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鼻腔扩容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2005至2010年广东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腔扩容术。结果:全部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术后2个月,显效8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术后12个月,显效7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2%。结论:鼻中隔黏膜软骨膜下功能矫正术+下鼻甲成型术通过改变鼻腔通气构造及神经敏感性,对变应性鼻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腔内不同部位顽固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鼻道顽固性出血(鼻道出血组)与鼻中隔顽固性出血(鼻中隔出血组)患者各100例,给予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随访半年观察效果。结果鼻道出血组治愈率为67.00%、总有效率为92.00%,鼻中隔出血组治愈率为75.00%、总有效率为98.00%,两组治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鼻道出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高于鼻中隔出血组的6.00%( P <0.05)。结论对鼻腔内不同部位顽固性出血采用鼻内镜下治疗均能快速止血,临床效果肯定、疗效无明显不同,治疗鼻中隔出血较鼻道内出血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吉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26例,根据患者鼻窦cT及鼻腔检查情况和病变程度分为A、B、0三组,每组42例,治疗方案分别为:药物组行单纯药物治疗;矫正组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切除组行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或黏骨膜下切除术,对治疗后的患者定期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药物组、矫正组、切除组分别治疗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组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时,药物组、矫正组,矫正组、切除组和药物组、切除组间总治疗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切除组患者显效人数为33例,矫正组患者显效人数为18例,药物组显效人数为6例。结论与药物治疗相比,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或黏骨膜下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更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或黏骨膜下切除术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对鼻腔结构异常致鼻塞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127例鼻中隔偏曲、慢性肥厚性鼻炎及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病变的不同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或术式组合(包括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骨折外移、等离子部分消融、黏膜下切除、部分切除术、鼻窦开放术等).结果 术后随访3~36个月,显效率为75.59%,有效率为24.41%,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处理鼻中隔偏曲、慢性肥厚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等鼻腔结构异常致鼻塞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鼻腔扩容术与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0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鼻中隔偏曲患者120例。按单双号信封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观察组进行鼻腔扩容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比较,鼻腔扩容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内镜下鼻腔扩容术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6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鼻腔扩容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生命质量[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头痛、鼻塞及鼻出血等症状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鼻腔扩容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SF-36评分,降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鼻中隔偏曲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行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观察组行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1%、94.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当日、治疗后6个月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射频消融对鼻中隔偏曲有显著的治疗价值,出血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将104例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患者施行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治疗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总有效率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加鼻腔神经微波凝固阻断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89例,随访1年。结果显效61例(68.54%),有效23例(25.84%),无效5例(5.62%),总有效率为94.38%。结论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加鼻腔神经微波热凝联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疗效显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64-66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窥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应用鼻内窥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抛硬币方式随机分配54例患者为观察组和対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矫正手术方式,观察组实施鼻内窥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5.1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全部获得治愈,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经过术后6个月内的随访,对照组出现鼻腔黏连2例,鼻中隔穿孔1例,血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鼻内窥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霍常友  石磊  田飞雨 《海南医学》2014,(14):2147-2148
目的:探讨分析CT指导下的鼻腔扩容术在鼻中隔偏曲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期间来我院确诊为鼻中隔偏曲的患者59例为观察组,均接受CT指导下的鼻腔扩容纠正手术。选择2011年9月至1012年8月期间来我院确诊为鼻中隔偏曲接受矫正手术的患者59例为对照组,均接受鼻腔镜下鼻腔扩容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以及出院时间。手术后3个月复查脑电图(PSG)、鼻阻力测量、鼻堵塞以及头痛V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平均时间[(32.6±12.4) min]、出血量[(49.6±8.21) ml]、术后疼痛时间[(2.6±0.7) h]以及平均出院时间[(12.4±3.2) d]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G异常6例(10.17%)、鼻阻力异常1例(1.69%)、鼻堵塞3例(5.08%),VAS评分(2.38±0.6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指导下的鼻腔扩容术用于鼻中隔偏曲纠正效果显著,且优于鼻腔镜下鼻腔扩容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内窥镜鼻窦手术中是否同期处理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整形和术后鼻腔粘连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85例(310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病变的患者行内窥镜鼻窦手术,其中92例(147侧)行单纯内窥镜鼻窦手术(对照组);另93例(163侧)在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同时行改良鼻中隔高住偏曲矫正和中鼻甲整形术(处理组)。术后对这2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年以上,处理组鼻腔粘连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同期处理鼻中隔高住偏曲及中鼻甲整形对于改善鼻腔通气引流、减少粘连,提高慢性鼻窦炎、鼻息内的治愈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鼻内镜下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和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鼻中隔偏曲和鼻窦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中隔偏曲整形术和鼻窦术分两次进行,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下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值、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联合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进行手术,患者疗效不变,可降低术中出血量,且不增加术后疼痛感和并发症发生率。因此,鼻内镜下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和双极电凝烧灼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156例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均接受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和双极电凝烧灼的联合治疗,并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疗效评定标准判断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显效104例(66.7%),有效45例(28.8%),无效7例(4.5%),总有效率95.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和双极电凝烧灼治疗变应性鼻炎,可获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研究分析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 UPPP 术治疗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斯症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其中伴有咽部狭窄的20例患者,加用悬塑垂鳄咽成形术(UPPP 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我院统计分析得出,对所有患者行单纯鼻中隔矫正手术治疗后,在对斯声响度和呼吸暂停指数的有效率方面,无咽部狭窄组及伴咽部狭窄组分别为94.44%和71.43%,此外,其中的伴咽部狭窄组分别为80%和50%。联合 UPPP 术对咽部狭窄治疗后,二者近期的有效率均为100%。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对于鼾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在有鼻中隔偏曲阻塞时,应针对性采用手术方式进行矫正,为了更有效治疗伴有咽部狭窄的患者,应当采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 UPPP 术治疗,其疗效更为显著,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武秀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3):1687-1688
目的观察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同期处理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整形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同时伴有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发生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行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鼻中隔高位偏曲矫正及中鼻甲整形术。观察2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至少1年,治疗组治愈33例,好转19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期处理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整形可以减少粘连,提高对慢性鼻息肉、鼻窦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 UPPP术在治疗鼾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2013年该院共收治18例鼾症患者,将这些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8例接受单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的病情相同的鼾症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腭垂腭咽成形术(UPPP)术(伴有咽部狭窄表现的患者)治疗。结果不伴有口咽部狭窄表现的患者鼾声响度和呼吸暂停指数治疗的总有效率87.5%(14/16)、71.4%(5/7)均明显比伴有咽部狭窄表现的患者80.0%(4/5)、66.7%(2/3)高( 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83.3%(15/18)、94.4%(17/18)均明显比对照组61.1%(11/18)、83.3%(15/18)患者高(χ2=5.02,P=0.025<0.05)。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UPPP术在治疗鼾症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黄金媛 《广西医学》2014,(2):269-27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期辨证施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守治疗,采用常规分期护理,观察组此基础上联合辨证施护。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22例(22.00%),显效46例(46.00%),好转30例(30.00%),无效2例(2.00%),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临床痊愈18例(18.00%),显效28例(28.00%),好转43例(43.00%),无效11例(11.00%),总有效率89.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分期护理基础上,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各中医证型辨证施护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2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手术治疗常年性变态反应性(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对确诊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且愿意行手术治疗的216例患者常规行鼻内窥镜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了解鼻腔变异情况后分成4组.分别行单纯鼻中隔黏膜下剥离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鼻中隔黏下剥离术加前筛开放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加前筛开放术和息肉摘除术,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随访时根据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合并鼻中隔偏曲的113例患者(组2加组4)手术短期(3个月)有效率为94.7%(107/113例),长期(2年)有效率为86.7%(98/113例);不合并鼻中隔偏曲的103例患者(组1加组3)手术的短期(3个月)有效率为62.1%(64/103例).长期(2年)有效率为53.4%(55/103例),效果较合并鼻中隔偏曲的113例患者(组2加组4)差(P〈0.01)。结论:对经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如合并鼻中隔偏曲,应积极手术矫正中隔;如不合并鼻中隔偏曲,如患者愿意,可行鼻中隔黏膜下剥离术,可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朱德姝 《中外医疗》2012,(20):38-38
目的观察鼻中隔偏曲矫术联合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方法选取112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取鼻中隔偏曲粘膜下矫正术+双侧鼻丘微波治疗术,术前给予常规使用氟替卡松鼻气雾剂,对照组采取传统保守药物治疗,两组均观察治疗后1年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71%,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1年内均无鼻中隔穿孔、血肿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对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激素治疗,能够有效治疗变应性鼻炎,副作用小,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