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HPLC法测定人体茶碱血药浓度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筛选人血浆中茶碱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ODS-C18柱为固定相,检测波长为274nm,流速为1ml/min,室温条件下对流动相、内标、提取方法进行筛选。结果:确定以氯仿-异丙醇(95:5V/V)提取样品,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V/V),内标为咖啡因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测定线性范围在2.0~40μg/ml,回归方程为Y=0.0668X~0.0597,r=0.9996(n=7),平均回收率98.2%。结论:筛选出的方法简单方便、快速、准确,为临床提供了优选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反向高效液相法测定血浆中多西紫杉醇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西紫杉醇在血浆中的含量。方法血浆样品经乙醚提取后,以乙腈:0.1%磷酸(1:1)为流动相,经ODS C18色谱柱分离,230nm波长检测。结果多西紫杉醇浓度在0.0781~5.00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n=5;r=0.9992),最低检测浓度为0.04mg/L;低、中、高3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80%,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8%。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可满足临床血药浓度的检测及药动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测定肺癌小鼠血浆及各脏器组织中紫杉醇含量的HPLC法.方法 血浆及组织样品经萃取后,以甲醇-乙腈-醋酸铵溶液(47.5∶ 32.5∶ 20)为流动相,使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mm × 4.6mm,5μm)进行分离,柱温为30℃,UV检测波长为230nm,内标物为多烯紫杉醇.结果 血浆中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0.02606-2.2606μg/mL,肺中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1.015-203.00μg/g,脾肝肾中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0.203-20.3 μg/g,心脏中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0.203-10.15μg/g.提取回收率>90%,日内、日间变异系数<10%.结论 内标标准曲线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生物样品中紫杉醇浓度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富含脂肪乳剂血浆布比卡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仪为Agilent1100系列;以ZORBAX Eclipse XDB-C18(4.6×150mm,5μm,Agilent,USA)为色谱柱;以乙腈:0.02mol·L^-1KH2PO4=18:82(V/V),pH=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采用碳酸钠碱化血浆样品并经乙酸乙酯和正己烷提取,有机相再用盐酸酸化,取下层水相在210nm波长下进行检测,内标为罗哌卡因。结果:布比卡因浓度在0.05~50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最低检测浓度为0.05mg·L^-1。低、中、高浓度的日间精密度变异系数(n=5)分别为9.67%、4.94%、5.40%,日内精密度变异系数(n=5)分别5.78%、2.62%、4.75%;平均相对回收率为(103.25±7.78)%,平均绝对回收率为(67.31±7.8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富含脂肪乳剂的血浆中布比卡因浓度的检测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样品中丙戊酸钠的含量.方法 以Diamonsil C18(4.6×250mm 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7:13,V/V),检测波长为245nm;流速为1.0mL/min;柱温25℃.样品酸化提取后经α-溴代苯乙酮衍生化后分析,环己烷羧酸为内标.结果 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3,线性范围15.0~180.0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3.2%,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均小于10%,最低检出浓度为0.3μg/mL.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适合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6.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甲硝唑浓度,其操作要点是:样品血清200μl内加入内标工作液及pH7.5磷酸盐缓冲液后,用3ml含5%异丙醇的氯仿提取。采用YWG-C18H37分析柱,以甲醇:水(27:73)为流动相,茶碱作内标,在254nm波长下监测洗提液,按内标法定量。本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等特点,适合于甲硝唑血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清中茶碱和多索茶碱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内标法,咖啡因为内标,分析柱为WondaSilCl8,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冰醋酸(35:65:0.01:0.01),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73nm;血清样品经12%高氯酸直接沉淀蛋白离心后取样进行色谱分析。结果:样品与内标的峰面积比(R)同样品浓度(C)间线性均良好,线性范围均在2.5-40mg/L,回归方程分别为:茶碱C=3.746R+0.4436,r=0.9997,多索茶碱C=10.24R-4.506,r=0.9999;平均回收率为:茶碱99.89%(RSD=1.07%,n=5),多索茶碱99.60%(RSD=0.81%,n=5)。结论:该方法简单方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甲硝唑浓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甲硝唑浓度。其操作要点是:样品血清200μl内加入内标工作液及pH7.5磷酸盐缓冲液后,用3ml含5%异丙醇的氯仿提取。采用YWG-C18H37分析柱,以甲醇:水(27:73)为流动相,茶碱作内标,在254nm波长下监测洗提液,按内标法定量。本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等特点,适合于甲硝唑血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测定血清中阿托伐他汀钙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mm×4.6 mm,5μm),乙腈-醋酸铵(冰醋酸调节pH至4.0)(50︰50)作流动相,流速1.0 ml.min-1,室温,以丹皮酚作为内标物,检测波长246 nm。结果在0.25~25μg.ml-1范围内,阿托伐他汀钙与内标物丹皮酚的峰面积比与阿托伐他汀钙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51(n=7),平均回收率为89.4%,日内RSD≤3.01%(n=3),日间RSD≤5.73%(n=3)。结论本法简便、快捷、选择性高,适用于阿托伐他汀钙的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孢素A血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孢素A(CsA)的方法.方法:采用Spherisorb-C8型色谱柱,以环孢素D(CsD)为内标,甲醇一水(75:25,V/V)为流动相,柱温60℃,检测波长为214 nm.结果:本法CsA和CsD分离度R=1.608大于1.5,分离效果理想.CsA的浓度在27~864 ng/ml内线性关系良好,其中r=0.9992.日内及日间精密度<5%(n=4).结论:本法经济、准确,易于普通实验室展开,能够较好的满足临床血药浓度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天麻素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测定天麻素含量,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5∶95),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 L·min-1。以天麻素提取量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法优化回流提取天麻中天麻素的工艺。结果:测定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和回收率良好。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为60 min、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6,在此条件下天麻素提取率为20.05 mg·g-1。结论 :该工艺提取率高,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良好。  相似文献   

12.
健康家兔服用大川芎丸后体内阿魏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健康家兔服用大川芎丸后血清中阿魏酸(FA)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HPLC),并研究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用HPLC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5μm,4.6×2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49∶50.745∶0.255,V/V),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2nm。FA用内标(香豆精)法定量。结果FA的最低检测限为0.25ng,最低血清检测浓度为5ng·mL^-1(S/N〉3),线性范围是26.4-4224ng·mL^-1,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7%±1.26%.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简便、专一性和重现性好,可用于阿魏酸血药浓度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人血清中吲达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乙腈:0.05mol/L,pH3.72的乙酸盐缓冲液(45:55V/V)为流动相,在C_(18)色谱柱上以Sulfisoxazol为内标,建立了适合临床药理应用的吲达胺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本法简便、快速、灵敏、重现性好,流动相可循环使用,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吲达胺和内标的平均回收率>98.5%。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日内<4.6%,日间<4.3%。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大鼠血清中酯蟾毒配基与柔红霉素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血清经乙酸乙酯提取,炔诺酮(酯蟾毒配基)、多柔比星(柔红霉素)作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酯蟾毒配基与柔红霉素浓度。色谱柱: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01 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pH 4.65)-冰醋酸(V∶V∶V=30∶20∶0.1)(柔红霉素),乙腈-水(55∶45)(酯蟾毒配基),检测波长:柔红霉素233 nm;酯蟾毒配基296 nm。结果:酯蟾毒配基在55.0~8800μg/L范围内,柔红霉素在0.1478~14.778 mg/L范围内,待测物与内标物的峰面积与浓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7(酯蟾毒配基),r=0.9984(柔红霉素),平均回收率均>80%,日内、日间RSD均<5%(n=3)。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适合于临床得力生注射液与柔红霉素浓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左旋氨氯地平血药浓度并进行体内手性转化可能性考察。 方法 以氯氮为内标, 采用CHIRAL-AGP柱(150.0 mm×4.0 mm, 5 μm)对氨氯地平消旋体进行分离手性对映体, 流动相为10 mmol/L乙酸铵缓冲液(pH 4.38)-异丙醇(982, V/V);选择固相萃取法提取10例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 后的血浆样品,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结合正离子MRM扫描分析测定人体内S-(-)-氨氯地平浓度, 其中氨氯地平和内标离子对分别是m/z 409.0→237.9和m/z 300.0→282.0。 结果 S-(-)-/R-(+)-氨氯地平对映体血药浓度在0.103 1~20.62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 r=0.999 7), 绝对回收率大于70.0%, 相对回收率均在85.0%~115.0% 范围内, 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5.0%。10例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后体内不同时间点血浆样品均未检测到R-(+)-氨氯地平对映体, S-(-)-氨氯地平在健康男性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t1/2为(42.77±8.08) h, Cmax为(3.06±0.51) μg/L, tmax为(6.3±1.0) h, MRT为(69.25±8.04) h, AUC0-144为(176.20±31.89) h·μg·L-1, AUC0-∞为(197.92±37.54) h·μg·L-1。 结论 本方法 选择性强, 灵敏度高, 无杂质干扰, 精密度好, 成功地应用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人体药代动力学分析, 并证实S-(-)-氨氯地平对映体在健康男性受试者体内未发现其手性转化。  相似文献   

16.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异烟肼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异烟肼(INH)浓度。方法:用SpherisorbSiO2(5μ,250mm×46mm)色谱柱,以甲醇:20mmol/LIPR-B8=15∶85(V∶V)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54nm,烟酰胺(NA)为内标物。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INH与NA的保留时间分别为7817min和6872min。在05~2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方法日内差异219%,日间差异451%,回收率933%,最低检测浓度50ng/ml。结论: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不需提取过程,大大减低了测定的工作量,对日常血药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学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茶碱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茶碱浓度。方法 :甲醇 水为流动相 ,硝基安定为内标 ,紫外 2 75nm处检测。结果 :线性范围 2 .5~ 40 μg/ml,r =0 .9998。平均回收率 10 0 .5 1%。日内、日间CV均 <5 %。 结论 :本测法稳定、可靠、专一性好、灵敏度高 ,可用于茶碱的血药浓度监测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改进HPLC测定氟尿嘧啶 (5 fluorouracil,5 FU)的方法 ,选择对氨基苯甲酸 (PABA)为内标物 ,用C18色谱柱 ,流动相甲醇 磷酸缓冲液 (pH 6.8) ,检测波长 2 70nm ,测定血清中 5 FU含量。结果 5 FU的最小检出限量为 1 .2ng,5 FU及PABA的萃取回收率分别大于 88.0 1 %和 86.5 5 %。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快速测定人血浆中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监测ICU患者治疗药物的浓度。方法:色谱柱为Waters的Xbridge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25 mmol·L^-1磷酸二氢钾-甲醇(86:14,p H=2.4),流速为1.0 m 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36 nm,进样量为20L,柱温为40℃。结果:万古霉素浓度在1~10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定量下限为1.0 mg·L^-1,日内、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5.83%和6.06%,提取回收率为79.71%。所监测的28例患者血样中,有12例患者首次万古霉素谷浓度在10~20 mg·L^-1之间,有17例治疗结果为有效,总有效率为60.7%。结论:HPLC法简便、灵敏、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ICU患者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监测。万古霉素用药后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临床需要监测结果,为ICU患者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