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米诺环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简称甲强龙)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RMPP患儿共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常规给予阿奇霉素静滴,治疗组在阿奇霉素治疗1周时,给予米诺环素和甲强龙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热退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变化,以及预后、转归.结果 治疗组热退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血沉(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各炎性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5),复查胸片肺部炎症吸收率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无转院,对照组有2例转院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结论 米诺环素联合甲强龙治疗RMPP疗效明显,可减少肺部后遗症发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吴跃进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92-1893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65例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阿奇霉素及其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0.2~0.3 mg/(kg.d)]静滴,连用3~5 d,对比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片阴影吸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CRP、ESR、中性粒细胞分类等炎性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片阴影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各项炎性指标随疾病好转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地塞米松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脾氨肽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儿童医院2016-01~2018-01收治的48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脾氨肽治疗。总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住院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胸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P 0. 05)。观察组血清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而IL-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脾氨肽能够通过调节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2、IL-6水平来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促进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0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儿发热、胸痛、皮疹、眼结膜充血及肺部啰鸣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中,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王鲁春  华亚军  万俊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2):1843-1844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辅助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疗效以及退热时间、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炎症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及啰音消失时间、X线炎症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改善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章礼真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8):1404-1405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住的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抗感染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肺部X线显示炎症吸收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干湿啰音或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缩短,肺部X线显示炎症吸收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有效地缓解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顽固性咳嗽和喘息等临床症状体征,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注射液结合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给药,5天为1疗程,通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痊愈率,总结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方法。结果实验组患儿肺炎症状、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X线吸收时间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小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大于对照组的79.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注射液与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给药,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地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佐治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RMP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0%)优于对照组(65.12%),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发热及咳嗽等症状、体征和影像学异常的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1年内疾病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佐治儿童RMPP有明显疗效,并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对2013-01~2015-01该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X线阴影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普通型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患儿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 RMPP)患儿早期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观察RMPP患儿与普通MPP患儿,在早期D-二聚体和CRP的差别,以协助对RMPP患儿临床的早期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15例,根据其病情及治疗的过程分为普通型MPP组63例和RMPP组52例,并设正常对照组60例。比较3组儿童中血清CRP和D-二聚体的数值。结果RMPP组患儿的D-二聚体和CRP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MPP组患儿与普通型MPP组相比,D-二聚体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二聚体检测对RMPP患儿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3(IL-1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儿童血清中的表达.方法 住院5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喘息症状( A 组,30例) 和无喘息症状( B 组,28例) 两组; 对照组( C组,30例)为健康儿童.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三组血清中IL-13和VEGF的浓度.结果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13、VEGF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的IL-13、VEGF的水平(分别为214.61±67.2 ng/L;0.55±0.13 ng/ml)高于肺炎支原体肺炎不伴喘息组(分别为189.56±52.1 ng/L;0.42±0.16 ng/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IL-13、VEGF浓度增高可能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导致喘息样发作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支原体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2010年至2013年我院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72例符合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我院相似年龄、性别的76例一般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对照组,对特应性体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CRP、血沉、痰培养、咽拭子快速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胸部影像学检查等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对肺炎支原体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并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临床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较对照组在特应性体质、发热持续10天以上、全身皮疹、CRP≥40mg/L、血沉≥50mm/h、痰细菌培养阳性、肺部大片状高密度均匀一致实变阴影、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的病例数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14例患儿家长拒绝应用激素等药物,结果 12例发热时间15天,5例遗留肺不张,2例肺坏死;药敏实验结果显示,病例组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对两组病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特应性体质、发热持续10天以上、CRP≥40mg/L、血沉≥50mm/h、肺部大片状高密度实变影≥2/3肺叶,这些因素影响明显(分别为P=0.000;P=0.011;P=0.000;P=0.003;P=0.004)。结论特应性体质、发热持续10天以上、CRP≥40mg/L、血沉≥50mm/h、肺部大片状高密度实变影≥2/3肺叶,是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92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将92例MPP患儿随机分成阿奇霉素治疗组45例及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组简称(联合组)47例,并随访一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及肺功能。结果联合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阿奇霉素组,联合组总有效率97.9%明显高于阿奇霉素总有效率84.4%,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2.1±0.9)次明显少于阿奇霉素组(11.3±1.2)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小气道指标分别与联合组治疗前及阿奇霉素组治疗后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MPP能缩短病程、减少住院时间及呼吸道感染复发频率,对MPP防治及改善小气道肺功能有很好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布拉氏酵母菌散剂预防支原体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预防组63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抗肺炎支原体及对症支持等治疗,预防组加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连续治疗至出院,对比两组患儿住院第4天及第7天继发腹泻的发病率,以及腹泻平均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患儿继发腹泻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P0.05),腹泻平均持续时间预防组为(62.79±7.61)h,对照组为(72.26±16.36)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P0.01)。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能够有效降低支原体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病率,并能减轻腹泻的严重度,缩短腹泻的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贾文燕  刘继贤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798-1799
目的探讨NK细胞与支原体肺炎的关系,并探讨转移因子对NK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60例MPP患儿外周血NK细胞百分率,并以3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60例MPP患儿分为两组,MPP治疗组予以口服阿奇霉素和转移因子进行干预,MPP对照组仅口服阿奇霉素,剂量和疗程相同。结果 MPP组NK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MPP治疗组干预后NK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 MPP患儿的NK细胞百分率较低;转移因子可提高NK细胞百分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素治疗小儿肺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4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素15 mg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4/30),观察组为93.3%(28/3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每天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3例患儿、对照组5例患儿出现轻微呕吐、恶心、发热。结论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素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血清穿透素3水平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住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66例,分为RMPP组(n=66)和MPP组(n=100)。观察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PTX3水平改变。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TX3水平对RMPP患者疾病诊断的价值。利用约登指数分析最佳切点PTX3数值。应用Pearson和Speaman线性相关和单因素回归分析PTX3与RMPP的关系。结果在RMPP和MPP患儿急性期血清PTX3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MPP组患儿血清PTX3水平明显高于MPP患者(P0.05)。重症肺炎组和非重症肺炎组患儿急性期血清PTX3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肺炎组患儿血清PTX3水平明显高于非重症肺炎组患儿(P0.05)。通过Pearson和Speaman相关性分析后发现,PTX3水平与RMPP呈正相关(r=0.417,P=0.015)。对RMPP的诊断价值方面,PTX3表现出中等诊断价值,AUC为0.762(P=0.011)。结果发现PTX3(是否大于47.7)(OR=3.33,95%CI 1.94-6.45,P0.05)为RMPP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 RMPP患者血清PTX3水平明显升高,是诊断RMPP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郝建  宋勇  赵敏  王长军  陈从新  王伟  刘波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0):1330-1331
目的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炎支原体(MP)感染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74例MP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设单纯发热无肺炎者为A组21例,设既有发热又有肺炎者为B组53例,分别测定外周血液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观察体温恢复、症状消失、胸片病灶吸收及治愈天数情况。结果A组的体温恢复、症状消失、胸片病灶吸收及治愈天数情况明显优于B组(P均〈0.01);A、B两组的中性粒细胞、CRP明显升高(P均〈0.01),两组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计数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均治愈。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MP感染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研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在2008年6月~2013年7月收治56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再给予静脉滴注大剂量氨溴索900 mg,1次/d;对照组再给予静脉滴注氨溴索60~180 mg/d,2次/d。两组疗程均为8~14 d。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发热、咳嗽症状与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治疗后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8、TNF-α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IL-8、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疗效确切,能够更快缩短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更好改善氧合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42例对照组患者阿奇霉素序贯治疗,46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差别。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69.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21.7%vs 88.1%,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