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胆红素检验在冠心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120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与120例体检的健康成人进行对比,观察两组和不同类型冠心病的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胆红素差异。结果观察组的Lp(a)和CRP明显高于对照组,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OMI组和SAP组的Lp(a)、CRP值较观察组平均值低,较接近对照组;而UAP组和AMI组较观察组平均值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Lp(a)、CRP会升高,胆红素浓度会降低,提示我们在对冠心病的治疗中,需要重视降低脂蛋白(a),减少炎症的发生,适当增加抗氧化剂,从而抑制动脉粥样性硬化,减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对冠心病采用脂蛋白(a)以及胆红素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某院接收的102例冠心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定义为研究组,并同期选择健康体检群体102例定义为参照组,两组均予以脂蛋白(a)以及胆红素检验,比较两组脂蛋白(a)以及胆红素水平。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总胆红素水平要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直接胆红素水平以及间接胆红素水平与参照组比较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脂蛋白(a)水平,要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脂蛋白(a)水平较高,总胆红素水平较低,能够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依据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胡修全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182-183
目的对采用脂蛋白(a)、尿酸、胆红素联合检验的方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56例患有冠心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A组);再抽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身体检查的健康人病例56例(B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脂蛋白(a)、尿酸、胆红素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A组研究对象的脂蛋白(a)和尿酸水平明显高于B组研究对象;该组研究对象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B组研究对象。结论采用脂蛋白(a)、尿酸、胆红素联合检验的方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是一种非常简便、可靠、快速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讨脂蛋白(a)联合胆红素检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45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设同一时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45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对入组患者进行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和脂蛋白(a)水平检验,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脂蛋白(a)水平为(181.25±40.75)mmol/L、直接胆红素水平为(3.72±1.21)μmol/L、间接胆红素水平为(8.92±2.15)μmol/L、总胆红素水平为(13.42±3.09)μmol/L,观察组脂蛋白(a)、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依次为(321.69±73.16)mmol/L、(2.34±0.52)μmol/L、(5.64±1.36)μmol/L和(7.15±1.68)μmol/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联合胆红素诊断方式,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能够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与执行奠定良好基础,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5.
陈春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01-102
目的对血清脂蛋白、胆红素、尿素三项生理指标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过程中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患有冠心病的患者病例和健康体检患者病例各60例,分别将其定义为A、B两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脂蛋白、胆红素、尿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A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脂蛋白和尿酸水平明显高于B组研究对象;该组研究对象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B组研究对象。结论通过血清脂蛋白、胆红素、尿素三项生理进行检测,可以对患有冠心病患者进行准确及时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脂蛋白失调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蛋白代谢失调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关系密切。Brown 和 Goldstein 最先发现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并阐明其调节胆固醇代谢的机理,因而获得1985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本文分以下几方面介绍近几年脂蛋白代谢失调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胆红素、血脂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黎岚  王清云 《淮海医药》2005,23(5):381-382
目的进一步了解心血管病人血脂蛋白和胆红素对其影响及发病机理。方法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采用酶法。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直接法。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采用钒酸盐氧化法。IBiL=TBiL-DBiL。结果冠心病组的TG、LDLC较对照组显著性增高(P<0.05)。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高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胆红素低的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证明胆红素对冠状动脉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载脂蛋白E的多态性与基因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然 《淮海医药》2006,24(6):538-540
载脂蛋白E(ApoE)与机体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关系极为,是影响机体血脂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因素,它是血浆主要载脂蛋白之一,具有多型性,主要由肝脏合成和代谢,在血浆脂蛋白代谢、组织修复、抑制血小板聚集、免疫调节和抵制细胞增殖以及老年性痴呆的病理性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它与冠心病(CHD)、高脂血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肿瘤、胆石症、各种肝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50例冠心病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尿酸(UA)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进行测定,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组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浓度降低、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升高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子,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323-324
目的冠心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识也不断加深。研究发现胆红素与冠心病关系密切,故展开相关研究。方法观察50例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胆红素与血脂变化情况,与健康者进行对比,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冠心病患者治疗前总胆红素为(11.8±2.3)μmol/L,治疗后为(12.9±2.2)μmol/L,而对照组为(14.6±2.9)μmol/L。结论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与冠心病呈现负相关性,结合血脂判断冠心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 ,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Beckman公司的试剂 ,在BeckmanC× 7Delt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 6 9例冠心病患者和 33例正常对照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 (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低胆红素水平是冠心病的一种新的危险因素 ,血清胆红素尤其是间接胆红素水平可以作为冠心病发病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为预防、治疗冠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奥林巴斯AU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16例诊断为冠心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进行检测。并选取21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将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是防止冠心病的有效保护因子,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尿酸及血浆脂蛋白(a)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6例及健康者30例,探讨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实验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酸及血浆脂蛋白(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胱抑素C、尿酸及血浆脂蛋白(a)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下降、尿酸及血浆脂蛋白(a)水平升高程度与患者冠脉病变支数有关。  相似文献   

14.
戴脂蛋白(Apo)主要功能是维持脂蛋白结构和脂类运输,调节脂代谢有关酶活力,以及作为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而参与脂蛋白代谢,ApoAI、ApoB分别为HDL和LDL的主要成分。ApoAI降低与ApoB升高为动脉粥样硬化(AS)的重要指标。血脂和血浆脂蛋白的紊乱是诱发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载脂蛋白结构和功能改变又常是血浆脂蛋白紊乱的原因,故近年来对载脂蛋白进行许多研究,其中研究较多而又较重要是ApoAI和ApoB。载脂蛋白是比血脂更好地预测脂质代谢的变化,因而ApoAI和ApoB及ApoB/ApoAI检测将有助于探讨脂质代谢紊乱的发病机理。我们采用…  相似文献   

15.
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光如 《江西医药》2002,37(4):284-285
冠心病病因复杂,通常认为脂类代谢异常与冠心病的形成关系密切,然而有文献报道,约30%~40%的冠心病的形成与脂质和脂蛋白无关.Schwertner等[2]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认为低浓度血清胆红素是冠心病新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检测了6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观察129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和血脂,与11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发现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低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结论:提示低胆红素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其机制可能是影响脂类代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观察129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和血脂,与11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发现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低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结论:提示低胆红素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其机制可能是影响脂类代谢。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胆红素的降低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用奥林巴斯AU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88例诊断为冠心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低于对照组。结论血清胆红素是防止冠心病的有效物质,检测胆红素对冠心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诊断冠心病的意义。方法:抽取来某院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2015年1月~2016年7月)以及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将100例患者分为3组[SAP(稳定型心绞痛)35例,UAP(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AMI(急性心肌梗死)3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分析比较100例患者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结果。结果:100例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40例健康体检者,P<0.05;AMI组患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SAP组、UAP组患者,P<0.05;且UAP组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结果亦显著高于SAP组患者,P<0.05。结论: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诊断冠心病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医师分析、评估病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尿酸水平进行监测,阐明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尿酸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冠心病患者216例,正常对象200例,测定血清脂蛋白a[Lp(a)]、C反应蛋白(CRP)和尿酸(UA)水平. 结果:Lp(a)、CRP和U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 结论: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尿酸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