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科对2001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的127例早产儿的 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降低了早产儿死亡率及后遗症发生 率。  相似文献   

2.
李秀桂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086-1086
目的 回顾性调查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早产的原因及影响早产儿转归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早产的措施,降低早产的发生率.方法 对127例早产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早产的相关因素.结果 早产的原因主要为胎膜早破、再依次为孕母异常妊娠生育史、母孕期所患疾病、胎盘、羊水、多胎、脐带因素.28-31+6周出生的早产儿窒息率高于32-36+6周出生者,具有显著性差异.孕周越大,体重越大的早产儿转归越好.结论 早产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孕周、出生体重与转归有关.  相似文献   

3.
甲沟炎诊断一般不困难,但早期选择性的手术治疗甲周脓肿切开术、甲板切除术与嵌甲切除重建术是保护甲床合并症发生的重要措施。病程长达3月以上者多采用全甲板切除术,而且术后甲床愈合的时间延长。如有甲床感染或损伤,日后可影响指甲的美观。现将我院127例甲沟炎患者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症胆管炎(ACST)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高龄病人由于自身重要器官的功能减退,代偿能力差,病情尤为危重.我院自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127例高龄重症胆管炎患者,均符合ACST的诊断标准,现将其外科诊疗体会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2500 g.早产儿的死亡率较高,因为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因此,大多数早产儿需要在医院治疗、护理一段时间.现将2005年7月~2007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早产儿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齐会军 《健康大视野》2005,13(12):83-84
随着新生儿学的发展,对早产儿的护理和管理有了更新的认识,临床实践中针对早产儿存在的十大生理特点,通过维持体温、呼吸管理、合理喂养、控制感染、环境支持等措施,及早地对早产儿进行有效管理,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生儿学的发展,对早产儿的护理和管理有了更新的认识,临床实践中针对早产儿存在的十大生理特点,通过维持体温、呼吸管理、合理喂养、控制感染、环境支持等措施,及早地对早产儿进行有效管理,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产儿临床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出生的早产儿100例,根据临床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50例,实施综合管理。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相比,研究组有效率较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早产儿临床综合管理效果显著,有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封闭治疗肩周炎127例与护理体会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41001)邓世兰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或肩关节周围组织炎,俗称“五十肩”。因持续性的肩关节疼痛和逐渐发生进行性加重的肩关节僵硬,从而导致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是临床上较难治愈的疾病之一。笔者在从...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7年6月~1999年12月共收治胎龄27周~33周,出生体重750g~2200g的小早产儿45例,存活出院37例,住院期间进行了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早产儿的全面管理以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后遗症。方法对60例住院早产儿进行硬肿症、感染、病理性黄疸、颅内出血等病的防治、呼吸管理、营养支持疗法和加强随访机制等多方面的全面管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加强早产儿的全面管理可以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和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产儿生后不同的营养方式对其体重、摄入的能量、食奶量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68例早产儿生后6-12时开始喂养,24小时内食奶量,〉15ml/kg者,第2个24小时增量喂养,不足此量则加小儿氨基酸静脉营养;第3个24小时,奶量不足25ml/kg者或总热量不足55卡/kg,加脂肪乳静脉营养,同时参考胎龄、体重、及并发症选择营养方式。设定经肠道喂养者为A组,氨基酸静脉营养者为B组,氨基酸加脂肪乳静脉营养者为C组。结果:A组28例,B组23例,C组17例,其胎龄、体重依次递减;1周后,三组体重增长速度均大于宫内增长速度,出院时食奶量均达到了推荐的食奶量;住院时间C组最长。结论:根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营养供给,对降低医疗成本,减少风险,保障早产儿的安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早产儿逐年增多,且孕周与出生体重呈现降低趋势,各类脑损伤随之增加,成为远期后遗症和神经发育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受到医务人员和社会、家庭的广泛关注.提高救治存活早产儿的生命质量,与早期诊治、后期管理及干预等多个环节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早产儿实施企业管理理念下出院后管理的临床效果,研究其对早产儿智能发育以及气质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出生的92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并予以回顾性分析,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后管理,观察组给予常规管理联合企业管理理念干预。统计两组干预后的Gessll发育量表评分情况,并进行不同气质类型划分。结果对两组早产儿实施Gessll发育量表评分和比较,两组间语言能、大动作、精细动作、应人能、应物能以及平均值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气质类型评估与划分,观察组早产儿中气质容易型人数与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气质困难型人数与比例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早产儿出院之后实施企业管理理念下的管理效果理想,在改善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以及气质方面具有肯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慢性鼻炎和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7例患者予药物保守治疗,症状改善不显或反复发作的慢性鼻炎和变应性鼻炎者,进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结果一次治疗85例显效,38例有效,4例无效;再次治疗35例显效,7例有效。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适用于鼻阻塞经药物保守治疗症状改善不显或反复发作的慢性鼻炎和变应性鼻炎患者,对鼻腔黏膜损伤小,症状缓解迅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手法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2006年7月~2010年5月收治的127例产后缺乳的患者,采用针灸结合手法治疗。结果127例缺乳患者治愈95例,占74.8%;有效29例,占22.8%;无效3例,占2.4%;总有效率97.6%。结论针灸结合手法治疗产后缺乳,疗效显著,见效快,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对乳母、婴幼儿无副作用,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消融,观察患者手术远期成功率及有无不良反应,并分析心房颤动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127例患者术后12个月进行随访,共94例患者保持窦性心律,33例患者复发,单次消融成功率为74.02%(94/127)。复发患者中11例接受再次消融并成功,两次消融成功率82.68%(105/127),其中持续性心房颤动成功率为56.52%(13/23),阵发性心房颤动成功率为88.46%(92/104)。单因素分析显示:心房颤动类型、左房内径、病程、早期复发、体质量指数与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类型和左房内径是预测其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心房颤动类型、左房内径是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临床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各种治疗宫腔积血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3月-2009年3月在西电集团医院行剖宫产术后发生子宫复旧不全及宫腔积血的127例患者,随机分为米索组、缩宫素组和对照组.米索组予以米索前列醇口服,缩宫素组给予缩宫素肌注治疗,对照组未给药物治疗.结果 米索组治疗子宫复旧不良有效率达80.95%(34/42),显著高于缩宫素组的62.50%(25/40)和对照组的44.44%(20/45).米索组宫腔积血的治愈有效率达85.7l%(36/42),显著高于缩宫素组的77.50%(31/40)和对照组的51.11%(23/45),有效降低了清宫术的应用.结论 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良和宫腔积血效果显著,用药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腹部闭合性损伤外科治疗1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1998年7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2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入院后手术探查118例,保守治疗9例。治愈125例,治愈率98.4%0术后出现并发症23例,其中切口感染15例,肠瘘3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分别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肠瘘。结论完善术前检查、全面的术中探查、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