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2.
3.
喻干龙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1981,(1)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开窍于目,藏精于肝。”《灵枢·脉度篇》云:“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说明肝与目在生理上有密切关系。临床上,目有病又多宜从肝着手治疗,故有“肝开窍于目”之说。这一论点,在眼科临床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就个人体会,对这一论点略抒管见,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4.
“杂病”内涵管窥陈国权湖北中医学院(430061)刘茂林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中医名词,注释“杂病”是中医界使用较广的名词之一,现从五个方面对其内涵略陈管窥之见。1五官科、内科疾病之联称《内经·灵枢·杂病第二十六》载有耳聋、鼻衄、喉痹、咽... 相似文献
5.
6.
1“血不利则为扩的出处与分析《金匾要略》曰:“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跌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骛清,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此段经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水气病形成的机理,一是肺气虚,致“寒水相搏”而成水肿;二是脾胃气衰,则“水谷不化”精微而为水湿,困于内水粪杂下,溢于外而为水肿;三是肾虚血少,三焦无肾气以温,而决该无权;膀航无肾气以化,州都失职;故在男子则表现为小便不利,在女子则经水不通。经乃血… 相似文献
7.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这一理论对于临床实践及保健防病都有重要意义。那么对于本句究该作何理解?历代注家的认识不尽一致。有的认为春阳盛而易伤阴,故宜食寒凉而抑其阳亢,秋冬阴盛而阳气不足,故宜食温热而全其真阳。持这种看法的,王冰可谓代表,他说:“春食凉,夏食寒,以养其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其阴……百刻晓暮,食宜亦然。”但清代张志聪则认为:“四时阴阳之气,生长收藏,化育万物,故为万物之根本。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 相似文献
8.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是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的热传入营分的一种治疗方法,此语含意深刻。现就本人对此语的认识从两个方面谈谈粗浅体会,廖误之处,谨望师者及同道斧正。1营气人营的辩证要点营为省气。由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而成。(灵枢‘邪客篇):u#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一化以为血”。说用营气为血液的组成部分,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而“营分”则是指温病传变过程中的重要病理阶段,邪人营分,标明了邪己人人体的组分,耗伤人体的营养物质,造成实质的报自力褓入营分为温病过程中的严重阶段q。。_。5>、、.-__… 相似文献
9.
詹向红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1)
“抑木扶土法”质疑──《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札记詹向红(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中医名词,注释“抑木扶土”法是五行学说中依据五行相克规律所确定的常用治法之一。《中医基础理论》(五版)教材指出,抑木扶土法“是以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又... 相似文献
10.
岳连生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2)
刍议“不荣则痛”岳连生(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中医院,河南450000)主题词疼痛中医名词注释疼痛有虚、实之不同,因于实者谓“不通则痛”,因于虚者谓“不荣则痛”。今不揣浅陋,略述对“不荣则痛”之管见。1“不荣则痛”的病因病机荣,含有温煦、濡润、荣养、舒畅之... 相似文献
11.
郭承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5):349-350,387
<正>“肝开窍于目”是中医眼科发展史上最具影响的理论学说,它强调目的生理病理由肝所主,目病从肝论治。但从根本上讲,其视瞻活动由肾所主宰,所谓“眼虽属五脏,而五脏之中肾最为贵”。本文就肾在“肝开窍于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探讨。1“肝开窍于目”的渊源和含义“肝开窍于目”源于《素问·金匮真言论》,文曰:“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认为目是肝与外界相通的窍道。东方为阳气升腾之位,阳升而风生;目为人体阳气之会,所谓“清阳出上窍”,同气相求, 相似文献
12.
阎晓天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5)
《内经》“七损八益”探究阎晓天(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内经》中医名词,注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一篇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认识自然界和人体的重要篇章,其中在论述如何调养人体阴阳之时开宗明义道:“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 相似文献
13.
党蓝玉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94,(2)
《伤寒论》“胃家”辨党蓝玉张仲景国医大学(河南南阳473061)主题词《伤寒论》,中医名词,注释《伤寒论》(以下简称《论》)提及“胃家”一词有两条,179条(依五版教材):“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 相似文献
14.
吴贵文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4(3):48-4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夭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文中“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诸家解释各异。有曰:“有阳趋向于旺盛,则阳气生发,阴... 相似文献
15.
庄逸群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3)
《金匮·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曰:“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 中医肠痈,主要是指阑尾炎,另外也包括阑尾周围脓肿、腹部脓疡、腹膜炎等的部分证侯。《外科大成》有“大肠痈之发,必先天枢穴隐痛不已,右边痛甚,脉则右寸洪数”;《外科正宗》有:“大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入小肠而成也”的记载。 本人以为《金匮》“肠痈者……脓已成,不可下也。”此句经文,说法不妥,根据实际临床情况,应将… 相似文献
16.
李凡成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1982,(4)
鼻与肺相关的理论源于《内经》。其中“肺开窍于鼻”的提法可以认为是这一理论的精髓,二千多年来一直是探索鼻的生理病理和指导鼻病临床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现根据文献学习和临床体会,对“肺开窍于鼻”初步探讨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相似文献
17.
迟华基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89,13(3):66-66
<正>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同类之论《内经》尚有:“肝者,中之将也”(《素问·奇病论》)、“肝者,主为将”(《灵枢·师传》)、“肝为之将”(《灵枢·五癃津液别》)。古今医家对“肝者,将军之官”注释大致相同,均认为:此用“将军”刚强躁急、智勇双全、勇而能断的职能与特性,比喻脏象之肝,其性亦“勇而能断”、“性动而急”、“气勇善怒”、“气急而志怒”,“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容易亢盛”,“肝主谋虑、决断,好象是智勇双全的将军”,“肝在十二官中,属将军之官,好比将军的足智多谋”,“古人用将军征战 相似文献
18.
周小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1991,(1)
本文从经脉循行等方面探讨了《素问》“咽为肝之使”的含义与依据,并列举了少阳病、梅核气等加以验证,最后论述了其临床应用价值,为某些咽病从肝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王继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1991,(1)
本文从文法及医理等方面对《灵枢·九针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句中“禀”字的含义进行了考证和分析,认为“禀”意为“授”,即“供给”之意,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禀承”、“禀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