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门静脉短路常见于肝脏肿瘤、肝外伤和肝硬化等,尤以门腔分流术后更为常见.动态性CT检查可能发现较大门脉分支的动脉门静脉短路,其发生率在肝细胞癌(HCC)中非常高.本文报道经肝血管造影证实HCC动脉门静脉短路的各种动态CT表现.材料与方法:HCC42例.男38,女4.平均年龄58岁.肝血管造影示门静脉主干或其近端显影者10例,一级分支显影5例,二级分支2例,三级或小分支25例.扫描时间分别为11或5秒.方法是先作肝血管造影,然后进行不同间距的体层扫描.再静注康锐400(sodium iothalamate,脑影酸钠)60ml,作动态CT检  相似文献   

2.
在超声或 CT 检查时能发现各类型肝结节性损害,但其特征与小肝癌非常相似。因此鉴别成为重要问题。作者利用各种影象手段分析了经手术证实肝硬化合并各型肝细胞性结节损害的血供,并讨论其在估计肝结节的恶性程度及选择治疗方法方面的作用。病人和方法 1984年至1989年小肝癌(<3cm)患者74例小肝癌84个,腺瘤样增生患者22例腺瘤25个。均经肝血管造影及动脉 X 线造影CT(CTAP)检查。肝癌6例和腺瘤样增生10例经肝血管造影未证实病变,进行 CT 血管造影或  相似文献   

3.
肺囊性纤维化(CF)尤其在病情进展期常有咯血,但致命性大咯血者少见.本文报告CF 合并大咯血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长期随访的结果.资料与方法CF 患者25例,女10、男15例,年龄7~35岁.因紧急致命性咯血或咯血量>300ml/d连续3天以上者16例,100~200ml/d 持续1周以上者9例.经血管造影明确异常扩张的支气管动脉后,注入明胶形成栓塞,使其血流被阻断90~95%.为评价BAE 的长期效果设对照组(均为CF,年龄、性别、肺功能与BAE 组相似,但无大咯血)进行比较.结果①即刻疗效:21例(84%)BAE 后咯血完全停止,另4例(16%)咯血量明显减少,其中1例10天后再次BAE,咯血停止,2例咯血渐减少,1例仍多量咯血行右肺上叶切除。②存活情况:BAE 后咯血停止者有6例3个月内死亡,其中2例死亡前又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不明,治疗方法仍依赖经验.本文报告37例强的松龙动脉内注射的治疗结果,并指出疗效与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所见之间的关系.患者年龄为15~58岁,平均30岁;男20例,女17例.病程平均4.5年(1个月至22年).所有病例均施行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以及强的松龙选择性动脉内滴注.其中9例行数次动脉内滴注,以每次滴注作为1例评定疗效.在全部54次滴注中,4例病变在直肠或/和乙状结肠,15例在左半结肠,35例在全结肠,包括中毒性巨结肠5例.分别在肠系膜上、下动脉内手推注射强的松龙20~30mg,约30分钟内注完(1.5~2mg/min).治疗后2周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5.
1997~ 2 0 0 0年 ,我院应用肝动脉化疗加栓塞治疗晚期肝癌患者 6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5 7例 ,女 8例 ,年龄 5 2 .5± 11.3岁。其中原发性肝癌 5 8例 ,转移性肝癌 7例 ,均经 CT、B超、AFP确诊。癌肿≤ 10 cm者 2 8例 ;>10 cm者 3 7例。肝癌分期 : 期者17例 , 期者 4 5例 , 期者 3例。肿瘤类型 :巨块型 3 9例 ,结节弥漫型 2 6例。 AFP≥ 2 0 0 ng/ml者 4 1例 ,AFP<2 0 0 ng/ml者 2 4例。门静脉癌栓者 2 8例。方法 :采用 Seldingers方法 ,经股动脉穿刺 ,将肝动脉导管选择性插管到肝固有动脉以远 ,行血管造影术 ,然后灌注化…  相似文献   

6.
纤维结肠镜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对缺血性肠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纤维结肠镜和选择性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全组 8例病人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并就其中 4例有长期心血管病史者加作选择性肠系膜下动脉造影。结果 肠镜检查 8例 ,其患处肠壁均有粘膜水肿、接触易出血。活体组织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纤维素血栓存在和含铁血黄素沉着。选择性肠系膜下动脉造影 4例中 1例示该动脉闭塞并有侧支循环形成 ,另外 3例均见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有不同程度狭窄 ,管腔变细 ,相关分支造影剂充盈不满意 ,部分末梢有充盈缺损现象。结论 纤维结肠镜检查和选择性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对缺血性肠炎具有肯定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16例支气管扩张症病人分别做了支气管造影和CT检查。现对其CT征象及其应用价值分析如下。 材料与结果: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HiQ全身装置,扫描矩阵1024×1024,层厚10mm连续扫描,扫描时间2秒或1.3秒。病变应用层厚1mm或2mm,间隔10mm扫描。16例中10例手术证实,6例支气管造影及临床随访观察表现典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咯血,重者一次咯血量达500ml。CT扫描均发现有支气管扩张性病变,病变部位为右肺上叶2例、下叶2例,左肺上叶3例、下叶4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对缺血性肠炎的病因诊断和诊断价值.方法 对49例经结肠镜及活检明确诊断者,再行肠系膜下动脉造影以确定其病因,其中3例还加做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以判断全身疾病对该病有否影响.结果 49例肠镜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局部黏膜充血、水肿、接触性出血.活检结果:有炎性细胞浸润,黏膜下出血,水肿及多纤维素血栓和含铁血黄素沉着.病变均位于左半结肠.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发现,3例主干完全阻塞并有侧支循环形成,31例主干有不同程度狭窄,动脉床显影不满意.另15例肠系膜下动脉床不显影或显影不满意.3例主干完全阻塞者加作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结果未发现任何异常.结论 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对缺血性肠炎的诊断和判明其病因有肯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55例肠系膜病变血管患者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方法选取2010—2017年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肠系膜血管病变患者55例,均行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其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结果 (1)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患者30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钙化、狭窄、血栓形成。(2)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综合征患者2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十二指肠第一、二部扩张,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变小;胡桃夹综合征患者6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左肾静脉受压及远端左肾静脉扩张。(3)5例患者CT血管造影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结构异常。(4)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2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门静脉主干及肠系膜上静脉广泛性充盈缺损。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肠系膜血管病变,可作为诊断肠系膜血管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3年间诊断有活动性腹内动脉出血者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22~76岁,平均42岁。均作过动态CT检查,口服及静脉注入量为60%含碘造影剂150ml(2~3ml/s,共50ml,1~1.5ml/s,共100ml)。本组病例有5例经选择性血管造影证实,10例经手术证实,另1例尸解证实。结果:11例中经CT显示腹内出血部位为脾出血6例,肝出血3例,肠系膜动脉出血2例。另为腹壁或椎旁肌出血3例,肾旁间隙出血3例,腰大肌出血1例。CT显示活动性动脉出血的14例为大血肿内有局限性高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造影导管肱动脉注射硝酸甘油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中桡动脉痉挛(RAS)的预防效果。方法连续入选TRI冠状动脉造影(CAG)成功并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包括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或)支架置入术]患者810例,其中试验组413例,对照组397例。试验组当造影导管回撤到达肱动脉水平时经造影导管注射硝酸甘油稀释液400μg(稀释至100μg/ml),对照组在造影导管抽出后经由鞘管侧管注射硝酸甘油400μg(稀释至100μg/ml),比较两组患者在指引导管送入过程中的RAS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RAS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比33%,P=0.021)。结论经造影导管肱动脉注射硝酸甘油能降低TRI中RA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游离肠系膜上动脉、切除肠系膜根部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累及肠系膜根部胰腺钩突癌的手术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为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30~72岁)累及肠系膜根部的胰腺钩突癌患者施行了合并游离肠系膜上动脉、切除肠系膜根部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手术方法 、手术安全性及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施行了肠系膜根部切除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同时施行了肠系膜上静脉的切除和重建.平均手术时间(4.2±1.1)h,术中出血量(1 635±1 362)ml,术中输血量(1 609±1 462)ml.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6例出现轻至重度腹泻,术后住院天数9~30 d.病理示,肿瘤直径3~8 cm,合并淋巴结转移13例(57%),神经浸润20例(87%),22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11例血管切除患者中有10例血管内膜浸润.随访5~42个月,4例发生肝转移,3例局部复发,1年、2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7.2%和42.5%.结论 通过游离肠系膜上动脉,对肠系膜根部组织、肠系膜上动脉周围神经以及广泛后腹膜组织的切除可以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钩突癌的手术彻底性,有效降低肿瘤残留,减少局部复发.手术方法 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6例空回肠出血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出血的病因诊断.方法:对66例空回肠出血患者分别行结肠镜检,小肠气钡造影,选择性血管造影,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诊断.结果:出血原因中,肿瘤27例(40.9%)(其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比例相近),憩室14例(21.2%),非特异性炎症10例(15.1%),肠结核4例(6.1%),急性坏死性小肠炎3例(4.5%),肠伤寒2例(3%),感染性疾病19例(28.8%),克隆病2例(3%),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4例(6.1%).结肠镜检查阳性率10.6%(5/47),小肠气钡造影阳性率11.1%(1/9),选择性动脉造影阳性率40%(2/5).结论:本组空回肠出血病因中肿瘤占出血原因首位,感染性疾病及憩室占的比例较高.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肠系膜动脉病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但基层医务人员应根据条件选择适合的特殊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变之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可明确阻塞部位、病变范围、水肿程度和有无新生血管,帮助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2000~2001年,我院共对85例(87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47例,女38例;男女比例为1.23:1,年龄23~80岁,平均60.45岁,50岁以上68例(80%)。双眼发病2例(2.3%)。左眼54只(62.1%),右眼33只(37.9%)。方法:造影前常规散瞳,右前壁交叉划痕皮试阴性,20%荧光素钠3ml左前臂肘部静脉推注,4~6秒完成。日本尼康NF一505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仪间断摄片,观察10分钟以上。臂一视网膜循环对,是指除阻塞支外其余视网膜血管荧光充盈的时间,动脉期>17秒为延迟,静脉期>46秒为延迟。 结果:本组循环时正常66例(77.6%),荧光充盈动脉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动脉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5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27例。急诊行手术治疗21例,其中单纯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9例,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加肠切除吻合术8例,单纯肠切除吻合术3例,肠切除加肠造瘘术1例。保守治疗6例。结果:手术治疗21例,1例于死于感染性休克,5例出现短肠综合征,经胃肠外营养等对症治疗后症愈出院,6例行保守治疗者均症状减轻,好转出院。结论:彩超是早期诊断肠系膜动脉缺血的重要手段,及时手术和加强术后监护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介入治疗在肝血管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我院在2009年12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肝血管肿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即: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固有动脉造影,之后在肿瘤供血靶动脉送入导管超选择,并给予患者明胶海绵+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方式为静脉灌注,最后实施动脉栓塞治疗,手术之后的1-6个月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肿瘤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总结并发症。结果在40例患者当中,实施介入治疗的为50人次,患者肿瘤一般的做1次,患者肿瘤较大的实施2次介入治疗,其中实施2次栓塞治疗的有11例患者,占27.5%。对患者在第一次手术之后进行1-6个月的随访,并做CT检查,其中19例显效,肝血管肿瘤缩小50%,显著减轻了疼痛以及上腹部不适,中断了肿瘤血供,缩小了瘤体。17例有效,肿瘤缩小在25%以上,显著减轻了上腹部不适。有4例无效,肿瘤缩小在25%以下。达到了90%的总有效率。结论在治疗肝血管肿瘤上,明胶海绵动脉栓塞+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的介入治疗方式能够起到显著效果,安全无毒副作用,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探讨肝动脉造影结合门静脉造影CT诊断细胞肝癌的应用价值。15例患者分别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门静脉造影检查。9例肝细胞肝癌被检出,其中肝动脉造影显示肿瘤血管及结节状肿瘤染色;门静脉造影CT显示肝脏相应部位低密度灶,部分周边略显强化,其形态大小及位置均与肝动脉造影所显示的病灶一致,肿块大小为2.0-5.0cm,9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肝动脉造影结合门静脉造影是诊断肝细胞癌的有效方法,对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检查。  相似文献   

18.
1981年11月以来,我们对原发性肝癌和胰腺等脏器的占位性病变及肝硬变、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施行选择性腹腔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术(下称动脉造影)。现将29例动脉造影结果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自1972年8月至1976年3月,作者应用暂时性肝动脉阻断加区域性动脉内滴注5-FU治疗转移性肝癌22例,有2例在术时或术后即期发生肝动脉栓塞而未能按计划接受治疗,故予以剔除。术前作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以估计肝脏肿瘤的范围和数量、预测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及了解门静脉的通畅情况。常规作肝扫描、肝功能、血电解质及凝血机制检查。手术前晚给予10%萄萄糖500ml静脉滴注,以增加肝脏的糖原储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动脉炎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价值。方法 :大动脉炎 38例 ,男性 11例 ,女性 2 7例 ,年龄 8~ 5 4岁 ,平均 (30 5± 18)岁 ,均行血管造影检查。由 2名有经验的介入放射学医师按双盲法对其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然后共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结果 :38例中 ,经血管造影按Lupi Herrera的综合分型法属Ⅰ型者 11例 ,Ⅱ型 15例 ,Ⅲ型 7例 ,Ⅳ型 5例。主要受累的动脉包括锁骨下动脉 2 0例 (5 2 6 % ) ,腹主动脉 15例 (39 5 % ) ,肾动脉 4例 (36 8% ) ,胸主动脉 10例(2 6 3% ) ,颈动脉 9例 (2 3 7% ) ,髂动脉 9例 (2 3 7% ) ,腋动脉 7例 (18 4 % ) ,肠系膜上动脉 4例 (10 5 % ) ,冠状动脉 3例 (7 9% ) ,肺动脉 3例 (7 9% )等。 2 2例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 12例行狭窄段支架置入术均获成功。结论 :血管造影有利于大动脉炎的临床诊断与指导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疗效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