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磷酸川芎嗪缓释片的研制及兔体内生物利用度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持续释药12h的磷酸川芎嗪缓释片。方法分别采用中国药典1995年版溶出度测定法第2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及兔体内生物利用度。结果缓释片体外1h释药20%左右,12h释药85%以上,12h内释药平稳,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体外释药受HPMC类型、黏度、用量影响较大。缓释片与市售常释片相比,兔体内峰浓度降低,达峰时间延迟,平均滞留时间延长,吸收程度生物等效。结论缓释片体内外缓释效果良好,并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布洛芬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膜控法制备布洛芬缓释微丸,应用转篮法(50r/min,37±1℃)比较了缓释微丸和普通片剂的体外药物溶出速率,采用HPLC法测定了制剂的血药浓度,并研究了制剂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缓释微丸的体外药物溶出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K_r=0.4505h~(-1));体内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吸收和一级消除的单室模型,k_a=0.27h~(-1),K=0.27h~(-1),V_d=7.54L,t_(max)=3.97h,C_(max)=19.52μg/ml。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测定及计算表明:缓释微丸具有维持有效血药浓度(8.5μg/ml)时间长,血药浓度波动范围小的特点。此外,缓释微丸的体内外数据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制了盐酸雷尼替丁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剂(RSRT)。本品的体外溶出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RSRT在胃内滞留时间5-6h,明显比普通对照片(2h内)长;RSRT体内以单室模型描述较适宜,RSRT体内为一级释药。药动学参数为:Ka=0.2550h~(-1),K=0.2765h~(-1),Vd=84.38L,t_(max)=3.77h,C_(max)=627.7ng/ml。本品的体内外数据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脉冲控释微丸胶囊。方法:采用丙烯酸树脂域号和微晶纤维素( MCC)为骨架材料制备盐酸地尔硫卓缓释微丸;采用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Low Substituted Hydroxypropylcellulose L-HPC)为内层溶胀材料,选用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 Surelease)为外层控释材料制备脉冲微丸。将两种微丸混合后制成缓释脉冲微丸胶囊,同时考察体外溶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体外释放试验证明,缓释微丸体外12h可持续释12h,脉冲微丸体外可达到时滞为4h,滞后1.5 h,累积释药80%以上的脉冲释药效果。两种微丸按比例混合后,其释药机制符合一级释药模型,达到良好的混合释放效果。结论:该制剂具有良好的缓释与脉冲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制了盐酸雷尼替丁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剂(RSRT)。本品的体外溶出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RSRT在胃内滞留时间5-6h,明显比普通对照片(2h内)长;RSRT体内以单室模型描述较适宜,RSRT体内为一级释药。药动学参数为:Ka=0.2550h~(-1),K=0.2765h~(-1),Vd=84.38L,t_(max)=3.77h,C_(max)=627.7ng/ml。本品的体内外数据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格列吡嗪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格列吡嗪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用正交试验优选处方,以羟丙甲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格列吡嗪缓释片。通过测定格列吡嗪体外释放度,进行释药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缓释片在16h内缓慢释药,其体外释药速率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Q=0.0563t+0.0405(r=0.9999)。结论所制备的缓释片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该制备工艺合理,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复方祛风缓释片释放度及释药规律。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祛风缓释片中黄芪皂苷和青藤碱的释放度,并进行释药规律的研究。结果黄芪皂苷测定波长为560nm,在22μg—1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青藤碱测定波长为262nm,在41.3μg-82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两者体外释放特性均符合Higuehi模式。结论复方祛风缓释片释药机理是扩散和骨架溶蚀协同作用,而非单纯Fiek扩散。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不同释放介质中尼莫地平缓释软胶囊的释药动力学,研究尼莫地平缓释软胶囊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建立体内外相关性方程.方法 释放度实验采用转篮法分别在两种介质中进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以3P87药动学软件进行拟合,并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以室模型法和反卷积分法对体外累积释药和体内吸收分数进行拟合,求算体内外相关性方程,结果缓释软胶囊与普通软胶囊相比,tmax明显延长,pmax显著降低,t1/2及MRT延长;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3.4%;以0.5%SIS醋酸钠缓冲溶液(pH 4.5)为释放介质时体外释放与体内生物利用相关性良好,在该介质中药物的释放为非Fickian扩散,释放机制为扩散和骨架溶蚀的协同作用.结论 尼莫地平缓释软胶囊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在不同释放介质中呈现不同的释药机制;以0.5%SLS醋酸钠缓冲溶液(pH 4.5)为介质可获得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杠板归缓释栓剂并研究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甘油明胶为栓剂基质,用乳化法制备杠板归缓释微球,将微球加入栓剂基质中制成缓释栓剂,并检测其体外释放度。结果:完成杠板归缓释栓剂的制备,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制得的杠板归缓释栓剂体外缓释效果明显,释药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杠板归缓释栓剂处方简单,缓释效果明显,可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PNS胃漂浮缓释片的体内药动学参数,并考察制剂体外释放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方法以人参皂苷Rg1为指标性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PNS血药浓度,进行家兔体内的释药研究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相对于普通片剂,PNS胃漂浮缓释片的达峰时间(t_(max))明显延长,达峰浓度(C_(max))明显降低,平均滞留时间(MRT)延迟约3h,AUC明显提高;体内外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1.2208X+6.3239(r=0.9023)。结论 PNS胃漂浮缓释片体内释药过程平稳,缓释效果较好,并能有效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且体内外释药过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甲基莲心碱纳米脂质体的研制及其体外释药特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甲基莲心碱(Nef)纳米脂质体,并对其体外释药进行考察,为进一步体内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Nef脂质体,并乳匀至纳米级(NefNL)。以包封率为指标,筛选NefNL的最佳处方,并对其形态、粒径及体外释药性质进行考察。结果筛选出的最优处方为:卵磷脂∶胆固醇质量比为5∶1,药物∶类脂质量比为1∶25,药物质量浓度为0.4 mg/mL,水化介质为pH6.5磷酸盐缓冲液。最优处方制备的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平均为(73.6±2.3)%;平均粒径为(82.5±6.8)nm;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符合H iguch i方程:Q=-0.1855+0.2910t1/2,r=0.986 2。结论 NefNL外形圆整均匀,达到纳米级,缓释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开展体内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制备烟酸缓释片剂,并评价其体外释放特性。根据中国药典1995年版所载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测定其释放度,并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烟酸缓释片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模型。样品在1000ml0.1mol/L盐酸中用转蓝法(50r/min)测得2、4、6h的释药量分别达到44.12%、69.97%和84.95%。Td为3.97h。该片剂处方较为合理,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可为高脂血症的临床防治提供一个新剂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槲皮素肠溶PLGA纳米粒各肠段的吸收特性.方法 采用高压均质法结合复乳-溶剂挥发法等方法制备槲皮素PLGA纳米粒,进行纳米粒形态学分析与粒径考察及包封率的测定,并优化制备工艺;考察药物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不同介质中的槲皮素PLGA纳米粒的释放度;分别以Eudragit L100、Eudragit L100-55、Eudragit S10、HP55、HP50等肠溶包衣材料与PLGA以一定比例量制备槲皮素纳米粒,比较粒径、包封率,筛选肠溶材料及制备方法;分别于人工胃液及人工肠液中测定不同槲皮素肠溶PLGA纳米粒释放度,与槲皮素PLGA纳米粒比较;从吸收部位、药物质量浓度、灌流速度三个方面对槲皮素肠溶PLGA纳米粒的各肠段吸收特性进行考察.结果 5种不同肠溶包衣材料与PLGA以一定比例量制备槲皮素纳米粒的包封率、粒径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PLGA浓度为100 mg/mL和50 mg/mL时析出大颗粒沉淀;在人工肠液中的槲皮素PLGA纳米粒释放度明显高于人工胃液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工肠液中的槲皮素PLGA纳米粒释放度为(84.6±9.8)%,明显高于人工胃液中的(64.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P<0.05);质量浓度为1μg/mL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6.6±1.6)Ka/h,质量浓度为10μg/ml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3.5±1.5)Ka/h,质量浓度为20.0μg/mL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2.0±0.4)Ka/h,十二指肠、空肠中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7.5±2.5)Ka/h,回肠、结肠中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2.7±1.4)Ka/h;灌流速度为0.2 mL/min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15.5±3.5)Ka/h;灌流速度为0.8 mL/min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26.5±1.7)Ka/h;药物吸收速率在质量浓度10~20μg/mL范围内出现了自身浓度抑制;在十二指肠、空肠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明显高于回肠、结肠段,且药物吸收速度常数随着灌流速度的增高而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备槲皮素-聚乳酸-羟基乙酸(QC-PLGA)纳米粒可显著提高抗肿瘤的缓释作用,在质量肿瘤切除术后残留癌灶方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阿昔洛韦口腔缓释膜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魔芋葡甘聚糖和黄原胶两种天然多糖为基质,制备新型阿昔洛韦口腔缓释膜,用于疱疹性口腔溃疡局部给药。方法:1%(W/W)魔芋葡甘聚糖和1%(W/W)黄原胶溶液按体积比7∶3配制成混合凝胶45 ml,加入0.4 ml甘油,0.5 ml吐温-80,再加入已溶解于5 ml水中的阿昔洛韦0.538 g,取30 ml胶液在5 cm×8 cm无菌玻璃槽中干燥成膜,制成直径为1.5 cm的膜片。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阿昔洛韦含量和体外累积释放度测定。结果:所得药膜的阿昔洛韦含量为(13.87±0.34)mg/片,在30 min时体外累积释放度为21.56%,而4.5 h时达到最大释放,为92.25%。结论:魔芋葡甘聚糖和黄原胶复配凝胶基质的阿昔洛韦口腔膜剂,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可望进一步深入开发。  相似文献   

15.
格列吡嗪控释片体外药物释放特征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格列吡嗪控释片体外药物释放特征和体内外相关性。 方法 分别采用3种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作为释放介质,并对pH 6.8的释放介质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转速来测定格列吡嗪控释片的体外药物释放度,考察释放介质pH值和转速对释放度的影响。用Loo-Riegelman法计算格列吡嗪控释片在健康男性受试者体内吸收百分数,并与相应时间体外累积释放度线性回归,进行体内外相关性考察。结果 格列吡嗪控释片在不同pH值释放介质中的释放度一致,均符合零级动力学,且不受转速影响。将体内累积吸收百分数y与相应时间在pH 6.8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放百分数x进行线性回归(n=7),回归方程为y=0.690 4x+22.941,r=0.952 8。结论 格列吡嗪控释片的释放度不受释放介质pH值和转速的影响,释药恒速。体外释放累积百分数与体内吸收百分数呈A级相关,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蝙蝠葛酚性碱缓释片的溶解度与解离常数,以指导缓释片的处方设计。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解度和解离常数。结果:蝙蝠葛酚性碱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28mg/ml,用柠檬酸增溶后的溶解度为71.12mg/ml,在不同pH值缓冲液中溶解度随着pH值的升高呈现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蝙蝠葛酚性碱的酸性解离常数pKa=8.20±0.03,碱性解离常数PKb=10.59±0.06。结论:蝙蝠葛酚性碱的水溶性较差,柠檬酸对它具有较好的增溶效果,可通过控制环境的PH值来控制其吸收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泛昔洛韦(FCV)缓释微丸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并进行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以甲醇和0.02mol/L磷酸二氢钾(9∶91)为流动相,选择6条家犬口服泛昔洛韦缓释微丸375mg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6条家犬的血药浓度并对其进行药动学的研究。结果:本法的线性范围为0.1-10μg/ml,r=0.9943,日内及日间RSD均小于10%。FCV缓释微丸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喷昔洛韦(PCV)的tmax为(4.80±0.84)h,Cmax为(2.61±1.37)mg/L,AUC0→∞为(25.59±7.58)mg/h/L,MRT为(9.85±2.47)h。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无干扰,重现性好,可用于泛昔洛韦在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并且通过本实验的体内测定方法得到了家犬体内的药动学参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选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制备日服1次的硝苯地平缓释片。方法 建立24 h的释放度测定方法并进行硝苯地平缓释片的体外评价;应用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研究缓释片在比格犬体内药代动力学,与市售参比制剂对比并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有相似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9±12.4)%;药物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与体内吸收百分数有较好的相关性,r=0.962 5。结论 本工艺制得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可以达到缓释24 h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溴吡斯的明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和体内药代动力学,并研究其体内外相关性。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XD释放度测定第二法,以磷酸缓冲液为释放介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溴吡斯的明的累积释放百分率。6只新西兰兔采用自身交叉给药方案,单剂量口服溴吡斯的明缓释片和普通片后,采用HPLC-紫外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体内血药浓度。结果溴吡斯的明缓释片12 h体外累积释放率达98.6%,其体内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为(4.001±0.004)h;Cmax为(15.442±0.215)mg/L;AUC0-∞为200.557±3.357。Loo-Riegelman法计算溴吡斯的明缓释片体内外的相关性,其体内累积吸收百分率与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X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为:fa=0.485 1 fr+3.837 7,r=0.986 5,大于临界值r6,0.01(P<0.01)。结论溴吡斯的明缓释片释放行为的体内外相关性显著,通过体外释放行为可预测其体内释放动力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讨采用生物蛋白胶携带异烟肼的方法制备异烟肼缓释制剂新剂型的可行性,对该剂型的制备及体外缓释特点等进行研究。方法将50mg异烟肼融入配制好的生物蛋白胶中,制取异烟肼-生物蛋白胶凝胶薄片。将薄片浸入生理盐水,分别在12h、24h、36h、48h、60h、72h、84h、96h、108h以及120h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体外释放率进行检测,根据所得标准曲线计算累计释放率,色谱条件为流动相甲醇-磷酸氢二钠(75:25,pH=4.5,0.02mol/L),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结果该异烟肼-生物蛋白胶凝胶薄片易于制备且性状稳定;高效液相色谱异性较高,保留时间约为3.8min,未检测到其他物质对生物胶内异烟肼测定的干扰;高效液相色谱重复性好,结果可靠,RSD=0.92%;吸收峰面积(A)及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3.449C-0.381,回归系数r=0.887;该制剂缓释效果好,在前24h内缓释生物蛋白胶异烟肼释放最为明显,该趋势可持续到72h以上;84h后蛋白胶薄片开始显著溶解,但到120h时仍未完全溶解。结论生物蛋白胶携带异烟肼制备简单易行,体外缓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