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1月~2009年4月,采用闭合复位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32例。结果 32例获得7~28个月随访,骨折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5周。髋关节功能按Sander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2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6.9%。结论闭合复位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固定牢靠、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牵引闭合复位困难的股骨粗隆下骨折的闭合复位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牵引复位困难的股骨粗隆下骨折26例,通过合适的进针点选择和主钉进钉方向,以及手法辅助复位以获得闭合复位.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5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30 ml.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1~15周,平均13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20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6.2%.结论 对牵引复位困难的股骨粗隆下骨折,合适的复位技巧是闭合复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重建钉(RIN)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SFF)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6月-2005年5月,采用RIN技术对4JD例SFF患者进行固定,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2..75岁。平均43.5岁。依据Seinsheimer分类:Ⅱ型5例,Ⅲ型13例,Ⅳ型21例,Ⅴ型1例。高能量损伤33例,低能量损伤7例。开放性骨折3例。[结果]4JD例随访8个月-2a6个月,平均1a8个月。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时间4.2月(3.2-6.5月)。按照韩一生评分标准,优26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95%。无感染、内固定失效、畸形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结论]RIN技术是治疗SFF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股骨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2004年2月~2005年4月采用闭合复位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中男性9例,女性16例;年龄59~87岁,平均68.2岁。顺粗隆间骨折24例(按Evans分类,Ⅰ型3例,Ⅱ型8例,Ⅲ型11例,Ⅳ型2例);逆粗隆间骨折1例。术前伴有心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2,(10):929-932
[目的]探讨复位器牵引有限切开髓内钉固定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6月,采用复位器牵引有限切开髓内钉固定治疗闭合复位困难SeinsheimerⅡ~Ⅳ型股骨粗隆下骨折34例患者,总结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发生,平均随访时间(20.00±3.1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髋关节屈伸及内外旋ROMs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骨折愈合,下肢力线良好。影像方面,骨折复位质量优8例,良24例,差2例,优良率94.12%。术后3个月影像骨折愈合23.53%,末次随访时为100%,无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者。[结论]复位器牵引有限切开髓内钉固定治疗闭合复位困难SeinsheimerⅡ~Ⅳ型股骨粗隆下骨折,具有手术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正>股骨粗隆下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多为粉碎性且伴有内侧结构的缺损,治疗起来比较棘手。自2007年3月~2009年8月,笔者收治14例高能量损伤所致并伴有内侧结构缺损的青壮年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采用小切口复位、重建钉固定,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自2001年10月~2004年12月,笔者使用重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合并粗隆下骨折3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为闭合性损伤,男13例,女19例;年龄66~89岁,平均72·8岁。交通事故伤8例,生活伤2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按Evans标准分类,Ⅱ型4例,ⅢA型18例,ⅢB型5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新鲜骨折。方法在1999年10月至2001年4月共收治新鲜的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其中Evan’s Ⅲ、Ⅳ型骨折10例。术前常规行股骨上端CT检查,了解骨折具体情况后均行手术开放复位,以Russell—Taylor股骨重建髓内钉静力固定。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并且均按期愈合。1例Ⅳ型骨折出现轻度髋关节内翻,髋关节外展轻度受限;1例术前即存在患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术后患侧髋关节功能完全恢复至术前水平。其余病例均无髋内翻,股骨颈颈干角正常,骨折对位对线良好。结论a)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Russell—Taylor股骨重建髓内钉静力固定符合生物力学,尤其对临床棘手的Evan’s Ⅲ、Ⅳ型骨折有独特的优势.b)对明显骨质疏松的患者,应用Russell—Taylor股骨重建髓内钉要慎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将8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动力髋螺钉(DSH)治疗,观察组采取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并发症较少,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对3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X线片均显示骨折端复位良好,一期愈合,无髋内外翻畸形、股骨干骨折、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及断钉等并发症。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标准评定,优26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达96.9%。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微创'固定可靠,有利于患者早期负重行走,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头钉切口内复位技术结合PF型膨胀式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难以复位的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08-2010-12收治34例难以复位(5次闭合手法复位未成功)的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均采用头钉切口内复位技术结合膨胀式髓内钉固定治疗,于头钉切口处切开5.0cm,利用骨膜剥离器、骨撬撬压,点状复位钳或持骨器复位,必要时结合克氏针临时固定。再常规置入PF型膨胀式髓内钉固定。结果术中平均出血88.2ml,术中X线透视时间平均37s,术后2~3d患者可扶助行器离床活动。34例均获随访18—29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90.8分,优良率94.1%。结论头钉切口内复位技术结合PF型膨胀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难以复位的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放射线暴露时间,创伤小,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自1996-2000年我院应用Richard氏钉治疗粗隆下骨折23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自1999年起笔者采用闭合复位可折断式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并得到了2年以上随访,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长斜形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3-05应用小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56例,均采用扩髓型顺行静态锁定髓内钉固定系统,通过外侧有限切开使用钳夹辅助复位,必要时采用钢丝环扎骨折端。结果56例均获随访4~12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端均二期愈合,末出现畸形愈合,有连续性骨痂跨过骨折段时间为3—6个月,平均4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41例,良10例,可5例。结论有限切开钳夹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长斜形股骨粗隆下骨折具有损伤小、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等优点,骨折愈合快。可早期活动,功能恢复满意,减少了骨折复位不良所造成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普通带锁髓内钉(GIIN)内固定治疗低位股骨粗隆下骨折(LSFF)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2000年3月-2006年1月应用有限切开GIIN内固定治疗LSFF47例,男38例,女9例;年龄25-78岁,平均41.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9例,坠落伤7例,重物砸伤6例,步行跌伤5例。参照Seinsheimer分型:ⅡA型11例,ⅡB型10例,ⅢB型19例,Ⅳ型7例。其中8例合并其它骨折,6例为开放性骨折(GustiloI型4例,Ⅱ型2例)。所有患者均行有限切开复位,采用逆行扩髓技术定位梨状窝进钉点,有限扩髓后顺行置人髓内钉。全部应用静力性固定。手术时间50—130min,平均90min。[结果]随访11个月-2年10个月,平均1年11个月。骨折对位良好。愈合时间2.5—6个月,平均3.9个月,愈合率100%。患肢功能按Sanders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优(55—60分)31例,良(45—54分)14例,差(35—44分)2例,优良率达95.7%,无感染、髓内钉和锁钉断裂、肢体短缩及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GIIN治疗LSFF具有方法简单、术中不需要X线监视、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正确使用GIIN的操作方法、良好的骨折复位和术后积极功能锻炼(即早活动晚负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术中闭合复位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326例,术中采用外伸牵引、旋转整复、缩嵌内收等复位手法,部分加用佛山中医院的陈氏正骨整骨14法,复位满意后置入PFNA.结果 术中复位容易214例,复位困难112例,其中复位困难改切开复位或采用器械辅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方式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水平。方法自2013-01—2014-01对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0~8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血量均〈100 ml。32例均获平均12个月随访,1例稍有髋外翻。1例出院后1个月发生感染,经二期处理后愈合,其余骨折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6.9%。结论对于闭合复位PNF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医生必须熟练掌握骨折复位、手术操作以及术中软组织保护等方面的技巧,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