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5,(7):837-83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肝癌射频消融(RFA)后疗效的有效性,其与增强CT评价的一致性。方法:对69例肝癌患者共92个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术后即行超声造影(CEUS)。并在之后的1~3个月内随访并同期行超声造影(CEUS)及增强CT(CECT)扫描,比较分析两者在评价肿瘤完全消融率及残留率的一致性。结果:首次RFA后CEUS判断其中59例患者74个病灶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达80.4%(74/92),残留率19.6%(18/92)。对10例患者18个残留病灶又再次行RFA治疗后进行超声造影,18个病灶中13个病灶仍有局部残留。一个月后行超声造影(CEUS),同期进行增强CT(CECT)扫描,92个肝癌病灶中79个CEUS及CECT判断一致为完全消融;有4个病灶判断不同:CEUS判断为残留而CECT判断为完全消融。CEUS的完全消融率和残留率分别为85.8%(79/92)、14.2%(13/92);CECT的完全消融率和残留率分别为90.2%(83/92)、9.8%(9/92)。92个病灶经RFA治疗术后,CEUS以及CECT对肿瘤的总体消融率以及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CEUS)对肝癌病灶RFA术后完全消融率和残留率的诊断具有同CECT相近的准确性。超声造影是评价RFA疗效的有效方法,能为肝癌RFA治疗后的有效评估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残留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对65个经DSA验证的TACE术后残留原发性肝癌(PLC)病灶,行CEUS检查,明确其位置和CEUS特征,指导制定合理的经皮微波消融治疗(PMCT)方案,分析消融疗效并随访其2年生存率。结果 PMCT消融1个月内肿瘤直径未见明显变化,超声造影评估PLC疗效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TACE术后残留病灶经PMCT治疗后完全消融率为96.9%,AFP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其6个月、1年、1年半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7%、70.8%、53.8%和43.1%。结论 CEUS准确显示了TACE术后PLC残存病灶的血流灌注特征,为准确制定PMCT方案和治疗策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CEUS和DSA在PLC疗效评估方面有很好的一致性,CEUS逐渐成为PLC消融方案制定和疗效评估不可或缺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CEUS)判断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后肿瘤的灭活情况,探讨CEUS在评价肝癌射频消融疗效的可靠性.方法 9例兔VX2肝肿瘤模型作RFA治疗后4d作Sonovue介导的CEUS检查,分析比较各兔子CEUS图片,确定肿瘤部位、数目、边界和肿瘤的坏死程度,选取有代表性的图片作径线测量和勾画出消融灶面积比例并与病理作比较,采用网格分析法计算出CEUS评价RFA疗效的诊断指标.结果 9例兔子中8例发现残留肿瘤灶,1例完全消融,残留灶在CEUS上表现为“快进快退”增强特点,消融灶一直呈无增强状态.以超声测量相关径线与病理对比基本无差异,消融灶面积比例分别为0.55±0.27和0.53±0.33,存在高度正相关(R2=0.89,P=0.001),其诊断敏感率、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88%、91%、80%和86%.结论 CEUS能较可靠评价RFA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结合病理结果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8例拟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的患者,共58个斑块,术前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选取目标斑块明确斑块回声及造影评分,评估斑块稳定性;术后对目标斑块行HE染色及CD34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病理评分及斑块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计数,比较超声及病理结果。结果 低回声及混合回声的斑块较强回声斑块更为不稳定;CEUS评分与病理评分及MVD数目之间呈正相关(r=0.56,P=0.00;r=0.68,P=0.00);CEUS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较为一致,两者结果的一致率为68.79%,Kappa=0.63(0.4 < Kappa ≤ 0.75),一致性良好,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常规超声结合CEUS检查是一种颈动脉狭窄手术术前无创、准确、可靠的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后实时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判断治疗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RFA治疗的205例肝癌患者205个病灶术后1个月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和低机械指数(MI〈1.0)CEUS检查(造影剂为SonoVue),比较分析常规超声与CEUS在评价肝癌射频消融效果及局部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所有患者均同期行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提示92个病灶(44.9%)周边出现低回声区,或于病灶局部检及血流信号,常规超声判断消融不全或局部复发的敏感性为77.5%,特异性为76%;CEUS检查提示80个病灶(39.0%)于动脉期可见造影剂局部充填,CEUS判断消融不全或局部复发的敏感性为97.5%,特异性为98.4%。结论:与常规超声比较,CEUS可以更准确判断RFA术后消融程度及局部复发情况,与增强CT/MRI相当,可为射频治疗术后疗效的判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83例肝癌患者的95个病灶接受经皮肝穿射频消融(RFA)治疗,行超声造影检查评估经皮RFA的疗效,并随访其复发情况。RFA治疗后,<3 cm的病灶完全消融率95.4%,≥3 cm的病灶完全消融率76.9%;单个病灶的完全消融率87.7%,多发病灶的完全消融率71.4%。RFA治疗肝癌的完全消融率与病灶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7.
超声造影在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转移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CEUS)在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转移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RFA治疗转移性肝癌8例,比较传统超声与CEUS检查对肿瘤病灶诊断结果及评价RFA治疗效果。结果8例患者一般超声示肿瘤病灶为12个,CEUS示病灶为16个,病灶发现率提高33.3%(4/12);RFA治疗后,14个病灶消融完全(14/16),2个病灶重新消融(2/16)。结论CEUS能灵敏、清楚的显示肿瘤大小、数目及微小病灶,在肝癌行RFA治疗后能早期显示凝固样坏死与残留的肿瘤组织,是评估RFA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83例肝癌患者的95个病灶接受经皮肝穿射频消融(RFA)治疗,行超声造影检查评估经皮RFA的疗效,并随访其复发情况.RFA治疗后,<3 cm的病灶完全消融率95.4%,≥3 cm的病灶完全消融率76.9%;单个病灶的完全消融率87.7%,多发病灶的完全消融率71.4%.RFA治疗肝癌的完全消融率与病灶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9.
超声造影观察射频治疗肝肿瘤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常规超声对肝肿瘤射频治疗后疗效评估较困难,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在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后肿瘤灭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病理确诊的43例肝癌患者69个病灶,RFA治疗前、后分别应用常规超声和CEUS对病灶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造影剂灌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EUS对肿瘤灭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分别为91.0%、94.4%、92.7%和47.8%、59.3%、53.6%。结论 CEUS能准确判断RFA对肿瘤消融的范围及程度,是一种判定射频治疗后疗效并能及时指导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易  梁蕾  郭君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9):157-160,167
目的 分析不同大小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实时超声造影(CEUS)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98例甲状腺可疑结节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对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进行超声造影特征的分析,并分别对结节周边与中心感兴趣区进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进一步比较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CEUS特征的差异。结果 不同大小甲状腺乳头状癌CEUS特征(包括灌注强度、灌注均匀性及灌注缺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组PTC结节CEUS定量参数(包括结节周边峰值强度、周边曲线下面积)均高于未转移组(P < 0.05),结节大小、结节内钙化类型、与被膜的关系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不同大小甲状腺乳头状癌CEUS特征不同,CEUS定量分析技术对于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CECT)评估多点扇形立体定位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癌(HCC)的疗效。方法对射频消融(RFA)治疗后的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110个肿瘤,行即时(15m in)、1个月、6个月及1年及2年CEUS或CECT复查,观察肿瘤有无残留及复发,评价CEUS与CECT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CEUS105个肿瘤完全消融为95个(89.62%),肿瘤残留11个(10.38%);CECT110个肿瘤完全消融为96个(87.27%),肿瘤残留14个(12.73%)。1年生存率,〈3.0 cm为90.62(29/32),≥3.0 cm为70.3(45/64)P〈0.05;2年生存率,〈3.0 cm为87.5(28/32),≥3.0 cm为60.9(39/64)P〈0.01,〈3 cm与≥3 c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CEUS是评价RFA疗效的有效方法,具有与CECT同样的敏感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6例肝癌患者共118个肿瘤病灶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消融术后1个月使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对残余消融灶行动态分析,并与同期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以病理为金标准,对肿瘤残余消融病灶良恶性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肝脏射频消融治疗后超声造影疗效的准确性为82.2%,增强MRI为83.9%;超声造影与增强MRI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消融术后良性残留消融灶与恶性残留灶血流灌注特点不同,时间强度曲线示峰值强度(IMAX)良性残留消融灶小于恶性残留灶(P<0.01),峰值强度上升时间(RT)及达峰时间(TTP)良性残留消融灶长于恶性残留灶(P<0.01);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判断残余病灶良恶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可以动态、直观、定量地反映灭活灶及良恶性残留灶与周围肝实质血流灌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实时动态超声造影在多囊肝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于义乌市中心医院行RFA的98例多囊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造影组(n=49)和常规组(n=49)。术前两组患者均行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常规组患者常规超声引导行RFA,造影组患者行实时动态超声造影检查后超声引导下行RFA。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肝内囊肿总体积、术后肝囊肿总体积缩小率、完全灭活数、局部残存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肝囊肿体积均显著缩小,造影组患者的肝囊肿体积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术后肝囊肿总体积缩小率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术后完全灭活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术前和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动态超声造影可有效提高多囊肝RFA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局部残留数,且未加重肝脏负荷,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实时谐波灰阶超声造影及MRI显像评价前列腺射频消融灶的有效性,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的特点。方法对犬前列腺两侧叶行射频消融,术后即刻行经直肠常规超声检查、超声造影及MRI检查。超声造影及增强MRI下测量消融灶体积,并与病理学标本大体测量的结果相比较。结果射频消融后,增强MRI和超声造影均可以清晰地显示前列腺消融灶的范围,二者测量的消融灶体积与大体病理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及MRI对前列腺消融灶的影像学表现的评价各具特点。结论增强MRI和实时谐波超声造影,均能够清晰反映前列腺射频消融灶的范围。二者各有优势,必要时应相互结合,以便更准确的评价前列腺射频消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后影响局部肿瘤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116例患者共152个病灶经RFA治疗后24h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对发现残留及消融安全范围不足的病灶及时补充治疗,随访4~19个月,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局部肿瘤进展的因素。结果:152个病灶中3个病灶初次治疗后CEUS显示有残留,补充治疗后达消融安全范围充足。最终9个病灶(5.9%)显示消融安全范围不足,一个月后影像学结合肿瘤标志物等检查证实两个病灶有残留,7个病灶治疗完全;另外143个(94.1%)治疗后CEUS显示消融安全范围充足的病灶,一个月后影像学结合肿瘤标志物等检查证实治疗完全。随访4-19个月,152个病灶有10个病灶证实有局部复发。运用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安全范围、肿瘤生长方式是射频治疗后肿瘤局部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HCC行RFA治疗需重视术前对病灶的生长方式,术后病灶的消融安全范围等的评估,以达到彻底灭活肿瘤。提高RFA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彩超引导在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为甲状腺腺瘤及囊腺瘤的患者30例,均采用彩超引导下进行穿刺途径的麻醉,并同时在甲状腺与颈动脉鞘之间﹑甲状腺与食管气管之间注射麻药,然后彩超导向将射频针刺入肿瘤的中心位置进行消融并通过超声实时观察,当肿瘤完全被强回声覆盖,确定完成治疗。结果:本组30例均成功射频消融,单次单点成功消融9例,两点消融13例,三点消融8例,最短需用3 min,最长需用10 min,平均(4.5±1.3)min,术中未出现损伤周围组织、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肿瘤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治疗方法,而彩色超声的实时引导并监控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肝脏恶性肿瘤靶区局部射频或微波治疗前后超声造影的观察,探讨超声造影方法评估局部治疗近期疗效的可行性.方法:56个(病灶)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均经增强CT或超声造影、活检证实,局部治疗疗程结束后行超声造影观察局部治疗区域,以治疗后治疗区造影各时相无造影增强,血清学指标正常作为局部治疗彻底的标准,动脉期治疗区残存增强病灶,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造影清退,类似于治疗前造影特点为治疗不彻底,作为下次治疗的靶目标区,直至达到彻底治疗标准.结果:超声造影可以动态显示局部治疗区域的微循环特点及残存病灶的各种形态.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显示出局部治疗的治疗区域形态以及残存肿瘤表现,并确定将此作为靶治疗区域,为再次补充治疗提供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