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兰国斌 《疑难病杂志》2011,10(3):243-245
<正>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个亚组,是指在一定临床环境(胸部不适或绞痛)下,心电图提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和(或)在无ST段抬高的情况下有关心肌坏死的生物标志物(如肌钙蛋白)阳性。UA和NSTEMI是一个连续的、有着相似的病  相似文献   

2.
解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ST段不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瑞杰 《中国医刊》2004,39(7):14-17
2000年9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组织出版了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ST段不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治疗指南(2000年版).此后,又不断有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公布,ACC和AHA于2002年3月又出版了指南的修订版(2002年修订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病房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共536例,分为药物保守治疗组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介入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于入院1~10 d行冠状动脉造影,据结果施行介入治疗术.随访患者1~24个月的心绞痛复发率、再次入院率和再次介入治疗率或血管搭桥术(次要终点),以及心源性死亡和(或)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主要终点).结果 260例病人施行介入治疗,276例病人接受药物治疗.在1~24(1,6,12,24)个月随访中,介入治疗组的心源性死亡和(或)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分别为1.2%:4.7%,1.2%:5.8%,1.9%:5.4%,1.5%:6.9%,P均<0.01);心绞痛复发率介入治疗组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6.1%:20.3%,10%:35.5%,11.9%:40.6%,13.5%:44.6%,P均<0.001);再入院率介入治疗组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5%:18.5%,8.1%:32.6%,10.4%:37.3%,10%:42.1%,P均<0.001);再次接受介入治疗或血管搭桥术的病人在介入治疗组亦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1.5%:5.8%,2.3%:8.0%,3.1%:6.5%,3.5%:8.3%,P均<0.01).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优于传统的药物治疗,可作为大多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住院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构成比及院内死亡率逐年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且出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4 868例患者资料,通过年度变化百分比法(APC)分析STEMI和NSTEMI构成比和院内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4 868例AMI患者中STEMI 患者3 064例(62.9%),NSTEMI患者1 804例(37.1%)。NSTEMI的比例在12年内呈上升趋势(APC值为14.0%,P<0.01),由2007年的15.7%上升至2018年的45.2%;STEMI患者的比例呈下降趋势(APC值为-5.5%,P<0.01),由2007年的84.3%下降至2018年的54.8%。2007-2018年,AMI院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值为-6.6%,P<0.05),由2007年的7.0%下降至2018年的4.3%;NSTEMI院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值为-11.9%,P<0.05),由2007年的13.9%下降至2018年的1.9%;而STEMI的院内死亡率并无明显变化(APC值为-3.8%,P=0.225)。结论 2007-2018年我院住院AMI患者中,NSTEMI患者比例呈上升趋势。NSTEMI院内死亡率在12年内呈下降趋势,而STEMI的院内死亡率并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27例,根据白细胞水平将患者分为WBC升高组(WBC<10.0×109/L)69例和WBC正常组(WBC≥10.0×109/L)58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cTnI、CK-MB等指标,并对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随访2年期间MACCE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Killip分级≥Ⅲ级等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空腹血糖、肌酐、收缩压、舒张压、病变血管≥2支无明显差异(P>0.05)。WBC升高组LVEDD、LVESD、LAD均高于WBC正常组,LVEF低于WBC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2、3.536、4.025、4.317,P<0.05)。WBC升高组cTnI、CK-MB均高于WBC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3、7.132,P<0.05)。WBC升高组住院期间MACCE发生率(14.49%)、病死率(7.25%)明显高于WBC正常组(12.07%、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升高组随访期间病死率(10.14%)明显高于WBC正常组(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C计数可作为STEMI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也可作为临床上判断STEMI危险分层的简单、快捷参考依据。但STEMI死亡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WBC计数升高的最终意义和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不同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按照临床类型将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9例,选取同期冠状动脉造影为阴性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脑钠肽水平,并运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数据计算左室短轴缩短率(FS)值和射血分数(EF)值。结果:检测结果显示,STEMI组、UAP组的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05),STEMI组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UAP组患者(P值0.05);3组间的左室射血分数与短轴缩短率的差异不明显(P值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脑钠肽浓度明显升高,检测脑钠肽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证明动态风险评估模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 I)患者中的可行性和临床实用性。方法和结果:纳入了6066例入选ASSENT(一种新型溶栓剂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3试验的STEM I患者,该试验包括完整的心电图数据。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在随后的0d(基线)、3h、2d和5d的预测期里评估30d死亡可能性。在包括1622例ASSENT-3PLUS试验中类似溶栓治疗患者的独立样本及814例COM M A试验中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STEM I患者中对这些模型进行验证和简化。从基线至第5天的这些预测模型判别力极其出色(c值为0.80~0.87),其预测能力也因…  相似文献   

9.
10.
杨学成 《中外医疗》2014,(31):74-75
目的将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比较,研究两者之间的区别、特点及临床特征等。方法选取100例该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将所有患者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其中48例为非ST段抬高患者作为A组;另52例为ST段抬高患者作为B组。对比研究两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检查两组患者结果发现,A组患者血管病变情况3支病变较多,其余为B组较多,P〈0.05;A组CK-MB、c TNT水平低于B组,P〈0.05;基础病中,A组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均较多,心率失常为B组较多,P〈0.05。结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易发生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常伴有心绞痛,常见于多支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老年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 2 0 0 0 - 0 1~ 2 0 0 3- 0 6间在我院行PTCA及支架术的老年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 6 7例 ,(其中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5 1例 ,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 16例 ,)观察术后即刻及远期疗效。结果 冠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 38例 ,双支病变 2 4例 ,3支病变 5例 ,其中 2例为糖尿病合并 3支病变 ,行搭桥手术 ,其余患者均实行支架置入术 ,术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均达到TIMI 2~ 3级。夹层 1例 ,支架置入后夹层消失 ,其中 2例因髂动脉严重迂曲 ,导管无法通过而改经桡动脉经路 ,1例术中行冠脉内溶栓血管再通后置入支架。结论 老年AMI介入治疗疗效可靠、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在替罗非班保守治疗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时介入和保守溶栓治疗的治疗成本判定(TACTICS-TIM I)18试验中共选择1106例患者。只有1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另1例在负荷试验当天死亡(死亡率为0.12%)。在用阿司匹林、肝素、替罗非班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性的心肌梗死患者中,入院后48~72h内对特定的患者进行运动或药物负荷试验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似乎很低。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进展期间运动负荷试验的安全性@Karha J.$Dr. Dep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9500 Euclid Avenue,…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PIA)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1至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323例,将其分为梗死前心绞痛组(PIA组)163例和对照组160例,检测两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冠状动脉病变、TIMI血流等指标,记录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PIA组心肌肌钙蛋白Ⅰ、WBC、CRP、NT-proBNP、心肌梗死面积、术后无复流及慢血流情况发生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A通过减少心肌损伤及心肌梗死面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心脏功能、降低无复流及慢血流发生率等起到心脏保护作用,从而改善STEMI患者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小板平均容积对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介入治疗患者长期预后的 影响。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2014 年10 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确诊为NSTEMI 且行经皮冠状动 脉介入(PCI)治疗的885 例患者。基于血小板平均容积(MPV)水平,将患者分为低MPV 组756 例(MPV<10.94 fl) 和高MPV 组129 例(MPV ≥ 10.94 fl)。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研究MPV 对NSTEMI 行PCI 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平均随访30.9 个月,与低MPV 组比较,高MPV 组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率更 高(P <0.05);多因素校正后Cox 分析显示,高MPV 是行PCI 的NSTEMI 患者全因死亡[H^R=1.390(95% CI :1.130,1.710),P =0.002] 及心源性死亡[H^R=1.306(95% CI :1.027,1.662),P =0.030] 事件的危险因素;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显示,高MPV 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预后不佳(P <0.05)。结论 MPV 是 NSTEMI 患者PCI 术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 interval,TpTe)是指T波顶峰至T波终末的一段时期,可作为反映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transmural dispersion of repolar-ization,TDR)的量化指标而引起人们重视。TpTe间期延长已经在大量临床实践中证实与心律失常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肥胖程度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3-2018年因首次发作STEMI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治疗的患者,按照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kg/m2)将患者分为4组:低体质量组(A组):BMI<18.5 kg/m2;正常体质量组(B组):18.5 kg/m2≤BMI<24 kg/m2;超重组(C组):24.0 kg/m2≤BMI<28.0 kg/m2;肥胖组(D组):BMI≥28.0 kg/m2。比较4组患者住院和随访期间的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发生率。结果 低体质量组和其他3组相比男性患者所占比例更高,年龄更大。患者住院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比例随BMI的增加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住院期间低体质量、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组的住院全因病死率分别为14.71%、3.97%、2.89%和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低体质量组的全因病死率显著高于超重组和肥胖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低体质量、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组患者的5年预期全因病死率分别为37.0%、19.5%、13.8%、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低体质量组的5年预期全因病死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拟合Cox回归模型显示,BMI与随访全因死亡和发生MACCE的风险之间均呈U型关系。在用Cox回归分析校正了混杂因素后,BMI不是STEMI患者远期死亡或MAC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肥胖程度对STEMI患者的远期预后没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心率控制在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STEMI患者100例,时间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给予强化心率控制,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率控制,对比2组STEMI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2组STEMI患者治疗方案、心率达标率相比,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TEMI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TEMI患者接受心率控制治疗,可以改善其心功能,并降低心血管事件几率,促进其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及分析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ST段回落(STR)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PCI治疗的708例老年STEMI患者,依照术后心电图STR判断标准进行小组划分,运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2匹配,最后挑选出312例进入STR不良组(STR<70%)与156例进入STR完全组(STR≥70%),对两组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进行对比,运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STR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高脂血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R不良组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例数多于STR完全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栓抽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替罗非班使用、罪犯血管血流、早期肝素运用、前壁伴或不伴高侧壁心肌梗死(MI)、心功能Killip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TR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是前壁伴或不伴高侧壁MI、心功能分级、糖尿病、TIMI血流分级、早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对所有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心电图特征性改变。结果缺血性J波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无缺血性J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冠状造影结果比较,心电图预判梗死相关动脉中,预判错误组2例(3.8%)、无法判断组8例(15.4%)、预判正确组42例(80.8%),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在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