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体外膜肺氧合并发症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并发症可分为机械系统并发症和患者机体并发症,机械系统并发症包括氧合器衰竭、循环管道破裂,以及驱动泵和热交换器功能异常,患者机体并发症包括出血、神经系统并发症、器官功能衰竭和感染等。研究的目的是了解ECMO支持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分析总结了阜外医院从2004年到2005年所有ECMO支持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研究了18例ECMO支持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8例患者存活10例,生存率为55.6%;死亡8例,死亡率为44.4%。ECMO支持患者出现了出血、感染、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和氧合器衰竭,发生率依次为44.4%,27.8%,16.7%,11.1%和27.8%。结论ECMO支持时间越长,其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就越大,出血仍是ECMO最主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的并发症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瑞荣  杨碧波 《柳州医学》2007,20(3):186-190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又称为体外生命支持系统(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ECLS),其基本原理是将患者的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气体交换后,再回  相似文献   

3.
体外膜肺氧合并发症防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指一种将部分静脉血从体内引流到体外,再经膜肺氧合后由驱动泵将动脉血液泵入体内的中短期心肺辅助技术。ECMO通过对循环呼吸功能较长时间的有效辅助使心肺得到充分地休息,支持期间保证全身氧供,维持机体内环境和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1972年H ill首先报道了一例成人创伤后呼吸衰竭的患者ECMO支持成功的经验,Bartlett等于1975年第一次成功地将ECMO应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随着ECMO的不断发展,ECMO的支持时间由最初的几个小时到能支持…  相似文献   

4.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阜外医院121例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临床经验,并尝试确定院内死亡的预测因子。方法记录121例接受ECMO治疗患者基本资料,ECMO系统建立时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及院内死亡率。以逻辑回归计算院内死亡的预测因子。结果82例脱机,69例出院,总存活率57%。经逻辑回归计算,任何ECMO相关并发症、急性肾衰、感染为院内死亡的预测因子。结论ECMO是一种有效的循环呼吸衰竭辅助支持疗法,治疗期间应积极防治ECMO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蒋国平  徐永山 《浙江医学》2022,44(9):901-907
近20多年来,各地对开展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治重度心力衰竭和(或)肺衰竭、循环衰竭一直孜孜以求,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出现了多种并发症。笔者自20世纪90年代成功开展这一技术,通过自身经历、杂志审稿和文献中遇到的相关并发症深知防治的重要性,遂对此研究的进展作一概述,重点阐述血栓形成、出血、心肺脑问题等防治难点,总结其经验,以便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讨论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结论 体外膜肺氧合是将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经膜肺氧合后再用血泵或体外循环机将血液浦人体内,对一些呼吸或循环衰竭的病人进行有效的支持,使心肺得到充分的休息,为心功能和肺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外科危重患者的体外膜肺氧合支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台湾大学医院1994年以来施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经验。方法总结305例各种不同病种应用ECMO病例。结果施行ECMO支持的病例包括心脏移植,肺移植,无心跳供体,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炎及神经外科手术等。结论ECMO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肺衰竭是理想的心肺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终末期心肌病患者心脏移植前等待供体期间体外膜肺氧合(ECMO)过渡支持治疗的初步经验。方法股动一静脉插管,建立标准ECMO管路,全流量心脏支持,激活凝血时间测定(ACT)维持在160-190s,持续机械通气,抑肽酶血液保护,常规检测血流动力学、血气、血常规等。结果病人状况稳定,平稳经67h ECMO后转为体外循环,成功完成心脏移植手术,恢复良好,出院。结论ECMO可作为终末期心肌病心脏移植病人等待供体期间安全有效的过渡支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0月11日至13日,由亚太体外生命支持组织(Asia-Pacific Chapter of 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Organization,APELSO)授权,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ChSECC)主办的首届亚太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学术大会(APELSO 2013)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BICC)隆重召开。16个国家的130余位外宾和650多位国内ECMO同行参加了本次大会。来自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中心、有"ECMO之父"美誉的ECMO开拓者Dr.Robert Bartlett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现任APELSO主席、新加坡国立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应用ECMO治疗的急性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人口学特征、原发疾病、ECMO辅助时间、临床结局,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探讨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措施。结果 100例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中,20例采用静脉-静脉模式,80例采用静脉-动脉模式(其中体外心肺复苏术19例),成功撤机54例(54.0%),出院存活49例(49.0%)。100例行ECMO治疗的患者中共有55例(55.0%)患者发生并发症,部分病例同时发生2种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排前3位的并发症为急性肾损伤、机械并发症、出血;死亡组患者的脑出血、下肢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存活组,感染、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均低于存活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脑出血、下肢缺血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行ECMO治疗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比例较高,其中急性肾损伤是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脑出血、下肢缺血是ECMO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中结合超滤一体化连接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3例重症心脏病患者,年龄57-78(69)岁,体重63-89(73.6)kg。采用Medtronic ECMO管路行ECMO心功能支持,ECMO前及ECMO期间无尿、组织脏器水肿,在ECMO管路三通板处与离心泵接负压处连接超滤。结果 3例患者在ECMO过程中滤水5 750-14 850 ml,2例患者经过ECMO辅助联合超滤治疗后36 h、42 h尿量逐渐恢复,心功能恢复后撤除ECMO,后康复出院,另1例患者ECMO辅助48 h,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 ECMO中结合超滤连接方法简便,排气方便彻底,滤水效果良好、安全,适合ECMO过程中同期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循环/呼吸衰竭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4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开展的应用ECMO治疗36例急危重症的循环/呼吸衰竭患者案例,并对其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应用ECMO的患者总体出院生存率50.0%,其中循环支持33.3%,肺支持50.0%,并发症发生率37.8%;ECMO实施前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CMO是一种有效的循环/呼吸衰竭治疗手段,但其临床实施的难度仍较大,并发症较多;合适的时机把握及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描述小儿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进行低温治疗的方法,比较低温和常温患者ECMO及低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ECMO期间低温治疗和院内死亡率及长期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1年ECMO患者临床资料,包括ECMO前情况、ECMO建立及管理信息、ECMO和低温的治疗过程以及相关并发症和预后。根据ECMO期间是否进行低温治疗分为常温组及低温组,并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间不一致的变量(P0.1)纳入逻辑回归以评估低温治疗对院内死亡率的影响。在成功撤除ECMO的患者中,重复上述单因素分析。组间不一致的变量(P0.1)纳入Cox回归以评价低温治疗对长期生存的影响。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210名患者,其中70名接受了低温治疗。低温治疗可以有效地通过膜肺整合的变温器进行。逻辑回归不能证实低温治疗和院内死亡相关(比值比0.85 95%置信区间0.30~2.39,P=0.762)。Cox回归分析提示,校正ECMO前葡萄糖浓度(风险比0.92 95%置信区间0.85~0.99,P=0.040)和ECMO期间高血压(风险比2.59 95%置信区间1.23~5.46,P=0.013)后,低温组患者显示更高的长期生存率(风险比0.40 95%置信区间0.17~0.92,P=0.032)。结论 ECMO期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低温治疗。低温组患者具有较好的长期生存率。在缺乏随机对照研究的情况下,尚无证据支持低温治疗在ECMO患者中的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北京安贞医院141例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4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共计141例心肺功能衰竭接受ECMO辅助治疗,按照辅助结果,将患者分为出院存活组(SG,n=51)和死亡组(NG,n =90),比较两组患者ECMO辅助情况.结果 98例(69.50%)患者成功脱机,51例(36.17%)患者存活出院.ECMO辅助时间6~600(111.61±106.31)h.ECMO辅助前乳酸水平NG组患者(13.85±5.76) mmol/L较SG组患者(10.44±4.57) mmol/L高(P<0.05).ECMO辅助期间所需要的最高流量NG组患者[(57.76±19.81)ml/(kg.min)]较SG组患者[(46.95±17.46)ml/(kg·rmin)]高(P<0.05).住院时间NG组患者(24.61±12.79)d明显较SG组患者(41.79±21.69)d短(P<0.01).结论 ECMO是一种有效的循环辅助技术,尽早对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使用,避免重要脏器不可逆损伤,将更有利于提高辅助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抢救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经验教训。方法1例中年女性患者采用右股静脉-右腋动脉(V—A)插管,另外1例青年男性患者采用右股静脉-右颈内静脉(V—V)插管,采用德国MAQUETRataFlow装置和血液管路套包进行ECMO支持。结果两位患者在ECMO期间患者神智清楚或间断镇静,前者不需呼吸机辅助支持(V-A),后者需要呼吸机支持(V—V)。中年女性患者因处于经期,ACT数值维持在120—160s,ECMO4天后发生脑栓塞继发脑出血,被迫中止ECMO治疗。青年男性患者ECMO支持10天,肺部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和真菌感染,抗细菌和真菌感染治疗无效,放弃ECMO治疗。结论应遵循ECMO的使用指征,对于不可逆的肺部病变,尽量减少ECMO的应用,避免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总结我院44例成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经验,探索血糖水平对此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成人患者接受ECMO治疗的情况。ECMO治疗期间每3h测量血糖一次,并计算出治疗期间的平均血糖。平均血糖≤8.9mmol/L的患者纳入第一组,其余患者纳入第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平均ECMO支持时间为(116±70)h,33例脱机,30例出院。第一组包括25例,血糖为(6.3±0.8)mmol/L,第二组包括19例,血糖为(10.7±2.3)mmol/L。两组患者死亡率及ECMO期间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现有数据尚不足以证实血糖水平与成人心脏外科术后ECMO治疗患者预后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股动静脉插管方式对成人心脏术后行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治疗时下肢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阜外医院成人心脏术后行V-A ECMO 13例患者临床资料。以插管侧下肢肿胀为肢体并发症诊断标准。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股静脉插管方式相同,股动脉插管有人工血管股动脉端侧吻合(n=5)、分支动脉供血管插管(n=8)两种方法。结果 13例患者中4例发生下肢并发症。两种插管方式各有并发症2例,超声方法测得2例插管侧股浅动脉(SFA)流量分别为162 ml/min和402 ml/min,高于正常值,其中流量为402 ml/min患者肿胀相对严重。采用medtronic离心泵流量计测得2例分支动脉供血管流量为220 ml/min和420 ml/min,经部分夹闭分支动脉供血管,控制流量约在150 ml/min,肿胀轻,没有进一步加重。结论动脉奢灌、充血,股静脉插管远端静脉回流相对不畅,可能是本组病例发生肢体并发症主要原因。通过对分支动脉供血管进行控制,可以降低插管侧股浅动脉流量,减缓、阻止肢体肿胀加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接受ECMO治疗的25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根据撤机结果,分为成功组(n=18)与失败组(n=7);根据出院28 d存活,分为存活组(n=11)与死亡组(n=14).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总结我院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6例的临床结果和经验。方法2008年12月至2009年8月,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1~78岁。6例全部为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ECMO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其中1例急性左心衰,1例不能脱离体外循环(ECC)。其中3例瓣膜置换术、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例Bentall加CABG术。ECMO均在手术室置入,其中3例为CABG术前或ECC开始前置入,3例ECC后转为ECMO辅助。6例均为右侧股动、静脉插管的V-AECMO,耗材为Medtronic公司肝素涂抹ECMO系统,流量2.5~4.4L/min,辅助期间肝素用量0~32u/(kg.h),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维持105~209s。结果辅助时间48.5~92h。4例成功脱离ECMO辅助,其中3例康复出院,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2例不能脱离ECMO。并发症包括出血(4例)、DIC(1例)、股动脉插管脱位(1例)、心包填塞(1例)、肉眼血红蛋白尿(2例)、膜肺内血栓形成(5例)、泵头内血栓(2例)、膜肺血浆渗漏(2例)。转流中更换膜肺2例。结论ECMO是一种有效的心肺功能支持手段,根据病情可以灵活选择置入时机。ECMO管理及外科操作至关重要,在防治出血与抗凝管理两者间很难掌握平衡尺度,出血风险高于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