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用CT测量膀胱经第1侧线7穴进针深度、角度方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给针灸临床操作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方法:应用CT断层技术和断面解剖学,测量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7个穴位的直刺深度、斜刺距离和角度.结果:得到各组数据;斜刺距离和角度与罗氏指数的回归方程.结论:不同体型人组[1]的7个穴位的直刺深度、斜刺距离和角度差异显著,斜刺距离和角度与罗氏指数存在线性关系[2].  相似文献   

2.
<正> 极泉(手少阴心经) [文献依据]《甲乙经》;在腋下筋间动脉,入胸中。 [体表定位]腋窝中央,腋动脉的后方。 [深度]直刺1.2寸。 [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臂内侧皮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合而为一,或互换纤维分布该穴皮肤。 (1) 臂内侧皮神经由臂丛内侧束分出,  相似文献   

3.
<正> [文献依据]《甲乙经》:在小指本节后陷者中,直劳宫。 [体表定位]在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间,与劳宫穴相平。 [深度]直刺6分。 [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尺神经掌支分印,其纤维由第八颈神经和第一胸神经组成。 2.皮下组织:脂肪内含有从掌腱膜到皮肤的纤维束及上述神经。 3.掌腱膜:由正中神经支配,该膜的神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测量直刺胆俞穴的安全深度,为临床安全针刺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将20名BMI在17.8 ~22.9范围的青年志愿者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10人、女性组10人,应用MRI技术在横轴位测量胆俞穴的针刺深度,参考安全深度≤危险深度×75%计算.结果:①男性右侧穴位危险深度是(3.44±0.44)cm,安全深度是(2.58±0.33) cm;左侧穴位危险深度是(3.35 ±0.43) cm,安全深度是(2.51±0.32)cm.②女性右侧穴位危险深度是(2.98±0.30) cm,安全深度是(2.23±0.23) cm;左侧穴位危险深度是(2.89±0.29) cm,安全深度是(2.13±0.23) cm.③男性两侧穴位危险深度比较P >0.05,女性两侧穴位危险深度比较P>0.05,提示男或女左右侧胆俞穴针刺危险深度无显著差别.④男性左右两侧穴位危险深度分别与女性比较P <0.05,男性与女性在针刺胆俞穴的危险深度上有差别,提示胆俞穴直刺时应注意性别差异.结论:应用MRI测量直刺胆俞穴安全深度,获得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5.
<正> 合谷(手阳明大肠经) [文献依据] 《甲乙经》:在手大指次指间。 [体表定位] 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略近第二掌骨中点处。 [深度] 直刺8分。 [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桡神经添支分布,其纤维由第六到第八颈神经组成。 2.皮下组织:内有桡神经浅支及手背静脉网的桡侧部(是头静脉的起始部)。 3.第一骨间背侧肌:由尺神经深支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八颈神经和第一胸  相似文献   

6.
眼肌直刺为主治疗外伤性眼外肌麻痹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眼肌直刺为主治疗外伤性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机制。[方法]对照组:常规肌肉注射维生素B1及B12,口服血管扩张剂配合眼周穴位针刺49例52只眼。治疗组:眼肌直刺为主配合眼周穴位针刺58例60只眼。治疗1~6个疗程并随访观察1~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35例36只眼,治愈率为69.23%,好转3例3只眼,显效3例3只眼,无效8例10只眼;治疗组治愈51例51只眼,治愈率为85.00%,好转4例4只眼,显效2例3只眼,无效1例2只眼。治愈病例随访观察1~6个月均未见复发,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3595,P<0.01)。两组比较在疗程上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程短于对照组。[结论]眼肌直刺为主治疗外伤性眼外肌麻痹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其治疗机制可能为刺激了肌肉组织和相应神经分支,直接兴奋病理状态下的麻痹肌,使其收缩力增强,促进了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正> 神门(手少阴心经) [文献依据]《甲乙经》:在掌后锐骨之端陷者中。 [体表定位]在掌后腕横纹尺侧端,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凹陷处。 [深度]直刺5分。 [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前臂内侧皮神经及尺神经掌支双重分布,其纤维均由第八颈神经和第一胸神经组成。 2.皮下组织:针的尺侧有尺神经掌支。 3.针的尺侧有尺侧腕屈肌腱:该肌由尺神经支配,其纤维由第八颈神经和第一胸神经组成。  相似文献   

8.
<正> 劳宫(手厥阴心包经) [文献依据](《灵枢·本输》):在中指本节内间。《甲乙经》:在掌中央动脉中。 [体表定位]在二、三掌骨间,靠近第三掌骨处,掌横纹上方。 [深度]直刺6分。 [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正中神经掌支分布,其纤维由第六到第八颈神经组成。 2.皮下组织:脂肪内含有从掌腱膜到皮肤的纤维束及上述皮神经。 3.掌腱膜:由正中神经支配,到该膜的神经纤维由第七、第八颈神经和第一胸神经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运用薄智云腹针疗法联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中风后呃逆门诊患者按完全随机方法(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腹针结合体针治疗,腹针取中脘(浅刺)、下脘(浅刺)、气海(深刺)、关元(深刺)、阴都(双侧,浅刺)、滑肉门(双侧,中刺);体针取内关、天突、攒竹、足三里、三阴交。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0.35×50mm毫针浅刺中脘、下脘、阴都,直刺深度达皮下浅筋膜;中刺滑肉门,直刺深度达腹直肌;深刺气海、关元,直刺深度达腹横肌深处,均选用提插捻转手法,再以0.25×40mm毫针针刺体针穴位,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间隔15min用提插捻转手法行针1次,1次/d。对照组30例传统体针方法治疗,取穴及操作方法同治疗组。连续治疗3次(3d)随访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薄智云腹针疗法联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从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手法及治疗目的等方面进行针刺的规范化研究,认为膝周穴位针刺多宜直刺,针刺深度宜为1~1.5寸,刺激量以放射1~3次为宜。  相似文献   

11.
浮针治疗肩周炎的即刻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科学评价使用一次性浮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常规针组,浮针组采用特制的浮针针具治疗,常规针组采用直径0.38 mm、长40 mm的一次性针灸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最受限方位的关节活动度、肩关节活动中软组织疼痛自评分及肩部压痛自评分,以及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进针、扫散、留针过程中发生刺痛的次数、出针时出血情况等不适情况.结果:活动相关性疼痛、压痛、最受限方位的关节活动程度的改善均为浮针组优于常规针组,提示浮针组的即刻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组;进针过程中的刺痛次数浮针组少于常规针组,扫散时、留针时的刺痛次数以及出针时出血次数,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从本试验看,在浮针疗法中使用一次性浮针比常规针灸针更为有效、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2.
谈腧穴深度与针刺深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建军  解秸萍  付平 《针刺研究》2006,31(4):246-248,251
本文讨论了腧穴的深度与针刺深度之间的关系。认为腧穴的深度取决于经脉所在位置的深度;虽然腧穴的深浅决定针刺的深浅,但针刺深度不能等同于腧穴的深度,针刺的深度也不应以安全深度为准;腧穴的深度及针刺深度应以腧穴位于体表的点至最佳针感的深度为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CT成像精确解剖定位测量风池穴针刺安全深度,为临床安全针刺操作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将23例成年自愿者按罗氏指数标准分为瘦人组10例、适中人组8例和胖人组5例.应用CT扫描技术测量风池穴的针刺危险深度和安全深度.结果:瘦人组、适中人组和胖人组风池穴针刺危险深度分别为(45.96±4.65)mm、( 48.42±3.87)mm、(51.36士5.21)mm;3组安全针刺深度分别为(33.39±3.43)mm、(36.75±2.98)mm、(39.03±4.16)mm.3组不同体型受试者测得的针刺危险深度、安全深度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学处理,P <0.05,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体型受试者针刺的危险深度和安全深度不同.  相似文献   

14.
《内经》中针刺获效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庆寿 《针刺研究》2000,25(1):69-71
本文探讨了《内经》中针刺获效的影响因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①体质因素 ;②神气因素 ;③年龄与形体因素 ;④时间因素 ;⑤补泻因素 ;⑥针刺浅深因素 ;⑦针具因素。提示以上各因素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针刺获效和得气 ,故临床上必须依据《内经》针刺原理指导其针刺的运用 ,以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颈肩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以局部选穴、远部选穴及直接针刺激痛点为主,辨证选穴应用不多,可能与MPS辨证分型尚不完备有关,因而针刺补泻亦无统一标准。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特色针法有:"金钩钓鱼"针法,"董氏奇穴"针刺法,滞针法,阻力针法,排针刺法,管氏特殊针刺法等。亦有根据针刺时间治疗的方法有:根据就诊时间采用灵龟八法开穴,子午流注择时取穴。大多针刺后采用平补平泻法,个别穴位在针刺时会强调补泻,一些特殊针法操作时会有特殊补泻要求。笔者认为,应针对患者的年龄、体质等进行辨证选穴,并施以相应的补泻手法。此外,针刺后留针是针刺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留针时间长短对疗效的影响不可小觑,针刺后留针时间从不留针到留针2 min、15 min、20 min、30 min、40 min等不尽相同。对于针刺激痛点后是否留针、留针多久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针刺意外事故中,以针刺深度或角度不当而致者最为常见且最为严重。古今医籍中所载穴位的针刺深度和角度很不统一,为了保证针灸临床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在针灸经穴已有国家标准定位的基础上,针刺安全深度和角度也亟待国家制定相关标准。笔者认为“骨度同身寸”之思想,活体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CT)定位针刺深度和角度与医学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确有其科学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另外,古人“授人以渔”的科学方法也应引起今人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股骨大粗隆围刺配合针刺血海穴缓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口服塞来昔布,治疗组采取口服塞来昔布加股骨大粗隆围刺配合针刺血海穴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第3日,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3 d后比较,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术后第1日,两组患者局部创伤反应均较重,肿胀明显,渗液较多,C反应蛋白(CRP)较高,高出正常值近10倍,通过采取治疗措施后,局部肿胀、渗液等创伤反应逐渐减轻,CRP迅速下降,治疗后第5日,局部肿胀明显减轻,渗液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CRP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第10日,局部肿胀基本消退,已无渗液,治疗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也大幅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CRP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组CR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伤侧髋关节因疼痛、畸形、骨折不稳定等功能极差,不能活动,经手术复位固定骨折及术后综合措施处理后,伤侧髋关节逐渐恢复,术后14 d时,两组患者均可在床上行术肢髋关节主动活动功能锻炼,部分患者可以扶双拐术肢非负重下床活动。两组患者伤肢髋关节Harri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治疗组患者伤肢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结论股骨大粗隆围刺配合针刺血海穴能明显缓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系统生物学角度探讨针刺深浅对机体的影响。方法:概述针刺深浅的概念、意义,并简述系统生物学的概念、内涵,分析针刺深浅与系统生物学的关系及针刺深浅对机体的作用。结果:在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从多个系统,如神经调节系统、皮肤免疫系统、筋膜系统等来论述针刺深浅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主要的作用机制。结论:在系统生物学的角度探讨针刺深浅的不同影响,不仅对探讨经典针灸深浅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研究系统生物学提供了新思路,对于现代针灸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placebo needle effect in different disease state.Methods: We extracted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acupuncture effect from the existing acupuncture clinical research data, and tried to fi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which will be the key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The parameters of the algorithm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best-first iterative method, which is one of feature selection methods in data mining analysis.The parameters are regarded as indicators of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each of these factors subset.The most discriminative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the study were considered to be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cupuncture effect.Results: The most discriminative indicators of EA study related to pain diseas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 re as follows: techniques, needling depth, technique frequency, site of acupuncture, and EA waveform.The most discriminative indicators of EA study not related to pain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s follows: techniques, site of needle, EA waveform, technique frequency, needling depth, and EA frequency.The most discriminative indicators of common acupuncture study related to pain diseas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s follows: techniques, technique frequency, needling depth, technique amplitude, and site of needle.The most discriminative indicators of common acupuncture study not related to pain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s follows: site of needle, technique frequency, technique amplitude, needling depth, and technique.Conclusion: In different disease states, stimulus locations and intensities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the acupuncture effect.When the placebo needle is designed, it should not only consider acupuncture site and needling depth, different disease states should also be taken into accou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