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生存质量是一种自我感受,涉及到社会和心理多方面的因素.严重肺部疾病及合并症会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影响,因此评定患者生存质量对疾病的变化及治疗有指导意义.目前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生存质量量表众多,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及评估侧重点,如何根据临床目的进行恰当的选择,是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4.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备受关注[1]。一些蛋白酶抑制剂已经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HIV天冬氨酰蛋白酶抑制剂预防艾滋病的发展,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等。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囊性纤维病、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慢性炎症和哮喘等也取得较好疗效。本文仅就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物(secretory leukocyte prote-ase inhibitor,SLPI)与呼吸系统疾病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撤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均行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撤机方法,B组患者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为3~4分时撤机,C组患者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为5~6分时撤机。比较3组患者撤机情况(包括直接撤机成功、无创通气辅助困难撤机、再次气管插管及总撤机成功)、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无创通气辅助困难撤概率、再次气管插管率及总撤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直接撤机成功率高于C组(P<0.05),而A组与B组患者直接撤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均短于A组(P<0.05),而B组与C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肺部气压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低于A组(P<0.05),而B组与C组患者肺部气压伤、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呼吸系统功能评分3~4分作为呼吸机撤机指标可有效缩短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降低肺部气压伤和VAP发生率,且不影响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前,许多有效和可靠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测量表已在国外发展起来并应用于实际。由于量表能通过量化的方式多维度反映患者对疾病和医疗保健措施的主观体验,因而是传统临床试验测定结果的重要补充。它们的应用为临床试验的疗效评价、人群和患者健康状况评价、预防保健措施效果评价及资源配置、计划和决策的制定等方面提供了全面、有效的依据。本文从疾病影响因素、健康状况评估、药效评价和治疗技术效果分析等方面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常用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QOL测定应用的情况,以下按病种一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辅助性T细胞17(Th17)相关因子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住院治疗,首次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36例,包括慢阻肺合并非小细胞肺癌组140例,单纯非小细胞肺癌组296例;另收集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同年龄段健康人296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Th17细胞相关因子血清水平。结果慢阻肺合并非小细胞肺癌组和单纯非小细胞肺癌组患者血清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在慢阻肺合并非小细胞肺癌组与单纯非小细胞肺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慢阻肺合并非小细胞肺癌组与单纯非小细胞肺癌组均存在增高的趋势。在吸烟者中,血清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可明显增加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风险(P0.05),校正受试者性别、年龄、吸烟情况后,血清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可明显增加慢阻肺合并非小细胞肺癌组和单纯非小细胞肺癌组的非小细胞肺癌发生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慢阻肺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单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Th17细胞相关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无论是否合并慢阻肺,Th17细胞相关炎症反应均与非小细胞肺癌密切相关。2.血清Th17细胞相关因子水平升高是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的表达及其与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干休所就诊的慢阻肺患者63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6例,慢阻肺患者按照临床诊断标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PBMCs细胞中Tim3的表达,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Tim3表达水平在慢阻肺患者治疗疗效预测中的价值。结果与健康体检者比较,轻度患者组Tim3表达维持在较低水平,中度和重度患者组其表达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Tim3表达水平也随病情缓解而降低。Tim3预测慢阻肺患者治疗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4 (P=0.016),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5.0%,截断值(cut off)为0.324ng/mL。结论慢阻肺患者外周血PBMCs细胞高表达Tim3,且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Tim3可作为判断慢阻肺患者病情好转或恶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犬尿氨酸途径是色氨酸代谢的主要途径,此途径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参与多个病理生理过程,在神经精神性疾病、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较为广泛。近年来发现,色氨酸/犬尿氨酸途径的增强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亦有关系。本文就此途径中的主要酶、产物、影响因素和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关系及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可以调节其他多种免疫细胞功能的T细胞亚型,具有免疫应答低下和免疫抑制特性,在维持机体免疫耐受和免疫自稳方面具有非重要的作用,其中CD4+CD25+凋节性T细胞是最重要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调节性T细胞亚型。目前已发现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与预后密切相关。就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N-乙酰半胱氨酸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 乙酰半胱氨酸 (N acetylcysteine ,NAC)最初是作为一种黏液溶解剂应用于临床 ,以后的研究发现其具有抗氧化、抗诱变、抗癌等许多药理特性 ,因此对COPD、肺间质纤维化、ARDS、肺癌以及其它以自由基氧化损伤为特征的疾病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急性肺损伤(ALI)主要病理特征为肺毛细血管基底膜受损,导致微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肺间质和肺泡渗出性肺水肿和透明膜形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通过破坏基底膜、促进炎症过程中有关细胞的迁移以及细胞外基质(ECM)重建在ALI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重要血管调节因子,它通过与内皮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发挥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分化、诱导血管生成、增加微血管通透性等多种功能。近年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急性肺损伤、肺癌等疾病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急性肺损伤、肺癌等疾病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探讨乌司他丁注射液在慢阻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中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选的113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氧疗、抗感染、解痉及基础疾病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泵注乌司他丁注射液,每次20万IU,每日2次,连续7 d,治疗7 d后,对比两组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外周血炎性因子指标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FEV_1%(75.8±6.2)%、FEV_1/FVC%(73.5±6.7)%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73.1±5.7)%、(70.9±6.1)%(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_2(80.5±7.1)mm Hg显著高度对照组(77.2±6.5)mm Hg,而PaCO_2(42.4±4.0)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44.1±3.7)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37.1±12.5)pg/ml、IL-8(30.7±11.3)pg/ml、TNF-α(82.4±23.0)pg/ml、hs-CRP(27.9±10.1)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46.6±14.2)pg/ml、(38.7±13.1)pg/ml、(96.2±20.4)pg/ml、(40.2±15.1)mg/L(P0.05)。治疗7 d内,观察组实施有创通气比例(5/58,8.6%)明显低于对照组(12/55,21.8%)(fisher P=0.044)。观察组总有效率(94.8%)高于对照组(9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在抗感染、氧疗基础上联合使用UTI注射液,能显著减轻炎性反应对肺组织的损伤,明显改善肺通气与换气功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2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16例,对照组110例。对照组予以吸氧,抗感染,抗炎,扩张气道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T细胞亚群及6 min步行实验的距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肺功能、T细胞亚群、6 min步行实验的距离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能改善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增强免疫力,较少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receptorexpressedonmyeloidcell-1,TREM-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exacerba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ECOPD)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门诊或住院部诊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共40例(n=40),按GOLD(肺功能)分级:轻度5例,中度16例,重度13例,极重度6例。全部患者均于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测定TREM1、降钙素原(PCT),急性加重期行痰细菌培养及痰病毒PCR检查。结果AECOPD患者TREM-1水平均较稳定期升高,PCT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患者TREM-1水平、PCT阳性率较阴性患者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病毒PCR结果阳性AECOPD患者血清TREM-1水平、PC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REM-1在AECOPD中是-个敏感的炎症标志物,可作为早期诊断AECOPD的客观指标。在细菌感染相关的AECOPD患者中TREM-1水平升高,但病毒感染相关者无变化,联合PCT可用于判断细菌感染相关的AECOPD,有利于指导临床抗生素的用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