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43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头状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43例,其中33例首发症状为乳头溢液,占76.99%。10例首发症状为肿块。结论乳导管内乳头状瘤最常见症状为乳头溢液。术前行乳导管造影、乳管镜有较高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2.
1979年Azzopardi提出乳头状瘤这一术语应该严格地应用于增生上皮衬覆于纤维血管轴心表面而成的具有乳头状、树枝状生长模式的乳腺病变。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且90%以上伴有乳头溢液。以血性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肿块小,常难以触到;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与癌的发生关系较为密切,值得注意。对未能触及明显肿块者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是唯一的术前病理检查方法,可触及的肿块者则采取溢液涂片和穿刺结合检查。现将笔者收集的20例细胞涂片与组织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上皮性肿瘤,临床90%以上伴有乳头溢液。对未触及明显肿块者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是唯一的术前病理检查方法,如触及肿块者则采取溢液涂片和穿刺结合检查。现将我科27例细胞学涂片与组织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对溢液性乳腺疾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的乳导管造影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的钼靶X线表现、乳导管造影x线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诊断为:乳腺囊型增生症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并导管内乳头状瘤病3例,导管癌2例,与病理对照,2例误诊,诊断正确率为93.9%.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伴溢液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乳腺钼钯摄影及导管造影,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平片及导管造影表现。结果:142例病理诊断均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其中34例平片可见结节,120例乳头溢液患者行导管造影,导管内类圆形或杯口状中断112例,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112例,其中单发于主导管者51例,多发于主导管及分支61例,导管造影符合率为93%。结论:乳导管造影是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在定位、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红外乳腺导管造影术诊断乳头溢液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索用红外乳腺诊断仪行乳腺导管造影的方法及其对乳头溢液诊断的意义。方法 106例乳头溢液病人,同时行选择性X线乳腺导管造影和经导管注入美蓝造影用红外乳腺诊断仪观察,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X线乳腺导管造影与红外乳腺诊断仪乳腺导管造影对有乳头溢液的乳腺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腺病的病理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3%、91.8%、100%、90.0%与70.8%、65.6%、100%和30.8%。结论 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红外乳腺诊断仪乳腺导管造影术对部分乳头溢液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王绪麟  赵莉  张经济 《新疆医学》2004,34(3):135-136
乳头溢液为乳腺病的常见症状,其所占比例仅次于乳腺肿块、乳腺疼痛。最常见的病因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约占35%~50%,其次是乳腺囊性病变及导管扩张症,5%~15%病例是由乳腺癌引起,而1%乳腺癌以乳头溢液唯一表现。为此我们回顾了我院2000年5月~2004年3月行外科治疗的36例乳头溢液病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造影与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是乳头溢液最常见的病因,好发于乳头及乳晕区大导管内,钼靶X线导管造影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是最有效的检查方法^[1]。笔者搜集近三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6例,回顾性分析其钼靶X线和超声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914例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总结探讨。结果:914例患者中,血性98例,浆液性707例,浆液血性42例,水样65例,乳汁样2例;行乳管内视镜检查:乳腺导管炎及导管扩张736例,乳头状瘤139例,乳头状瘤病28例,导管癌11例;对提示为隆起性或占位性病变的患者125例行手术及病理检查:乳头状瘤符合率83.7%,乳头状瘤病符合率88.2%,导管癌符合率100%。结论:以乳头溢液为主诉的患者良性疾病最常见,导管内视镜检查对相关乳腺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但最后诊断必须依赖手术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0.
刘小虎  郑建林 《九江医学》2004,19(3):60-60,6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乳头溢液常见原因之一,虽为良性病变,但有一定的癌变率,诊断与治疗均有其特殊性。现将笔者1995年8月~2002年6月收治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79例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溢液涂片及针吸细胞学形态.方法:选取32例有病理诊断对照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细胞学涂片进行分析,光镜下观察稀薄溢液及血性溢液的不同细胞学形态,并与相应穿刺细胞学及病理组织学相对照,观察其细胞学涂片形态,并分析溢液涂片与穿刺涂片之间的联系.结果:在3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诊断正确者17例(占53.1%),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正确者21例(65.6%),两者相结合细胞学诊断正确者27例(占84.4%),误诊3例(占9.4%),可疑者2例(占6.2%).结论:溢液涂片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相结合可较准确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但应注意与一些相关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2.
杨家成  雷嘉 《中外医疗》2012,31(16):59+61-59,6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25例患者经病变导管+区段切除手术治愈,2例患者进行肿块及周围乳腺组织切除术后治愈;2例多发性患者1年后复发经单纯乳房切除治愈,2例癌变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论在边疆地区医院,条件有限,无乳管镜检查手段,乳腺导管造影及乳头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重要检查方法 ,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为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在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998年1月至2000年5月间入院的51例乳头溢液患的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术前诊断乳腺导管肿瘤的41例中,术后37例发现肿瘤,4例未发现肿瘤;术前未发现乳腺导管肿瘤的10例中,术后均未发现肿瘤。正确率为84.3%。结论: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可对乳腺导管内病变作出定位和定性诊断,特别有利于诊断多发病变和乳腺边缘病变,但不能代替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58例乳头溢液性疾病在乳腺导管内视镜下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头溢液性疾病5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8例乳头溢液患者中乳腺导管炎32例,乳腺导管扩张14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8例,乳腺癌4例.乳腺导管炎镜下表现为病变管壁局部或广泛充血、水肿,管壁欠光滑、弹性稍差,管腔内有较多渗出物;乳腺导管扩张表现为病变管腔扩张而且通畅、管壁光滑;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表现为病变管壁上结节样隆起性病变,较为规则,表面光滑,病变以外管壁弹性好;乳腺癌表现为病变管壁上不规则的隆起性病变,沿内壁纵向生长形成桥样结构,管壁僵硬失去弹性.结论 乳头溢液患者的乳腺导管内视镜下特征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溢液涂片及针吸细胞学形态。方法 :选取 32例有病理诊断对照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细胞学涂片进行分析 ,光镜下观察稀薄溢液及血性溢液的不同细胞学形态 ,并与相应穿刺细胞学及病理组织学相对照 ,观察其细胞学涂片形态 ,并分析溢液涂片与穿刺涂片之间的联系。结果 :在 3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 ,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诊断正确者 17例 (占 5 3.1% ) ,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正确者 2 1例 (6 5 .6 % ) ,两者相结合细胞学诊断正确者 2 7例 (占 84 .4 % ) ,误诊 3例 (占 9.4 % ) ,可疑者 2例 (占 6 .2 % )。结论 :溢液涂片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相结合可较准确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但应注意与一些相关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乳头溢液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乳头溢液中血性溢液28例,浆液血性溢液5例,浆液性溢液7例。病理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26例,导管扩张6例,乳腺增生7例,乳腺癌1例。结论乳管造影、乳管纤维镜对乳头溢液病因有较大诊断价值;乳头血性溢液多属病理性,需手术治疗,乳腺区段切除术是乳头溢液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是部分乳腺癌的原发症状之一,除生理性疾病、精神因素、下丘脑及垂体肿瘤和药物等原因外,多数为乳腺本身疾病引起,如乳腺囊性增生、乳管扩张症、乳管内乳头状瘤、乳管内乳头状瘤病、积乳症、慢性阻塞性乳管炎、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在内的早期乳腺癌等。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又是乳腺的癌前病变,纤维乳管镜对乳头溢液患者是一种有效而又安全的检查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10月共计19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应用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78例乳腺有溢液的患者进行细胞学的检查,并对伴有肿物的患者同时行针吸细胞学检查,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78例有乳头溢液的患者中,导管内乳头状瘤占48.7%,乳腺增生占20.5%,导管扩张症占16.6%,乳腺炎占8.9%,乳腺癌占5.1%.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9.4%(62/78).结论 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在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防止和早期诊断乳腺癌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绵龄 《河北医学》2008,14(8):939-94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方法:记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5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例的临床资料,体检结合辅助检查进行手术前定位,良性肿瘤行乳腺区段切除术、半乳切除术、全乳切除术,恶变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55例患者随访3~5年,1例于术后三年局部复发,行半乳切除术,2例术后仍然反复少量乳头溢液,予以服药密切随访观察,其余病人未见复发。结论:手术前临床体检结合辅助检查准确定位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万芸  游玉梅  黄伟康  黄宇辉 《广东医学》2007,28(8):1297-1298
目的 比较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不典型乳头状瘤的临床及X线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验证的24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例与263例不典型乳头状瘤病例的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结果 X线平片对于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不典型乳头状瘤的敏感性较低.结合导管造影能够大大提高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检查率.导管内乳头状瘤临床出现乳头溢液的比例较不典型乳头状瘤高,在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则更高;而不典型乳头状瘤临床可触及肿块、X线见病灶及钙化的概率均较导管内乳头状瘤高,而且不典型病灶较良性病灶大,相比良性病灶的形态较规则,边界较清楚.结论 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不典型乳头状瘤的临床及X线特征相似、相互交叉,诊断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