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江苏省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江苏省1986~2000年HIV/AIDS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寻找控制措施。方法 分析全省的艾滋病常规、哨点监测及实验室资料。结果1991年发现首例HIV抗体阳性,至2000年底累计发现感染者106例,HIV/AIDS报告数年平均上升40.51%。静脉注射吸毒占的比例从1997年前的0上升到2000年的50%,性途径占的比例从1994年前的100%下降到2000年的16.67%。亚型分析显示,吸毒人群均为C亚型,献血员中85.71%为B’亚型。性乱人群为A和D亚型。结论HIV/AIDS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血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HIV-1亚型复杂。应尽快开展高危人群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江苏省1986-2000年HIV/AIDS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寻找控制措施。方法:分析全省的艾滋病常规,哨点监测及实验室资料。结果:1991年发现首例HIV抗体阳性,至2000年底累计发现感染者106例,HIV/AIDS报告数年平均上升40.51%,静脉注射吸毒占的比例从1997年前的0上升到2000年的50%,性途径占的比例从1994年前的100%下降到2000年的16.67%,亚型分析显示,吸毒人群均为C亚型,献血员中85.71%为B’亚型,性乱人群为A和D亚型,结论:HIV/AIDS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血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HIV-1亚型复杂,应尽快开展高危人群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烟台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烟台市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烟台市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2-2000年烟台市高危人群、重点人群HIV血清学监测资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7例HIV感染者进行基因型分析研究。结果 对31146人份血清进行监测,发现HIV感染者11例,阳性检出率0.035%,其中艾滋病病人1例已死亡,1998-2000年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传播方式以血为主(72.72%),其次为性途径(27.27%),母婴传播还未发现。对7份感染者的PBMC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发现有A、E、B’3种亚型,2名回国劳工分别为A、E亚型,5名献血员为B’(泰国B’)亚型。结论 烟台市虽处在艾滋病流行的低感染阶段,但存在HIV感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经血传播依然是HIV流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渝西地区为艾滋病低流行地区,但近年来感染病例呈快速增长趋势。为了解渝西地区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分析流行趋势,为制定更好的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参考资料,对近几年渝西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所有资料来源于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AIDS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分析福建省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流行现状、特征、影响因素及趋势,为制定AIDS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1987~2003年AIDS常规监测、高危人群哨点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自1987年发现首例AIDS病人至2003年底,累计报告发现HIV抗体阳性者457例,其中AIDS病人155例,死亡110例。HIV感染者/AIDS病例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从境外感染为主转向境内蔓延扩散,经异性性接触感染是福建省HIV传播的主要途径,并已出现母婴传播的病例。HIV-1E亚型是福建省主要流行株。结论福建省AIDS流行速度明显加快,在静脉吸毒人群中也存在流行的危险,应采取措施预防HIV从商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加大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年7月~2006年6月的252例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且对其中的46例进行病毒载量和免疫学检测。结果 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72.62%,其中大部分是家庭内传播。青壮年感染者较多,20-49岁占92.06%。感染者多在3~5年后CD4^+T细胞计数明显降低,5年后加剧。结论 西双版纳自治州的HIV感染以性传播为主,有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由于缺乏一定的药物治疗,艾滋病患者病情发展较快,生活质量低。  相似文献   

7.
8.
兰州市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兰州市自1993年从劳务输出回国人员中检出1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者以来,截止2002年12月,已累计检出HIV/AIDS40例。仅2001年就检出HIV/AIDS9例,占总检出数的22.5%;2002年检出HIV/AIDS18例,占总检出数的45.0%。现对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艾滋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重庆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病人(HIV/AIDS)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为重庆市乃至全国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传统流行病学与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相结合,对重庆市HIV/AIDS的疫情特征进行分析,对重庆市HIV毒株作基因序列分析,总结其传播途径,与亚型之间的关系。分别不同亚型在重庆市流行的时间及变异程度,并提出预防控制工作重点。结果:目前重庆市HIV感染率达11.7/10万,女性感染者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市流行毒株有B'、C、E、G4种亚型,C亚型占优势,G亚型为全国首次发现,结论:重庆市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迫切需要深入开展研究,并在高危人群中开展行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艾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和分析1988—2007年湖北省常规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果(1)截至2007年底,湖北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3775例,其中AIDS病人2376例,死亡1138例。按累计疫情报告数统计:传播途径中,卖血/输血占56.7%,性传播占25%,注射吸毒占4.9%,母婴传播占1.6%,不详占12%;按年度疫情报告数统计,性传播比例已上升至2007年的40.5%。(2)男男性行为者、暗娼、孕产妇等人群的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外省输入性病例明显增加。(3)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结论湖北省处于艾滋病低流行与局部特定人群集中流行并存的局面;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疫情波及面广,地区分布差异大;流行因素广泛存在,疫情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AIDS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流行病学特点及趋势,为制定AIDS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湖北省1988~2002年AIDS常规监测、哨点监测及专题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88~2002年底,湖北省累计发现HIV/AIDS739例,其中AIDS病人194例,死亡83例;1995~2002年,全省HIV感染者报告数的年平均递增速度为49%,其中2000~2002年为176%;艾滋病病毒(HIV)/AIDS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流行涉及面广,但地区分布不均,具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三种传播途径均存在,以采供血途径为主;累及人群主要为农村地区的青壮年;近2年已开始出现集中发病和死亡高峰。结论 应进一步加大监测、行为干预及综合关怀力度。  相似文献   

12.
新乡市HIV流行特征及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新乡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寻找控制措施。方法:使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全市1992~2002年HIV感染情况流行病学调查和常规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995年发现首例HIV抗体阳性者,至2002年5月底累计报告确证HIV感染者50例,死亡8例。经血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以1995年以前不规范供血人群为主;已出现经性途径和母婴途径传播的病例。结论:尽快开展高危人群行为干预,阻断二、三代传播是预防和控制新乡市艾滋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东省1986~1999年HIV/AIDS流行情况,为广东省艾滋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全省的艾滋病常规监测、哨点监测及实验室资料.结果广东省1986年发现首例输入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至1999年11月10日共检出HIV抗体阳性者774例,其中艾滋病(AIDS)病人59例.1990年前发现的HIV感染者为境外人士,1990年首次发现广东省籍HIV感染者,1990~1996年期间广东省籍HIV感染者中77.1%为出境归来人员在境外通过性接触感染;1996年首次从广东省籍静脉吸毒(IDU)者中检出HIV感染者,IDU已成为目前全省HIV传播的主要途径,感染比例为73.3%.HIV-1C亚型为广东省主要流行株.结论广东省HIV/AIDS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性乱人群将成为另一个HIV高感染率人群.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艾滋病疫情现状及流行形势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河南省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疫情现状及流行形势。方法根据河南省18个省辖市及各县区HIV/AIDS监测网络逐年连续上报资料,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专题调查及既往有偿供血者普查等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988~2005年底共监测各类高危人群4 317 744人次,报告确认HIV抗体阳性者31 578例,确诊AIDS现症病人19 488例,HIV/AIDS已死亡4 891例。结论河南省艾滋病呈低流行状态,局部地区呈聚集性升高,经采供血传播HIV已被阻断。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HIV/AIDS流行状况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掌握山西省艾滋病(AIDS)流行状况和特征,明确防治工作重点,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和整理山西省1995~2003年艾滋病病毒(HIV)/AIDS病例报告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山西省1995~2003年累计报告HIV/AIDS644例,平均每年以202%的速度增长,其中病人334例,占51.8%(334/644);死亡152例,占45.5%(152/334)。HIV感染人群以既往有偿供血员为主,因不规范的采供血造成经血液传播的占76.1%(490/644);主要分布在晋南、晋东南地区,占84.9%(547/644)。男女比例为2.1:1。不安全性行为占6.8%(44/644),吸毒占2.3%(15/644),母婴传播3.6%(23/644),是潜在的危险因素。结论 山西省艾滋病流行快速增长,且已进入发病和死亡高峰,存在多种潜在危险因素。各级领导应提高认识,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有效措施,控制艾滋病的进一步流行。同时,要开展医疗救治,提高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生命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汕头市HIV/AIDS流行现状与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明汕头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并预测其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汕头市1990~2005年艾滋病血清学监测、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到2005年底止,汕头市已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08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9例。男性占78.70%,女性占21.30%;职业以农民及无业人员最多占53.71%;其次是商人和工人,分别占18.52%和15.74%;85%以上感染者年龄在20~50岁。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46.30%),其次为采供血(15.74%)和静脉吸毒(14.82%)。结论汕头市近年艾滋病疫情发展明显加快,传播途径多样化,经静脉吸毒传播的比例迅速增大,通过多种途径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由城市向农村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