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向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9例M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分别在患者透析第1年和第5年后,采用生存质量指数评定量表(SF-36QOL),对2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第1年和第5年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总体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1年后P<0.01,5年后P<0.001).结论对MHD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的照料水平、配合程度及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盼  王岚 《天津护理》2013,(5):382-383
目的:研究音乐疗法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忧郁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音乐疗法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透析前后观察组SD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透析后观察组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抑郁程度得到改善(P<0.05),血压、心率较稳定,波动少(P<0.05).结论:合适的音乐疗法能减轻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情绪.因此,可以考虑将音乐疗法贯穿于治疗过程中,使之发挥减轻患者焦虑忧郁情绪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康复组患者实施2 w康复程序,然后应用中文版SF-36健康调查量表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并随访2年.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康复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6个维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1个月后康复组各维度得分接近正常人的生活质量,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两组的平均住院日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在恢复工作、家务活动、性生活恢复、体育锻炼等项目的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程音乐疗法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将82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实行全程个体化音乐疗法干预;对照组38例实行介入治疗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介入治疗监护指标: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观察组病情稳定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0.01).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全程音乐疗法干预,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组管理模式在动静脉内瘘(AVF)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MHD护理措施;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80例MHD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士主导下多学科分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氮下降率(URR)、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动静脉内瘘MHD患者透析效果,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复治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复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疗程3个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SF-36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两组治疗前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均有差异(P<0.05或P<0.01).试验组综合护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SF-36各因子两组患者分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综合护理干预后试验组各项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复治肺结核患者及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透析中递增式抗阻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肺耐力、心理状态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入选本透析中心的MHD患者,应用Bruce方案平板运动测定最大摄氧量(peak oxygen uptake,V02peak)及代谢当量(metablic equivalents,METs)等,完成焦虑(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应用生活质量评分简表(Short Form-36,SF-36)评估生活质量.所有入组患者完成12周透析中递增式抗阻运动,运动结束后再次评价上述指标,比较其前后结果有无统计学差异. 结果 抗阻运动后MHD患者的VO2peak升高了57.93%(P<0.01),METs提高56.77% (P<0.01);SAS评分下降8.60%(P<0.05),SDS评分降低20.19% (P<0.01);SF-36评分中的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态及精力评分分别提高了47.83%、72.58%及 47.37% (P<0.05).结论 透析中递增式抗阻运动可明显改善MHD患者的心肺耐力、心理状态和部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SAS、SDS)、自尊评价(SES)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的MHD患者72例,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失眠情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指数、SAS、SDS、SEE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除睡眠效率及睡眠障碍外,其余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SAS、SDS、SE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NP可以有效改善MHD患者睡眠质量,降低抑郁症状,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然后应用中文版SF-36健康调查量表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半年后干预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六个维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或P<0.01);一年后干预组各维度得分接近正常人的生活质量,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两组患者在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再住院人次数、依从性、相关指标等项目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改变病人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效果,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分析规范化护理流程在晚期肠癌癌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肠癌晚期伴癌性疼痛患者为观察对象,共计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生活质量健康调查量表(SF-36量表)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干预后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3.75% VS 79.1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流程可以降低肠癌晚期伴癌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使得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而取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推广的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健康教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49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4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仅做常规的治疗护理,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指标(SF-36).结果 观察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 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睡眠质量、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MHD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并嘱患者维持原生活方式和运动状态不变,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运动疗法,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睡眠质量得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和生理健康总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消除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音乐对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术后带鼻管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58例OSAHS术后带鼻插管患者随机分为音乐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患者播放音乐前后心率、呼吸、血压以及休息状态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音乐组心率(t=2.04,P<0.05);收缩压(t=3.39,P<0.01);舒张压(t=2.65,P<0.05).音乐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心率、血压,音乐组患者的耐受程度比对照组好.结论 音乐可以明显改善OSAHS术后带鼻插管患者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运动及音乐干预对脑血管意外患者日常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脑血管意外患者并随机分为运动及音乐干预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待生命体征稳定48 h后进行运动及音乐干预.分别于入选时、运动及音乐干预结束时,评估FIM、NIHSS和汉化版SF-36健康调查量表.结果 运动及音乐干预结束后评估发现,除HM的认知功能和SF-36的躯体疼痛外,运动及音乐干预组在其他各项目的 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运动及音乐干预能够快速提高脑血管意外患者躯体、心理和日常生活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心血管患者介入治疗的辅助效果。方法82例行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实行个体音乐疗法干预,对照组实行治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病情稳定时间、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或0.01)。结论实施音乐疗法干预,可降低患者焦虑水平,有效促进心理、生理活动调节,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朱建中  周兆新  张恒 《中国康复》2010,25(6):437-438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同时配合音乐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分。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HAMD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NOSIE总分明显提高;2组间比较,观察组HAMD总分低于对照组,NOSIE总分及各单因子分中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易激惹及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0.01)。结论:音乐治疗作为精神科的辅助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实践意义,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全面康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对尿毒症血透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 4 9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 2 4例 ,对照组 2 5例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 ,而对照组仅做常规的治疗护理 ,1 2个月后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指标 (SF 36 )。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P <0 0 1 )。结论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 ,可明显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肿瘤患者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时采用音乐疗法的情绪及其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将157例行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的肿瘤患者按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9例,在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个体音乐疗法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音乐干预后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音乐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结论 实施音乐疗法能缓解肿瘤患者在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时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效促进心理生理调节,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