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梅丸乃仲景<伤寒论>厥阴篇之主方.原主治"蛔厥"、"久痢".夫厥阴者,内寄相火,阴中有阳,其为病,每厥热相兼,寒热错杂.同时肝为风木之脏,开窍于目,风木之为病易出现眩晕、目疾等疾病,影响中土则出现蛔厥、腹痛、下痢之证.余曾用此方治疗花翳白陷(慢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眩晕(美尼尔综合征)、胃脘痛(十二脂肠球部溃疡合并憩室)、厥阴中风(持续低热)等证,取得了令人满意之效果.本篇就乌梅丸治疗上述病症介绍如下:眩晕之证已在眩晕证治中介绍、久痢已在"几种慢性炎症性疾患的证治要点"中介绍,故不重述.  相似文献   

2.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方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川椒、桂枝、人参、黄柏十味药组成。为治蛔厥之良剂,具清上温下,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之功。笔者应用此方改丸为汤,加减化裁,治疗寒热错杂所致的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胃炎、细菌性  相似文献   

3.
清代医家吴鞠通所撰《温病条辨》一书对痢疾证治的论述十分详细,其中对“久痢”证治的研究十分重视,方证达十个,其理、法、方、药尤其精当,本文试根据《温病条辨》对吴氏“久痢”治法要点作一概述。 一、芳香凉淡,悦脾止痢:长期饮酒之人,酿生湿热,下注于肠,痢下久不止,饮食如常,治疗主要针对湿热,同时悦脾升阳。方用茵陈白芷汤(苦辛淡法)。六药合用使湿热除,脾阳升,痢自止。  相似文献   

4.
运用《伤寒论》经方“白头翁汤”加味,治疗热痢,经过20多年临床观察,疗效显著,多次服用无耐药性出现,有些病例,虽然用过各种抗菌素无效之热痢,服用本方之后显著奇效。 《伤寒论》曰:“热痢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这是张仲景为厥阴热痢的证治而设的方剂。“热痢”  相似文献   

5.
胆道蛔虫这个名词中医文献无记载,但根据其症状,恰与伤寒论厥阴病相符合。厥阴篇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即蛔虫)……。”又云:“蚘厥者,乌梅丸主之”。我院住院部曾治好三例胆道蛔虫病,均用乌梅丸治疗,兹介绍一例如下:患者:和×,年龄十一岁,性别男,住院号855,住院日期五九年六日十七日。患者主诉:昨天晚上吃饭后肚子痛,到今早呕吐三次,吐出蛔虫一条后较轻松,但仍感发作性疼痛。今天不能饮食,疼痛时只感胸口部胀痛,头部出汗。检查:体温38℃,发育正常,剑突下压痛显著,  相似文献   

6.
(4)下利吐哕证:下利与吐哕证从辨证出发,在厥阴篇中出现较多,尤其是厥利的病理关系更为重要,故亦比较集中地加以论述。由于正气有强弱,病邪有轻重,阴阳有胜复,病至厥阴,寒热虚实变化比较复杂,故下利吐哕也有不同情况, 兹归纳为如下几种: ①厥阴热利:在厥阴病厥热胜复的病理变化中,已经谈到厥退而热不已,为阳复太过,病从热化,上炎可出现咽痛喉痹,或下迫肠胃,可出现便脓血。故厥阴病亦可变为湿热下利。如370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372条:“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是厥阴热化便脓血的证治,如同334条之“必使脓血”,又如341条之厥少热多“热不除者,必便脓血”,366条之下利脉数而渴者,“设不差,必清脓血”之例,均属于  相似文献   

7.
胆道蛔虫病属中医“蛔厥”范畴,临床多以“乌梅丸”加减治疗,往往效果欠佳。近(?)年来,我们应用自拟“乌梅茵钱汤”治疗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8例均符合胆道蛔虫病诊断标准,其病程1~3  相似文献   

8.
蛔虫病蛔虫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多见于儿童。古代文献中已有详细的记载。如《素问·咳论》:“胃咳之状,咳而呕,呕则长虫出”。《灵枢·厥阴》篇曰:“肠中有虫瘕及蛟蛸,……心肠痛,忄农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蛸也”。《伤寒论》厥阴篇:“食则吐蚘”;《金匮要略》曰:“病腹痛有虫,……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蚘虫”;“蚘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蚘厥者乌梅丸主之。”等等。以下就蛔虫病之证治论之。【临床症状】少量蛔虫寄生于人体,可无任何症状,或只有轻微腹痛。蛔虫较多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厥阴病欲解时理论,观察乌梅汤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中医院脑病科门诊收治的100例失眠症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观察组基于厥阴病欲解时理论以乌梅汤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2周后,2组神疲倦怠、心悸易惊、晨起困难、多梦易醒、入睡困难等5项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等7项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2周后,2组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躯体疼痛及一般健康状况等8项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基于厥阴病欲解时理论以乌梅汤治疗失眠症临床效果更佳,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仲景《伤寒杂病论》吴茱萸汤之方剂方义,其方不为一证一经一病而设,《伤寒杂病论》中吴茱萸汤出现在阳明篇、少阴病、厥阴篇及呕吐哕下利篇中,只要病机同为肝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者皆可用之,文中列举了厥阴头痛、胃脘痛、咳喘之疾病不同,但病机相同者,其病虽异但应用吴茱萸汤皆有奇效,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1.
拜讀了本刋61年7月号所刋登何世英医师大作“痢疾辨証论治”和謝天心医师对“痢疾辨証論治”一文的商榷,以及何医师答商榷三文之后,愿以学习态度,提出个人的看法。一、关于分型问题: 痢疾分型不是一个簡单問題,所以明代喻昌說“痢疾一証难言之也”,也不是現阶段才开始有人想把它分型定类的,隋代巢元方诸病源侯論始已肇其端,他把痢疾分作“水谷痢、久水谷痢、赤白痢、久赤白痢、赤痢、久赤痢、血痢、久血痢、脓血痢、久脓血痢、冷痢、久冷痢、热痢、久热痢、冷热痢、久冷热痢、杂痢、休息痢、白滞痢、痢如羔、蠱注痢、腸蠱痢等21种。后世有人根据下痢五色分属五脏立論。有人以温热、寒湿、疫厉、时气、噤口,休息痢等立論。清代医宗金鑑才把它系统的归納为噤口痢、水谷痢、风痢、休息痢、热  相似文献   

12.
正乌梅又称酸梅、青梅,是以未成熟的梅子经熏制而成。乌梅是食用干果,也是一味治病良药。中医认为,乌梅味酸、微涩,性平,主要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功效,常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胆道蛔虫症、便血及子宫出血等疾病。临床验证,乌梅使用得当,可治一些难治之症或顽症。下面略举几个乌梅(或乌梅为主)治病偏方。一、伤津便结方法:乌梅30克,麦冬50克,加水慢煎约30分钟,取液300毫升,  相似文献   

13.
金匮肾气丸源自《金匮要略》,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桂枝、炮附子等药组成,具有“温阳益气补肾”的功效。该方在《金匮要略》中首先见于“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第十五条: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其次见于“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第十七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该方还可见于“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篇第三条:  相似文献   

14.
史桂荣 《医药世界》2009,(8):425-426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其病机为“血虚,寒凝”,临床由于其于寒邪凝滞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见证。若寒邪凝滞于经络者,可见四肢关节疼痛或身痛、腰痛等;若寒邪客于胞宫,可见于月经延期,量少色暗,经来腹痛等;若寒邪客于心脉可见心胸痛甚,四肢厥冷,脉细欲绝等。临床表现虽然各有所别,而血虚寒凝的病机是一致的,故临证均可投用此方。笔者临证时应用此方,深有感触,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异病同治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简明中医辞典》解释“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医学家们创造和使用这一概念,旨在提示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过程中一些过去未尝为人所探及的规律。理解异病同治的依据和原理,讨论其运用规律,对于掌握和深化辨证论治法则,对中医临床而言可能具有一定的普遍适应的意义。因此以《金匮要略方论》中肾气丸的运用为例,仅就个人的理解对“异病同治”作一简要讨论,以就教于同道。1《金匮要略方论》中肾气丸的运用肾气丸又名“崔氏八味丸”、“八味肾气丸”、“金匮肾气丸”,方出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桂枝、炮附子八味药物组成。该方于原书中分别用于治疗脚气、虚劳、痰饮、消渴以及妇人转胞等五种病证。其一,《金匮要略方论·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此条仅载“脚气上入,少腹不仁”。未列其他症状,然从清·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卷上·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崔氏八味丸”条下“肾之脉起于足而入于腹,肾气不治,湿寒之气随经上入,聚于少腹,为之不仁。是非驱湿散寒之剂所可治者,须以肾气丸补肾中之气,以为生阳化...  相似文献   

16.
小柴胡汤乃<伤寒论>少阳证主方,其应用范围极广,笔者使用该方治疗痤疮、黄褐斑、斑秃、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外阴瘙痒症、慢性前列腺炎、口腔溃疡等病疗效明确,体现了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圆机活法的辨证沦治思想.本文将对小柴胡汤在皮肤科疾病中临床运用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乌梅丸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对照组应用思密达粉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梅丸治疗慢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咳嗽是小儿最为常见的肺系症候之一,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多种急慢性病证都有咳嗽的症状出现,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尤多,一般预后良好,但若失治误治,变生他证,则病久难愈。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多遵循“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医学家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一书,用以治疗胸中血瘀之证,为临床常用之名方。刘启廷教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瘀导致的失眠、汗证、中风等疾病,临床收效较好,临证中充分体现我国中医“异病同治”的学术思想,用一方治不同的疾病,用药加减灵活。此文章为刘启庭教授运用血府逐瘀汤治病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20.
尿道综合征(US)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小腹坠胀不适等为特征的非特异性症候群,在祖国医学中相当于"淋证"的范畴.目前,现代医学对US发病原因及病理机制尚不明确,缺乏特异性疗法.笔者临证发现,US以虚证、虚实夹杂者较为多见,然实证者亦不少见.本文以乌梅丸、白头翁汤案为例,从"厥阴之上,风气主之"探讨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