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明中医》2021,36(16)
目的 探讨柠檬结合穴位敷贴防治甲状腺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2月进行甲状腺全麻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术后给予穴位贴敷防治干预)和联合组(术后给予柠檬结合穴位敷贴防治干预),每组30例。比较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干呕评估量表(INVR)评分,并对比2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分级、不良反应发生率(皮肤瘙痒、胸闷、心慌、胶布过敏、水泡)。结果 经过干预,联合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6. 67%,明显低于单一组的43. 33%(P 0. 05);联合组的恶心评分、呕吐评分、干呕评分均低于单一组(P 0. 05);联合组出现恶心呕吐Ⅲ级、Ⅳ级的例数少于单一组(P 0. 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 00%,低于单一组的16. 67%,但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为进行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应用柠檬和穴位敷贴,不但能有效预防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现象,还可以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的程度,改善患者的治疗痛苦,更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李美丽  刘晓峰 《光明中医》2016,(13):1928-1930
目的分析探讨吴茱萸穴位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来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红米粉、玉米与黑米粉加姜汁调和后敷贴于双侧内关穴与足三里穴;治疗组则使用吴茱萸粉与姜汁调和后敷贴于双侧内关穴与足三里穴。分析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现象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6小时、24小时的恶心、呕吐程度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超过24小时之后的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通过PONV恶心程度视觉模拟评分(NVAS)进行评价,发现术后6小时、术后24小时治疗组的评分明显要低,差异结果显著(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穴位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具有很好的干预效果,无不良反应,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抗结核药物所致恶心呕吐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104 例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52 例。2 组均给予督导短程化疗方案(DOTS)治疗,对照组在 DOTS 基础上联用面粉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在 DOTS 基础上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 2 组临床疗效、恶心呕吐 反应出现时间、恶心呕吐反应分级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 28.85%,高于 对照组 5.77%(P<0.05)。2 组恶心呕吐反应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道不 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反应分级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 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恶心呕吐反应,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症状。  相似文献   

4.
郭清华  严嘉敏  刘铭山 《新中医》2014,46(4):223-225
目的:观察吴茱萸加姜汁贴敷双侧内关、足三里防治气管插管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吴茱萸粉加姜汁调和后贴敷双侧内关、足三里;对照组以红米粉、黑米粉、玉米粉加姜汁按比例1∶1∶1调和贴敷双侧内关、足三里,观察比较2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2组术后0~6 h、6+~24 h的PONV程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术后0~6 h、6+~24 h、24+~48 h、48+~72 h各时间段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0~6 h、6+~24 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PONV的恶心程度视觉模拟评分(NVAS)评分情况比较,0~6 h、6+~24 h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加姜汁贴敷双侧内关、足三里可有效地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PONV发生率、恶心呕吐程度,以术后24 h内为优。该疗法属于外治法,对患者无创伤且无药物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实际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吴茱萸穴位贴敷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8月-2014年8月于高州市中医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采用红米粉、黑米粉及玉米粉按照1:1:1的比例使用姜汁调和进行穴位贴敷;观察组患者采用吴茱萸粉与姜汁调和后进行穴位贴敷,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妇科腹腔镜术后,0~6 h、7~24 h两个时间段患者恶心呕吐程度、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恶心程度视觉模拟评分(NVAS)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5~48 h、49~72 h两个时段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程度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NVA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穴位贴敷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患者疗效甚佳,可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术后咳嗽、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对照方法,术后出现咳嗽患者试验组贴敷天突穴,对照组给予惠菲宁;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患者试验组贴敷足三里、内关,对照组予以胃复安。结果:穴位贴敷组和对照组对术后咳嗽的有效好转率分别为88%和70%,对恶心呕吐的有效好转率分别为76%和5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穴位贴敷组有效好转率均优于对照药(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贴敷天突穴对妇科术后咳嗽、贴敷足三里、内关穴对术后恶心呕吐均有较好的疗效且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张娅娅  周芳燕  宋彩芳 《新中医》2021,53(2):177-179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防治肛肠外科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疗效。方法:将择期进行肛肠外科手术的102例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给予吴茱萸加生姜汁穴位贴敷,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穴位贴敷,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术后恶心呕吐反应分级标准选用甲氧氯普胺进行止呕。分别记录2组在术后6 h、6~24 h、24~48 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甲氧氯普胺使用例数。结果:术后6 h和6~24 h,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6~24 h,治疗组恶心呕吐程度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2组恶心呕吐程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治疗组甲氧氯普胺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 h、24~48 h 2组甲氧氯普胺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能够改善肛肠外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恶心呕吐程度,并能降低甲氧氯普胺使用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止吐膏穴位贴敷防治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肝癌介入术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治疗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肝癌介入术前30 min采用止吐膏双侧贴敷足三里、内关及中脘穴位法。结果治疗组防治肝癌介入后恶心呕吐的总有效控制率为91.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7%(P0.01)。两组治疗后恶心呕吐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吐膏穴位贴敷对于改善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黄金生 《新中医》2015,47(7):246-247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则行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全麻,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恶心、呕吐症状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6、12、24、48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 h,恶心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10.0%、4.0%,对照组分别为30.0%、2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缩短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10.
苏春霞  刘平  张芳芳  王小娟  陈静 《新中医》2018,50(7):217-219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吴茱萸粉加生姜汁防治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行TKA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术中予格拉司琼治疗,术后予常规护理,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PONV反应分级标准选用甲氧氯普胺片止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进行穴位贴敷吴茱萸粉加生姜汁。记录2组患者PONV发生情况及甲氧氯普胺片使用情况。结果:术后6 h、24 h,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术后48 h,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恶心呕吐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2组甲氧氯普胺片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2组甲氧氯普胺片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吴茱萸粉加生姜汁可减少TKA患者PONV发生,减轻PONV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吴茱萸穴位贴敷预防全麻下胆系结石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普外二科经超声诊断符合胆系结石诊断标准并在全麻下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术后呕吐,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用吴茱萸穴位贴敷干预,观察2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胆系结石腹腔镜术后0~6 h、7~24 h 2个时间段2组患者恶心、呕吐程度,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恶心程度视觉模拟评分(NVAS)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5~48 h、49~72 h 2个时间段2组患者恶心、呕吐程度,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NVA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穴位贴敷预防胆系结石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疗效较好,可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雷火灸足三里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的中医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雷火灸足三里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的中医护理,3d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12.5%)、恶心呕吐发生率(27.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足三里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中医护理能够显著恢复患者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刺对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术期针刺内关穴减少腹腔镜胃肠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100例,双盲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后患者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A).针刺组麻醉诱导前及术中持续针刺手术患者双内关,术毕拔出针灸针,针刺穴位处贴上不透明的贴膜.对照组未行针灸,术毕在内关穴位置贴上相同贴膜.术后6 h、12 h、24 h、48 h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恶心、干呕和呕吐发生率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针刺组在术后6 h、12 h、24 h、48 h的恶心发生率分别为12.0%、6.0%:6.0%、2.0%,干呕的发生率分别为0、0、2.0%、2.0%;对照组恶心的发生率分别为28.0%、20.0%、12.0%、2.0%,干呕的发生率分别为2.0%、6.0%、2.0%、0,术后6 h、12 h恶心发生率,术后6 h、12 h、48 h干呕发生率,针刺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呕吐;两组间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内关可减少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干呕的发生率,尤其在术后24 h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温针配合穴位贴敷及药物干预乳腺癌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CINV)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于化疗前30 min接受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托烷司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化疗前1 d接受温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化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恶心、呕吐反应症状评分及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CINV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CINV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第3 d恶心、呕吐反应症状评分均较同组化疗前显著上升,化疗后第5、7 d恶心、呕吐反应症状评分均较同组化疗第3 d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第3、5、7 d恶心、呕吐反应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第7 d血清5-HT水平均较同组化疗前显著上升(P<0.05...  相似文献   

15.
李蕾 《新中医》2016,48(6):230-23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吴茱萸防治骨科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90例骨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术后30 min内静脉推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于患者双脚的涌泉穴穴位贴敷吴茱萸,按摩10 min,同时在心理、情志、饮食等方面给予指导。比较2组恶心、呕吐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恶心情况的临床总有效率71.1%,治疗组9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呕吐情况的临床总有效率75.6%,治疗组9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满意率对照组64.4%,治疗组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吴茱萸可有效防治骨科术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帖敷在预防肝癌介入术后恶心呕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34例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69例(常规治疗)、观察组65例(常规治疗+中医穴位帖敷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当日和术后第3日不适症状发生率及预防恶心、呕吐的疗效,记录并观察两组肝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1)与手术当日比较,观察组术后第1日呕吐、胃部不适发生率均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术后第1日呕吐、胃部不适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预防恶心、呕吐总有效率93.85%显著高于对照组81.16%(P<0.05)。(3)与术后1d比较,术后3d两组ALT、AST及STB水平明显降低,Alb水平明显升高(P<0.05);术后3d,观察组ALT、AST及ST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与术后1d比较,术后3d两组KPS量表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KPS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反应的疗效及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在行胆囊微创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和护理,干预组在行胆囊微创术后给予基础治疗护理联合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反应及恢复情况,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价术后患者的抑郁情况。结果:干预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用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干预组HA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出院时HAD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结论:胆囊微创术后应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有利于尽快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效减轻患者术后抑郁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托烷司琼加耳穴贴压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分别施以静脉注射托烷司琼和静脉注射托烷司琼加耳穴贴压两种干预方法,观察并验证两种干预方法临床疗效的差异性。采用不同方法干预后,分析两组患者发生PONV的时间、程度以及术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等临床观察指标的前后变化,探讨最佳治疗PONV的方案。结果两组病人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4.5%和26%,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烷司琼加耳穴贴压可有效地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姜汁法夏散穴位贴敷联合托烷司琼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15例和对照组91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托烷司琼、常规护理和安慰剂穴位贴敷,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姜汁法夏散穴位贴敷,每天1次,治疗从化疗当天开始至化疗结束(一般为3~7天)。比较2组患者化疗开始后12h、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呕吐发生率、呕吐程度、恶心发生率、恶心程度。结果:化疗开始后12h、第1天、第2天,试验组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时,试验组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化疗开始后各时间段,试验组呕吐程度均较对照组轻(P0.05);试验组恶心发生率及恶心程度亦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姜汁法夏散穴位贴敷联合托烷司琼能有效缓解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配合穴位贴敷对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56例肺癌化疗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化疗和穴位敷贴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个案管理干预。比较2组恶心呕吐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结果第4、5、6、7天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配合穴位贴敷可有效减轻肺癌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缓解焦虑、抑郁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