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2):75-75
药品能治病但也可能有有害的反应,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药品的副作用(副反应),药品的毒性作用(毒性反应)等。 相似文献
2.
应当重视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维护患者健康,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中药学术和制药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等方面,讨论了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意义。并提供了四川省药品(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挂牌成立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概述了中药不良反应的现状,了解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提出了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5.
许丽桂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4(11):1156-1158
随着祖国医药在世界的普遍应用,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的日趋广泛。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中药制剂出现不良反应。然而,以往中药被认为低毒性,往往对其重视不够。有报道由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仅次于抗菌药和中枢神经药,临床上应予以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6.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95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郭丽萍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3):47-48
目的:分析探讨95例中药制剂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95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临床表现、相关的药品及剂型、发生时间等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诱发不良反应的中药品种较多,主要为注射剂;年龄分布以老年人居多。结论: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方法 收集10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是否询问患者药物致变态反应史、稀释用的溶剂、药物配伍、滴速等因素进行重点分析.结果 100例不良反应中,男性64例,明显高于女性36例(X2=3.95,P<0.05);从年龄分布来看,中老年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76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24例(X2=4.25,P<0.05);100例不良反应中全身性损害(48例,48.0%)高于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6例,46.0%)、胃肠系统损害(18例,18.0%)、心血管系统损害(12例,12.0%)、中枢及外周神经损害(8例,8.0% )、呼吸系统损害(2例,2.0%)(X2=2.84,P>0.05;X2=3.84,P<0.05;X2=6.74 P<0.01;X2=6.8,P<0.01).结论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进行合理规范,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探讨含毒中药在临床合理应用与不良反应的关系,增强人们对含毒中药的正确认识,引起人们对含毒中药毒性对人体危害的重视。方法:对含毒中药及其制剂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造成含毒中药不良反应毒害危及人体健康的主要原因是用药不规范,对药物的性能、配伍、用量和个体差异等掌握不准确。结论:必须准确掌握每味药物有无毒性及毒性大小,用法用量、配伍及体内代谢等,开展对含毒中药的药理毒理研究,是减少和预防含毒中药在临床防病治病中不良反应的相关对策,以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使用多种措施,使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自2005年的28.57%下降至2006年的7.2%,现将体会介绍如下。①输液前对液体、瓶口、瓶身等进行严格检查。②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液体进行稀释,并尽量选用低浓度、单一成分的液体,尽量不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因为氯化钠电解质可能会影响中药的溶解度,以致析出沉淀或变色。灯盏花素注射液等部分中药制剂由于偏碱性,应避免与pH值偏低的液体配伍使用,必须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滴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一些因用药不当出现不良反应的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与疑惑。比如比利时的减肥茶事件,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导致肾损害甚至发展成为尿毒症,被炒作为“中草药肾病”;又如日本将小柴胡制剂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肝炎,且长期服用,结果出现了问质性肺炎。 相似文献
11.
12.
口服多种中药制剂致消化系统不良反应7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多种传统口服中药制剂,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致消化系统的药物不良反应(adgives drug reaction,ADR)与口服中药制剂数目种类的相关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制剂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两年因患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口服多种中药制剂致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经过筛选的75例患者,通过门诊药房咨询、电话反馈和跟踪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且与服用中药制剂种类数目有关。结论临床医师在治疗时应重视合理使用传统中药制剂。以预防和减少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刘凤兰 《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4,2(15):17-17
路路通注射液从名贵中药材三七中提取的三七总皂甙,经过进一步提纯精制而成的注射液。该药品增加脑血流量,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调整血压,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粘度,改善红细胞变形性,从而有利于脑血栓的防治,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在临床应用中出现1例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5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是否询问患者药物致变态反应史、稀释用的溶剂、药物配伍、滴速等因素进行重点分析。结果:50例不良反应中,男性32例,明显高于女性18例(χ2=3.95,P<0.05);从年龄分布来看,中老年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38,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12例(χ2=4.25,P<0.05);50例不良反应中全身性损害(24例,48.0%)高于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3例,46.0%)、胃肠系统损害(9例,18.0%)、心血管系统损害(6例,12.0%)、中枢及外周神经损害(4例,8.0%)、呼吸系统损害(1例,2.0%)(χ2=2.84,P>0.05;χ2=3.84,P<0.05;χ2=6.74P<0.01;χ2=6.8,P<0.01)。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进行合理规范,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中药产业应进一步关注药品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应用的日益广泛,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报道逐年增多,因而中药不良反应倍受国内外的关注,本文浅述药品不良反应极其对中药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1992~2005年涉及中药的ADR报告共103份,分别就患者的性别、年龄、过敏史、原患疾病以及ADR的临床表现、ADR的相关药品(含生产厂家)、ADR的发生时间、ADR的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3份ADR报告涉及中药44种;损害几乎涉及机体各系统;发生率最高的是过敏反应(50.49%);针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60.19%);用药当天发生ADR的比例最大(47.53%)。结论:①ADR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原患疾病无显著关系,而与患者的个体敏感性、给药途径及药品质量相关。②加强合理用药教育以及提高药品质量任重而道远。③建议设计中药ADR报告表。 相似文献
18.
闫冀 《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7,5(12):63-6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迅速发展,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广泛应用,与西药相比,西医大夫普遍认为中药的毒性小一些,少一些,相对西药而言,大家对中药制剂的安全性关注不够。据国家药品评价中心统计,2005年中药不良反应上报病例占全部药品不良反应的14%,而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则占全部中药不良反应的75%。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有多发性、普遍性,临床表现多样性,不可预知性等特点,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药注射剂的现状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的监查,鱼腥草注射液等7种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过敏性休克、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今年以来该药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大量增加。加上去年禁止使用的穿琥宁注射液,国家药监局已经对两种中药注射剂进行了封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