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维电子胃镜在胃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将269例进行纤维电镜活检的标本,做成石蜡切片,HE染色,电镜下观察。结果:269例活检标本中,191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33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9例为胃溃疡,4例为吻合口慢性炎症,4例为胃息肉,28例为恶性肿瘤(23例腺癌、5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合并癌变)。结论:胃镜活检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恶性肿瘤常集中在胃窦幽门处,需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 (PLG)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与癌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的15 0例PLG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胆固醇息肉 10 3例 ,占 6 8.7% ;炎性息肉、腺肌瘤及腺瘤样增生 30例 ,占2 0 .0 % ,无恶变 ;腺瘤 17例 ,占 11.3% ,其中癌变 6例 ,恶变率为 35 .0 %。6例癌变者年龄 5 2~ 6 9岁 ,均为广基单发 ,大小为 15mm× 18mm× 2 0mm以上。结论 PLG中年龄 >5 0岁、广基单发、直径 >10mm ,位于颈部的息肉均为癌变的高危因素 ,病理类型以腺瘤最易癌变 ,应早期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3.
“胃癌前病变”根据WHO 1978年胃肠病专家会议指出,它包括两个方面:1.癌前状态,指一些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的临床表现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下简称CAG)、慢性胃溃疡、胃瘾肉、手术后残胃等。2.癌前病变,指一类容易发生癌变的胃粘膜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即胃粘膜的不典型增生。近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胃病变应用胃功能三项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于肇庆市高要区中医院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早期胃癌患者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作为A、B、C三组,分别对三组患者的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值,并对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进行计算,PGⅠ、PGⅡ和PGR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界范围计算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完成。另选同期诊断不明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并通过A、B、C三组结果计算出的PGⅠ、PGⅡ和PGR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界范围作为标准,对80例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确定,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标准,计算PGⅠ、PGⅡ和PGR在慢性胃病变中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采用A、B、C三组计算出诊断临界范围对另外80例患者进行诊断,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7例,胃溃疡患者23例,早期胃癌患者7例,病理诊断结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胃溃疡25例,早期胃癌10例,无胃部病变患者5例,经计算胃功能三项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早期胃癌准确率分别为92.50%、92.00%、70.00%。结论:胃功能三项检验在慢性胃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快速完成对患者的诊断,并且操作相对简单,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慢性胃炎、胃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以中青年以上更为多见。我们临床用枳实白及粉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该病 ,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观察病例来源于我院电子胃镜室 ,共 110例。其中男 85例 ,年龄 2 4~ 49岁 ;女 2 5例 ,年龄 2 2~ 40岁。病程最短 6个月最长 2 0多年。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 6 5例 ,幽门螺杆菌 (HP)阳性 2 0例 ,阴性 45例 ;胃溃疡 45例 ,HP阳性 40例 ,阴性 5例。1.2 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经电子胃镜检查 ,并经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其中重度 70例“肠化”中度 2 5例 ,轻度 15…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临床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为主要表现,缠绵难愈,易复发,且有癌变倾向,是医学界公认的难治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慢性消化性胃溃疡会否癌变尚有争论,多数学者认为溃疡癌变则为癌溃疡,或胃癌合并慢性溃疡。现就胃切除标本经病理诊断为慢性溃疡癌变的45例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作者收集近5年来本院及在上海中山医院进修时经胃镜检出胃癌119例,其中溃疡癌变者45例。男性43例,女性2例,男女之比为21.5:1。最大74岁,最小27岁。年龄分布:20~29岁1例(2.2%),30~30岁2例(4.4%),40~49岁8例中(17.8%),50~59岁14例(31.1%),60~69岁17例(37.8%),70岁以上3例(6.7%)。有上腹痛42例,出血史者25例。病程<1年7例(1…  相似文献   

8.
<正> 经久不愈的慢性胃溃疡是否会癌变尚有争议,但动物实验证明,溃疡周围的粘膜上皮在反复炎性刺激和修复中,再生上皮易遭致癌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癌变。据日本300例早期胃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表明,溃疡癌变的发生部位以胃溃疡最好发的胃角小弯侧最多见,发病高峰在40~50岁,平均年龄为50.5岁。而胃癌的发生部位多见于肠上皮化生的幽门区,其发病高峰超过60岁,平均发病年龄59.5岁。据报道胃溃疡的癌变率为1~5%。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胃溃疡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病例分为胃溃疡组3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组28例,以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红参、黄连、黄芩等,日1剂)治疗,伴胁部胀满,午后自感发热者加柴胡、香附,纳差、食谷不化者加鸡内金、神曲,恶寒者加肉豆蔻,五更泻者加四神丸.结果:胃溃疡组治愈率89%.结肠炎组治愈率79%.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胃溃疡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黄芪治疗胃溃疡29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黄芪治疗胃溃疡,是吾师宋祥孚主任祖传验方,笔者运用黄芪治疗胃溃疡29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29~59岁;病程5个月~10年,以上病例均以胃镜检查提示胃溃疡,病理检查提示慢性炎性病变,幽门螺杆菌(H P)检查阳性。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2治疗方法处方:黄芪200g,白及100g,炙甘草100g,研极细末备用。用法:每餐饭前20min服用5g,温开水调成浆服用,1个月1疗程。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胃镜检查溃疡面愈合;显效:临床症状好转,胃镜检查溃疡面明显缩小,溃疡面仅留少量薄苔;有效:临床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胃溃疡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3月~ 2011年6月所收治的150例胃溃疡患者,全部病例均经过胃镜检查而确诊,均经病理检查,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实行黄芪建中汤治疗.结果:通过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是治疗胃溃疡的有效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手术指征。方法:回顾6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病理类型有胆固醇息肉44例,炎性息肉6例,单纯性腺瘤4例,乳头状腺瘤1例,腺肌样增生3例,癌变2例。结论: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治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严格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老年人(≥60岁)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灶部位及病理特点.结果:老年人胃癌的分布主要在胃体及胃体以上部位,占老年人胃癌72.2%;中高分化腺癌占老年人胃癌62.1%;有淋巴结转移56例,占51.8%;侵及浆膜层80例,占74.1%.结论:由于老年人生理、病理和临床特点有其特殊性,治疗应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和探索慢性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8例慢性胃溃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单纯西药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29例患者中,16例显效,占55.17%,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的44.83%;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6%.P<0.05,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组的治疗显效率和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慢性胃溃疡治疗,疗效较好,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解毒活血方治疗胃溃疡合并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方治疗胃癌前病变合并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患者按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58例(采用解毒活血方制成的颗粒剂治疗)和对照组57例(采用雷尼替丁加维酶素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现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为64.91%.结论:解毒活血方治疗胃癌前病变合并胃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宫颈息肉的临床诊断,分析其主要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107例宫颈息肉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对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宫颈息肉以29~48岁的女性居多,且大都为炎性息肉,增生原因主要为炎症刺激。结论慢性宫颈炎是引发宫颈息肉发生的主要因素,宫颈息肉存在癌变的危险性,必须及时诊断处理,同时还要对慢性宫颈炎进行进一步检查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应用LEEP刀手术治疗的15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感染、脱痂出血量,治疗有效率。结果:158例患者全部一次性彻底治愈,总有效率100%。无并发症、无感染发生。手术平均时间8.2±1.1分钟,术中仅有21例患者术中有少量渗血,术后脱痂出血量较少,平均为19.3±2.1毫升。病理检查发现153例为慢性宫颈炎,1例为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CIN),4例为慢性宫颈炎伴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CIN)。结论:LEEP刀手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明显,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轻,安全可靠,费用低廉等诸多优点,还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变的有效手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呈慢性过程,对人们的健康及工作影响颇大。从中西医治疗溃疡病的经验总结来看,如能按溃疡病病理学规律来治疗效果则比较理想,可见探讨中西医的溃疡病病机及其内在联系,对临床医疗实践有较大的意义。我们通过胃溃疡的形态、机能变化探讨其病机,因形态与机能的变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为便于分析,现作如下分述: 一、形态改变我们观察了180例活体组织的胃溃疡病理形态变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主要病理特点的消化道疾病.主要侵犯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粘液脓血便、腹泻、腹痛及里急后重等[2~3].本病病因未明,治愈难度大,复发率高,具有较高的癌变率,与结肠癌的发病关系密切,为结肠癌癌前病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12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其中老年组52例,非老年组70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结果 2组患者在上腹饱胀、不典型上腹痛、呕血黑便对比上差异显著,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临床特点对比上差异显著,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Hp感染检出率对比差异明显,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对比中差异显著,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多不明显,多数病理特征相较中青年患者有改变。患者病情的诊断仍需胃镜和病理诊断。老年患者生理状态的特殊性,使得及早诊断和及早干预治疗消化性溃疡变得十分迫切,避免消化性溃疡癌变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