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甲氨蝶呤引起骨肉瘤患者脑白质病的MRI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取在本院行大剂量甲氨蝶呤静脉化疗诱发急性脑白质病的4例骨肉瘤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均行颅脑MRI平扫+DWI检查,其中2例行颅脑MRI增强检查。结合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并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4例脑白质病患者颅脑MRI DWI序列观察到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呈高信号,1例患者T2FLAIR图像呈稍高信号,其中2例行颅脑MRI增强检查,病灶未见强化。1~2周后复查颅脑MRI,结果显示DWI的高信号区域缩小、消失。结论 颅脑MRI检查对于甲氨蝶呤诱发脑白质病的早期识别具有较大医学价值,有助于准确诊断和及时进行适当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的颅脑M RI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2年4月经临床证实为 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的4例患者颅脑MRI资料。结果 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颅脑M RI表现为:双侧苍白球、黑质T2 WI像对称性低信号,苍白球低信号的前内侧出现斑点状高信号,即典型的“虎眼征”。SWI像上病灶呈低信号,MRS检查可见NAA、NAA/Cr及Cho/Cr下降。结论 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具有典型的MRI表现,MRI检查在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梅毒的颅脑MRI改变,提高对梅毒MRI表现的认识能力.方法 搜集临床与血液学检查证实为梅毒患者,采用1.5 TMR进行颅脑MRI检查,分析其中5例累及颅脑的MRI表现.结果 颅脑MR表现伴有多发梗死灶,大小不一,可累及皮层;T1WI呈低信号或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等高混杂信号;T1WI增强后可有不规则强化.结论 梅毒检查以实验室检查为主;MRI无特异性改变,但可以显示其病变范围,出现影像学高度怀疑的征象对早期发现及诊断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摘要目的采用工作记忆功能MRI方法评价轻度颅脑损伤的性别差异。材料与方法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得病人知情同意。采用功能MRI评价30例轻型颅脑损伤连续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CT和MRI对脑部剪裂伤的诊断功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例脑深部剪裂伤的CT和MRI影像表现和特点。结果 CT显示3个病灶,MRI显示了30个损伤灶,19例全部经MRI确诊,CT的敏感性只有MRI的10%。结论 MRI检查尤其是高场强MRI在颅脑剪裂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比CT检查有显的优越性,随着MRI设备的普及,对颅脑损伤的病人行MRI检查应作为常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结核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经临床证实的颅脑结核患者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中,单发及多发脑实质结核者9例,单纯累及脑膜者16例,脑实质结核瘤形成合并脑膜受累者6例,脑膜受累者合并脑积水征象1d例。结论MRI通常能对颅脑结核作出明确诊断,尤其是增强扫描能为本病的定性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婴儿专用0.35 T脑MRI系统扫描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该研究为双中心、单组目标值法临床试验, 前瞻性收集2020年6月至7月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66例0~12个月婴儿, 月龄(6.3±3.4)个月, 均在婴儿专用0.35 T脑MRI系统行颅脑平扫, 使用双通道收发一体头线圈。扫描方向包括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 扫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T1WI、快速自旋回波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扩散加权成像和三维梯度回波序列。每例受试者至少接受2个扫描方向及2个扫描序列。采用李克特5分制量表评估MRI图像质量, 目标值为评分≥3分。颅脑MRI扫描前或扫描后监测婴儿体温、心率和呼吸情况, 扫描过程中监测MRI系统的噪声, 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5例婴儿在自然睡眠状态下完成扫描, 61例经水合氯醛镇静后完成扫描。41例颅脑MRI图像质量评分为5分, 21例为4分, 4例为3分。3分主要是由于运动伪影所致。所有婴儿颅脑MRI扫描后生命体征平稳, 心率(126.8±12.9)次/min, 呼吸(38.2±6.8)次/min。47例婴儿颅脑MRI前后体温无升高, 15例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新生儿颅脑损伤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颅脑损伤患者60例,均接受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式的有效率,观察2组检查方式的影像学表现,所有患儿均经MRI最终确诊为颅脑损伤.结果 多层螺旋CT对新生儿颅脑损伤诊断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颅脑创伤后持续植物状态(PVS)的磁共振影像(MRI)特征。方法分析36例颅脑创伤后持续植物状态患者MRI资料,按病灶位置、性质大小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所有患者都有脑实质损害,共发现脑软化灶312处.平均每例8.67处,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脑室旁白质、基底节、胼胝体、脑干。结论MRI检查对颅脑创伤后持续植物状态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颅脑创伤后植物状态磁共振影像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颅脑创伤后持续植物状态(PAS)的磁共振影像(MRI)特征。方法:分析36例颅脑创伤后持续植物状态患者MRI资料,按病灶位置、性质大小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所有患者都有脑实质损害,共发现脑软化灶312处,平均每例8.67处,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脑室旁白质、基底节、脐肌体、脑干。结论:MRI检查对颅脑创伤后持续植物状态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