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结核病的特点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3例肾移植术后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33例中肺结核30例,肺外结核3例。多以长时间发热为首发、主要的临床表现,伴咳嗽26例,以轻度干咳为主,45%(15/33)患者于术后1年内发病。20例患者经病原学或组织病理学确诊。治疗首选一线抗结核药物,肺结核疗程6—12个月,合并肺外结核者疗程12—18个月。10例患者死亡;19例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4例仍在治疗中。结论:肾移植术后结核病以肺结核为主,可合并肺外多部位结核,临床症状隐匿而不典型。对肾移植术后发热、咳嗽患者应及时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须兼顾抗结核与抗排斥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感染结核后IFN-γ释放斑点试验f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采用T—SPOT.TB方法对疑诊或待排结核患者外周血液中释放IFN-γ的结核杆菌特异性淋巴细胞的测定。结果T—SPOT.TB方法的阳性率是83.1%(89/107),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skintest,TSTl的阳性率40.2%(43/1071,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率是25.6%f21/82),TB—DNA的阳性率是9.4%(5/531.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阳性率是21.4%(9/42)。结论T—SPOT.TB方法检测诊断结核性疾病敏感性为83.1%、特异性为95.2%:其阳性率明显高于TST、涂片找抗酸杆菌、TB—DNA、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采用该方法检测T淋巴细胞感染结核IFN-γ释放快速敏感.特异性高,在结核性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TB-Ab、结核PCR、QFT和T—SPOT.TB几种临床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常见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四种方法对于检测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12例结核确诊患者和144例非结核者分别进行TB-Ab、结核PCR、QFT和T—SPOT.TB检测。结果四种方法的敏感度依次为67.9%、73.6%、75.4%和86.8%,特异度分别为72.2%、83.3%、91.7%和88.9Yoo。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对于结核病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可为临床结核病的诊断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结核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仁济医院疑诊或待排结核患者进行T—SPOT.TB检测。结果T—SPOT.TB检测在结核性疾病阳性检出率为94.4%(17/18),明显高于PPD的47.1%(8/17)、结核抗体检查的12.5%(2/16)、结核PCR的16.7%(2/12)、抗酸杆菌涂片的7.7%(1/13)、结核菌培养的27.3%(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检测诊断结核性疾病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4%、95.2%,显著优于PPD。结论T—SPOT.TB检测是诊断结核的快速敏感方法,在结核性疾病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T—SPOT.TB检测26例CD、22例ITB患者静脉血标本,统计分析T—SPOT.TB在CD和ITB中的阳性率及诊断ITB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T—SPOT,TB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tuberculin,PPD)诊断ITB的准确度。结果T—SPOT.TB诊断CD、ITB的阳性率分别为7.7%、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诊断ITB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3%、92.3%、89.5%和82.8%,准确度(85.4%)高于PPD(63.3%)(P〈0.05);与PPD联合诊断ITB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4%、65.4%、67.9%和85.0%,其准确度为75.0%。结论T—SPOT.TB有助于鉴别CD和ITB,与PPD检测联合诊断ITB的敏感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背景:肾移植后患者肺结核感染率较高,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不便。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肾移植后肺结核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器官移植科诊断为肾移植后肺结核感染的13例患者相关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结果与结论:肾移植后并发肺结核感染的患者发病时间为肾移植后4-120个月,62%(8/13)患者于移植后18个月内发病。患者多以长时间发热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常以低热为首发表现。4例根据病史、影像学资料结合病原学阳性确诊,5例根据病史、影像学资料结合肺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阳性确诊,其余4例根据病史、影像学资料结合实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而做出临床诊断。患者肺部体征早期不明显,胸部 CT 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所有患者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原则进行抗结核治疗,疗程一般6-10个月,经给予联合抗结核感染药物、调整免疫抑制剂及五酯胶囊保肝等综合治疗,13例患者均存活,未出现死亡病例。2例由于感染早期未及时正规治疗,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而恢复血液透析,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肾功能正常(查血肌酐变化)。说明肾移植后并发肺结核病的患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CT引导下穿刺活检可作为肾移植后菌阴肺结核诊断和鉴别的有效且可行的手段。在调整免疫方案和抗结核治疗同时给予五酯胶囊可显著减少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类药物剂量,减轻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类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移植受者感染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术后并发结核的6例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肝移植受者术后结核感染发生率为1.62%(6/370),结核感染发生距肝移植手术3~20个月,中位时间11.5个月.其中肺结核4例,骨结核1例,颅内结核1例.肺结核及骨结核病例经影像学检查后确诊,颅内结核应用诊断性治疗后确诊.6例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药物性肝损害1例,加用保肝药物后治愈;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例,增加免疫抑制剂用量后急性排斥反应控制.6例结核最终均痊愈.结论 肝移植术后感染结核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早期不易明确诊断,对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的患者需要高度警惕结核感染.肺结核及骨结核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颅内结核诊断极为困难,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可能是明确诊断、抢救患者生命的惟一可行措施.及时抗结核治疗后患者多可治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结核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快速诊断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对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刺激反应,分泌γ—干扰素的效应T细胞数量方法,测定30名健康体检者.20例非结核呼吸道疾病患者和78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的T细胞的频率。结果78例结核病患者中.75例结核病患者结核抗原特异酶联免疫斑点试验阳性,提示方法敏感性为96.1%,30例健康对照中,2例健康体检者阳性.其他健康体检者和20例非结核呼吸道疾病患者均为阴性,方法的特异性为95%。结论T—SPOT.TB是较灵敏和特异的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方法.可用于结核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血液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SPOT.TB对2012年3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82例结核感染待排的血液病患者外周血标本进行检测。结果T.SPOT.TB检测对于血液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59.09%(13/22),明显高于结核抗体检测的13.64%(3/22),P〈0.05。T-SPOT.TB检测血液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9.09%(13/22)、68.33%(41/60),灵敏度优于结核抗体检测(P〈0.05)。结论T-SPOT.TB检测对于血液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具有较大的辅助诊断价值,对于确诊结核感染阳性患者的诊断价值大于确诊结核感染阴性患者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可作为血液病患者合并菌阴结核感染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作为诊断菌阴肺结核的特异性辅助检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经临床证实菌阴肺结核患者106例、非结核病患者113例,均行T-SPOT.TB检查,评价T-SPOT.TB诊断菌阴肺结核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T-SPOT.TB诊断菌阴肺结核的灵敏度为91.5%、特异度为92.0%。结论T-SPOT.TB可作为诊断菌阴肺结核的特异性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和近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MicroAMS HLA-III供者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96例肾移植患者术后排斥及恢复期2个时间点的DSA,同时检测移植肾功能。结果①96例肾移植患者有8例肾移植术后出现DSA,占8.33%(8/96)。②8例DSA阳性患者6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中5例为抗HLA-I类抗体,1例为抗HLA-II类抗体;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2例为抗HLA-II类抗体。移植肾功能恢复时,仍有2例DSA-I类弱阳性。③DSA阳性对肾移植术后排斥和肾功能均有影响。结论 DSA是预测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夫妻间活体供肾肾移植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夫妻间活体供肾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8年实施夫妻间肾移植14例的临床资料,妻子作为供体9例,丈夫作为供体5例。收集供受体基本信息及手术方式、术后免疫抑制剂方案和随访结果,分析受体的临床疗效。结果:8例(57.1%)采用手助腹腔镜方式取肾,6例(42.9%)采用小切口开放方式取肾。12例(85.7%)以左肾作为供肾,2例(14.3%)以右肾作为供肾。受体全部应用激素+CNI类免疫抑制剂+抗代谢类免疫抑制方案,8例患者接受免疫诱导(57.1%)。随访1~4年,因肺部重症感染死亡1例,转为血液透析1例,1年受体/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2.9%和85.7%。介入B超穿刺移植肾6例,病理结果示3例正常,3例(21.4%)出现不同程度细胞排斥反应。结论:亲属移植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手段,夫妻间肾移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刘文杰  赵明 《中国临床康复》2012,(40):7421-7425
背景:2009年肾脏病预后组织指南推荐所有肾移植受者移植后均应预防性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预防肺孢子菌肺炎,但疗效有待观察。目的:观察肾移植移植后预防性应用小剂量复方磺胺甲噁唑预防早期肺孢子菌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珠江医院器官移植科2006/2009期间接受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移植后1年内规律随访并有完整的数据资料者,患者均排除肝炎、二次移植、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以及移植后失访等因素后纳入统计。记录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免疫抑制诱导治疗方案、免疫抑制维持方案、皮疹、肝肾损害、急性排斥反应和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发病情况。其中部分患者接受复方磺胺甲噁唑预防肺孢子菌肺炎,设为预防组,部分患者未进行预防,设为非预防组。肺孢子菌肺炎通过病程分析、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确诊。结果与结论:围手术期中预防组与非预防组在年龄、性别、免疫诱导方案(生物制剂选用)、免疫维持方案和移植后1个月时血肌酐值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巨细胞病毒感染、移植后1年肾功能等指标以及骨髓抑制、肝功能、药物性皮疹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肺孢子菌肺炎的发病率预防组较非预防组明显降低(P〈0.05)。结果证实,肾移植后预防应用小剂量复方磺胺甲噁唑能明显降低早期肺孢子菌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背景:高敏受者肾移植前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尚无统一方案,而国内应用较少。目的:探讨采用血浆置换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干预的方法,对肾移植高敏受者进行脱敏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方法:28例肾移植患者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交叉配型,并进行脱敏及血浆置换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观察排斥反应发生率和移植肾存活时间及功能。结果与结论:28例脱敏患者均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9例(32%)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中5例(18%)为急性体液性排斥,所有排斥反应均逆转。平均随访(50±24)个月,移植后1和2年平均血肌酐分别为(112.18±17.20)和(129.78±36.52)μmol/L。移植肾12和48个月年存活率分别为95.0%和78.0%。提示采用血浆置换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能有效地对高敏受者进行脱敏治疗,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发生率高是该方案的主要问题,随访表明近期效果可以,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5.
背景:细胞因子常常在肾移植后排斥反应早期即被释放,因此可以作为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指标。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受体(IL-18R)表达的变化。方法:将2004-09/2005-09在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进行的肾移植尿毒症32例患者分为肾功能稳定组24例,急性排斥组8例。另选择以往手术后移植肾功能正常,平均存活时间4年的肾移植患者12例为长期存活组。同期查体未发现异常健康自愿者7例为健康对照组。提取受试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加入双荧光标记的鼠抗人CD4/IL-18Rα及CD8/IL-18Rα单克隆抗体,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IL-18Rα及CD8/IL-18Rα在尿毒症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2,P=0.04)。肾功能稳定组及长期存活组外周血CD4/IL-18Rα及CD8/IL-18Rα的表达明显低于急性排斥组(P〈0.05)。急性排斥反应组激素冲击治疗后其阳性率明显低于激素冲击治疗前(P〈0.05)。3例耐激素排斥反应者IL-18R表达值高于5例激素治疗有效者。结果显示外周血CD4/IL-18Rα及CD8/IL-18Rα的变化可以较早预测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预测肾移植后恢复情况,评估排斥反应对激素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骨与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骨科病区收治的疑似骨与关节结核患者317例,分别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和结核抗体(LAM—IgG)进行诊断,比较两者对骨与关节结核诊断的临床意义(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指标的差别)。结果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结核抗体试验(P〈0.05);同时,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明显低于结核抗体试验试验(P〈0.05)。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诊断骨与关节结核中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具有重要t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移植肾长期存活与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时已超过10年存活的377例肾移植患者进行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肾移植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结果 377例存活大于10年以上肾移植患者中,301例患者PRA阴性,76例患者PRA阳性。男性与女性患者间PRA阳性产生的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85,P<0.025)。PRA阴性患者移植肾功能正常率明显高于PRA阳性患者,差异有显著性(χ2=179.26,P<0.0001)。结论男性肾移植患者产生抗HLA抗体的几率高于女性;PRA阳性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8.
背景:体液性排斥以激素耐受和难治性为其显著的特点,常常发生在免疫高敏的受者身上。目的:对肾功能不全移植肾进行常规穿刺病理活检,根据病理诊断观察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效果,分析移植肾穿刺病理活检的安全性。方法:选取肾移植后有移植肾穿刺活检指征的患者84例,在B超引导下应用BARD(美国)活检穿刺针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活检组织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化学染色,同时常规行C4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依据Banff’05标准进行病理分型,根据病理状态明确诊断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84例患者除1例由于组织少难以诊断,其余病理诊断移植肾超急性排斥反应1例,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5例,慢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2例,C4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16例。经过治疗8例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患者中4例移植肾功能得以恢复,3例未恢复,1例移植肾失功,移植肾切除。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表明移植肾穿刺病理活检对移植肾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背景:体液性排斥以激素耐受和难治性为其显著的特点,常常发生在免疫高敏的受者身上。目的:对肾功能不全移植肾进行常规穿刺病理活检,根据病理诊断观察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效果,分析移植肾穿刺病理活检的安全性。方法:选取肾移植后有移植肾穿刺活检指征的患者84例,在B超引导下应用BARD(美国)活检穿刺针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活检组织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化学染色,同时常规行C4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依据Banff’05标准进行病理分型,根据病理状态明确诊断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84例患者除1例由于组织少难以诊断,其余病理诊断移植肾超急性排斥反应1例,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5例,慢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2例,C4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16例。经过治疗8例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患者中4例移植肾功能得以恢复,3例未恢复,1例移植肾失功,移植肾切除。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表明移植肾穿刺病理活检对移植肾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宋洁  李辉  张晓东  李瑛 《中国临床康复》2011,(18):3337-3340
背景:细胞凋亡在移植免疫和移植物功能丧失发生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Fas/FasL系统被认为是细胞凋亡参与肾移植的急性排异反应过程的主要途径之一。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术后血清sFas和sFasL水平变化及其在预测早期急性排异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肾移植受者80例分为肾功能稳定组(49例)、急性排斥反应组(23例)和环孢素A中毒组(8例)。另选择性别、年龄与肾移植受者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肾移植受者术后均常规使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给予每日甲基强的松龙6~8mg/kg冲击治疗,3d为1个疗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sFas和sFasL水平。结果与结论:肾移植组患者手术前的血清sFas和sFas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排斥反应组血清sFas、sFasL水平高于相同时间段肾功能稳定组(P〈0.05)。环孢素A中毒的肾移植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血清sFas、sFasL水平变化与肾功能稳定组基本相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动态监测血清sFas、sFasL水平可能对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