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小针刀联合关节松动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62例膝关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38个膝关节)和对照组31例(34个膝关节),治疗组予小针刀配合关节松动术松解治疗,对照组予小针刀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针刀配合关节松动术松解膝关节可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联合术中注射医用几丁糖治疗退变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7月诊断为退变性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的5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医用几丁糖组(A组)与单纯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B组),采用术前与术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疼痛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估临床疗效,通过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评估膝关节炎情况及KL(Kellgren-Lawrence)分级,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的降低,A组由术前的(6.10±1.54)分降到术后的(1.69±1.14)分(P<0.001),B组由术前的(5.85±1.71)分降到术后的(1.88±1.37)分(P<0.001)。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有明显提升,A组由术前的(57.34±13.08)分提升到术后的(86.55±9.95)分(P<0.001);B组由术前的(58.85±10.79)分提升到术后的(84.12±11.44)分(P<0.001)。末次随访A组患者满意率89.66%,B组患者满意率80.77%。A组患者术后3个月VAS疼痛评分较B组降低(P=0.007),B组有4例患者末次随访KL分级进展(P=0.044)。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退变性半月板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联用医用几丁糖能减轻患者术后短期痛苦,减缓膝关节炎进展。  相似文献   

3.
沈慧  夏杰琼 《海南医学》2014,(24):3734-3736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膝骨性关节炎行关节镜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入院到出院的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日常的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的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方法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Lequesne's Index评分表评价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实验组疼痛评分(9.43±3.28)分,对照组疼痛评分为(11.23±2.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实验组疼痛评分为(6.43±2.19)分,对照组疼痛评分为(8.80±2.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时实验组关节功能得分为(86.70±3.65)分,对照组得分为(84.10±2.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胡正雄  陈斌  罗亚刚  张浩 《中外医疗》2014,(33):128-129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膝关节玻璃酸钠注射,观察组先行膝关节镜清除术后再给予膝关节玻璃酸钠注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LKSS生活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术后VAS疼痛评分:观察组(2.85±1.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26±1.24)分,(t=5.99, P=0.000);LKSS评分:观察组(79.22±7.1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9.88±8.86)分,(t=5.97,P=0.000)。结论膝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廖德允  谢文伟 《广东医学》2020,41(20):2150-2153
目的 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微创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微创手术患者58例,访视术后6个月临床效果及术后疼痛状况。根据术后Ikeuchi 评分分为两组,疼痛组(可+差)及无痛组(优+良)。分析半月板损伤关节镜微创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Ikeuchi 膝关节评分,无痛组49例,优37例,良12例;疼痛组9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84.5%。LysholmⅡ评分,疼痛组显著低于无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疼痛相关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负重时间、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发病至手术病程时间、O′Connor 分型是关节镜微创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疼痛的正相关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负重时间、发病至手术病程时间、关节软骨损伤程度、软骨退变程度是微创关节镜术后疼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微创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其中短负重时间、发病至手术病程长、伴有关节软骨损伤、软骨退行性病变是术后疼痛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推拿手法和针灸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优化本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针灸组和推拿组各60例。针灸组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推拿组采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采用WOMAC评分量表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以及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针灸组疼痛得分为(71.52±36.81)分,僵硬得分为(32.94±31.06)分,关节功能得分为(286.33±208.92)分;推拿组疼痛得分为(83.39±42.73)分,僵硬得分为(21.17±36.54)分,关节功能得分为(292.46±213.48)分。两组患者的疼痛和关节功能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针灸组僵硬得分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推拿组僵硬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疼痛和关节功能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推拿组僵硬得分显著低于针灸组(P〈0.05)。治疗4周后,针灸组疼痛得分为(43.86±35.31)分,僵硬得分为(13.69±12.32)分,关节功能得分为(179.41±165.18)分;推拿组疼痛得分为(51.79±42.68)分,僵硬得分为(11.52±10.74)分,关节功能得分为(195.39±158.92)分。两组患者疼痛、僵硬以及关节功能的得分显著低于治疗2周后(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疼痛、僵硬以及关节功能得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针灸疗法,推拿手法治疗关节僵硬起效更快,两种疗法均可有效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情,长期疗效相当,是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中药熏洗辅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6月至2015年6月我单位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患者均予以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熏洗辅助治疗,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100.0%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显著(X2=6.129,P <0.05);观察组 VAS 评分(4.9±0.8)分低于对照组(5.9±0.7)分,组间对比差异明显(t=4.986,P <0.05)。结论:中药熏洗辅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疼痛,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性研究关节间隙狭窄( mJSN)的骨性关节炎( OA)患者中半月板的位置、形态与胫骨平台覆盖面大小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单个膝关节原发性OA,选择标准为:双侧频繁性疼痛,国际骨性关节炎研究学会( OARSI )内侧关节间隙评级1~3级,而在对侧无关节间隙狭窄,在任一关节外侧无间隙狭窄。行冠状位3.0T核磁共振图像( MRI)后,通过OARSI内侧间隙评级进行分组,分为mJSN1组及mJSN2/3组。通过MRI对胫骨平台和半月板进行三维立体定量分析,使用膝骨性关节炎分数( MOAKS)对半月板的挤压情况进行半定量评估。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mJSN1组中,内侧胫骨平台覆盖范围为36%±9%,而在对侧无间隙狭窄的膝关节为45%±8%;mJSN2/3组中,内侧胫骨平台覆盖范围为31%±9%,而在对侧无间隙狭窄的膝关节为46%±6%( P均<0.001)。伴有mJSN的膝关节表现出更大的半月板挤压和损害,但在半月板体积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胫骨平台外侧覆盖面及外侧半月板形态或位置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伴有mJSN的胫骨平台内侧的半月板覆盖范围大幅减少,导致了关节软骨机械保护的减少,可能是mJSN的关节软骨磨损较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关节镜探查联合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接受关节镜探查联合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UKA治疗。采用AKS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的膝关节功能,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采用胫股角度和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评估膝关节活动度,采用Barthel评分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的AK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AK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胫股角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Barthe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探查联合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术后的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和三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1例,对照组行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治疗组为关节镜清理术加玻璃酸钠和三氧注射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1周和3个月,按照膝关节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法(WOMAC)评估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和三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好于单纯行关节清理术。  相似文献   

11.
张爱娜  许波  张桂俊  冯沁 《西部医学》2009,21(12):2071-2072
目的观察引发骨性膝关节炎疼痛症状的超声影像学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骨性膝关节病人32例41个膝关节,根据VAS评分将患膝分为两组,P组:VAS评分大于3,共23个膝关节;NP组:VAS评分为0,共18个膝关节。将43个患膝关节纳入超声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并将两组患膝所记录的髌上囊积液、髌下滑囊炎、半月板损伤、腘窝囊肿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组超声检查阳性率发现显著高于NP组,其中髌上囊积液及腘窝囊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组患膝中有8例显示髌骨下滑囊炎,而NP组未发现髌骨下滑囊炎。结论骨性膝关节炎疼痛患者多伴发髌上囊、髌下滑囊积液以及elgy腘窝囊肿,提示髌周炎性渗出性改变可能为引发患膝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超声检查对骨性膝关节炎疼痛患者的病因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徐欢  郑翔  应锦河  郑荣宗 《浙江医学》2020,42(20):2218-2221
目的观察一指禅推法促进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40例,其中采用常规功能锻炼联合一指禅推法康复治疗2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20例(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6周膝关节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6周膝关节活动度(ROM);采用Lysholm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周膝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周膝关节肿胀消退率。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ROM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周观察组患者Lysholm评分、膝关节肿胀消退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一指禅推法可减轻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早期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ROM,促进膝关节肿胀消退,改善膝关节功能,加快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三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膝骨性关节炎患者31例40膝,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膝。实验组使用40μg/ml医用三氧行膝关节腔内注射,连续3周,继以玻璃酸钠注射,连续治疗3周;对照组行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连续5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VA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ROM和Lysholm关节功能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关节肿胀、疼痛和跛行3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氧40μg/ml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KOA较单纯注射玻璃酸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9年3月70例老年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随机分组。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组选择透明质酸钠注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组选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膝关节炎疼痛消失的时间、膝关节炎症吸收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分;并发症。结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分、膝关节炎疼痛消失的时间、膝关节炎症吸收的时间、并发症和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老年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可更好加速患者的炎症吸收和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好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塞来昔布,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症状、疼痛程度与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Lequesne总分与VAS评分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组患者治疗后Lequesne总分与VAS评分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采用外-内-外法缝合治疗半月板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21年10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收治的66例(69膝)半月板撕裂患者,均依据症状、专科检查、膝关节MRI及关节镜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在膝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撕裂部位新鲜化,然后在腰穿针辅助细钢丝引导下采用外-内-外法缝合半月板的撕裂部位。使用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l Committee,IKDC)膝主观功能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临床效果,膝关节MRI检查评估半月板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3.20±3.51)个月,术前症状均消失,无血管神经损伤、感染、半月板再撕裂等并发症发生。MRI检查显示66膝半月板撕裂部完全愈合,愈合时间为4~14周,平均(7.83±1.25)周;3膝半月板撕裂部显示Ⅲ级信号,但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6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IKDC评分明显高于术前,VAS评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去神经术关节清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32例(40膝)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各20膝.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行关节清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行髌骨或股骨髁周围去神经术.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两组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总分、力量分项及疼痛分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总分和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力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同时行髌周或股骨髁周围去神经治疗可明显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韩俊松  余生源  浦创  王文 《四川医学》2013,(12):1873-1874
目的 比较臭氧、玻璃酸钠关节内不同时间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1例,对照组93例.治疗组采用臭氧关节内注射后第2天注射玻璃酸钠;对照组采用臭氧、玻璃酸钠同时关节内注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节点的VAS评分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VAS评分在治疗的1、2、3周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30%)高于对照组(83.87%)(P〈0.05).结论 玻璃酸钠、臭氧关节内间断注射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手段,优于传统同时注射.  相似文献   

19.
膝关节镜清理术后关节腔内三氧浴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清理术后关节腔内三氧浴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63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膝关节镜清理术后关节腔内三氧浴法组(治疗组)与单纯膝关节镜清理术组(对照组)。分别于术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2、3个月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术后6、12个月膝关节镜清理术后关节腔内三氧浴法治疗组患者Lysholm总评分分别为(86.34±1.89)、(76.79±1.95)分,只做关节清理术患者总评分分别为(63.77±4.44)、(59.96±2.4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清理术后关节腔内三氧浴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明显提高疗效和改善关节活动度,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蒋涛  瞿玉兴  许建安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78-1280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随访2007年5月—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62例(71膝)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关节镜术后的临床效果,分析术后疼痛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71膝行走疼痛、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明显改善,术后按照Ikeuchi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46膝,良19膝,可2膝,差4膝;6例患者术后出现膝部疼痛,经保守治疗无效后4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2例行关节镜再次手术治疗。疼痛组和无痛组患者的关节软骨损伤、术后冷敷、过早负重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为(62.21±6.34)分,术后(94.35±3.68)分;疼痛组Lysholm膝关节术前(58.17±5.73)分,术后(87.42±2.43)分;两组术前功能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4,P>0.05),术后评分有统计学意义(t=4.507,P<0.05)。结论关节镜可以有效诊断和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改善关节功能,关节镜术后疼痛主要与伴有关节软骨损伤、术后未冷敷、过早负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