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目的:探讨脑梗塞时血小板6项参数的变化。方法:对48例脑梗塞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巨血小板百分数(mPLT),微血小板百分数(μPLT)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塞患者PLT明显降低(P<0.01),MPV明显升高(P<0.01),PCT有降低(P<0.05),PDW明显增加(P<0.01),mPLT明显升高(P<0.01),μPLT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有助于脑梗塞的早期诊断。μ.  相似文献   

2.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脂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9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即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血脂即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O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正常对照组及糖耐量异常(IGT)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和血脂的变化与血管病变的相互关系,旨在为糖尿病血管病变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谢先余 《吉林医学》2012,33(27):5869-5870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变化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18例,2型糖尿的有血管病变22例)及健康对照组16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MPV、PDW显著升高(P<0.01),PLT显著降低(P<0.05),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组相比,有微血管病变组MPV、PDW显著升高(P<0.01),PLT显著降低(P<0.05),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可能成为临床判断2型糖尿病是否并发血管病变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和血糖增高 ,是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 1项随访 2 2年的前瞻性研究[1] ,缺血性卒中校正年龄的相对危险度在血糖正常高值、无症状高血糖 (≥ 2 2 5mg/dl)、已知糖尿病 3组分别为 1 32、1 86和 2 72 ,那么糖尿病和血糖增高发生脑梗塞的相对危险度较高 ,是否与血小板体积变化有关。在此 ,本文对正常对照组 2型、糖尿病组 2型、糖尿病并脑梗塞组、脑梗塞无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及空腹血糖进行研究 ,旨在为降低糖尿病发生脑梗塞的相对危险度提供线索。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1 1 1  2型糖尿病组 :按 1985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确…  相似文献   

5.
<正> 血小板的病理改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发病因素之一。本文着重对62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了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扳分布宽度(PDW)的检测。以探讨血小板参数在脑梗塞患者发病中的动态变化和防治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2例86梗塞患者均为我院1996年至1998年2月份住院病人。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并经CT脑扫描证实。男49例,女13例,年龄46~71岁,平均61.5岁。健康对照组44例。男3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趋势。方法 抽取 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AMI组 )和 2 8例健康人 (对照组 )的静脉血标本 ,用SysmexSE 95 0 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其血小板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小板 (Plt)计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体积 (MPV)、大血小板 (P 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血小板直接参与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血小板参数可预示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比积(PCT)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性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120例T2DM患者和80名健康对照者BPC、MPV、PDW、PCT进行测定,同时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空腹血糖水平(FPG)。结果: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DG水平显著增高(P<0.01);BPC减低(P<0.01);MPV、PDW显著增高(P<0.01);PCT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有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相比,FD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血管病变组BPC比无血管病变组减少(P<0.01),而MPV和PDW均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1);PCT测定值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检测BPC和MPV、PDW对监测T2DM患者是否发生血管病变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 血小板是血栓形成中最重要的中介因素,血小板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在脑血管病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报道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与30例对照组的血小板形态学检测结果,以探讨血小板形态学在急性脑梗塞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组:1996年1月—1996年12月住院的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均于72小时内就诊,男33例,女15例,年龄46—84岁,平均年龄66.5岁。均符合1986年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 1.2 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病例30例,诊断为颈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诊断中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塞患者入组研究组,另外抽选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入组对照组,采集两组静脉血2 ml,并对血样进行检测,统计并对比两组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差异。结果 RBC:研究组中急性期、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CV:研究组中急性期、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RDW:研究组中急性期、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LT:研究组中急性期、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PV:研究组中急性期、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DW:研究组中急性期、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变化对脑梗塞患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冯志敏  程伟  袁桂转 《广西医学》2004,26(5):679-68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正常健康、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数 (PL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血小板压积 (PCT)。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2型糖尿病有血管病变组和冠心病组的PLT、MPV、PDW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PCT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血小板 4项参数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在糖尿病有的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对临床研究糖尿病并发症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郭凌霄 《吉林医学》2010,31(13):1800-1801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血小板及其参数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损伤患者82例,伤后5 h内入院,观察其入院时采集的静脉血中血小板(PLT)及其参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小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小板比积(PCT),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损伤患者PLT低于正常对照组,MPV则高于对照组,PDW、P-LCR和PC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T和MPV在急性脑损伤早期即发生了变化,可为急性脑损伤颅内出血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常并发广泛的血管病变,血管病变以血管增殖、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完整的血管内皮破坏为特点。受损的血管内皮易引起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活化,从而释放和激活许多促凝物质。为了解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数量和形态的改变,我们分别测定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小板数量(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以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临床意义。方法:选取ITP合并AMI的患者11例(ITP&AMI组);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AMI,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30例(AMI组);临床诊断为ITP的患者30例(ITP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血细胞五分类分析仪检测上述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血小板的5项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ell ratio,P-LCR)、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及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mmature platelet fraction,IPF)],对比研究各组间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治疗前,ITP&AMI组与AMI组比较,MPV、PDW、P-LCR、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AMI组与ITP组比较,PDW、IPF、P-L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MPV无统计学差异;AMI组与ITP组比较,MPV、PDW、P-LCR、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F差异不明显;ITP&AMI组及ITP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P-LCR、PLT、IPF差异明显;AMI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PLT、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L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P&AMI组治疗后PDW、P-LCR、PLT、IP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M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AMI组治疗前后PDW、P-LCR、PLT、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P组及AMI组治疗前后MPV、PDW、P-LCR、PLT、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参数有助于ITP合并AMI患者的病情诊断、疗效观察及对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
中图分类号R558反映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功能的血液细胞学指标是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因为体积较大的血小板更易于聚集和粘附,含有更多的α颗粒〔1〕,血小板形态与功能的改变在急性心、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2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的聚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老年患者的病变特点进行案例分析,并对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梳理.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内科接诊并治疗的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老年患者的病变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HTH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老年患者的病变类型多为腔隙性、再发性、出血性和混合性,其中观察组对比对照组1的发病率差异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变类型包括腔隙性、再发性、出血性和混合性,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老年患者面临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甘油三酯和高血脂指数等.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糖尿病(DM)已日渐成为1种常见病〔1〕,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微血管病变是2型DM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DM微血管病变与患者体内的血栓前状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PLT)黏附、聚集和释放等活化功能及抗凝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密切关系〔2〕。PLT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2型DM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增大,在2型DM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测定270例2型DM患者外周血PLT及其参数-平均血小板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的改变,探讨其在2型DM微血管病变早期诊断和病…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在急性脑梗死 (CI)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CI患者血小板的数目、体积的变化 ,我们分析了CI患者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血小板比积 (PCT)、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 (PDW )的资料 ,以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脑梗死组 :系 1998- 0 9~ 2 0 0 0 - 0 7我院所收入院的CI患者共 57例 ,均为发病后 4 8h入院患者 ,男 36例 ,女 2 1例 ,年龄 37~ 79岁 ,平均年龄 52 5岁。其中临床症状、体征、头部CT、脑电地形图均符合 1988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监测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53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根据患者有无微血管病变分为T2DM血管病变组(28例)与T2DM无血管病变组(25例);另随机选取同期来我院接受体检的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的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DW、MPV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血管病变组的PLT水平显著低于无血管病变组,且PDW、MPV水平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检测血小板参数有助于临床判断T2DM有无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功能与血小板(PLT)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T2DM患者共333例,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将患者分为亚临床甲腺功能减退症(SCH)组和甲状腺功能正常(ET)组。研究的代谢指标包括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空腹血糖;PLT参数包括PLT、PLT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大PLT比率(P-LCR)。甲状腺功能检测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和TSH。结果SCH组的PDW、MPV、P-LCR和TG分别为(14.43±2.28)fl、(11.47±0.99)fl、(36.61±8.10)%和(3.19±1.96)mmol/L,ET组相应为(13.02±1.89)fl、(10.74±0.89)fl、(30.70±7.21)%和(1.87±1.51)mmol/L,SCH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ET组(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Hb A1c和TSH均是影响PDW、MPV以及P-LCR的因素(P<0.05或P<0.01)。结论 T2DM患者易出现血栓相关并发症并且其发生与PLT活性密切相关。PLT活性与TSH水平呈正相关,TSH升高会增加T2DM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前来治疗的50例非糖尿病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症类型多为大面积、多发性、再发性脑梗塞,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病情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好转。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需要及时诊断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制定相关治疗方案,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