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发性耳聋(以下简称突聋)系指病因不明的突发性听力严重损失的一种感觉神经性聋。常单耳或双耳听力急剧下降,甚至全聋。属耳科急症病之一。我科从1987—1990年,采用体外反搏治疗突发性耳聋50例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体外正压序贯反搏(下称反搏疗法)是一种辅助循环方法。作者曾于1983年用反搏疗法试治1例失聪25天、经药物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耳聋(下称突发聋)病例,取得满意的效果。1985年以来,我们采用反搏疗法进一步观察治疗突发聋病例。现将资料完整的40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0~62岁。其中单侧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一种急剧发展的感音神经性聋,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效果尚欠满意。作者于1983年采用体外反搏疗法试治1例病程26天药物治疗无效的突聋患者,取得意外效果。至1988年初,用本疗法治疗100例112耳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药物,高压氧,体外反搏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林 《江西医药》1992,27(2):84-86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1岁。于1987年11月12日晚无任何诱因右耳听力突然丧失,正常语言听不清,伴高调耳鸣,耳鸣声有时如击鼓声,有时似收音机嗡叫声,伴头晕、恶心及呕吐。发病次日经医院确诊为“右耳突发性耳聋”,服用血管扩张药及维生素 B 族等药物治疗不见好转。于发病第5天来我院开始体外反搏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2年,常服降压药。查体:血压150/100,心肺(-),正常心电图。电测听检查:右  相似文献   

7.
刘玉池 《江苏医药》1997,23(5):368-368
我院于1990年4月至1996年6月,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体外反博治疗,并与药物治疗对照。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52例患者均为老干部,年龄60~76岁,病程1~7年。按1964年全国锥体外系疾病讨论会修订的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症的诊断标准,排除甲亢、老年性震颤,排除吩摩唤类等药物及其它中毒史,诊断明确。二、分组反搏组26例,其中男25例,女1例。采用广州医疗器械厂产WFB-IV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每日1次,每次1小时,12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共3个疗程。服药组26例,其中男24例,女2例。口服左旋多巴500mg,每日3次;安坦Zing,…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体外反博治疗帕金森病37例,获得显著进步者26例(70.3%),进步者3例(21.6%),稍有进步1例(2.7%),无效2例(5.4%)。随访1~2年,症状缓解持续时间最短半月,最长12月,平均5.9月。  相似文献   

9.
体外反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Ⅱ、Ⅲ级)在药物基础上加体外反搏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20例)进行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进行6分钟步行实验及彩超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对心功能的相关指标作对比观察,治疗时间为6个月。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心功能改善,6分钟步行实验比较反搏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反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体外反搏(ECP)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是近几年来一项新开展的技术,本文对恢复期脑梗塞患者47例经ECP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一般资料 47例均为住院病例。按1987年全国脑血管病扬州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并均经头颅CT证实。男38例,女9例,年龄36~72岁,平均55.5岁。病程<6个月11例,7~12个月21例,13~24个月5例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以星封和文献中的一些疗法作对比,观察了微波治疗突发性耳聋40例疗效,显示微波治疗优于其它疗法。同时也表明,其疗效与病程长短、病损程度有密切关系。并对微波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机理作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选用葛根素治疗70例;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川芎嗪治疗50例,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葛根素治疗组总有效率90.0%,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川芎嗪治疗组总有效率78.O%。结论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满意,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对伴眩晕患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文兴  王胜利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73-1874
突发性耳聋为非遗传性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是耳鼻喉科一种较常见的急症,如不及时处理,常导致永久性耳聋。突发性耳聋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但导致突发性耳聋的任何一种原因均可最终影响内耳的微循环。因此。通过改善内耳微循环治疗突发性耳聋已为多数学者所公认。葛根素对改善内耳微循环有显著疗效。我科于2001年5月~2005年5月治疗突发性耳聋8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为活血化瘀药治疗突发性耳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15d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总有效率、纯音测听、TXB2、6-K-PGF1a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听阈差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TXB2水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6-K-PGF1a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P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在改善血液循环方面有明显调节作用,治疗突发性耳聋安全、有效;TXB2、6-K-PGF1a与血瘀证突发性耳聋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取的6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对照组患者33例,高压氧组患者33例,对照组治疗的方法是给予患者血管扩张、激素和神经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方法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高压氧组总治疗有效率93.9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72.72%,两组患者比较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平均治疗疗程为18.6 d,对照组平均治疗疗程为22.9 d,两组患者比较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其治疗的效果理想,无任何不良反应,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金纳多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袁玉梅樊黎明杨向华(河南省确山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确山县463200)金纳多做为一种脑部和周围循环改善剂在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满意疗效,1996年12月~1997年4月我科对确诊突发性耳聋40例患者,随机分成金纳多治疗组和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3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巴曲酶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后,观察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治愈38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治愈32例,显效17例,总有效率为75.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10d病程组患者治愈26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为97.2%;>10d病程组患者治愈12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为79.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出现鼻塞2例,头晕1例,总胆固醇升高1例;对照组出现恶心3例,头晕2例。调整用药后均未影响治疗。结论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理想,尤其对病程短的患者更加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