卧,腋下置一枕垫,后背稍向后仰15~20°,使贲门和上腹腔暴露清楚。食管中上段癌切除行弓上吻合者,患者侧卧,腋下置一枕垫,后背稍向前倾15~20°,这样主动脉弓及胸顶的显露良好,便于吻合。  相似文献   

19.
我院从 1989年 2月至 1999年 6月 ,10年来采用二次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 32例 ,其中食管中段癌术后 9例 ,食管下段癌术后 2例 ,贲门癌 2 1例 ,存活 2 6例 ,成功率 82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中 ,男 2 8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5 9岁 ,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 11例 ,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 16例 ,食管空肠吻合 5例 ,病理类型 :食管鳞癌 11例 ,贲门腺癌 2 1例。1.2 吻合口瘘发生时间 早期吻合口瘘发生手术后 1~ 3天 ,有 7例 ;中期吻合口瘘发生手术后 4~ 14天 ,有 19例 ;晚期吻合口瘘发生手术后 14天以后有 6…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围巾式食管.空肠吻合术预防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连续86例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围巾式食管-空肠吻合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手术病死率为2.3%(2/86)。存活8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95个月,平均(44±3)个月,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和反流性食管炎,2004年12月及以前,有4例(4.8%,4/84)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经胃镜下扩张治愈;改进技术后再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围巾式食管-空肠吻合术可减少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