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变应性鼻炎的疗效;针对不良反应给予护理干预,以便安全实施SIT。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1月32例患者采用18种变应原原液对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观察其症状、体征,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结果对治疗1年以上患者的症状、体征,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出现全身性的不良反应29次(6.2%)。其中包括17次I级反应,10次II级反应,2次III级反应,0次Ⅳ级反应。结论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规范的SIT治疗是一种安全性高,且有效的对因治疗方法,不良反应以轻度为主;护理干预在确保SIT安全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对变应性鼻炎儿童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immunotherapy,SLIT)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5月收治变应性鼻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从护理开始时及第2年对患儿的症状进行评分,以判断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的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组内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且护理后研究组评分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4%,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儿童变应性鼻炎使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效果及患儿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邓启凤 《现代护理》2008,14(3):359-360
目的探讨超声聚能刀应用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优越性及其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138例中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超声聚能刀治疗,52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结果超声组3个月有效率为85.6%,对照组为69.2%,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有效率为87.2%,对照组为62.8%,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聚能刀安全性好,操作快捷,无出血,对鼻黏膜损伤轻,疗效满意,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相关因素及其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是变应性鼻炎的高发年龄。变应性鼻炎可给患儿的学习及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使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降低。本文主要针对儿童变应性鼻炎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并依据儿童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聚能刀应用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优越性及其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138例中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超声聚能刀治疗,52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结果超声组3个月有效率为85.6%,对照组为69.2%,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有效率为87.2%,对照组为62.8%,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聚能刀安全性好,操作快捷,无出血,对鼻黏膜损伤轻,疗效满意,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行为方面的差异。方法 对6~12岁的60例变应性鼻炎和3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行为调查比较,行为调查内容包括睡眠、性格、记忆。结果 变应性鼻炎儿童行为异常率为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的同时,经常还伴有行为方面的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清乳铁蛋白(LF)水平变化及其与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相关性。方法对102例临床诊断为AR的儿童和35例健康儿童分为AR组(轻度间歇组、轻度持续组、中-重度间歇组、中-重度持续组,分别为30例、28例、23例、21例)和对照组,分别采集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LF和白介素-5(IL-5)水平。结果 AR各组患者血清L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2.52、3.14、3.22、3.37;3.58、3.73、3.88、3.97,P均<0.05);轻度持续AR组、中-重度间歇AR组和中-重度持续AR组血清LF水平均明显低于轻度间歇AR组,IL-5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间歇A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3.13、3.52、3.67;3.82、3.95、4.32,P均<0.05);中-重度间歇AR组和中-重度持续AR组血清LF水平均明显低于轻度持续AR组,IL-5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持续A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3.83、4.11;4.27、4.54,P均<0.05);中-重度持续AR组血清LF水平明显低于中-重度间歇AR组...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鼻炎与儿童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下呼吸道疾病的相关性问题早在公元2世纪就已被提出,当时著名医学家Calen提出肺部疾病可能由鼻部疾病通过直接的解剖途径导致。近年来鼻部疾病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倍受医学界的关注,尤其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性健康问题的变应性鼻炎。2001年国际上确定变应性鼻炎、哮喘为一个呼吸道,一种疾病的概念。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变应性鼻炎是哮喘致病和发展的危险因素,且与哮喘的难治性关系密切。对变应性鼻炎的早期干预也极大地影响着哮喘的转归和治疗效果。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均为小儿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严重影响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9.
李明华  王仕贤  何冬梅 《全科护理》2011,(14):1259-1260
变态反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为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近年来,过敏性鼻炎患病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其患病率更高。我国过敏性鼻炎患病率近年来也显著增加,可能与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加速、生活方式改变有关。尽管过  相似文献   

10.
变态反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为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近年来,过敏性鼻炎患病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其患病率更高.我国过敏性鼻炎患病率近年来也显著增加,可能与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加速、生活方式改变有关.尽管过敏不会危及生命,但会影响生活质量,造成个人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儿童会因此影响学习成绩,严重者会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甚至影响到颌面部的发育[1].我院2009年9月-2010年7月对200例变应性鼻炎性病人行变应原筛查,其中特异性脱敏治疗100例,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阿罗格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阿罗格特异性脱敏疫苗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采用阿罗格特异性脱敏疫苗,对57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行皮下深部轮换注射,同时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疗程1.5-2年。观察脱敏前后症状、体征分级,对症治疗需求情况。结果578例中有112例因各种原因退出治疗,余下466例中297例已完成全部治疗,其中显效56例(占18.9%),有效198例(占66.6%),无效43例(占14.5%),总有效率85.5%。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分级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症治疗需求大大减少,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罗格特异性脱敏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具有疗效可靠、耐受性好等特点。因治疗过程长,护士给予心理护理和定期随访,是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院外延续管理对接受免疫治疗哮喘患儿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管理对接受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过敏性哮喘患儿1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实施院外延续管理。将两组患儿出院时与出院1年后患儿及其家长哮喘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患儿遵医行为以及哮喘控制效果(children asthma control test,C-ACT)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哮喘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患儿遵医行为及哮喘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儿及其家长(P〈0.05)。结论院外延续管理有利于提高特异性免疫疗法对过敏性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与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阿罗格尘螨特异性脱敏疫苗对235例尘螨致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脱敏治疗,同时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包括注射前个性化档案的建立及心理护理、注射中的护理配合、注射后的护理观察及不良反应的处理等。结果 23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结束时显效94例(40.0%)、有效113例(48.1%)、无效28例(11.9%),有效率为88.1%;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以上,其中显效89例(37.9%)、有效109例(46.4%)、无效37例(15.7%),总有效率为84.3%。结论长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疗效可靠、耐受性好的特点,而人性化、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变应原皮肤试验结果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并总结试验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007年3—9月750例疑诊为变应性鼻炎患者做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统计分析变应原皮肤试验的结果,并制定严密的护理和急救措施。结果750例受检者中皮试阳性者680例(90.67%)、阴性者70例(9.33%);室内变应原主要种类为屋尘螨614例(90.3%)、粉尘螨594例(87.4%)、热带螨300例(44.1%),而植物性变应原为艾草38例(5.6%)、豚草34例(5.0%)。所有皮肤试验者均未发生严重全身过敏反应。结论变应原皮肤试验是诊断变应性鼻炎的重要依据,可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参考;试验过程中应配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并加强护理观察。  相似文献   

15.
孟鲁司特联用布地奈德吸入防治儿童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伴变应性鼻炎的防治作用。方法:74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进行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吸入布地奈德每天400μg,一个月后减至每天200μ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每天5mg。记录患儿的哮喘症状评分、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按需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及测定气道反应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哮喘症状评分、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及气道高反应性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及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为0分及(0.30±0.36)分,对照组治疗后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及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为(0.41±0.36)分及(1.29±0.5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按需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治疗组为(1.84±0.04)喷,对照组为(2.97±0.03)喷,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显著提高对儿童哮喘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慢性鼻窦炎伴有变应性鼻炎患者在行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基础上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ASIT)前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变化,评价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54例慢性鼻窦炎伴变应性鼻炎患者按过敏原的不同分为尘螨组(n=29)及非尘螨组(n=25).尘螨组采用FESS+术后ASIT治疗;非尘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变应性鼻炎儿童的家庭管理水平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家庭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6~14岁变应性鼻炎患儿的主要照顾者2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家庭管理量表、中文版家庭功能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变应性鼻炎患儿家庭管理方式的因素.结果变应性鼻炎患儿的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4例A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0.35 mg,肌内注射,隔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SHP-Ⅱ型射频1次治疗.对2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及89.7%,对照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4%及62.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射频治疗对AR患者改善短期症状及控制远期复发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4例。2组患儿在入院后均采取常规使用抗生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并辅以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降温等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用药护理、咳嗽护理、发热护理、神经症状护理、饮食与运动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对2组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1%及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6%及41.2%,2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白介素33(IL-33)水平,为临床诊治变应性鼻炎探讨新途径.方法 收集2013年5月~10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131例成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分类依据2009年武夷山会议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同期155例健康体检个体为对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和对照个体的血清IL-33水平.结果 13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IL-33水平为28.11±1.6 ng/ml,155例健康对照个体的血清IL-33水平为15.2±4.2 ng/ml,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IL-3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个体(t=12.08,P<0.01).在患者组,间歇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33水平为27.2±9.1 ng/ml,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33水平为31.11±7.3 ng/ml,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P>0.05).结论 IL-33可能参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抑制血清IL-33水平或许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