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源性溃疡(HU)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52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对发现的85例肝源性溃疡进行了分析.结果 521例肝硬化患者中,发现肝源性溃疡85例,检出率为16.6%,肝源性溃疡出血发生率高,本资料显示其出血发生率为18.8%,肝源性溃疡发生率在Child-pugh分级中的A、C级间与A、B级间,食道静脉曲张程度的轻度、中度、重度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呈正相关.结论 肝源性溃疡的发生率高,常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因此,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应早期行胃镜检查确诊,发现出血时应争取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从而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被称为肝源性溃疡(HU)[1].而HU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状况、感染后果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国内报道尚少.为探讨HU与Hp是否在相互关系、感染后果如何,本文对本院1993年6月~2000年6月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96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聂军  袁晓梅 《吉林医学》2010,31(27):4692-4693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肝源性溃疡之间的临床关系分析。方法:对确诊为肝硬化患者行14C尿素酶呼气试验测Hp,对50例肝源性溃疡患者H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肝源性溃疡组Hp阳性率40%(20/50)明显低于对照组Hp阳性率65%(65/100),且在性别和年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的有无发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肝源性溃疡的无统计学相关性差异,Hp感染在其发病机制中不起主要作用。对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肝源性溃疡患者无需常规抗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肝源性胃病的关系。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6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63例,非慢性肝病患者158例,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4C-尿素呼气实验。结果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非慢性肝病对照组的Hp感染率分别为48.3%、41.8%和81.6%。肝源性溃疡Hp感染率为48.1%,而对照组消化性溃疡Hp阳性率为90.6%。结论慢性乙型肝病患者的Hp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Hp感染不是肝源性溃疡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肝源性溃疡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65例确诊肝源性溃疡患者,就其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特点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溃疡检出率17.81%;肝源性溃疡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52.3%。内镜表现胃溃疡较十二指肠溃疡多见,复合型溃疡多见,溃疡直径<1.0 cm者最多;肝源性溃疡肝功能分级A级与B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轻度与中、重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U症状不典型、发生率高,其发生与肝功能分级和门脉高压显著相关,在检出率、临床表现、内镜及治疗方面,均有其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现状及与消化性溃疡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消化内镜表现及Hp感染情况.结果 Hp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性别、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的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H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Hp现症感染检出率为59.1% (65/110),Hp阳性组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为73.8% (48/65),高于Hp阴性组(55.6%,2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A、B、C级患者的Hp阳性率分别为54.4%、61.5%、64.0%,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Hp感染与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均无关,但是为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门脉高压并消化性溃疡被称之为肝源性溃疡 ,其发生和发展与消化性溃疡常见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有无关系 ?报道尚少。我们在 1 993~ 2 0 0 1年 ,共收治肝源性溃疡 5 7例 ,其中合并Hp感染 1 9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确诊为肝源性溃疡 5 7例 ,根据Hp感染诊断标准( 1) ,均使用快速尿素酶试验试纸法 (于胃小弯取材一块 )及活检标本HE染色法 (于胃窦大弯取材一块 ) ,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 ,判定为Hp感染。经检测发现合并Hp感染1 9例 ( 3 3 .3 3 % ) ,其中男 1 7例 ,女 2例 ,年龄 2 0~ 69岁 ,平均 48.8岁。 5 7例均经临床、超声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中Hp感染状况以及与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源性溃疡的关联。方法:肝硬化患者406例,采用ELISA法检测HBV—M及抗HCV,PCR法查HBV—DNA和HCV—RNA,金标法查Hp—cagA。14↑C尿素呼气试验采用HTY1001HP测试仪,如≥0.1dpm/molCo2判定为有Hp活动性感染;血氨采用比色法。胃镜下取胃窦及胃体黏膜组织2块,行HP的组织学涂片检查。选117例HP感染的肝硬化高氨血症患者,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给予枸缘酸铋钾、克拉霉素及替硝唑进行根除治疗。对照组53例用乳果糖治疗。用PCR法对肝组织进行HpDNA扩增分析。结果:Hp在慢性肝病中的感染率(47.2%)明显高于对照组(24.7%,P〈0.01)。Hp阳性组中肝性脑病发生率为36.4%(4/11例),对照组为60.0%(6/10例),对照组肝性脑病的发生率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行Hp根除治疗后,治疗组血氨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Hp阳性组出血率为40.2%(47/117例),阴性组出血率为13.7%(18/131例),两组出血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Hp阳性率60.5%(26/43例)高于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Hp阳性率53.8%(35/65例)。肝源性溃疡组Hp的感染率为60.9%(39/64例)与非肝源性溃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23例患者肝组织中扩增出Hp的16SrRNA基因。结论: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中Hp阳性率明显增高;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源性溃疡的发生与Hp感染有关,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存在Hp感染。慢性肝病并有Hp感染的患者根除治疗对预防和治疗慢性肝病及其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消化性溃疡被称之为肝源性溃疡[1 ] 。肝源性溃疡国内报道甚少 ,常造成误诊、漏诊、护理跟不上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康复。 1 999年 1月~ 2 0 0 1年 4月间 ,我们对38例确诊为肝源性溃疡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患者康复较快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8例中 ,男 34例 ,女 4例 ,年龄 2 2~ 72岁。肝炎后肝硬化 2 9例 ,酒精性肝硬化 9例 ,混合性肝硬化 2例 ,1 0例溃疡出血临床表现呕血加黑便 3例 ,单纯黑便 7例。1 .2 内镜所见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本组 38例中 ,十二指肠溃疡 2 1例 ,胃…  相似文献   

10.
肝源性溃疡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仁芳 《华夏医学》2009,22(3):429-431
目的:探讨肝源性溃疡(HU)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肝源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胃镜表现、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分级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结果:HU以上腹痛最多见但缺乏规律性;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率高于胃溃疡(P<0.05);HU的发生与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肝源性溃疡症状不典型,发生率高,其发生与肝功能分级及门静脉高压密切相关,难治愈,及时正确诊治HU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肝硬化病情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掌生  刘永霞 《医学文选》2001,20(2):136-138
目的:评价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对137例合并高氨血症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Hp感染情况及血氨浓度进行观察,并探讨二者与肝硬化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137例中51例Hp阳性,阳性者平均血氨浓度明显高于Hp阴性者,Hp阳性组肝性脑病和肝性溃疡的发生率均高于Hp阴性组。二组之间Child-pugh分级,上消化道出血,腹水及食管或/和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生率无差异,合并肝性溃疡,肝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者血氨浓度均各自高于无上述合并症者,Hp感染与否与肝性脑病的程度无关。结论:Hp感染可使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增高;诱发肝性脑病的发生;在肝性溃疡的形成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顾掌生  刘永霞 《微创医学》2001,20(2):136-138
目的 评价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 对137例合并高氨血症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Hb感染情况及血氨浓度进行观察,并探讨二者与肝硬化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 137例中51例Hp阳性,阳性者平均血氨浓度明显高于Hp阴性者,Hp阳性组肝性脑病和肝性溃疡的发生率均高于Hp阴性组,二组之间Child-pugh分级、上消化道出血、腹水及食管或/和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生率无差异;合并肝性溃疡、肝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者血氨浓度均各自高于无上述合并症者,Hp感染与否与肝性脑病的程度无关。结论 Hp感染可使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增高;诱发肝性脑病的发生;在肝性溃疡的形成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董鹏  付春香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4):1390-1390
肝源性溃疡(Hu)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旨在通过14例肝源性溃疡进行根治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观察其对溃疡愈合的疗效并与同期的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对比,来探讨肝源性溃疡与Hp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170例内镜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内科治疗效果。方法:17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确定出血原因,并予内科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70例患者中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EGVB)出血99例,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出血41例,肝源性溃疡(HU)出血30例,出血率分别为58%,24.1%,17.6%。肝功能越差,静脉曲张越明显,以中重度为主,重度静脉曲张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肝功能越差,静脉曲张越明显,肝源性溃疡发生率越高,各组间有明显差并(P<0.05)。肝源性溃疡中Hp阳性率43.3%,说明HU的发生与Hp感染关系不大。治疗效果以非EGVB出血明显,达87.3%。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EGVB、PHG、HU,以EGVB为主。内科治疗效果以非EGVB出血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源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肝源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肝源性溃疡以上腹痛最多见但缺乏规律性;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肝源性溃疡的发生与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肝源性溃疡症状不典型,发生率高,其发生与肝功能分级及门静脉高压密切相关,难治愈,及时正确诊治肝源性溃疡,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肝源性溃疡的病因与临床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黄雪  谭至柔 《医学综述》2000,6(9):402-403
<正>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被称为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 ulcer).是慢性肝病的一种肝外表现,其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等均异于一般的消化性溃疡.由于原发疾病的存在,常缺乏溃疡病的典型症状,以致漏诊率较高,延误治疗.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就国内外近期文献综述如下.1发病概况一般人群溃疡病发生率为6.8%~10%.而肝源性溃疡的发生率大约是正常人群的2~3倍,临床统计其发病率为 10%~33%.梁扩寰报道37例肝硬化尸检溃疡发生率为10.8%,陈德珍等报道44例肝硬化尸检溃疡病发生率为13.6%.Galvet报道201例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检出率为10.5%.  相似文献   

17.
刘军 《广西医学》1999,21(4):643-644
本文对13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及132例对照组进行胃镜检查,并按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分组比较,结果如下:肝硬化组的消化溃疡检出率为37.3%,是对照组的3.1倍,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不随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加重而增高,急性胃粘膜病变的检出率为38.1%,是对照组的2.52倍,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关系密度(P〈0.01,X^2=14.41)。本组表明肝硬化门脉高压者较正常人易患消化溃疡及急性胃粘膜病变,前者与门  相似文献   

18.
黄雪  谭至柔 《广西医学》2001,23(3):602-603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被称为肝源性溃疡 ( Hepatogenic Ulcer) ,据报道肝源性溃疡发生率较高 ,大约是非肝病人群溃疡病发生率的 2~ 3倍 ,临床统计其发病率为 1 0 %~ 33% (1) 。目前 ,幽门螺杆菌 ( Helicobacter pylori,缩写为 H.pylori)与肝源性溃疡的关系尚未定论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肝源性溃疡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 .1 对象 :为我院 1 999年 7月至 2 0 0 0年 2月来门诊就诊并接受胃镜检查的肝硬化病人 ,同时除外患有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近2周内有服药史 ,共有 50例肝硬化病人被纳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奥美拉唑对肝源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源性溃疡是各种肝硬化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幽门管溃疡及复合性溃疡,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占肝硬化患者约21%[1,2].现将我院1997年1月-2003年12月诊治的43例肝源性溃疡患者,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杜建新  侯激流  蒋锦华  芦红 《西部医学》2012,24(7):1268-126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肝硬化并发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69例肝硬化患者Hp感染进行检测,并分析Hp感染与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及肝源性溃疡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与慢性胃炎(CG)接近;Hp感染率在肝硬化有、无PHG及轻、重型PHG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肝硬化伴十二指溃疡(DU)组HP感染率高于不伴溃疡组(P<0.05)而与DU对照组接近(P>0.05);肝硬化伴胃溃疡(GU)组Hp感染率与不伴溃疡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GU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Hp与DU关系密切,而与PHG及GU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