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常人尿中排出红细胞甚少,偶然一次离心尿内可不见或偶见红细胞,24h尿中排出的红细胞数不超过100万。离心后的尿液,每高倍视野平均可见到1~2个红细胞为异常表现。病理性血尿对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均有临床诊断参考价值。目前检测尿红细胞的方法有尿红细胞定性检测,尿红细胞定量检测,尿红细胞的形态鉴别。如何选用,合理分析和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对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尿液红细胞检测不但对各肾、泌尿系统疾病,如外伤、炎症、结石等疾病的诊断有意义,而且对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有定诊断价值.尿沉渣红细胞的显微镜检查是目常用的尿液常规检查.随着自动化尿沉渣分析仪的问世,给尿常规检测带来了一些方便,但该仪器是否受尿液中细菌和结晶等成分的影响,造成尿红细胞实验结果差异.应用MA4210型尿分析仪,对298例患者的尿液进行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和尿分析中潜血试验出现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情况,通过病测所得结果来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是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血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网织红细胞检测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可为临床提供更精确更多的检测参数。相信随着网织红细胞检测的标准化进程及循证医学的发展,网织红细胞检测在血液疾病的诊断中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尿中红细胞体积鉴别血尿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尿是肾脏疾病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但要正确诊断血尿的性质,临床2往借助于肾组织活检,但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1986年Shkhiri等首先垌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量尿中红细胞MCV鉴别血尿来源,认为较显微镜珐观察尿中红细胞形态变化更为准确并得到公认。本文对临床确诊的肾小球性血尿34例及非肾小球性血尿32例的尿中MCV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卢忠  赵建华 《吉林医学》2010,31(28):4894-4894
目的:讨论新鲜尿液沉渣中红细胞形态对血尿来源的诊断。方法:采用DiaSysR/s-2003尿液分析工作站对102例血尿患者尿沉渣进行234次红细胞形态观察。结果:36例经临床确诊为肾小球疾病的患者尿中红细胞形态以畸形红细胞为主者占91.6%,66例非肾小球疾病的患者尿中红细胞诊断符合率为90.4%。结论:用DiaSysR/s-2003尿液分析工作站检测血尿中红细胞形态改变对血尿来源具有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晓丽 《海南医学》2005,16(11):110-111
目的对血尿标本进行红细胞形态和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分析,为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提供鉴别依据。方法取晨尿离心留取沉渣,采用半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200例血尿标本中58例红细胞形态畸形,55例红细胞平均体积小于正常红细胞平均体积。结论红细胞形态和红细胞平均体积的检测对肾性和非肾性血尿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尿异常红细胞及异常红细胞形态百分比可以用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诊断。红细胞通过有病理改变的肾小球基膜时,受到挤压,损伤,其后在漫长的各段肾小管中受到不同pH值和渗透压变化的影响,使红细胞出现形态改变。红细胞容积变小,甚至破裂。我们通过检测尿中异常红细胞总数及异常红细胞形态百分比,探讨联合检测这几项指标对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尿液红细胞形态在血尿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传海 《中外医疗》2009,28(6):159-159
目的探讨尿液红细胞形态改变在血尿来源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取新鲜尿液离心后沉查滴在载波片上,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的形态。结果表明有2种以上形态变化的红细胞占尿红细胞80%以上即可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20%以下为非肾性血尿,与肾活检的诊断符合率均达90%以上。结论普通光学显微镜可鉴别尿红细胞形态及来源。  相似文献   

9.
尿红细胞检测对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诊治有重要意义。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F-100是实验室最常用的检测仪器,对尿红细胞指标的检测更为灵敏、准确。但尿中一些有形成分(如草酸钙结晶、脂肪球、类酵母细胞等),经常干扰尿中红细胞的检测结果。我们通过本试验对此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四种方式对尿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尿沉渣分析仪、尿红细胞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干化学法、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隐血实验对83份尿液进行联合检测,比较四种检测结果。结果:标准的尿沉渣分析法检测红细胞的准确度为86.3%,干化学法检测红细胞的准确度为84.9%。在尿隐血实验过程中,干化学的敏感性为300μg/L,单克隆抗体隐血为200μg/L。通过比较胶体金单克隆抗体隐血指标和干化学,可知干化学隐血法的敏感度约为80.5%,其特异性为83.2%。结论:联合应用四种检测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尿液检查准确率,这对于诊断及治疗疾病以及整体观察病程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尿沉渣分析仪镜检中红细胞的符合率.方法 对480例新鲜尿分别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尿沉渣分析仪镜检红细胞对比符合率.结果 两种方法的阴性符合率为96.5%,微量符合率为84.6%,阳性符合率为35.1%.结论 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检测才能有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红细胞形态变化对肾脏病诊断意义及其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炫  王刚  罗玉珍  李鹏  范桂香 《医学争鸣》2004,25(14):1299-1301
目的:探讨红细胞形态变化对肾小球肾炎及肾移植患者的诊断意义,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用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细胞有形成分并测定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强度,同时用离心沉淀法对尿沉渣进行染色镜检,将红细胞形态分类.比较红细胞容积与形态间的关系.结果:214例肾小球肾炎患者UF-100,光镜染色镜检尿红细胞多形性符合率分别为92.1%,90.1%(采用配对四格表X2检验,X2=20.00,P<0.05,两种方法间有显著差异);UF-100检测214例肾小球肾炎患者,72例肾移植患者分别为92.1%,51.4%(经四格表X2检验,X2=59.68,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尿沉渣仪测定尿红细胞前向散射强度与红细胞形态结合可协助诊断肾小球病并对肾移植术后有监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血尿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结果的分析,探讨尿红细胞形态对血尿来源诊断的意义。[方法]检测本院确诊为肾小球疾病和非肾小球疾病患者血尿中的红细胞数目和形态,比较不同疾病血尿红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肾小球性疾病77例,检出畸形红细胞63例,混合形红细胞10例,正形红细胞4例;非肾小球性疾病68例,检出正形红细胞56例,畸形红细胞7例,混合形红细胞5例。肾小球性血尿患者检测出尿畸形红细胞为81.8%,而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则仅有10.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红细胞形态对区分血尿来源、鉴别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红细胞形态变化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73例血尿患者尿沉渣进行相差显微镜镜检,并用血细胞分析仪对尿RBC MCV测定.结果:利用χ2检验对38例肾小球性血尿进行分析,χ2=4.90,P<0.0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平均阳性率为78.95%,灵敏度为73.53%,特异度为75.00%.结论:尿RBC位相联合尿RBC MCV检测对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具有相当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液红细胞检测和隐血试验的临床应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收治的88例患者的尿液进行研究,联合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UF-100尿沉渣分析仪、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隐血试验、干化学法等方法检测,并比较4种检测所得结果。结果88例患者尿液分析仪测定显示尿隐血为阳性,经离心沉淀后尿沉渣镜检显示,镜下红细胞阳性65例,镜检红细胞阴性23例,两种检测方法符合率为73.9%;镜下检查为阳性患者均为阳性,23例阴性患者中用胶体金试纸检测尿隐血中阴性18例,阳性5例;取镜检结果为阴性的23例患者尿液煮沸后采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结果显示转阴性18例,阳性5例。结论为提高尿液检查质量,可联合4种检测方法,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UF-100尿沉渣分析仪提示红细胞信息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际贞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6):4941-4943
目的:探讨UF—100尿沉渣分析仪提示红细胞信息的临床意义。方法: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DIRUIH—300干化学分析仪、离心沉渣镜检3种方法对880例新鲜尿红细胞进行检测,统计红细胞荧光参数并比较。结果:UF—100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检出率为56.36%,红细胞信息(RBC—Info)提示率为53.02%,其中正常红细胞(Normocytic)比率占28.52%,与离心沉渣镜检符合率为100%;小红细胞(Microcytic)比率占16.35%,与离心沉渣镜检符合率为97.67%;混合红细胞(Non—classifide)比率占55.13%,与离心沉渣镜检符合率为46.21%。结论:UF—100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分析、离心沉渣镜检联合检测是鉴别血尿来源的可靠方法,UF—100红细胞信息提示易受干扰。不能完全替代镜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次与二次晨尿标本红细胞形态的差异。方法用尿沉渣流式细胞仪、相差显微镜检测模拟血尿标本,临床一次与二次晨尿标本红细胞。结果尿红细胞数量、形态与其在尿中停留时间有关;一次与二次晨尿标本内红细胞大小有差异。结论二次晨尿标本红细胞检测能较准确反映泌尿系统疾病性质。  相似文献   

18.
王福元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062-3063
目的探讨使用光学显微镜检验血尿中红细胞形态变化对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我院90例有血尿症状的患者,收集晨尿后经离心留沉渣,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4×40倍下观察其标本中红细胞的不同形态,评价诊断符合率。结果 53例肾小球疾病患者中有50例诊断为肾性血尿,诊断符合率达94.3%;37例非肾性疾病患者中有30例诊断为非肾性血尿,诊断符合率达81.1%,全部病例诊断符合率达88.9%。即光学显微镜下的检查结果基本与其他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符合。结论光学显微镜下通过红细胞的不同形态能够有效判断血尿来源,且诊断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尿患者2次晨尿中红细胞形态的差异,从中选择较好的尿液标本留取方式。方法:采用尿液分析仪筛选出尿潜血阳性的空腹患者147例,留取同一患者的第1次晨尿,并间隔1h后留取第2次晨尿,2h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对尿中红细胞形态进行分析。分别计算特异性、临床诊断总符合率、误诊率、敏感性以及漏诊率。结果:肾小球疾病和非肾小球疾病血尿患者第1次晨尿和第2次晨尿红细胞形态检测结果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第1次晨尿和第2次晨尿的特异性分别为65.0%和93.3%,临床诊断总符合率分别为80.3%和90.5%,误诊率分别为35.0%和6.7%,敏感性分别为96.6%和94.3%,漏诊率分别为3.4%和5.8%。结论: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纠正用第1次晨尿做尿中红细胞形态分析,选择第2次晨尿做尿中红细胞形态分析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20.
李兰芬  孟泽 《甘肃医药》1994,13(1):36-37
尿常规检验是临床使用最普遍的常规检验项目;红细胞及Hb的结果对判断血尿或Hb尿的有无及程度甚为重要。镜检尿红细胞,由于镜检前处理尿的方法不同(新鲜未经沉淀尿,自然沉淀尿,不同尿量及不同离心速度沉淀的尿沉渣)虽然均以个/HP报告,但结果可能有差异;加之目前不少实验室在保留镜检方法的同时,又采用了尿液分析仪检测尿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