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旋髂深动脉穿支皮瓣的数字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旋髂深动脉穿支骨皮瓣的设计与安全截取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6具未经固定处理的尸体,采用改良明胶/氧化铅灌注技术进行动脉灌注,层次解剖观测腰区外径≥0.5 mm的穿支,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并拍摄X线片。利用Photoshop与Scion Image软件分析穿支供血的趋向性及每个分支的供血面积等。另选1具未固定处理的男尸,采用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水凝胶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并进行CT扫描与三维重建。结果旋髂深动脉穿支(DCIAP)的出现率为92%,平均每侧为1.6支,直径0.7mm,其穿支出现于髂前上棘后方5~10cm,髂嵴上方12~35mm之间,供血范围为31 cm2。结论旋髂深动脉起源、行程及其穿支较恒定,具备穿支骨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可截取穿支皮瓣(肌皮瓣或骨皮瓣)进行游离移植或转位,用于复合组织缺损的重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旋髂深动脉及穿支的数字化可视模型,为临床上旋髂深动脉穿支骨皮瓣的设计与安全截取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2具新鲜男尸,分别采用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水凝胶及明胶/氧化铅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并进行连续螺旋CT扫描,运用Mimics软件,在计算机上对腰区相关重要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和立体显示。结果:该数字化可视模型能够清晰显示髋骨、髂外动脉、旋髂深动脉及其供血皮瓣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并可任意方向的旋转观察。结论:重建的三维模型可以提供正常腰区皮瓣的三维动态解剖,为临床术前皮瓣设计提供了直观的数字化解剖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腹壁皮肤的血供及神经支配规律,为下腹部皮瓣的窃取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新鲜成人标本10具,8具灌注明胶氧化铅,2具做红色乳胶灌注。灌注氧化铅的8具标本行螺旋CT扫描,后将数据导入Mimics图像工作站,集中对下腹壁的血管进行三维重建。之后行分层解剖及X光摄像,重点观察下腹壁的血供模式及神经支配情况。结果腹壁下动脉发出内外排两列穿支。其中,内侧列穿支走行无明显的偏向性,有分支跨越中线与对侧腹壁下动脉内排穿支吻合;外侧列穿支走行向外侧走行较长距离,与腹壁浅动脉及肋间后(下)动脉吻合。腹壁浅动脉属于腹壁浅动脉系统,分支与走行方式有3种。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相关的腹壁区域主要由T10~T12神经支配。T10、T11、T12神经本干在腹壁下动脉两分支前方与血管交叉,交叉位分别位于脐上(1.11±1.62)cm,脐下(1.84±1.93)cm及脐下(6.11±1.42)cm。结论内外排穿支的形态学不同,以它们为蒂的皮瓣的偏向性也不同。T10、T11、T12神经本干在腹壁下动脉两分支前方与血管交叉,分离血管蒂时应注意保护,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有其优点,是一良好的皮瓣供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臀腰部穿支血管数字化模型,为临床上臀腰部跨区穿支皮瓣的设计与安全截取提供形态学基础。 方法 3例新鲜男尸行动脉血管聚乙烯醇-氧化铈造影灌注,1例新鲜女尸行动脉血管明胶-氧化铅一次性全身整体造影灌注。64排螺旋CT无间距扫描采集数据集,利用Mimics软件对臀腰部穿支血管进行渲染、提取、定位、配准与数字化构建。 结果 臀上、下动脉,腰动脉,肋间后动脉主干及其分支X线摄影图像清晰,血管显影密度均匀。构建的臀腰部皮穿支血管3D可视化模型形象逼真,空间立体感强;穿支血管蒂、血管体及各穿支吻合区清晰可见。 结论 在臀腰部可设计截取多种形式的跨区穿支皮瓣。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腹壁皮穿支血管3D可视化模型,展示该部位皮穿支血管立体空间结构,从而概括性的评价腹壁及跨区穿支皮瓣的扩展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4例男性新鲜尸体动脉血管聚乙烯醇-氧化铈造影灌注,2例女性新鲜尸体动脉血管明胶-氧化铅一次性全身整体造影灌注,64排螺旋CT无间距扫描采集数据集以DICOM格式储存于计算机中,利用"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IMICS10.01)"、3D-Doctor对腹壁穿支血管进行渲染、提取、定位、配准与数字化构建。结果腹壁穿支血管3D可视化虚拟模型形象逼真,立体空间感强,腹壁穿支血管的位置、来源、数量、管径、走行、营养区域、分支及其相互吻合的情况清晰可见。结论构建高清腹壁穿支血管3D可视化模型,在此模型研究基础上可设计截取多种形式的跨区穿支皮瓣。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上侧胸部皮肤的血供分布规律进行解剖学研究,为上侧胸部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新鲜成人标本10具,灌注红色乳胶氧化铅混合物后行螺旋CT进行扫描,后数据输入Mimics 13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然后进行解剖,观察并记录第9肋以上腋中线周围管径大于0.5 mm的穿支的管径、穿出点、走形于筋膜的长度及与周围血管的吻合关系;将其中2具标本躯干的被覆组织剥离下来,行X线摄影。 结果 第3、第4肋间后动脉在侧胸壁的外侧支支常常缺失或管径细小。该区域的皮肤血供分布来源于旋肩胛动脉、胸外侧动脉及胸背动脉近端的穿支。10具标本共中解剖到了109支位于第5至第8肋间隙的肋间后动脉肌皮穿支;90%侧标本上有一支优势穿支的存在,外径为(0.9±0.3)mm。在25%的标本中,可以发现优势穿支与肩胛下动脉前锯肌支的分支有吻合。 结论  ①上侧胸部可以切取以胸背动脉外侧支为蒂大型跨区皮瓣;②第5至第8肋间隙存在恒定的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可以切取以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皮瓣来修复四肢及躯干部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7.
股前外侧单一高位穿支供血区域的形态学研究与皮瓣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股前外侧各类型高位穿支的特点与供血区域。方法:(1)6侧动脉灌注明胶一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整尸下肢标本,解剖观察股前外侧区高位皮动脉的数量和类型,取下被覆组织拍摄X线片,观察皮肤血管的走行及分布,选择不同类型高位皮动脉各1侧使用16排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三维重建和穿支供血区域可视化研究。(2)在6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标本上对股前外侧区皮动脉进行解剖观察。结果:高位皮穿支来源于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和横支。高位皮穿支三维重建显示以髂髌连线为纵轴的皮瓣内主要血管高密度分布区,供血区为24cm×6.8cm,供血区域由纵轴向两侧区域扩展,高位皮穿支供血区域可达26cm×18cm,皮瓣高位穿支蒂长约5cm。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单一高位穿支供血面积可达30cm×22cm,高位穿支蒂长,可形成穿支蒂皮瓣。穿支三维重建的血管区域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8.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3D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设计与安全截取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8具新鲜尸体,采用选择性颜料灌注、动脉造影及CT扫描与三维重建,重点观察腹壁下动脉肌皮穿支及其跨越正中线的有效吻合血管。然后,层次解剖观测腹前外侧壁外径≥0.5 mm 的穿支, 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并拍摄X线片。利用Photoshop与Scion Image软件分析穿支供血的趋向性及其供血面积。结果 腹壁下动脉的出现率为100%,平均每侧发出(4.8±1.7)支肌皮穿支,直径(0.7±0.2) mm,单穿支供血面积为33cm2,单个穿支皮瓣大小为20cm×15cm。结论 腹壁下动脉起源、行程及其穿支较恒定。双侧肌皮穿支间有丰富的、跨越正中线的真性吻合,具备截取跨越中线的横向跨区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横向皮瓣面积可达20cm×42cm。  相似文献   

9.
静脉超引流与动脉增压对皮瓣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静脉超引流与动脉增压对穿支皮瓣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降低皮瓣的坏死率,提高其存活面积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450~550g,分成实验组A、实验组B及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A,分离并结扎肋间后动脉保留伴行静脉;实验组B,分离并结扎肋间后静脉保留伴行动脉;对照组,肋间后动、静脉均结扎切断。在术后6h、1d、2d、3d、7d,超声多普勒测量两个"choke区"的经皮血流量和氧分压,7d后测量皮瓣存活面积和进行明胶氧化铅血管造影。结果术后7d,实验组A皮瓣几乎全部存活(98.2±1.6)%,实验组B皮瓣存活面积(74.78±5.91)%,对照组存活面积(60.3±7.8)%(两两比较P0.01)。从术后6h到7d,实验组A相比于实验组B和对照组血流量和氧分压是最高的(均P0.05)。实验组A,肋间后静脉和髂腰穿支吻合区"choke vessel 1"区血管吻合丰富,而且肋间后穿支和胸背穿支吻合区"choke vessel 2"区比实验组B和对照组吻合都要明显;实验组B出现了动静脉的吻合,对照组皮瓣远端严重坏死,"choke vessel 2"区血管吻合不明显。结论静脉超引流比动脉增压效果更明显,更能有效地改善微循环血流灌注效果,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背景:常用的血管解剖学研究方法如逐层解剖、血管染色、造影摄片可以确定血管的位置、大至供血范围等,但难以显示皮肤微血管立体构筑。 目的:建立三维的皮肤微血管构筑模型,以评估和设计穿支皮瓣。 方法:选取2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以羧甲基纤维素明胶氧化铅灌注标识血管,CT扫描获取标本灌注前后及剥离皮肤序列图像数据,利用Mimics13.1软件进行皮肤微血管三维重建和穿支皮瓣设计。 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重建了骨骼、血管、皮肤三维数字模型,并选择性设计了旋股外侧动脉皮瓣和旋肱后动脉的主要穿支皮瓣。构建的皮肤微血管模型不仅可显示皮穿支的长度管径、立体位置、走行方向、分布范围、毗邻关系,还可追踪其来源血管,与来源血管、骨骼、皮肤等搭配显示。说明皮肤微血管构筑可揭示穿支皮瓣的范围和扩张方向,有利于穿支皮瓣的设计发掘、血供评估。  相似文献   

11.
We observed two rare patterns of femoral artery ramification in the bilateral thighs of an 83-year-old male cadaver. In the right thigh, the 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nd deep circumflex iliac arteries formed a common trunk, while in the left, the medial circumflex femoral, inferior epigastric, and obturator arteries formed a common trunk. In the left pelvis, the obturator artery comprised branches from the inferior epigastric, superior gluteal, and inferior gluteal arteries. We describe this rare case and discuss the genesi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se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12.
女性乳房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女性乳房动脉和神经分布特征,为女性乳腺手术和乳房整形美容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5具成年女性尸体30个乳房标本进行解剖,观测其动脉和神经的分支分布。结果①女性乳房血供由胸外侧动脉、胸廓内动脉、胸肩峰动脉和肋间动脉穿支提供。②第2~6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均支配女性乳房,分支走向呈"立体发散"模式达乳房腺体及皮肤。乳头和乳晕的神经以第4肋间神经为主。结论女性乳房手术应注意保护其动脉和神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明确缝匠肌肌皮动脉穿支和肌间隙穿支的分布区域特征,为缝匠肌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逐层解剖12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新鲜标本,观察缝匠肌动脉血供特征、穿支数目及优势血管分布。 结果 由各动脉发出进入缝匠肌及其表面皮肤的穿支血管有7~12支,其中以缝匠肌中、上段穿支分布较为集中,主要为股动脉发出。肌皮穿支有3~4支,平均管径(1.30± 0.15)mm,蒂长(1.10±0.10)cm;肌间隙穿支2~3条,管径(1.20±0.20)mm,蒂长(1.15±0.15)cm。此外,旋股外侧动脉发出一较长肌间隙穿支,管径(1.35±0.05)mm,蒂长(7.20±1.40)cm,可达缝匠肌中段。 结论 缝匠肌中、上段穿支较多而位置相对恒定,设计缝匠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组织缺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多血管神经蒂腹内斜肌瓣修复面瘫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为了探索晚期面瘫动力性修复中多神经支配的供区,提供多血管神经蒂腹内斜肌瓣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2侧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上,测量观察了腹内斜肌的神经支配及血供情况。结果:腹内斜肌主要接受第11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支配的占90.9%,接受第10、11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支配的占9.1%。第11肋间神经入肌处至腋后线的平均长度为12.7cm,肋下神经入肌处至腋后线的平均长度为12.9cm,血供主要来源于第11肋间动脉、肋下动脉和旋髂深动脉的腹壁肌支,在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筋膜之间有丰富的血管吻合。结论:可利用腹内斜肌多血管神经支配的特点,设计超长吻合多血管神经蒂的腹内斜肌瓣跨面移植治疗晚期面瘫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15.
改良游离下腹部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游离下腹部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以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为蒂的深筋膜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43例。其中以旋髂浅动脉为蒂的皮瓣修复20例,以腹壁浅动脉为蒂的皮瓣修复23例。皮瓣面积8cm×5cm~22cm×11cm。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术后42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术后坏死,经换药后瘢痕化愈合,不影响手部功能。所有皮瓣经4—18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皮瓣质地外形优良,手功能恢复满意。术后供区伤口均一期愈合,外形满意。结论应用改良的游离下腹部穿支皮瓣修复移植修复手部创面,克服血管变异、口径小等不足,皮瓣成活率显著提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多血管神经蒂腹内斜肌瓣修复面瘫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多血管神经蒂腹内斜肌瓣修复晚期面瘫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6侧成尸标本上,对腹内斜肌的形态、血供及神经支配进行解剖观测。结果:腹内斜肌中部上1/2肌腹主要由第11肋间神经支配,下1/2肌腹主要由肋下神经支配。上1/2肌腹的血供66.7%来自第11肋间后动脉,33.3%来自旋髂深动脉的髂嵴支;下1/2肌腹的血供主要来自旋髂深动脉的腹壁肌支。第11肋间神经、肋下神经在腋后线横径分别为2.2mm和2.4mm,入肌点距腋后线长分别为13.3cm和13.8cm。第11肋间后动脉在腋后线外径为1.7mm,入肌点距腋后线长为13.1cm;旋髂深动脉腹壁肌支和髂嵴支的起始外径分别为1.3mm和1.8mm,入肌点至起点长分别为5.1cm和8.6cm。结论:吻合多血管神经腹内斜肌瓣移植可全面修复晚期面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Mimics及CT配套工作站,三维构建以后鞘腹膜瓣为特色的腹壁下动脉血管体,为以腹壁下动脉为蒂的多类型组织瓣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资料。 方法 5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行全身一次性明胶/乳胶-氧化铅动脉灌注:① 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在Mimics工作站及CT配套的工作站分别进行三维建模与分析。② 截取腹前壁标本行层次解剖及X线摄片。 结果 腹壁下动脉走行过程中分出后鞘腹膜支、肌支、外侧支以及肌皮穿支。有3支外径≥0.5 mm的后鞘腹膜支,分别与肌支、肌皮穿支共干。 结论 以腹壁下动脉为蒂可制备后鞘腹膜瓣、肌瓣、皮瓣,及复合组织瓣,修复人体多处多种类型的复杂缺损,尤其适用于口腔颌面部洞穿性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8.
Postoperative spinal wound dehiscence is a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 following the posterior midline approach. It is postulated that this approach disrupts the vasculature supplying the paraspinal muscles and overlying skin. Although the spinal vasculature has been investigated previously, the smaller arterioles have not been describ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posterior midline approach. Eight cadaveric neck and posterior torso specimens were dissected after injection with a radio‐opaque lead oxide mixture and subsequent radiographs taken were analyzed. The deep cervical, vertebral, superficial cervical, and occipital arteries consistently supplied the cervical paraspinal muscles. The latter two arteries also vascularized the overlying skin. The deep cervical arteries were found to be located lateral to the C3 to C6 vertebrae, vulnerable to damage with the posterior approach. In the thoracic region, the superior and posterior intercostal arteries consistently supplied the spinal muscles. In all specimens, two small anastomotic vessels posterior to the laminae were found connecting the intercostal artery perforators. Both the arterial perforators and their anastomotic channels were situated in the surgical field and susceptible to damage with the posterior approach. It is likely that the disruption in spinal vasculature contributes to the multifactorial problem of wound dehiscence with the posterior midline approach. Clin. Anat. 26:584–591, 2013. © 2012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