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起搏器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电极脱位、囊袋血肿、感染、起搏器功能障碍等,[1]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我院近10年480例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患者中,发生远期并发症4例,现将其处理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80例患者,男210例,女270例,年龄32~78岁。远期并发症4例,其中起搏器-导线折断1例;反复多部位起搏皮囊感染1例;起搏器皮囊持续性跳痛伴头颈部牵涉痛1例;起搏器术后持续性呃逆1例。2 并发症及处理2.1 起搏器电极-导线折断:本病例安置起搏器术后半年再发晕厥,以起搏器故障住院。心电监测发现平卧位起搏、感知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106例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9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1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房室传导阻滞1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或3 s以上长间歇8例.[结果]并发症15例,其中包括气胸1例,囊袋内积血及血肿5例,起搏器囊袋感染4例(2例合并囊袋血肿),导线脱位2例,电极导线尾端与脉冲发生器连接不紧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上肢深静脉血栓1例,经及时相应处理后治愈或缓解.[结论]加深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了解,重视术前预防及术中规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及起搏器知识教育,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是预防起搏器相关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心脏功能、并发症种类及原因.方法 随访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并发症的种类,分析其原因.结果 右室心尖部起搏(RVA)术后6个月时LVEF明显低于术前,右室间隔部起搏(RVS)组无明显变化.发生起搏器并发症4例,起搏器囊袋血肿2例,电极移位及电极导线断裂各1例.结论 RVS更符合心脏生理起搏节律,术后心功能改善优于RVA.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术后加强随访,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处理措施。方法CRT植入术者55例,男性38例,女性17例,年龄(62.5±9.6)岁,其中扩张性心肌病(DCM)41例,缺血性心肌病(CHD)1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心脏扩大2例,致密化不全性心肌病1例。NYHA心功能分级均为Ⅲ级-IV级。均成功植入三腔起搏器。术后常规应用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随访2~60(24.9±15.5)个月,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效果。结果55例患者中左室电极置入失败1例(1.8%),发生电极导线脱位3例(5.5%),膈肌刺激2例(3.6%),术中急性左心力衰竭竭1例(1.8%),血管迷走反射(VVR)1例(1.8%),均妥善处置,未发生恶性结果。结论CRT植入术术中和术后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以电极导线脱位最常见;针对不同的情况妥善处理才能充分发挥CRT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其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54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和护理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11例次),发生率为20.4%(11/54),其中电极脱位5例次(45.4%),囊袋积血3例次(27.3%),起搏器感知功能障碍2例次(18.2%),起搏器综合征1例次(9.1%);所有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后,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以电极脱位和囊袋积血为多见;熟悉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相关理论知识、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对预防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起搏器术后远期少见并发症的评估和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置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电极脱位、囊袋血肿、感染、起搏器功能障碍等[1],已被此领域高度重视。但术后远期少见并发症却少有报道。我院近10a480例中共发生4例少见并发症,现将其处理及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80例患者,男210例,女270例;年龄32~78岁。发生少见并发症4例。其中起搏器———导线折断1例;反复多部位起搏皮囊感染1例;起搏器皮囊持续性跳痛伴头颈牵涉痛1例;起搏器术后持续性呃逆1例。各占总数的0-21%。置入起搏器型号有:心室感知抑制型按需起搏器(VVI)…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Micra无导线起搏器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20年1月—2023年1月西安宝石花长庆医院诊治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19例,均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起搏器释放次数、起搏器参数(术中阈值、术中感知、术中阻抗)、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起搏器参数及起搏器脱落或移位发生情况。结果 19例患者均完成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成功率为100%。19例患者起搏器释放次数(1.41±0.62)次,术中阈值(0.62±0.33)V/0.24 ms,术中感知(9.76±3.54)mV,术中阻抗(858.82±216.33)Ω,手术时间(73.47±21.33)min,住院时间(11.65±5.23)d;围手术期均未发生空气栓塞、血栓栓塞、心脏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无股动脉瘤、起搏器脱落或移位等情况。随访(10.0±1.7)个月,1例(术中阈值1.25 V/0.24 ms)术后12个月时起搏器参数异常,阈值3.75 V/0.24 ms,预计起搏器使用时间为22个月;1例(术中阈值1.25 V/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96例永久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25例,其中起搏器囊袋血肿16例,电极移位4例,囊袋破溃2例,电极导线断裂2例。结论:术前认真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重视随访,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胡作英  戴振林  张航  肖平喜  段宝祥 《临床荟萃》2010,25(22):1943-1945,1948
目的 探讨永久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的心房起搏使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连续植入永久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232例患者,根据心房电极导线的选择分两组,心房主动固定电极组114例,心房被动固定电极组118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即刻、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心房起搏电极相关的基本参数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主动固定电极组起搏器阈值高于被动固定电极组,主动电极组术后即刻(0.96±0.27)V、术后1周(0.70±0.26)V、术后1个月(0.57±0.20)V,被动电极组术后即刻(0.45±0.19)V、术后1周(0.53±0.26)V、术后1个月(0.49±0.21)V.主动电极组感知术后即刻(2.98±0.14)mV、术后1周(2.96±0.15)mV、术后1个月(2.86±0.60)mV,被动电极组感知术后即刻(3.35±0.71)mV、术后1周(3.38±0.62)mV、术后1个月(3.41±0.80)mV.主动电极组阻抗术后即刻(528.2±11.6)Ω、术后1周(0.70±0.26)Ω、术后1个月(0.57±0.20)Ω,被动电极组阻抗术后即刻(0.45±0.19)Ω、术后1周(0.53±0.26)Ω、术后1个月(0.49±0.21)Ω.两组阈值、感知及阻抗在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这些数值均在起搏器植入术要求的范围.而两组分别发生轻度脑梗死各1例,囊袋出血各2例.主动电极组发生心包积液2例.结论 结论心房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导线的起搏基本参数与传统的被动固定电极导线不同,但是在起搏器植入术要求的范围、并发症无增加,所以其可被有效和安全地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支架植入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前列腺支架植入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前列腺支架植入术后常见早期并发砬为尿道刺激症状及血尿,发生率100%,多数患者症状于术后3~7 d消失,少数持续时间可>7 d;术后发生会阴部疼痛不适17例(占53.1%),支架移位及支架堵塞各1例.术后并发症经恰当处理均可缓解.结论:前列腺支榘植入手术是一项安全的治疗操作,恰当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