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输血前检查的目的是选择用于受者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输入的各种成分能在受者体内有效存活,无不良反应[1].尤其对于长期反复输血的患者应抽取新的样本作输血前检查,以免发生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危及患者的生命.笔者报道1例因反复长期输血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从而导致患者肾功能衰竭,严重贫血.  相似文献   

2.
<正>多发性骨髓瘤是以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为特征的恶性浆细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因患者血液中存在大量异常球蛋白,常常干扰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等输血前试验。本文报导了本院近期发生的2例多发性骨髓瘤对输血前试验的干扰及解决办法。1材料与方法1.1病例简介患者1,男,61岁。于2014年3月31日因腰部不适入院,无输血史。2014年4月1日申请用血,输血  相似文献   

3.
患者输血前经血液传染因子检测HBsAg漏检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患者输血前的血液进行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ALT等经血液传染因子的检测。这一检测的开展,对预防已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患者输血后的输血纠纷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效果较理想。但由于工作人员素质、设备、试剂、环境等原因可能出现“窗口期”等检测结果不准确而导致不必要的纠纷。现将1例因输血前检测HBsAg漏检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57 893名拟输血患者进行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检测。结果 HBsAg阳性5 766例(9.96%)、抗-HCV阳性840例(1.45%)、抗-HIV阳性50例(0.09%)、抗-TP阳性1 067例(1.84%)。结论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不仅有利于患者的诊治,还可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预防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输血前焦虑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方法选择血液病需输血患者99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焦虑原因调查问卷,在血液病患者输血前进行调查;将调查后有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宣教组和未宣教组,宣教组给予输血相应的健康宣教,未宣教组不进行相关内容宣教,比较两组患者首次输血与宣教后再次输血前SAS评分。结果99例患者中有31例出现输血前焦虑情绪,不同家庭月经济收入及是否为初次输血的患者输血前焦虑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70,3.73;P〈0.01);首次输血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输血前宣教组患者SAS评分为(37.7±6.1)分,明显低于未宣教组的(53.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P〈0.01)。结论血液病输血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为家庭经济收入、是否为首次输血及健康教育,对焦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1·1病例介绍患者:女,73岁,临床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曾多次应用盐水法交叉配血输血。近日因贫血住院治疗,前二次输血未出现输血反应,第三次输血后出现寒颤、腰痛、血尿等临床症状。因需要再次输血,故送我室进行交叉配血。与同型相配,主侧出现凝集现象,同时对患者血样进行抗体筛选,结果阳性。遂对患者血样进行进一步检验分析。1·2血型血清学检查1·2.1红细胞血型患者为B,CCDee,交叉配血不合供者血型分别为B,ccDEe、B,CcDEE、B,CCDEe。1·2.2患者血清抗体筛选选用上海血液中心提供的谱细胞与患者血清在盐水、酶、抗人球蛋白…  相似文献   

7.
1病例简介 患者,女,汉族,36岁。1年前因贫血输注红细胞悬液2U。1个月前在基层医院输血100ml时曾发生发热、胸闷等症状,遂停止输血对症治疗痊愈。今因面色苍白、乏力人院治疗,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临床医生为了对贫血原因作出鉴别诊断,遂送该患者血液标本到本站检测。  相似文献   

8.
郑冬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503-3503
目的了解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2 990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HBsAg、抗HCV、抗HIV、梅毒TRUST检测结果。方法为了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术前及输血前患者进行了HBsAg、抗HCV、抗HIV、梅毒TRUST检测。结果 HBsAg阳性率10.43%,抗HCV阳性率0.67%,抗HIV阳性率0.13%,TPPA阳性率1.10%。结论对术前及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掌握患者术前输血前的资料,对于减少因输血后感染、院内感染等引起的医源性感染,防范因非医源性感染引发的医疗纠纷的发生以及对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临床上需要输血治疗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进行输血前护理干预,分析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血护理提供安全保障。方法选取本院血液科2015年1~12月2 112例需要输注血液制剂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 056例和研究组1 056例,对研究组患者输血前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护理和心理分析等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输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输注各种血液成分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结果两组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为5.82%(123/2 112),对照组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为7.39%(78/1 056),明显高于研究组的4.26%(45/1 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两组患者间发生输血不良事件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略低于对照组;输注血小板、红细胞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中洗涤红细胞输血风险明显低于悬浮红细胞(P0.05);不同病种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发生输血不良事件风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风险较高(11.24%)。结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在成分输血(特别是血小板和红细胞)治疗时进行输血前护理干预很有必要,同时输血治疗也应考虑患者的病种等进行输血前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因输血感染疾病所引起的医疗纠纷不断增加,既给患者增加痛苦,也使医院的声誉受到影响,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我们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了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现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各科临床输血的患者共5619例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多次输血史,2012年3月因宫内孕17周、重度贫血入院。患者Hb 52 g/L,需输血治疗,医院输血科输血前检查时抗体筛选阳性,遂送我室进行抗体鉴定和交叉配血。本室血型血清学结果为:患者B型、DccEE、Jk(a+b-)、Fy(a+b-);抗体鉴定为抗-  相似文献   

12.
同种输血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同种输血对食管癌患者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 食管癌患者手术常规输血18例 ,去白细胞输血 14例 ,采用生物素 亲和素系统测定技术检测患者围手术期常规输血和去白细胞输血后血清中IL 10、IFN γ和TNF α的浓度。结果 常规输血后第 1天与输血前相比血清中IL 10、IFN γ和TNF α浓度升高 ,且以IL 10、IFN γ变化尤为显著 ;输血后第 5天IFN γ和TNF α降低接近输血前水平 ,并明显低于去白细胞输血组 ,IL 10仍明显高于输血前水平。去白细胞输血后不同时间IL 10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同种输血后血清中IFN γ和TNF α的降低与IL 10升高有关 ,而IL 10升高可能是患者同种输血后免疫抑制的最重要原因 ,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可减轻或去除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分析患者输血前及术前相关传染性疾病标志物的状况,避免因输血带来的医疗纠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4 528例患者进行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特异性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结果 4 528例患者中,HBsAg阳性率为12.43%,抗-HCV阳性率为1.24%,抗-TP阳性率为0.64%,抗-HIV阳性率为0.11%。结论对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及医院感染的预防,有利于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和减少或避免因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临床输血实践中,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是输血前试验的"三道保险",是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的保障[1]。在临床交叉配血试验中常发生配血不合的情况,患者因妊娠史、输血史等体内存在同种不规则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产生自身抗体,血型鉴定错误,血清蛋白紊乱以及药物因素等均可导致配血不合。特别是长期反复输血患者,体内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无肝转移直肠癌围手术期不输血的可行性.方法 自1999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手术治疗无肝转移直肠癌患者254例,手术采用腹会阴联合、经腹腔直肠癌切除等方式.结果 术中输血1例,于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中因骶前静脉丛出血所致.术后输血1例(因肠瘘).切口感染5例,2例输血者均感染.结论 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肝转移直肠癌围手术期不输血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因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并不少见,输血的安全性和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解患者输血前经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的情况,同时避免因输血引起血源性感染而导致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7.
对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要点体会如下。1认真核对血液标本,了解患者的病史(1)认真核对血液标本是保证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准确无误的前提。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由医护人员和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逐项核对。绝对不允许患者家属送血样。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样本必须是输血前3 d之内的。安全输血的关键是准确无误地采集患者的血液,并作好标记进行输血前检查[1]。(2)输血申请单必须详细填写,方便输血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名AIHA患者按不同输血方法分为3组:A组16例AIHA接受三洗红细胞输血;B组15例AIHA接受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C组10例AIHA接受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所有入组患者均于输血前后进行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清胆红素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1)各组输血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均高于输血前,胆红素、网织红细胞均低于输血前(P<0.05);2)输血后:A组与C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胆红素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3)A组与C组输血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各组输血反应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AIHA患者中选择输血治疗时,不一定首选洗涤红细胞,选用去白悬浮红细胞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选用联合血液置换的输血治疗对AIHA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刘兰颖  郭欣  史菊芳 《临床荟萃》2009,24(15):1366-1367
输血作为现代医学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在某些疾病的治疗及手术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比药物治疗还要关键。输血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中一项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但输血也伴随着许多不良反应,尤其是输血带来的经血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因此对献血耆和受血者进行血液系统传染病的检测已经成为临床的常规检查内容。对受血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其中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血清反应、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1V(1+2)]5项检查,可以尽早发现阳性患者,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医院感染的预防,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现对邯郸钢铁集团(邯钢)职工医院11年来接受输血治疗的1857例患者输血前检查结果进行回顺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204例患者输血前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因输血感染某些疾病的例子亦有发生。输血后患者血液出现乙肝、艾滋病、梅毒、丙肝等阳性,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输入带有病原微生物的血液而致感染;二是受血者在输血前就已经感染上述病原微生物。现行血站对献血者均进行相当严格的筛选,出库的血制品必须初、复检合格,且初、复检须由不同的工作人员使用不同厂家的试剂以增加检出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因输血感染上述传染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