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7.
秋燥咳呛,以及阴虚痨嗽,每见干咳无痰,喉痒、胸痛、咽干失音等症,两者证治的区别点是:秋燥咳呛,外因是秋凉束肺,内因是肺虚郁热,感外邪之后,易从燥化,见症多见咽干唇燥、喉痒鼻干、舌质红而苔白、脉细浮,治以辛凉透泄,方以桑菊饮化裁,加用沙参、麦冬、白前、牛蒡子、蝉蜕、梨皮、枇杷叶等。如有恶 相似文献
8.
[例一]刘某某,男,37岁。1984年8月31初诊。患者恶寒发热,身痛,汗出40余天,曾住某医院以“败血症”治疗11天未效,来余处求治。入院时伴有颈项强直,背微恶寒,口苦咽干而不渴,时有咳嗽,二便正常,体温38.9℃,白血球3800/mm~3,舌淡苔薄,脉弦微浮。 观其脉症,四诊合参,诊为三阳合病,拟柴胡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药用柴胡15g,黄芩9g,知母12g,半夏9g,甘草9g,桂枝6g,白芍9g,葛根12g,玉竹12g,大枣5枚,生姜6g。上药连进5剂,热退证减,饮食渐增,体温、白血球计数均转正常,随方加减佐以扶正之品调进5剂痊愈出院。 按:患者恶寒发热、身痛有汗、咳嗽等,为太阳中风;颈项强直,背微恶寒,二便正常为阳明经证;口苦咽干而不渴为少阳证。此属三阳合病之伤寒发热。以小柴胡汤合桂枝和解透表,加葛根、知母、玉竹以解肌清泄阳明之热,方药相助,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1气痹王某,女,45岁,1989年6月5日初诊。患者右下肢疼痛10余年,经多次X线摄片、血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诸医皆以风湿论治,罔效。眼扑炎痛、强的松等,可缓解一时。诊见:左下肢游走性疼痛,恼怒后尤甚,行动不便,用手探按疼痛部位则暧气连连,疼痛随之缓解,须臾又作,伴见胸胁微胀,时有审痛,纳食尚可,二便如常,舌苔薄白,脉弦。证属“气痹”。乃肝气郁滞,痹阻经脉所致。治宜疏肝解郁,缓急止痛。方拟四逆散加味。处方:柴胡12g,机壳15g,香附15g,白芍609,甘草10g。水煎服,2日1剂。5剂后疼痛止,行动自如。原方加当归15g,… 相似文献
10.
11.
变应性血管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对本病尚无统一认识。笔者根据本病以皮肤损害为突出症状和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例1.孙某,男,32岁,济南市人。入院诊断:变应性血管炎,于1988年10月27日入院,病人半年前因感冒后双下肢皮肤见红色丘疹、瘀斑、风团、瘙痒,伴双下肢关节痛。经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杨建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4):89-89
五更泄是在黎明前腹部隐痛、肠鸣、腹泻、泄后则安的病症。
五更泄属脾肾阳虚、命门火衰之症,此症不纯属命门火衰,应结合临床脉症相参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3.
14.
1 脑震荡后遗症江某,男,29岁,农民,住院号21081。患者于1991年3月14日因山地纠纷被人击伤头部后昏迷不醒,在当地经过处理和清创缝合后,出血停止,神志转清,但持续头痛头晕,呕吐以致不能进食,X线颅骨摄片及CT检查正常,西医诊断为脑震荡后遗症,经用镇静药及ATP、脑复新等治疗无好转,而于6月13日邀中医会诊。症见头痛眩晕,目闭不睁,呕恶不止,涎水长流,涎痰吐出后自觉症状减轻,腻苔满布,舌底色绛,脉象弦滑搏指。患者素嗜烟酒,中焦蕴痰,而震伤脑络后,肝阳扰动,挟痰浊 相似文献
15.
例1:王某,女,22岁,未婚.小便涓滴难下已5天,前医曾用"通利"之剂而未效.诊见小腹膨胀,辗转不安,伴胸胁满闷,噫嗳不舒,时欲叹息,两脉俱弦,舌质红,苔薄腻.询知其素来性情急躁,近因暴怒,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而致升降之机壅滞,水道不利.治宜疏肝清泄,佐以宣通分利.处方:柴胡5g,制香附7g,炒山栀10g,台乌药10g,紫菀10g,桔梗10g,赤茯苓10g,木通7g,泽泻10g,车前子12g(布包).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另用食盐半斤,炒热熨敷脐部.服药1剂后,小便即可自解,但仍不畅,连服3剂,小便通利,腹胀已除,胸闷诸症亦均消失. 相似文献
16.
17.
案例1患者刘某,女,25岁。1996年8月20日就诊。酷暑炎热,沿街摆摊叫卖,因感头痛眩晕而求诊治。望之面赤气粗,大汗出,舌苔黄燥;问之烦热,头胀痛,眩晕欲仆,口渴喜冷饮;切其尺肤灼热,脉洪数。按暑入阳明诊治,予白虎汤方:生石膏30g,知母12g,粳... 相似文献
18.
19.
20.
1支气管肺炎任某,男,3岁。因咳嗽、咯痰7日就诊。7日前患儿突发高热(39.5℃),经服安乃近热退。后出现咳嗽、喉间痰鸣,以支气管肺炎住我院儿科治疗效果不明显。刻下:咳嗽,喉中痰鸣,口干,纳差,舌尖红宫薄黄,脉浮数。辨为痰热望肺,投麻杏石甘汤加减1剂后反见咳嗽加重,彻夜未眠,余药未取即来就诊。其毋代诉夜间咳嗽频剧,吐出泡沫样痰液。询知患儿夏季冷饮不断。此乃寒饮停肺,内有郁热无疑。即予小青龙汤加味:炙麻黄459,杏仁6g,桂枝3g,白芍3g,干姜3g,细辛Zg,五味子6g,制半夏6g,地龙6g,前胡6g,甘草3g。5剂。1剂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