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包皮过长和包茎是泌尿外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的方法有许多种,如袖套式包皮环切术、背侧剪开包皮环切术(传统包皮环切术)、血管钳夹包皮环切术、激光包皮环切术及器械环扎术等.我们对包皮过长、包茎患者156例分两组进行手术,一组采用阴茎根部包皮袖套状环切术,另一组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比较两组手术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切法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采用电切法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患者200例,分析手术效果、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结果:200例电切法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出血少、切缘整齐,术后包皮水肿轻微,切口均一期愈合,瘢痕少,阴茎外观满意。结论:电切法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患者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46例包茎患者在阻滞麻醉下行包皮环切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龟头、阴茎、黏膜水肿,继发出血及感染。随访3~6个月,阴茎外观及功能恢复好。结论保留皮下组织的改良包皮环切术不损伤阴茎背侧静脉、系带动脉与神经,不损失阴茎组织及淋巴回流,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
阴茎癌22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包茎及包皮过长是阴茎癌发生的主要高危因素,几乎所有的阴茎癌患者都具有包茎或包皮过长,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的简便易行的方法,但在国内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预防性包皮切除,而是反复感染、有溃疡或性生活不便等才考虑行包皮切除.但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因包皮反复炎症后而进行的包皮环切并不能完全防止阴茎癌的发生.1996年~2002年我们治疗了22例包皮环切术后阴茎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包皮环切的必要性,且对手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括质量和美观.事实上包皮环切术是一项高要求的精细整形手术[1],尤其对成人而言.目前针对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手术方法较多,如剪刀法、血管钳法、袖套式包皮环切术、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法,还有诸多包皮环切器械的应用,如韩国的Zhenxi环,中国的商环等[2,3].我院自2007年9月至2011年2月,采用一人操作缝扎法包皮整形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46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包皮内板环切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52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均用亚甲蓝标记切口线.对单纯包皮过长的患者,采用包皮内板环切术治疗;包茎患者须同时结合阴茎背侧及腹侧包皮纵行切开松解术.结果 52例患者术后均无明显水肿、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7d拆线,切口Ⅰ期愈合.随访3~6个月,阴茎及包皮外形均满意,无系带感觉障碍等.结论 应用包皮内板环切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方法,不会切除过多的包皮,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术后水肿较轻,出血少,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脱袖式包皮整形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脱袖式包皮整形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87例.取包皮横行切口环形切开,于浅筋膜层次分离达到阴茎根部,环形切除多余皮肤.结果 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伤口水肿轻,恢复快,愈合后切口外形美观.结论 脱袖式包皮整形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无损伤血管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和/或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0例包茎和/或包皮过长患者行无损伤血管包皮环切术,术中只切除阴茎皮肤,并保留内外板之间的组织,不损伤皮下血管。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5 min,出血量〈2 mL,其中疗效满意217例、占98.64%,术后感染3例、占1.36%,术后阴茎勃起时周径平均增粗1-1.5 cm。部分患者随访4-5个月,包皮外形美观,性生活满意。结论无损伤血管包皮环切术,方法新颖,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小。手术保持了原有的阴茎功能,包皮外形美观自然,有使阴茎增粗效果,性生活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商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的效果。方法应用商环对240例患者(包皮过长208例,包茎32例)行包皮环切术,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240例,均行阴茎根部背神经阻滞麻醉,手术时间为10~15 min,术后均无出血、无商环断裂。术后轻微疼痛48例,明显疼痛8例。水肿64例,其中严重水肿1例。下环后未发生切口裂开和感染。随诊1个月,阴茎外形满意,包皮切缘平整,无狭窄环形成。结论商环行包皮环切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探讨包皮内外板定位法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伴或不伴蹼状阴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包皮内外板定位法环切术,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切口瘢痕少,阴茎外形美观,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0.0±8.9)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35.6±10.8)ml,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8.33%,前者低于后者,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伴或不伴合并蹼状阴茎者采用包皮内外板定位法环切术治疗,阴茎美观,而且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较传统包皮环切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