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 ,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归经补泻之理 ,阐述李寿山先生调理脾胃的用药规律 ,从而确定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的辨治原则和用药大法。并以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 ,升降、纳化、燥湿、喜恶等 ,结合药物效能 ,归纳出调理脾胃具体的用药法则 ,为指导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4):720-721
介绍朱方石治疗脾胃病经验,认为脾胃虚弱是其发病本源,湿热、寒湿、气滞、血瘀等为其主要病理因素,辨治过程注重辨病与辨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衷中参西,优势互补,并注重情志因素和生活调护,身心同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老中医周玉麟主任医师行医50余年,医术精湛,在诊治小儿脾胃病方面独具特长,现撷其梗概,简介如下。 调理小儿脾胃重视“健脾不在补,贵在运”。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机蓬勃,对水谷精微的需求十分迫切。但小儿脏腑娇嫩,脾胃机能尚未完善健全,故调理小儿脾胃就要从其生理病理特点入手,“健脾不在补,贵在运”。……  相似文献   

4.
周安方  王洪艳 《新中医》1995,27(12):1-2
脾胃病用药经验述要周安方,王洪艳主题词脾胃病/中医药疗法,中药配伍脾胃同居中州,五行皆属于土,经脉互为络属,生理上协同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其治疗用药也常须两者兼顾。1刚柔应相济脾为阴土,喜燥恶湿,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得阴则安。脾胃阴阳有...  相似文献   

5.
李寿山教授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寿山教授擅治慢性肝炎。他主张从整体论治 ,而不拘泥于一脏一腑。慢性活动性肝炎多从芳香化浊、活血化瘀论治 ,并要辨明患者体质之阴阳 ,素体阳盛者 ,治宜清热解毒、芳香化湿 ;素体阳虚者 ,治宜化湿通阳、健脾疏肝 ;素体阴虚者 ,治宜益气养血、育阴软坚、活血化瘀。慢性迁延性肝炎多从降脂抗纤入手 ,化痰开瘀 ,防治肝纤维化。总之 ,李师治疗慢性肝炎讲究病证结合 ,药简剂轻 ,分期治疗  相似文献   

6.
高辉远教授为擅治温热疾患的名医大家,亦是补土学派的临床医家。在半个世纪的医疗实践中,高师精研古籍,善于博取历代脾胃学家之长,并注重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不断予以发挥和完善。在师承高师3年学习期间,通过随师诊疾观察到,高师对于内科、妇科、儿科、老年病等多种疾患常从脾胃论治,立法严谨、用药有度、据证变通、灵活加减,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脾胃病辨治的四大法则,即补泻有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医研究院施奠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 5 0余载 ,治学严谨 ,博采众长 ,学验俱丰 ,分层辨治脾胃病尤具匠心。笔者有幸侍诊 ,现就个人学习期间所见 ,将施老分层辨治脾胃病经验作一简介。临床上许多脾胃病病程迁延 ,病情复杂 ,症状极不典型 ,若单凭临床症状进行常规辨证施治 ,疗效往往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 ,施老常审证求因 ,从病机演变过程中推理分析 ,将病机演变过程分为若干层次 ,如第一病机层次辨证疗效不显著 ,接着可从第二病机层次着手辨证施治 ,以此类推 ,即所谓分层辨治。1 温燥不效 ,治宜养阴脾为阴 ,胃为阳 ,脾胃之中又有…  相似文献   

8.
9.
李晓玲  张声生 《天津中医药》2015,32(10):577-580
张声生教授从医近30年,学验俱丰,在八法理论的指导下,治疗多种复杂性脾胃病,临证用药药味精炼,药量精准,注重寒热温凉、润燥刚柔的搭配,屡有卓效。  相似文献   

10.
高辉远教授为擅治瘟热疾患的名医大家,亦是补土学派的临床医家.在承高师3年学习期间,观察到高师对内科、妇科、儿科、老年病等多种疾患常从脾胃论治,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脾胃病辨治的四大法则,即补泻有法、适宜为度,升阳降逆、不可太过,药分寒热、用之勿过,药中病止、顾护胃气.现将高师对脾胃病辨治立法、用药特色归纳整理介绍如次.  相似文献   

11.
江育仁教授论治脾胃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育仁老师在中国儿科领域建树良多,理论造诣精深,临床经验丰富。对脾胃病证治有独到见解。笔者跟师学艺多年,现将老师治疗该病经验加之本人的体会介绍如下。l小儿体质,脾常不足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主司消化吸收,为“后天之本”,这是脾的生理功能。在小儿时期,由于整个消化系统发育未臻完善,而机体生长发育较快,对水谷精微(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大。因此在乳幼儿时期若喂养不当,皆能损伤脾胃之气,从而产生消化系统紊乱的各种证候和疾病。这是小儿“脾常不足”的临床客观反映。 “脾常不足”的病理变化,最突出的为“疳证”病儿…  相似文献   

12.
马贵同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鸿毅  郑红斌 《新中医》2000,32(12):10-12
马贵同教授早年深受著名中医学家黄文东教授的学术思想影响,辨证用药继承了海派中医兼收并蓄、灵活善变的特色,尤其对脾胃病的诊治更是注重传统与现代认识的结合,反常合变,见解独到,用药虽波澜不惊,但简捷切要.笔者随诊之余,玩味其中,得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15.
脾胃居于中央为后天之本,升发万物,在人体向有中州之称。脾胃一腔一腑,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一纳一化,一表一里,因而形成制约、互用、协调、合和的密切平衡关系,共同完成后天的受纳运化培育濡养的功能。只有脾胃纳化健运功能正常,后天之气才能不断地充养先天,脾胃居于中焦,为升降枢纽,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归于肝肾。由于脾胃健运才能有“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的正  相似文献   

16.
脾和胃构成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机体的消化、吸收主要依赖于脾的运化、升清和胃的降浊,一升一降来完成。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脾胃在人体后天的生长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特别要注重脾胃,现将我多年在脾胃病治疗临床中的经验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7.
宗湘裕  王万卷 《河北中医》2012,34(3):325-327
中药的配伍应用中,最基本的形式是2味药的合用,即所谓药对.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方剂临床疗效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药的配伍.杜长海师从全国著名脾胃病学专家董建华教授和田德禄教授,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首批基层老中医专家,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临证40载,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尤其擅长治疗脾胃病,观其处方常用药对,看似平淡,实则寓意深刻.我们有幸侍诊左右,兹将杜老师运用药对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脾胃用药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李寿山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寿山教授认为消化不良当从痞满、胃痛等论治。其病机关键为中虚不运、肝郁气滞、寒热错杂、阴亏津枯,尤以中虚不运为多见。治宜健脾、疏肝、和解、润下为主。自拟补中消痞汤、舒肝和胃汤、和中消痞汤、清中消痞汤,验证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林珠调脾胃经验特色北京积水潭医院(1000s5)马学清关键词脾胃病,中药治疗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向来被历代医学家所重视。林珠大夫行医三十余年,精于医理,经验丰富。他认为:凡病之发生和转归无不与脾胃有关,故诊病必先审察脾胃之强弱,治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