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护士评估压疮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临床护士不能准确识别压疮及其分期、影响压疮预防和护理质量的问题,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临床护士识别压疮及其分期准确率”的主题,活动前调查本院临床护士识别压疮及分期的准确率,通过访谈和现场调查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原因,拟定对策并组织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共进行8个月,活动结束后再次调查全院护士识别压疮及分期的准确率。结果活动前护士识别压疮及分期的准确率为39.5%,实施品管圈后提高到90%,品管圈还提升了护士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分明显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品管圈活动后形成了压疮分期判断图文指南、压疮分期判断流程及压疮分期培训流程等标准化成果。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护士识别压疮及分期的判断能力及准确率,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降低护士压疮评估处理错误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确立活动主题为降低护士压疮评估处理错误率,实施品管圈活动步骤,观察活动效果。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护士压疮评估处理错误率由85.7%降至20.00%;全体圈成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品管手法得到提高,制定的压疮评估及处理口诀手册在全院范围内推广。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护士压疮评估处理错误率,提高护士压疮评估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减少晚期恶性肿瘤压疮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以减少晚期恶性肿瘤压疮发生率为主题,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围绕主题实施品管圈活动,将改善前、后的压疮发生情况,护士各项能力进行对比。结果研究对象为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改善前组申报难免压疮发生9例,发生率30%,改善后组申报难免压疮发生2例,发生率6.67%。改善后组明显低于改善前组难免压疮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与团队凝聚力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压疮发生,有助于提升护士的专业素养及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压疮分期准确率的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活动主题为"提高压疮高危科室护理人员压疮分期准确率",对9个压疮高危科室护理人员的压疮分期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设定目标,拟定有效对策后组织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对压疮分期的准确率由原来的64.29%提升到82.88%,与开展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前后压疮分期判断错误率明显降低。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快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压疮分期准确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杨丽娟 《当代护士》2018,(5):177-179
目的探讨基于案例(CBL)教学法在提升规范化培训护士压疮评估准确性中的效果。方法通过选取临床典型病例给出关键信息,将78名规范化培训护士分组并在培训前使用Braden评估量表进行评估,主讲教师结合病例对压疮评估要点进行详细解析后再次评估,运用Med Calc 15.2软件分析培训实施前后Braden评估量表各条目评分及准确率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采用CBL教学法,培训护士对病例的Braden评分由培训前的(8.9±1.0)分增加为(9.6±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后对各条目的评估准确率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教学法是提升规范化培训护士压疮评估准确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降低手术相关压疮发生率的实践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降低手术相关压疮发生率为活动主题,选择2013年5—7月手术患者260例(品管圈活动前组),对手术相关压疮的发生情况进行现状调查。通过设定目标、查找导致手术相关压疮发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随即对2013年10—12月手术患者282例(品管圈活动后组)手术相关压疮发生情况进行统计。评价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手术相关压疮发生率、手术室护士压疮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手术体位摆放操作规范率等指标。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手术相关压疮发生率由9.3%下降到1.4%,手术室护士压疮知识掌握情况及体位摆放规范度均较品管圈活动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手术相关压疮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士理论知识水平和体位摆放规范度均有显著效果,并有助于发挥护士主观能动性,提高科室团队凝聚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升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准确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根据小组操作流程,进行1个月的调查,制定对策,实施1个月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活动前后交接项目准确率、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动后品管圈进步率为82.4%,目标达成率为115.3%。[结论]应用品管圈可以提高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工作的准确性及护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ICU压疮防范措施执行力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开展以"提高ICU压疮防范措施的执行力"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对ICU压疮防范措施执行力差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对ICU压疮防范措施的执行力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后,ICU压疮防范措施的执行力较活动前明显提升(P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ICU压疮防范措施执行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在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压疮高度危险患者254例,其中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的118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赛肤润按摩、睡气垫床等常规预防措施;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的136例患者为研究组,按照品管圈活动要求进行系统管理。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护士与患者/家属的相关认知水平。结果研究组的压疮发生率(5.38%)低于对照组(15.25%),患者/家属压疮防护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临床护士的压疮护理能力优于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护士的压疮防护能力及患者/家属压疮预防依从性,从而降低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管理工具在压疮预防质量控制各个环节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月入住我院的300例老年患者,并针对我院现存在的压疮问题进行调查,以此创立"精细护理品管圈(QCC管理工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应用于临床,再按其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前期(实施刚开始)、中期(实施过程中)、后期(实施完),对比3个阶段的数据,分析QCC管理工具在压疮预防质量控制各个环节中的作用。结果:经QCC管理工具实施后(后期),护士通过Waterlow压疮评分评估出的高危患者明显减少,且评估准确性明显提高,与实施前(前期)、实施中(中期)相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经相应的压疮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后期组患者压疮评分明显减少,且压疮实际发生率亦明显降低,与前期、中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患者满意度随QCC管理工具实施时间的推移明显提高,与其他阶段相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管理工具在压疮预防质量控制各个环节中,能够让护士在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压疮风险评估,从而筛查高危人群,合理分配护士人力,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压疮护理措施,进而减少压疮的发生,并且还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神经外科护士护理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主题,对活动前神经外科护士护理评估能力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相应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再对神经外科护士护理评估能力进行考核,并采取有效巩固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士护理评估理论及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调动了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规范了各系统的护理评估,护士护理评估能力明显提高,提高了专科护理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压疮与失禁性皮炎鉴别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压疮与失禁性皮炎鉴别率低的原因,制定对策并应用PDCA循环方法进行改进实施。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压疮与失禁性皮炎鉴别率由活动前12.90%提升至活动后9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65,P<0.05);根据要因分析产生的不良事件例数活动后较活动前下降。结论神经内科ICU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护士专业技术能力,建立完善压疮与失禁性皮炎标准化护理管理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积极作用。方法将本科2016年1~3月未成立品管圈之前的手术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0~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手术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通过对对照组发生压疮的原因应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拟定对策并在观察组中实施,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手术压疮发生率为4.6%,明显低于对照组1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员的品管手法应用、责任感、自信心等7项能力评分由活动前的(1.9~6.2)分提高至(6.1~8.4)分。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压疮发生中的应用,能降低压疮发生率,使压疮预防管理规范化、程序化,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管理中的运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建立沟通平台,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选定出"提高跌倒风险评估准确率"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按照80/20原则选定造成跌倒风险评估不足的3项主要原因为:流程指引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专业知识培训不到位,护士职责未与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挂钩。针对主要原因,再次通过头脑风暴法找出防范对策:建立跌倒风险因子评估及动态评估的指引;针对性地对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将跌倒风险评估准确率纳入护士岗位管理,进行绩效考核。比较活动前后跌倒风险评估准确率。结果实施品管圈后(2013年6月)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准确率为85.0%,较实施前(2013年1月)的35.2%明显改善。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跌倒风险评估准确率,提高了圈员护士团队意识、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使护理质量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首次护理评估病情观察要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起在骨科病房实施以"降低首次护理评估病情观察要点的不规范率"为课题的品管圈活动,对品管圈活动开展前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并落实。结果活动后本科首次护理评估病情观察要点的不规范率明显降低,护士评估病情能力、专业水平明显提高,患者及医师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5);活动后圈员的品管圈手法、工作热情、责任与荣誉、沟通与协调、团队凝聚、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较活动前有明显提升。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可以明显降低首次护理评估病情观察要点的不规范率,促进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及"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院内压疮防范管理中的合成化应用效果。[方法]调查"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及"品管圈活动"合成化应用前后压疮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对策实施前后,高危病人压疮发生率下降(P0.05)、皮肤观察记录单合格率显著提高(P0.01)、家属对压疮护理知晓率提高(P0.01)、护士压疮知识掌握合格率提高(P0.01)。[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及"品管圈活动"合成化应用有利于神经外科院内压疮防范管理得到持续改进,保证了病人的安全,同时小组成员综合素质得到培养与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降低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分析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压疮发生的要因,针对性地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病区保护性约束患者压疮发生率由11.11%降到1.33%。结论应用品管圈能有效降低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压疮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护士解决问题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压疮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5年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住院患者105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住院患者90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4例,发生率为11.4%,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团队协作、荣誉感、品管手法和积极性均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能够有效提高压疮护理质量,降低压疮发生率,并且能够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品管圈在降低压疮护理缺陷率中的效果。方法 2013年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为"降低高危患者压疮护理缺陷率",运用品管圈的方法对压疮护理缺陷现状进行调查及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6个月后科室压疮护理缺陷率由23.20%下降至8.87%,压疮发生率由7.62%下降至2.38%,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了压疮护理缺陷率及压疮发生率,建立了标准的压疮预防及护理流程,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重症监护室(ICU)病人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2月为品管圈活动前阶段,2014年3月—2015年2月为品管圈活动后阶段,比较两个阶段的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后,ICU病人压疮发生率由原来的22.22%降低到9.66%;护士理论及技能成绩由原来的61.35分±3.16分和71.22分±2.87分提高到活动后的93.24分±3.87分和95.32分±3.19分;护士的责任心、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能力、积极性、凝聚力、自信心较活动前有较大提高。[结论]在ICU病人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ICU病人压疮发生率,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水平,有助于发挥护士积极性,提高科室凝聚力和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