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了解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5年6月至2000年6月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住院的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15分)的病案资料进行分析,56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中的诊断标准。结果 发病例数有随年龄增大而增多的趋势。在56例中,63%(35例)为慢性病,79%(44例)在疾病早期存在非特征性症状;86%(48例)存在幻觉,79%(44例)存在妄想,其中年龄小于12岁的患儿妄想症状少见。30%(17例)患儿接受电休克治疗,副反应少见。结论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例数随年龄增大而增多,疾病早期存在非特征性症状,年龄较小的患儿妄想较少见。  相似文献   

2.
利培酮治疗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利培酮治疗儿童少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的疗效、安全性和剂量.方法:对2002年至2003年来我院青少儿心理门诊就诊,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 断标准,≤16岁的儿童少年62例,给予利培酮治疗12周,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利培酮平均起效剂量为(0.86±0.28)mg/d,平均治疗剂量为(3.16±1.08)mg/d,显效率为82.26%,有效率为96.77%.不良反应有锥体外系反应(EPS)和轻度困倦.结论:利培酮可作为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的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少年与儿童精神分裂症国内报告较少,所见材料共报导223例。我院1963~1974年住院诊治的少年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约180名。现就其中资料完整的100例作临床分析如下:病例100例中男65例,女35例。发病年龄12~17岁,住院时间2~31.5月。其中住院1次的59例,2次32例,3次9例。有80例门诊或/和再住院,观察时间为0.5~10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择1990-2000年儿童期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86例(儿童组),并随机选择成人精神分裂症94例(成人组),分别对两组患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儿童组家族史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1);成人组自语、自笑明显多于儿童组(P<0.05),嫉妒妄想未见于儿童组,其余临床表现、住院时间及预后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儿童精神分裂症有自己的特点,但总体上与成人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5.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方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及巩固、维持治疗提出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我科1963年6月至1979年0月,出院诊断为儿童及少年精神分裂症121例,分析如下。 资料 一般资料 124例中,男性71例(58.7%),女性50例(41.3%),男女之比为1.45:1。其中4~14岁组59例,男性33例,女性26例;15~16岁组62例,  相似文献   

7.
1962年1月到1971年12月共收治14岁以下的儿童精神分裂症34例,占同期儿童精神病总数的70.8%,占同期所有精神病的0.3%。34例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最小8岁,12~14岁23例,占多数。近亲中有精神病史者10例,占29.4%。起病与年龄有关,10岁以下急性起病1例,缓慢起病6例;11~14岁急起12例,缓起15例。起病诱因明显者20例,不明显者14例。诱因以精神因素最多占70%,感染、脑外伤、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出现的频度。方法 将62例符合CCMD-3中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的首次发作患者按自编精神病早期症状表中的30个早期症状进行排序。结果 发生率大于50%的早期症状有(按从高到低排列):学习成绩下降、古怪想法、注意力降低、孤僻内向、烦躁、敏感多疑等。结论 熟悉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对早期疾病的诊断和干预及理解其发展过程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儿童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影响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临床表现和疗效。方法对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儿童精神分裂症2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有精神病家族史占36.4%;其母孕期及婴幼儿期有害因素对中枢NS的损害不明显;家庭环境良好但家庭教育不当者占45.0%;77.3%为内向性格;临床表现以幻觉妄想为主,情感不稳定、易激惹,行为紊乱也较突出,近期疗效满意。结论提示在儿童期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塑造一个良好性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儿童精神分裂症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们对 1998年~ 2 0 0 1年 6月收治的 7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70例患者均符合CCMD 2 R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 30例 ,女 40例。首发年龄 5~ 14岁 ,平均 (12 1±1 9)岁 ;病程 3月~ 7年 ,平均 (2 6± 1 2 )年。有阳性家族史者 16例 ,其中一级亲属 3例 ,二级亲属 7例 ,三级亲属 6例。病前性格内向者 5 0例 ,中间型 10例 ,外向者 10例。2 结果出生胎次为头胎 42例。独生子女 14例。抱养子 1例。都有良好家庭环境 ,但教育方式不当 ,如过份溺爱等。有明显发病诱因者 15例。临床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深对儿童及少年精神分裂症幻觉妄想的进一步认识,对我院1987年1月~1997年1月住院。5~16岁以下伴幻觉妄想的儿童及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经CCMD—2—R诊断标准重新诊断,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者40例,就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2.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符合CCMD-2诊断标准的211例住院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具有临床意义的强迫症状者28例,占13.2%,表明强迫症状在儿童精神分裂症中并不少见,其临床症状以强迫怀疑、强迫穷思竭虑、强迫洗涤、强迫仪式动作为最多见,多数同时具有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常见于各种妄想出现之前,其特点是荒谬仪式的早期形成,以及其异常迅速的自动化;强迫症状与性别、年龄及疗效无关;需抗精神病  相似文献   

14.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对我院收治的88例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特点,分析幻听严重程度与白质体积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78例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与35名健康儿童少年(对照组).根据阳性症状量表(positive symptoms scale,SAPS)中听幻觉评分将患者分为无幻听组21例,轻中度幻听组35例,重度幻听组2...  相似文献   

16.
儿童少年情感性精神障碍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42例儿童少年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资料。发现男:女为2.23:1,以双相情感障碍最多;多有精神病家族史,其性格特征多偏内向;发病多在春季,起病有一定的精神因素;临床症状及治疗与成人相仿,成人的诊断标准稍加修改可以用于儿童少年。  相似文献   

17.
18.
农村儿童少年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流行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精神卫生10题筛选表、精神现状检查(PSE)和CCMD—2—R对149231农村人口做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发现在5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儿童少年期发病者43人,占8.4%。男女性别比为1.68∶1。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23.3%,男女性别及各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临床痊愈39.5%,显著进步14.0%,有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陷44.2%。从未治疗16.3%,服药不足2月者18.6%。结果提示,儿童少年期发病的精神分裂症较少见,男性较多,随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在接受精神病专科治疗较少的情况下,患者临床状况和社会功能并非很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奥氮平(欧兰宁)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32例,利培酮组32例,分别给予两药治疗8周.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有关实验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奥氮平组和利培M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治疗8周后,奥氮平组比利醅酮组效果显著(P<0.05).奥氮平主要不良反应为体质量增加、嗜睡、血糖升高等,利培酮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静坐不能、嗜睡、体重增加、恶心呕吐等,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且不良反应轻微,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38例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与随机抽取的同期住我院的52例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特点的对照分析。结果:儿童组临床误诊率高,思维贫乏、非血统妄想、怪异行为、情感倒错明显多于成人组,而成人组幻听、嫉妒妄想、原发性妄想、焦虑抑郁明显多于儿童组;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儿童组一般精神病理分明显高于成人组,阳性症状分成人组明显高于儿童组。结论: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有其自身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