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RI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14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均行MRI平扫,其中9例行MRV或MRA检查,6例增强.7例患者同时接受CT检查.结果:①常规MRI检查表现为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n=13/14),急性期(n=2/14) 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亚急性期(n=7/14)T1WI、T2WI均呈高信号;慢性期(n=4/14)T1WI、T2WI信号减低,表现复杂.增强扫描可见充盈缺损(n=6/6)及脑回样强化(n=1/6);②MRV(n=9/9)表现为受累静脉窦血流信号减弱或消失;③MRA检查(n=1/1)受累静脉窦异常显影;④7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的患者共22个静脉窦受累,CT检出率45.4%,MRI检出率100%.结论:常规MRI联合MRV对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具有高度敏感性,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MRI结合MRV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的MRI及MRV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3例经临床证实的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均做MRI及MRV检查,分析MRI及MRV在该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RI平扫中见正常的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增强MRI见空三角征,MRV见静脉窦闭塞。结论:MRI及MRV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最佳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3.
4.
脑静脉窦血栓磁共振血液成像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探讨脑静脉磁共振血流成像在诊断脑脉窦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例脑静脉窦患者均作MRI和脑静脉窦MRA检查93例治疗后随诊),8例行静脉期脑血管造影;与常规SE图像和X线脑血管造影对照,着重分析脑静脉MRA在本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受累的静脉窦有上矢状窦6例,窦汇(部分)8例,横窦8例(10个),乙状窦8例(9个),直窦6例,大脑大静脉3例和大脑内静脉3例(6个);脑静脉窦血栓MRA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的常规扫描序列和三维相位对比法MR静脉造影(3D-PC法MRV)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收集34例临床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病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1~71岁,中位年龄38岁.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序列,3D-PC法MRV扫描;急性期(1~5天)脑静脉窦血栓7例;亚急性期(6~21天)18例,慢性期(>21天)9例.结果 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信号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以低信号为主;亚急性期T1 WI以高信号为主,T2WI呈低或高信号;慢性期T1WI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 WI以高信号或流空信号.3D-PC法MRV主要表现为脑静脉窦的闭塞或充盈缺损.同时14例患者合并有脑实质异常,出血9例,缺血水肿5例.结论 常规MR序列与3D-PC法MRV显示脑静脉窦血栓具特征性,可做为理想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8例经临床确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R影像学表现。结果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有如下特点:(1)常为多处静脉窦同时受累;(2)形成血栓的静脉窦增粗、流空效应消失,呈现等或短、混杂T1、短或长T2信号影,典型表现为“白三角”征;(3)在急性期做增强扫描可见“黑三角”征;(4)MR静脉成像显示:栓堵的静脉窦影缺失。结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有比较典型的MR影像学特点;MRI检出本病优于CT,且能作出早期诊断;MRI增强扫描及MR静脉成像在本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MRI及MRV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形成为少见脑血管病,病情严重,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异性,死亡率较高,不易早期诊断。以往对该病的诊断常依靠有创检查,如普通X线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随着磁共振成像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率有了明显提高,我院用MR检查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7年7月~2000年8月间6例,男2例,女4例,年龄35~60岁,平均45岁。分别于病后2~8天就诊入院。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5例有视乳头水肿,4例脑脊液穿刺检查显示脑脊液压力升高,1例并发脑疝者行手术治疗后好转,余病例均经内…  相似文献   

8.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诊断(附15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MRI对脑静脉窦血栓 (V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VST患者的完整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全部行MR检查 ,其中 9例行增强扫描 ,8例行脑静脉MRA检查 ;12例曾行CT检查 ,其中 4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上矢状窦受累 12例合并横窦血栓 11例 ,窦汇 7例、乙状窦 6例、下矢状窦、直窦受累 6例 ,海绵窦受累 1例。血栓在T1WI上均呈等、高不均匀信号 ,并出现脑组织肿胀 ,脑沟变浅 ,脑回模糊 ,在T2 WI上信号因发病时间不同而有所不同 ,8例T2 WI脑实质无异常信号 ,7例T2 WI脑实质出现异常信号。增强扫描 9例全部出现静脉异常强化。MRA表现为受累静脉窦信号较淡、边缘模糊且不规则的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完全消失。 12例CT检查中 2例见“空delta征” ,4例表现为梗塞、出血等不典型改变。结论 :MRI是诊断VST的首选检查方法 ,并对VST的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YUAN Fei  袁飞  刘银社  王进  赵军  袁滨 《武警医学》2008,19(7):619-623
 目的 探讨3.0T MRI与MR静脉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DSA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在常规MRI检查上均有不同脑区的皮质、皮质下脑组织静脉性脑梗死的MRI表现,8例伴明显脑肿胀;7例患者的静脉窦内有异常信号,其中6例MRI表现为静脉窦内T1WI、T2WI高信号,1例T1WI高及稍高信号、T2WI低信号.9例MRV检查均发现静脉窦充盈缺损或中断.结论 3.0T MRI结合MRV是诊断和随访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可替代创伤性的DSA检查.  相似文献   

10.
脑内静脉窦血栓形成MRI表现的再探讨和MR静脉成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脑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脑内MRI表现和MR血管造影的诊断及检查方法。材料和方法:共9例病人,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30-56岁,平均38.2岁。使用Siemens-vision-plus超导高场MRI系统,场强1.5T。采用常规SE序列,tuberSE,TOF血管成像(用于动脉血管显示),PC法20静脉血管成像和增强3D静脉血管成像(用于矢状窦显示)。结果:MR的动脉血管成像显示阳性率为0%,2D和3D静脉血管成像阳性率为100%,3D增强静脉血管造影可更好地显示阻塞的静脉。脑实质内均有阳性表现,表现为矢状窦旁白质区对称或非对称性异常改变,呈斑片状和片状,T1W为低信号,T2W为高信号。增强后脑膜强化2例。合并脑内出血5例。结论:MRI结合MR静脉血管造影,尤其增强3D静脉血管造影是诊断脑内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MRI联合磁共振静脉成像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MRI及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DSA确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37例中有30例行常规MRI检查,29例行MRV(2D TOF)检查.结果:30例常规MRI检查中28例静脉窦有异常信号,其中26例MRI表现为静脉窦T1WI、T2WI高信号,2例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并部分伴有脑组织梗死、出血.29例MRV检查均发现静脉窦充盈缺损或中断.结论:MRI与MRV结合对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具有高度敏感性,是诊断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I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2例经临床随访证实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CT平扫发现静脉窦区高密度影,MRI平扫见正常的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增强MRI见空三角征,3D CE-MRV显示静脉窦内稍高信号充盈缺损影.结论 MRI、CE-MRI、3D CE-MRV联合运用可以提高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准确率,CT扫描用于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初筛及并发症的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MR或DSA确诊的CVST患者的影像资料.18例全部行常规MRI、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及SWI检查.其中15例同时行T2*WI梯度回波(GRE)检查,10例进行了DSA检查.结果 13例急性期CVST,血栓在T1、WI、T2、WI显示不理想,而在T2*WI GRE呈典型低信号.18例CVST,在SWI检查中均可见引流区小静脉数量增多,管径增粗,信号减低,同时发现更多的微小出血灶.但SWI对血栓本身的显示较困难,其他序列如T1WI、T2WI、T2*GRE或MRV具有优势.在全部MRV中,均可见静脉信号缺失.结论 SWI较常规MR序列能发现更多CVST的征象,有更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探讨骨挫伤的MRI影像表现及MRI在骨挫伤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骨挫伤和3例隐匿性骨折病例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资料,分析骨挫伤的MRI影像表现,评估X线平片、CT及MRI在骨挫伤影像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全部病例的X线平片均未见异常.CT能有效显示3例隐匿性骨折的部位和形态,但34例骨挫伤病例CT均未能予以诊断.3例CT诊断为隐匿性骨折的病例MRI诊断为骨挫伤而未能显示骨折的存在.MRI能有效显示不同部位骨挫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在SE序列上骨挫伤的典型MRI表现为不规则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的异常信号改变,骨皮质及骨轮廓不发生变化.结论在X线平片、CT及MRI三种影像检查方法中,MRI是唯一能有效诊断骨挫伤的检查方法,但MRI不能明确区别骨挫伤和未分离、移位的隐匿性骨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MRI及MRV成像特点,提高对其影像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39例经DSA或临床随访证实的CV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19例行增强扫描,26例行MR静脉成像(MRV).MRI平扫表现为静脉窦流卒信号消失(38/39),血栓信号随病程长短而不同,急性期(11/38),血栓于T2WI多呈低信号(7/11),T1WI呈等信号(6/11)或略高信号(5/11);亚急性期(17/38),T2WI多呈高信号(12/17)、T1WI也多呈高信号(14/17);慢性期(10/38),T2WI多呈高信号(8/10),T1WI多呈等信号(6/10).增强扫描急性及亚急性期血栓均表现为受累静脉窦充盈缺损,慢性期多表现为血栓明显不均匀强化(6/7),静脉窦壁增厚毛糙.67%(26/39)病例出现闭塞静脉窦相应引流区域脑组织肿胀甚至出血,增强扫描肿胀区可出现异常强化(8/17),脑膜亦可强化(6/17);同时在闭塞静脉窦引流区可见多发强化血管信号(12/17).23例26人次MRV均可显示闭塞静脉窦血流信号缺失,其中2例治疗后静脉窦再通显示为不规则血流信号形成.结论 MRI结合MRV是CVST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有助于CVST的早期诊断及排除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相位对比法(PC)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颅内静脉窦的显示能力和效果,以及不同参数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92例无明显颅内病变者行MRA检查,其中2DPC法165例,3DPC法15例。另选12例健康志愿者行MRA多参数检查进行比较。结果:PC法MRA用以显示静脉窦时,最佳流速编码(Venc)为10~20cm/s,在此基础上随Venc逐渐增大,静脉窦信号强度下降;相同Venc的3DPC法与2DPC法MRA静脉窦的信号强度和显示率无明显差异;2DPC法MRA在优势侧横窦可见到"模糊伪影"。结论:3DPC法是显示静脉窦的有效MRA方法;2DPC法简便易行,可作为静脉窦检查的起始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和MR影像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静脉窦血栓形成(VST)的CT和MR特点。方法:对17例VST的CT和MR特点进行回顾性影像分析,重点研究VST与皮层下多发性脑内血肿(SCMH)的联系,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SCMH在VST中出现率为100%(17/17)。9例VST病例MR随访显示血肿、水肿和静脉窦内血栓进行性吸收,血肿周围可见规则完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圈。结论:CT上急性SCMH是VST很强的一个诊断指征。MR可以进一步除外瘤卒中,发现静脉窦内血栓,以明确VST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For many years, orthopaedic surgeons and radiologists have used plain-film radiography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decision-making, and postsurgical evaluation of scoliosis. Recently, the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the spinal canal and spinal cord became possib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which ove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has become an indicated procedure in children with juvenile-onset idiopathic scoliosis and congenital scoliosis. Children with idiopathic scoliosis associated with neurologic findings on physical examination, with pain or rapid progression of the spine curvature are also being evaluated with MRI, especially if surgery for stabilization of the spine is planned. The use of MRI as a screening modality for all children with scoliosis is still controversial and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evaluate if the examination adds or changes the treatment of th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20.
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脑实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期静脉窦血栓脑实质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及其发生机制.资料与方法 对行DWI检查的14例急性期静脉窦血栓患者的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3例DWI图像上有异常改变.25个非出血灶表现为高信号.11个病灶ADC值降低,14个病灶ADC值升高.5个出血灶表现为中央低信号,周边不规则高信号,其ADC值降低.结论 急性期静脉窦血栓脑实质改变比较复杂,DWI图像可以证实静脉性梗死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