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急诊科C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80例急诊科C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4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40例。经过3 d的治疗疗程,观察疗效。通过χ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80例患者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组有效率91.03%,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3.67%。经χ2检验两两比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组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独用头孢类抗生素,P值为0.031。在两组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急诊科C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独外用头孢类抗生素的有效率。同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少,患者无不适或者过敏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治疗药物[2],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其疗效好、价格低,成为儿科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常用药物之一,但是在静脉滴注红霉素时所需的液量较多,治疗时间长,以及胃肠道反应等,给患儿带来更多的痛苦。本文就我院9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给予静脉滴注红霉素治疗时采用不同的给药次数,观察其胃肠道反应及疗效。为合理使用该药积累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合滴鼻剂等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并与其他抗茵药物对照,比较其疗效.结果:大环内酯类药物结合滴鼻剂等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率为86.5%,高于对照组67.3%(p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于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初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后经病原学检验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足疗程后,痊愈115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8.59%.结论 阿奇霉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证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仍然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抗生素选择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邓松青  何洲  龙金海  梁业丽 《河北医药》2004,26(10):791-792
目的 探讨选择多种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对应用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的 3 73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红霉素 78.0 0 %、克拉霉素 90 .5 7%、罗红霉素 91.67%、阿奇霉素 91.93 %。各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 :红霉素 2 8.0 0 %、克拉霉素 13 .2 1%、罗红霉素 11.11%、阿奇霉素 11.2 9%。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疗效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与红霉素比较 ,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P <0 .0 1)。而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对肝脏的损害较红霉素明显减轻 (P <0 .0 5、P <0 .0 1)。结论 多种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上较红霉素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1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行单独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基础上行中药汤剂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且相应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具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的疗效方法把2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口服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口服其他止咳化痰药物对比(两组均常规给予静脉滴注头孢菌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等)。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为83.75%。结论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优于其他止咳化痰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基层医院临床科室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自 2013年 1月 ~2013年 6月本院出院病历 948份,并对病历中应用抗生素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抗生素药物使用率为 38.50%,其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 119例,使用率 12.55%,占抗生素药物使用比例的 32.60%,使用率较高的科室为儿科、内科,药物以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为主.结论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基本合理,但相比其它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有增加的趋势,应加大对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抗生素知识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措施,使之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
西米替丁佐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进一步加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同时观察西米替丁佐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2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70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加用西米替丁治疗。观察两组症状、体征、不良反应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05)。治疗组在咳嗽、发热、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值〈0.01)。结论西米替丁联合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抗生素佐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显著,大大地降低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其本身也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方便,价廉物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前后抗生素应用的相关性,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对577例住院治疗的CAP患儿住院前后应用抗生素的种类、药物更换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77例患儿中,住院前231例(40.0%)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326例(56.5%)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0例(3.7%)应用其它种类抗生素;住院后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患儿中有118例(51.1%)更换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74例(32.0%)更换为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患儿中有236例(73.3%)更换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39例(11.9%)更换为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57例(27.2%)患儿联合应用了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67例(11.6%)患儿抗生素的更换过早.联合应用抗生素组的住院天数、临床治愈率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CAP治疗中,院内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受院前抗生素使用种类的影响,未获得病原学证据前,应避免频繁更换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我院335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抗菌药物治疗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335例病历中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均采用静脉给药方式,以单联用药为主(78.5%,263/335),在药物选择方面,头孢噻肟使用率最高(68.1%,228/335)。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基本遵循了安全、有效的原则,但选药起点高,细菌学送检率低,药物配伍与联合用药方案尚存在不合理之处,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肖本莲 《北方药学》2011,8(9):65-66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提高对其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儿科病房及儿科门诊确诊为MP感染的77例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以6个月~3岁儿童为多见,占53.2%;临床表现多样化,以刺激性咳嗽、发热、病程较长为主要特征。68.8%的患儿肺部闻及湿罗音,5.2%的患儿出现心血管系统异常;本组病例经MP-IgM检测,滴度均〉1∶80;治疗以大环内酯药物为主,辅以对症治疗,预后均良好。结论: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由于MP感染临床特征及胸部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易有肺外脏器损害,对一般治疗无效的及肺外脏器病变的患儿,应警惕MP感染的可能,尽早进行MP-IgM特异性检测,以免误诊,及早针对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支原体感染关系。方法:通过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儿科门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08例为观察组,同期就诊、年龄相仿的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00为对照组,使用间接血球凝集法测定方法对两组患儿的MP-IgM进行测定,观察组的MP-IgM(+)患儿使用大环内酯类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108例患儿中MP-IgM(+)患儿46例,占42.59%,对照组MP-IgM(+)患儿11例,占11%。46例CVA合并MP-IgM(+)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环内酯类,总有效率为95%。对46例患儿进行为期7~24个月的随访,仅有2例患儿咳嗽轻度发作。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密切的关系,大环内酯类对此类患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阻断儿童反复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方法。方法对十二个月内患支原体感染(临床有呼吸道症状、血Mp_IgM滴度在1:40以上)发病3次以上,或六个月内发病2次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后者Mp_IgM滴度在1:40以上)前瞻性给予阻断治疗:即对治疗组患儿及密切接触者同时进行大环内酯类药物序贯疗法,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大环内酯类药物序贯治疗。结果71例患者随机分为控制组(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3例,经过2年随访观察发现:三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的患者复感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反复支原体感染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也实施大环内酯类药物序贯疗法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支原体重复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2组,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儿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67.6%,有效率为89.4%,治疗组治愈率为90.4%,有效率为96.8%;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具有退热快,有效率高,不反弹,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具有较好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00例确诊EBV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药物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在治疗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方法随机抽取儿科住院及门诊留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52例,对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进行了用药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达87.3%,其中头孢类药物使用率最高,其次为大环内酯类。结论笔者所在医院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给药频次错误、联合用药指征不明确、病原学送检率低等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要进一步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儿科呼吸道感染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8年4—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儿内科门急诊处方6078张,统计小儿呼吸道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率、伴发热患儿用药情况以及联合使用、单独使用中成药情况等,并对处方规范性、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6078张儿内科门急诊处方中,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处方共5101张,占83.93%;呼吸道感染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7.67%(3962/5101);58.69%(2994/5101)的患儿伴发热;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成药联合使用率、单独使用率分别为67.71%(3454/5101)、4.65%(237/5101);不合理呼吸道感染处方12张,涉及遴选药品不适宜、药品用法与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和药品适应证与诊断不符。结论:我院儿科呼吸道感染常用药物为抗菌药物、中成药及辅助用药;处方规范性和用药合理性总体较好,其中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临床药师应加强对儿科处方的审核并及时与医师沟通,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确保儿童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A post-marketing clinical study was previously conducted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infection to evaluate the pharmacokinetics,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efcapene pivoxil (CFPN-PI) fine granules for children. 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PK/PD breakpoints and clinical/bacteriological effects of CFPN-PI at free drug concentrations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infection to determine an effective and safe dosage regimen of CFPN-PI.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from 61 pediatric patients evaluated in our research. 1) The response rate of pediatric respiratory infection to CFPN-PI was 100% for laryngopharyngitis, 84.6% for acute bronchitis, 100% for tonsillitis, 100% for pneumonia and 95.8% for all. 2) The bacteriological response (eradication rate of Haemophilus influenzae, Streptococcus pyogenes, Moraxella catarrhalis,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etc.) of pediatric respiratory infection to CFPN-PI was 87.5% for laryngopharyngitis, 66.7% for acute bronchitis, 75.0% for tonsillitis, 63.6% for pneumonia and 73.8% for all. 3) The blood concentration simulation demonstrated that the PK/PD breakpoint exceeding the time above MIC (TAM) of 40%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CFPN-PI 3 mg/kg three times daily was 0.27 microg/mL. 4) The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infection were stratified by the TAM (%) of CFPN-PI into 40% to 100% (TAM > or = 40% group) and 0% to 40% (TAM < 40% group)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and bacteriological effects of CFPN-PI. The clinical and bacteriological response rates, respectively, were 97.4% and 77.8% in the TAM > or = 40% group, and 88.9% and 62.5% in the TAM < 40% group.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TAM-stratified groups. On the other hand, the bacteriological effect, i.e., eradication rate, tended to be higher in the TAM > or = 40% group than in the TAM < 40% group, although the between-group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乌体林斯、干扰素联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体林斯及干扰素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78.79%),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乌体林斯、干扰素联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