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2型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统计学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307例2型DM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2型DM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14.0l%,年龄、高血压、脑梗死和吸烟指数4个因素与2型DM患者的冠心病发病有关。结论:预防和降低2型DM患者高血压、脑梗死、吸烟等有关危险因素,有可能降低并发冠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关于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8年11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发AMI患者(DM组)60例,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AMI患者(非DM组)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梗死部位、血压血脂水平、24小时诊断率、误诊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DM组患者年龄轻、血脂高、症状不典型、梗死面积大或部位多、并发症多,病死率高.2型糖尿病并发AMI患者发病年龄提前,女性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症状轻,病情重,脂代谢紊乱较严重.结论 2型糖尿病易合并多种并发症,急性期病死率高,血糖和糖尿病病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认识其特点有助于本病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并发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 group,DM)患者病情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14例,DM 组111例,非糖尿病(non diabetic mellitus group,NDM)组103例,对2组患者并发其他疾病情况、临床症状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M 组并发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率高于 NDM 组,意识障碍发生率高于 ND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NDM 组临床预后明显优于 D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有 DM 者发生脑梗死年龄较早,2型 DM 影响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和冠状动脉影像特点。方法:将老年AMI患者,分为并发DM组和不并发DM组,回顾性分析临床情况、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并跟踪随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并发DM组的原发性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高于不并发DM组。无痛性心肌梗死多见,发病到就诊的时间长;并发DM组影像表现为多支血管病变、远端病变,病变血管更多的TIMI1级血流;PCI的成功率与不并发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DM合并AMI者,行急诊PCI,安全有效。PCI后并发症少,但30天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临床类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糖尿病组)与100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性别、年龄、血脂、临床类型及预后的比较。结果糖尿病组起病年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性别差异不明显(P>0.05);糖尿病组患者血脂代谢紊乱明显;缺血性卒中类型以大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其次为腔隙性梗死,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以心源性脑栓塞多见。结论基层医院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住院患者特点是:发病年龄偏小、合并脂代谢紊乱多、以大血管病变为主、预后不良。作为基层医院应重视健康教育普及保健知识,及早发现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患者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减少脑梗死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并发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对24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并发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DM组)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与无糖尿病的50例冠心病患者(非DM组)进行比较。结果 DM组血脂异常、无痛性心肌缺血显著高于非DM组;DM组受累血管比例较高,2支及3支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非DM组;并且C型病变比例较高而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非DM组。结论 并发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病变部位多且弥漫,左室射血分数降低。  相似文献   

7.
兴凤  韩锡梅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210-21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明确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对18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10例不伴糖尿病脑梗死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脑梗死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梗死部位、梗死数目及预后。结果两组实验室检查数据、梗死部位、梗死数目及预后有显著差别。结论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基底节区梗死发生率高,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高,多发病灶多,预后不良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7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DM组和非DM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结果DM组与非DM组发病年龄分别为(51.4±6.6)岁和(58.6±9.0)岁(P〈0.01),合并高血压病史者分别为63.9%和42.4%(P〈0.05);DM组无痛性心梗发生率为60.6%,明显高于非DM组(P〈0.01);DM组心衰、心律失常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于非DM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年龄提前,多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无痛性心梗多见;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后易并发心衰、心律失常、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9.
许璇 《广州医药》2016,(2):93-94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病变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住院的T2DM并急性脑梗死组与非DM脑梗死组各110例,对比两组的生化检查、 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NIHSS)评分、 梗塞灶及狭窄血管等.结果 两组在年龄、 性别、 血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T2DM并急性脑梗死组在C反应蛋白、 总胆固醇、 糖化血红蛋白、 尿素氮、 肌酐、NIISS评分显著高于非DM脑梗死组.T2DM并急性脑梗死组以小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 大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联合皮质支动脉供血区梗死的多发性脑梗死多见,狭窄血管见于大血管合并小血管.结论 T2DM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灶为多发性,狭窄血管更广泛,病情较严重,预后差,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及非2型糖尿病脑卒中的发病年龄,脑卒中类型,治疗有效率,病死率进行比较。观察其临床特点。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与非2型糖尿病脑卒中病人50岁以后发病者有明显差别,且并发脑梗死较非2型糖尿病多见,病情重,病死率高,预后差。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病情重,病死率高,预后与血糖水平的高低有关,控制好血糖是预防及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并急性脑卒中的相关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并急性脑卒中在相关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近4年住院的T2DM并急性脑卒中388例,其中脑出血组93倒,脑梗死组295例,分别与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DM)脑出血组及非DM脑梗死组做对照分析。结果T2DM并急性脑卒中占同期住院T2DM人群的12.0%。急性脑卒中人群的17.0%;T2DM并急性脑梗死占T2DM并急性脑卒中的76.0%。与非DM脑出血组相比,T2DM并脑出血组的大出血灶多,死亡率高。治愈率低(P〈0.01);与非DM脑梗死组相比,T2DM并脑梗死组的大痛灶、多发病灶、复发病灶、腔隙病灶多,死亡率高。治愈率低(P〈0.01)。结论T2DM并急性脑卒中以缺血性卒中为主。病情较严重,预后差。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2.
郭田华  林贝贝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6):2260-2260
目的:为研究糖尿病(DM)并无症状性脑梗死(SCL)的病因。方法:1995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14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经CT和临床资料研究发现有32例并发无症状性脑梗死。对其代谢控制状况进行检测,并对其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DM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生率随高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高血脂、年龄、病程的增高而升高。结论:高龄、病程长、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是DM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46例T2DM患者,其中合并脑梗死组72例,无脑梗死组74例,检测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T2DM合并脑梗死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吸烟史、血尿酸、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或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s-CRP和糖尿病病程与T2DM合并脑梗死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hs-CRP是促使T2DM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心血管病变的常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年龄均≥50岁的98例T2DM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单纯T2DM)和实验组(T2DM并发心血管病变),各49例,两组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预选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该其常见危险因素。结果 T2DM合并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为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结论对多种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实施动态监测有利于控制T2DM并发心血管病变或是为并发后合并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敬晓 《西部医学》2008,20(4):741-742
目的探讨与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相关的常见因素及并发肺部感染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康复期患者96例,分析肺部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脑梗死部位、病情轻重、基础疾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年龄大、病情重、原有糖尿病、心脏病、肿瘤患者,肺部感染率明显升高,并发肺部感染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控制肺部感染可有效降低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7,(9):1221-122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水平的关系。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89例按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T2DM合并脑梗死组(45例)和单纯T_2DM组(44例),另选择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群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并进行Hcy、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等相关指标检测,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IMT的相关性。结果:(1)T_2DM合并脑梗死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_2DM组和对照组,单纯T_2DM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2)T_2DM并发脑梗死组TG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_2DM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3)T2DM并发脑梗死组和单纯T_2DM组颈动脉超声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硬化表现,但T_2DM并发脑梗死组的IMT、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单纯T_2DM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Hcy是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Hcy与IMT、HbA1C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Hcy是T_2DM患者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临床特点及冠脉特征,对120例CHD患者按CHD合并DM和不伴有DM分组,并对两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CHD合并DM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受累程度高且弥漫性血管病变多见,射血分值低,并且DM病程越长越易发生多处血管病变。CHD合并DM患者的无痛性心肌缺血和梗死以及心衰的发生率高,病情重,预后差。提示CH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有多种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CHD合并2型DM患者左主干及三支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18.
何艳  何涛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0):349-350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DM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型DM患者64例与38例同期门诊与住院的非2型DM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观察。结果2型DM患者下肢血管管腔的IMT、硬化斑块、狭窄和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2型DM组下肢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以累及腘动脉以下的远端动脉胫前、后动脉多见,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查2型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病部位、阻塞程度的有效手段,对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吴广钊 《广西医学》2012,34(4):461-46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2例(DM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NDM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并发症、梗死部位.结果 DM组无痛性AMI比率为30.56%,明显高于NDM组的12.86%(P<0.05);DM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56%、62.50%、34.72%,病死率为12.50%,均明显高于NDM组的15.71%、32.86%、18.57%及2.86%(P<0.05);DM组多部位梗死发生率为47.22%,明显高于NDM组的30.00%(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感染等,以多部位梗死为主,心功能较差、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T2DM急性脑梗死SUA水平与糖代谢、AIP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92例T2DM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基线SUA水平、糖代谢指标、AIP及预后不良发生率.结果 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包含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发病至入院时间>6 h、基线SUA增高、FPG增高、HbA1c偏高、AIP偏高、饮酒、抽烟、大脑梗死面积者,基线SUA水平与FPG、HbA1c、AIP均呈正相关性.结论 T2DM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基线SUA水平高,FPG、HbA1c和AIP均偏高,且与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均是此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基线SUA水平与FPG、HbA1c、AIP均呈正相关,且对预后不良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