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绥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数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比较两组检查相关指标、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造影剂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检查中,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技巧、专业知识、技术质量、工作态度、责任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经桡动脉行血管造影在老年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缩短操作时间,减轻疼痛,提高造影及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3.
全脑血管造影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颅内血管性疾病诊断、治疗的基础.脑血管造影是经皮肤穿刺股动脉或颈动脉后,送入动脉鞘,然后将造影导管(一般为猎人头导管)送入动脉腔内,在电视监控下选择性地插至颈内外动脉或椎动脉,注射造影剂来确定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性质,以协助诊断疾病及治疗策略的选择.结合70例病人的护理经验, 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 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处理、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全脑血管造影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全脑血管造影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TIA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符合TIA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观察TIA患者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颅内、外血管有无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80例患者中发现68例有血管狭窄(85%)。其中狭窄程度≥70(例(35%),50%~70%的30例(37.5%),〈50例(12.5%),10例正常(15%)。颅内段狭窄占36.4%,颅外段狭窄占63.6%。发现狭窄部位有粥样斑块50例,占狭窄动脉的73.5%。频发TIA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多表现为重度(76%),且多数有粥样硬化斑块。颅内盗血5例。结论全脑血管造影可以确定TIA患者是否存在血管狭窄、狭窄程度及溃疡斑块的程度,观察斑块的性质,对TIA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脑血管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对全脑血管造影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经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后显示,75例患者(75.00%)有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有44例患者(44.00%)存在前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有28例患者(28.00%)存在后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前后循环均狭窄或闭塞28例(28.00%);前循环动脉狭窄显著高于后循环脉动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25例(25.00%);颅外动脉狭窄47例(47.00%);颅内外均有狭窄或闭塞28例(28.00%)。颅外动脉狭窄主要为颈内动脉颅外段,颅内动脉狭窄主要为椎动脉颅内段与大脑中动脉。结论全脑血管造影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动脉狭窄情况进行观察,并判断狭窄或闭塞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22例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患者配合情况、疼痛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降低其疼痛程度,使全脑血管造影术顺利进行,达到良好的检查和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4R危机管理理论在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过敏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全脑DS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过敏反应情况、出入量与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检查前2 h饮水量、检查后4 h尿量均多于对照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脑DSA护理中,4R危机管理理论的应用,有助于规范各类防范措施的应用,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且对患者的依从性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48例颅内动脉瘤的DSA影像表现,分析颅内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状、数目及检查方法。结果 检出动脉瘤单发44例.多发4例;后交通动脉瘤23例.前交通动脉瘤15例.颈内动脉瘤5例,其它部位9例;小型11例,中型22例,大型17例.巨大型2例;囊状37例.梭状14例。夹层1例。结论 DSA能准确诊断颅内动脉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评判性思维在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在行全脑血管造影术84例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护士应用评判性思维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 在护士的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下,84例患者均顺利进行了手术,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结论 全脑血管造影术虽属微创手术,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护理人员应用评判性思维的方法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与护理,能减少患者躯体及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是提高脑血管造影质量,提升诊疗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脑动球瘤血管内栓塞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确诊为脑动脉瘤的患者.术前、栓塞术中行3D-DSA检查,其中40例行3D-DSA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结果在术中312-DSA指导下致密栓塞48例,术后无一例再破裂,40例经3D-DSA随访者被证实完全闭塞。结论3D-DSA可提高颅内动脉瘸血管内栓塞的致密程度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尹文华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1(2):14-15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DSA检查,观察血管病变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分析疾病与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36例中,颅内外血管病变24例,阳性检出率66.7%。术中发现血管病变37处,其中狭窄29处,闭塞7处,动脉瘤1处。术中出现脑血管痉挛1例。结论:DSA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颈内动脉病变在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Recurrent Ischemic Stroke,RIS)的影响。方法:将首次经CT或MRI证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经颈动脉彩超证实存在颈动脉斑块及血管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进行DSA的干预组和未行DSA的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是否再次出现RIS以及发生的时间。结果:109例入选患者中,除3例因其他系统疾病死亡失访以外,余下的106例(干预组49例,对照组57例)中,共有11例出现RIS,其中干预组RIS再发2例(2/49),对照组RIS再发9例(9/57);11例RIS患者初发至复发的间隔时间为32-315天,平均183.27±98.44天,其中干预组平均270.50±34.65天,对照组平均163.89±98.17天;结果显示行DSA检查的患者1年内RIS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出现脑卒中再发的间隔时间也长于未行DSA检查的患者(P<0.05)。结论:对于存在颈动脉斑块及轻中度狭窄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DSA检查或可降低其1年内RIS的复发风险,延迟复发出现的时间,DSA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中可能具有潜在的预防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探讨后循环缺血与供血脑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76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进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并对其病变血管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90.79%患者存在血管病变,按血管病变部位分类最常见的是单纯后循环血管病变47例(68.11%),其次是前后循环均受累9例(13.03%),单纯前循环病变8例(11.59%),锁骨下动脉起始处病变伴后循环病变5例(7.24%)。后循环血管闭塞/狭窄常见部位依次是椎动脉V1段病变最多见(42处,60%),椎动脉V4段(7处,10%)及BA(6处,8.57%)。结论:PCI主要累及后循环动脉,后循环血管闭塞/狭窄部位依次是VA颅外段、VA颅内段及BA,盗血综合征及后循环血管变异均是引起PCI的发病因素之一,因此DSA检查是诊断后循环缺血血管病变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